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期元曲基础班第5讲作业:诗野 1. 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元曲的对仗种类有如下10种: 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 1、合璧对:两句相对,称合璧对。与诗词中的对仗无异。这种对仗形式在曲词中普遍采用。
2、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鼎足对。 3、扇面对(隔句对)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 4、救尾对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 5、首尾对 一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此种对仗方式为元曲所独有,且常出现于〔叨叨令〕一曲中。 6、连璧对凡曲中有四句相对者称为连璧对。此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的。
7、联珠对曲中更多的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所谓更多的句子相对,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称为联珠对。但另一种说法是同一句式的多句相对称为联珠对。 8、两韵对曲词一般用韵有较密的特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故称。 9、衬字对“曲和词的最大分别就在于有无衬字。”去除衬字,实际上就是鼎足对。 10、叠字对叠字是相同的两个字重叠起来,构成双音词,在出句某一位置用了重叠字,在对句的相应位置也用重叠字,如“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树”与“山山”即是叠字对。 元曲的对仗特点 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正宫•塞鸿秋】炎夏之韵 河蛙叶底鸣高调,新蝉树上频呱噪。池塘燕舞荷花笑,亭前垂柳直钩钓。伏天汗水流,汗洒神姿俏,田间放眼丰收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