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528|回复: 37

小渔村18期元曲基础班第5讲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5-6-10 21: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8期元曲基础班第5讲作业: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例曲:〔正宫•塞鸿秋〕湖上即事
元代:张可久 
   断桥流水西泠渡,暗香疏影梅花路。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
〔正宫•塞鸿秋〕小令兼用。与叨叨令相同,唯五、六两句此作五字句。第五句可为×仄仄平平或×平×仄仄。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注意:
1)此曲前四句须相对,五六句须相对,属于连璧对范畴,也可以说是联珠对。
2)韵字的正常运用,此调共七句,除第五句不押韵外,其余句句押韵。使用《中原音韵》:分辨平、上、去!
3)〔塞鸿秋〕入正宫,适合填写惆怅雄壮的作品,具体多读例曲。

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作业要求:作业截止时间为次周二晚六点前,迟交作业不予点评!

0

主题

140

帖子

14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0
发表于 2025-6-12 14: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曲第5讲作业:
18027*雨柔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元曲的对仗种类
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
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
元曲的对仗特点  
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正宫•塞鸿秋〕端午祭屈原
18027*雨柔
离sao千载凄凄诉,九歌万古声声赋。湘江一曲滔滔怒,忠魂一缕幽幽去。
追思叹几伤,凭吊悲无路。丹心碧血情如故。

点评

问好,意脉顺畅很不错的小令曲,下次作业把曲谱附上。  发表于 2025-6-18 07: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3

帖子

12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3
发表于 2025-6-12 19:25: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别梦依稀 于 2025-6-12 19:30 编辑

元曲第5讲作业:
18002*别梦依稀

一、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

(一)对仗种类:

1、合璧对:
两句相对,称合璧对。与诗词中的对仗无异。这种对仗形式在曲词中普遍采用。
例〔双调•折桂令〕箕山感怀
元·卢挚
巢由后隐者谁何?试屈指高人,却也无多。渔父严陵,农夫陶令,尽会婆娑。五柳庄瓷瓯瓦钵,七里滩雨笠烟蓑。好处如何?三径秋香,万古苍波。
曲中的“渔父严陵,农夫陶令,”“五柳庄瓷瓯瓦钵,七里滩雨笠烟蓑。”“三径秋香,万古苍波。”都是此首曲中的对仗部分。

2、鼎足对:
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鼎足对。亦称三句对,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中没有,而词中亦少见,少见也即是有。
例〔越调•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前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

3、扇面对(隔句对):
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
例:〔双调•驻马听〕吹
元·白朴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
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
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上例中,“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就是扇面对。

4、救尾对:
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因为有的曲写得比较弱,想用鼎足对来强化结尾,以对此曲进行拯救。故称救尾
例:〔中吕•红绣鞋〕题小山苏堤渔唱
元代:冯子振
东里先生酒兴,南州高士文声,玉龙嘶断彩鸾鸣。水空秋月冷,山小暮天青,苏公堤上景。
上例中后三句就是鼎足对,这样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

5、首尾对 :
一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此种对仗方式为元曲所独有,且常出现于〔叨叨令〕一曲中。
例:王实甫[叨叨令]长亭送别。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例中: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
久以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
这就是一曲中的首句和尾句相对的例子,就叫首尾对。

6、连璧对:        
  凡曲中有四句相对者称为连璧对。此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的。
例:〔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元代: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其中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这四句就称为连璧对。

7、联珠对:
曲中更多的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所谓更多的句子相对,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称为联珠对。但另一种说法是同一句式的多句相对称为联珠对。此两种形式在曲中也都是常见的。
    例:〔仙吕•寄生草〕间别
元代:查德卿
姻缘簿剪做鞋样,比翼鸟搏了翅翰。火烧残连理枝成炭,针签瞎比目鱼儿眼,手揉碎并头莲花瓣。掷金钗撷断凤凰头,绕池塘ㄏ碎鸳鸯弹。
前两句相对,当中三句对,最后两句对,可见全篇每句都有对仗,是为联珠对。

8、两韵对:
曲词一般用韵有较密的特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故称。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词中罕见而在曲词中常见。
例:〔哀江南〕中的〔双调•折桂令〕问秦淮
清·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其中的“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和“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就是两韵对。

9、衬字对:
所谓衬字,指某一曲牌在曲谱规定的字数而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在曲中衬字相对,是为衬字对。
例:〔正宫•醉太平〕落魄
   元代 钟嗣成 风流(贫)最好,村沙(富)难交。(拾)灰泥补砌(了)旧砖窑,(开一个教)乞儿市学(xiāo,《中原音韵》中“萧豪”韵,入声做阴平声),(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绦(tāo), (做一个穷)风月训导。 
    其中(裹一顶)、(穿一领)、(系一条)这样的为衬字对,不单这里要相对,规定的曲牌格律里也要相对。

10、叠字对:
叠字是相同的两个字重叠起来,构成双音词,在出句某一位置用了重叠字,在对句的相应位置也用重叠字,如“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树”与“山山”即是叠字对。

(二)对仗特点:
   
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如:
博带峨冠年少郎,
高髻云鬟窈窕娘。
   上句的平仄为“平仄平平平仄平”,
下句的平仄是“平平平平仄仄平”几乎完全不对,这在诗词是不允许的。
又如两韵对
“绿水滔滔,白鸟飘飘”(《哀江南•折桂令》),
出句、对句节奏点上的字声调相同。既可异字(词)相对,也可同字(词)相对。
如“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窦娥冤•煞尾》)
“为我”二字相复。对仗要求远不如诗词对联严格,宽对更为多见。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戏曲作家特别注重剧本的表演性,就必须将曲词写得通俗明晓,使口语韵律化。如:《窦娥冤•滚绣球》中的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这一对句明白晓畅,读来有一种节奏美。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如《柳毅传书》第一折第八曲:
“到庙前将定金钗股,香案边击响金橙树,觑水中闪出金沙路。”剔除衬字后,可以明显看出是鼎足对。
    如曲词本身对仗,则所加衬字一般也是对仗的。

二、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例曲:〔正宫•塞鸿秋〕湖上即事
元代:张可久 
   断桥流水西泠渡,暗香疏影梅花路。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
〔正宫•塞鸿秋〕小令兼用。与叨叨令相同,唯五、六两句此作五字句。第五句可为×仄仄平平或×平×仄仄。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注意:
1)此曲前四句须相对,五六句须相对,属于连璧对范畴,也可以说是联珠对。
2)韵字的正常运用,此调共七句,除第五句不押韵外,其余句句押韵。使用《中原音韵》:分辨平、上、去!
3)〔塞鸿秋〕入正宫,适合填写惆怅雄壮的作品,具体多读例曲。

〔正宫·塞鸿秋〕夜游凤凰古城
18002*别梦依稀
霓虹漫染沱江岸,彩楼倒映清波乱。舟行灯影摇星汉,人穿街巷寻幽幻。巷深传鼓音,市暖飘香串,倚栏忘却流光换。

点评

串是先天韵,韵部不对  发表于 2025-6-18 07:59
问好,曲味浓郁赞个!下次作业把曲谱附上。  发表于 2025-6-18 07: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754

帖子

156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65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5-6-13 06: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18期元曲基础班第5讲作业:诗野
1. 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元曲的对仗种类有如下10种:
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
1、合璧对:两句相对,称合璧对。与诗词中的对仗无异。这种对仗形式在曲词中普遍采用。
2、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鼎足对。
3、扇面对(隔句对)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
4、救尾对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
5、首尾对 一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此种对仗方式为元曲所独有,且常出现于〔叨叨令〕一曲中
6、璧对凡曲中有四句相对者称为连璧对。此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的。
7、联珠对曲中更多的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所谓更多的句子相对,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称为联珠对。但另一种说法是同一句式的多句相对称为联珠对。
8、两韵对曲词一般用韵有较密的特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故称。
9、衬字对“曲和词的最大分别就在于有无衬字。”去除衬字,实际上就是鼎足对。
10、叠字对叠字是相同的两个字重叠起来,构成双音词,在出句某一位置用了重叠字,在对句的相应位置也用重叠字,如“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树”与“山山”即是叠字对。
元曲的对仗特点  
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正宫•塞鸿秋】炎夏之韵
河蛙叶底鸣高调,新蝉树上频呱噪。池塘燕舞荷花笑,亭前垂柳直钩钓。伏天汗水流,汗洒神姿俏,田间放眼丰收眺。

点评

写作题,格律无误,就是连壁对词性略宽。  发表于 2025-6-23 19:10
问好同学,问答题正确。  发表于 2025-6-23 19: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3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7
发表于 2025-6-14 08: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园丁 于 2025-6-14 11:23 编辑

元曲第5讲作业:
曲18001园丁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曲的对仗种类有如下10种:合璧对、鼎足对、扇面对(隔句对)、救尾对、首尾对、连璧对、联珠对、两韵对、衬字对和叠字对。
元曲的对仗特点
    ①、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如:博带峨冠年少郎,高髻云鬟窈窕娘。
    ②、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如:“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③、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正宫•塞鸿秋〕农家院
文/18001园丁
葡萄蔽日藤攀架,蟠桃树枝弯下。荷池注水游鱼怕,羔羊吃草生人吓。农家土菜香,贵客洋河辣。夕阳斜照方休罢。

点评

写作题,核对曲谱,第二句差一字。连珠对词性过宽。个别语句在炼字上还要下些功夫。  发表于 2025-6-23 19:24
问好同学,问答题正确。  发表于 2025-6-23 19: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1

帖子

26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61
发表于 2025-6-14 22: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18期元曲基础班第5讲作业:
学号:18009*北极星
元曲第5讲作业: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
元曲对仗种类:
合璧对;鼎足对;扇面对(隔句对);救尾对;首尾对;连璧对;联珠对;两韵对;衬字对;叠字对。
元曲的对仗特点  
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正宫•塞鸿秋〕徒步即事
18009*北极星
清溪峡谷山间路,微风步道林中树。儿时好友开心聚,闲情知己经年悟。偶闻布谷啼,遥看杉松护。淡云飘转时光度。

点评

作业认真,曲作流畅,意味浓。  发表于 2025-6-17 23: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9

帖子

12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9
发表于 2025-6-15 18: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忆江南 于 2025-6-15 20:53 编辑

元曲第5讲作业:
18012*忆江南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元曲对仗种类:合璧对;鼎足对;扇面对(隔句对);救尾对;首尾对;连璧对;联珠对;两韵对;衬字对;叠字对。
元曲的对仗特点:
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正宫•塞鸿秋〕薄晚行吟
莲湖碎碧斜晖入,亭台花榭游人驻。草青竹翠青石路,廊深灯彩题诗处。亲朋拾趣寻,稚子追蝶捕,小园闲暇陶然步。

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点评

只是脉络有点不畅,好像就是为了对仗而作  发表于 2025-6-17 23:52
同学作业认真,曲作描写生动  发表于 2025-6-17 23: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1
发表于 2025-6-16 12: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曲第5讲作业: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元曲的对仗种类
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
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

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正宫•塞鸿秋〕小令兼用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夭夭桃李青陂树,亭亭翠柏摩崖路。
远江白练船儿渡,寒山古寺钟声伫。
僧堂圣号升,宝殿心香入。
禅宗净土皈依处。

点评

小曲符合曲谱要求。3处对仗亦符合要求。  发表于 2025-6-19 12:09
希望同学按照老师所授的要求注重小曲的格式。〔正宫•塞鸿秋〕后应写上小曲的题目,而不是“小令兼用”。  发表于 2025-6-19 12: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4
发表于 2025-6-17 06: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曲第5讲作业:
18025*倾暖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元曲的对仗种类
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
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
元曲的对仗特点  
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正宫.塞鸿秋】我的小日子
倾暖

雨馀薄暮凉抟树,花开小院香盈户。杯分绿蚁闲滋趣,人耽半醉轻拈句。耳边少是非,心上无荣辱。南山陶令何须妒。

点评

格律符合格律要求,3处对仗句处理得很好。意脉清晰,小曲将小日子写得有滋有味。  发表于 2025-6-19 12: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6-17 13: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18期元曲基础班第5讲作业统计:
【第一页】
01、雨柔
02、别梦依稀
03、诗野
04、园丁
05、北极星
06、忆江南
07、三千客
08、倾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00:46 , Processed in 0.07411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