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45评阅强化班第六讲作业: 疏影19-红叶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意象浮现,就是把你心里的情绪或者你想表达的内容实体化。因为心中的想法或者情绪是不可见的,需要通过物象的表达,让它犹如画面甚至镜头一般可见、甚至可闻。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答:(1)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成画面。好的、生动的诗绝对不是平白直叙的说明一件事,或者一个道理,即便宋诗说理,也是要通过物象来说明的。例如李商隐的《舞女》 遏云歌响清,回雪舞腰轻。 只要君流眄,君倾国自倾。 (2)动静结合。在写诗的时候,不仅仅是要写抽象的东西,还有一些具体的事件、或者说画面,这个时候我们所选取的物象就有生动,要动静结合。例如: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感官冲击。通过文字可以让你仿佛看到画面,还可以触动你各个功能的感官,无论是嗅觉、听觉、触觉。例如: 访友 清-王仔园 乱乌栖定夜三更,楼上银灯一点明。 记得到门还不扣,花阴悄听读书声。 二、创作题 七绝·忆老井 文/红叶 苔痕漫壁映朝霞,轱辘声中隐岁华。 稚趣千寻沉井韵,而今草掩剩残牙。 构思:以 “古井” 为意象,通过今昔对比勾勒出岁月沧桑,表达对童年时光的追忆与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古井为轴,串联时光碎片。 意境营造荒寂中的时光回响。 对比手法:前两句写 “昔时轱辘映朝霞” 的生机,后两句写 “今日草掩剩残牙” 的荒凉,通过今昔场景的反差,强化了时光流逝的痛感。 以物喻时:将 “轱辘声”“井韵” 与 “岁华”“稚趣” 绑定,让古井成为时光的载体,使抽象的时间变得可感(如闻声知岁月)。 个人认为:能够诗家语,经验证用韵、格律无误。意脉方面稍有跳跃,基本上可以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