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482|回复: 21

小渔村四十五期评阅强化班凝香组第六讲作业

[复制链接]

45

主题

446

帖子

44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6-21 10: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凡皿沐子 于 2025-6-22 08:26 编辑

第六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或一群人,一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隅,请以此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韵部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化,使用的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100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0

主题

148

帖子

14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8
发表于 2025-6-22 06: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横渠晨风 于 2025-6-26 06:08 编辑

小渔村45期评阅强化班第六讲作业:
一、问答题  文 横渠晨风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抽象可见化是把心中情绪感慨,写成具体的画面或景色。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答:一将理论用文字转成画面,二动静结合,三感官冲击。
七绝 天游峰 文 横渠晨风
白云缭绕境如仙,九曲清溪绝可怜。
八百天梯千万险,山河瀑落动心弦。
首句写天游峰的特征云雾多风景美,二句写山下的绿水回曲优雅
三句写登峰之路虽不多但险峭,尾句写瀑布从山顶落下更有一番
情趣。简要的描写的天游峰景美优雅,让人心醉的风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446

帖子

44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6-22 08: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凡皿沐子 于 2025-6-23 07:18 编辑

小渔村45评阅强化班第六讲作业:
凝香22-易清欢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意象浮现,就是把心里的情绪或者想表达的内容实体化,具象化。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答:
1. 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成画面。
2. 动静结合 。
3. 感官冲击。
例如自己的作业:“东君有意点苍茫 ”:东君,代指春神,诗家语拟人化变形,赋予自然以人格。  点苍茫,抽象可见化,将春意降临比作点染动作,使无形春色具象可感。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或一群人,一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隅,请以此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韵部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化,使用的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100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七律 ·春意
文/易清欢
东君有意点苍茫,一片和融初上妆。
燕伴柔风穿细柳,梅含湿雨领群芳。
夹衫初试青春丽,纸鹞更乘紫气翔。
胜锦由来开次第,诗情尽发日添长。

自评:
1. 格律与用韵:七律,采用平水韵七阳韵
2. 起承转合:起以东君总领春意;承以燕、梅细化春景;转切入人事(试衫、放鸢);合归总诗情。
3.韵字:茫,妆、芳、翔、长阴阳比为2/3,符合要求。偶句韵字阴阳平衡。
4.似乎无撞、挤、连韵。  
5.首字平仄比3/5(东、一、燕、梅、夹、纸、胜、诗),符合要求。  
6.诗家语:“梅含湿雨领群芳 ”:含,拟人化,使梅花似含春雨,更具生命感。  领,抽象可见化,将梅花拟作引领者,使春景层次分明。  
7. 运用形象思维:“胜锦由来开次第”将百花比作锦绣,抽象美具体化。
8. 诗中的空间设计:基本是由高到低,首联东君(天)到颔联燕、柳、梅(中景)到颈联换夹衫、放纸鹞(地面人景)。  
9. 意脉连贯:起(春神布景)到承(燕梅动态)到转(人间迎春)到合(诗情抒发),应无断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6

帖子

1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6-22 16: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凡皿沐子 于 2025-6-23 07:20 编辑

小渔村四十五期评阅强化班凝香组第六讲作业
凝香组长-月婵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意象浮现,就是把心里的情绪或者想表达的内容实体化,具象化。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答:
1. 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成画面。
2. 动静结合 。
就像苏轼的江城子,“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这是静态的描写,但是后一句加入动态,“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或一群人,一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隅,请以此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韵部不限。
七律.夏夜广场
文/月婵
暑气蒸腾渐隐消,华灯初上广场嚣。
童牵彩线追萤舞,妪展罗衫踏步摇。
棋叟争枰忘月落,歌女对曲引星邀。
风携笑语穿街巷,逸兴悠然漫九霄。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1,这首《七律・夏夜广场》整体表现出色,生动展现了夏夜广场的热闹与活力,在格律、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可圈可点,同时也存在一些细节可进一步打磨。具体点评如下:
用韵格律无误,格律工整:严格遵循七律平仄对仗规则,中二联 “童牵彩线” 对 “妪展罗衫”,“棋叟争枰” 对 “歌姬对曲”,名词与名词、动词与动词相对,词性工整;“追萤舞” 对 “踏鼓摇”,“忘月落” 对 “引星邀”,结构对应精妙。选用 “彩线”“萤舞”“罗衫”“鼓摇” 等充满生活气息的意象,以 “牵”“追”“展”“踏” 等动态动词,勾勒出孩童嬉戏、老人起舞的生动画面;后两联 “棋叟争枰”“歌姬对曲” 进一步拓展场景,将静态博弈与动态欢歌结合,营造出丰富立体的夏夜图景。
情感饱满:尾联 “风携笑语”“逸兴悠然” 以景结情,将广场的欢乐氛围升华为全民共享的愉悦心境,“漫九霄” 的夸张手法,使情感更显酣畅淋漓,传递出对市井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尾联稍显空泛:“逸兴悠然漫九霄” 虽气势开阔,但相较前六句具体的生活场景,收尾略显空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1

帖子

29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9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6-23 17: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鹰击长空在 于 2025-6-23 17:37 编辑

小渔村45评阅强化班第六讲作业:
凝香36—鹰击长空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意象浮现,就是把你心里的情绪或者你想表达的内容实体化。因为心中的想法或者情绪是不可见的,需要通过物象的表达,让它犹如画面甚至镜头一般可见、甚至可闻。
例如:
以山喻愁,“夕阳楼外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
以水喻愁,“适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如:把愁写出重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比如:把愁写出空间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答:。
例如“禅心以似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道潜和尚在谢绝歌姬的敬酒(苏轼的调侃),那么怎么去说明自己禅心不动呢?他就用了一个非常恰当的物象“禅心以似沾泥絮”。
柳絮随风飘舞,但是落在泥中,沾染了泥的柳絮,就不会在被吹拂起来。所以说“不逐春风上下狂”,那么这里除了用沾泥絮比喻自己的禅心,还用春风比喻歌姬、或者说苏轼的调侃。

作者所选取的物象十分有美感,也十分贴切作者的本意,能够使意和象完美的融合,观其象便能明其意。如果直接说理,不见得一定不好,只是相较而言差了一层。
2,动静结合。
就像苏轼的江城子,“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这是静态的描写,但是后一句加入动态,“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3,感官冲击。
比如:
随园诗话
清-袁枚
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
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
这首诗是一首调侃小山村私塾先生的,末句趣极。漆黑的茅草屋,还只有半间,院子里的猪窝牛圈和洗漱的浴盆做饭的炤台紧挨着,形容地方小,八九个牧童横躺竖卧的一幅散乱模样。结句最为经典,前边都是在形容,但是都是说明,结句忽然说‘天地玄黄’喊一年。这个喊字极其生动,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几个小孩子,好像比赛谁的嗓门大一样的抻个脖子的在哪里声嘶力竭的喊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通过一个“喊”字,就瞬间让我们的感官被强烈冲击,不仅把八九牧童纵横坐的画面,浮现在脑海中,尤其那“喊”的声音都仿佛回荡在耳中。

如果用天地玄黄看一年,那就没有了“喊”的效果,并不是说静就没有动好,有的时候一动不如一静,但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动静要相结合。

二、创作题
七律·月下观荷花
文/凝香36—鹰击长空
皓魄悬天玉镜平,田田碧叶接云生。
冰绡裁就霓裳影,玉盏斟来冷露清。
风动香浮迷远近,波摇光碎透空明。
独怜仙子池中立,不与群芳竞美名。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采用了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答:颈联“风动香浮迷远近,波摇光碎透空明”。运用了倒装句式,使得诗句更有韵律感和画面感。‌‌
3、注意运用了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化,使用的是什么技巧。
答:首联、颔联、颈联运用了抽象可见化。使用的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成画面。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100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答:起句破题;承句承接上联,提升、扩展;转句转向了情感的表达,使诗意鲜活起来;合句收束全诗。
3)韵字阴阳平衡。
生shēng 清qīng 明míng 名míng
4)没有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要求。
平:田tián冰bīng风fēng波bō
仄:皓hào独dú(入声)不bù玉y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7

帖子

11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17
发表于 2025-6-24 06: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5评阅强化班第六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答:意像浮现,就是把你心里的情绪或者你想表达的内容实体化。举例,以山,以水喻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或一群人,一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隅,请以此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韵部不限。

夏日出行偶遇
凝香21-追梦人
冰箭雷公暑午狂,浇衣路野自环廊。
瓜蓬田泽千寻近,径草渠塘半尺凉。
客挤风欺遮破屋,眉残珠滴抱裙裳。
空寒难伫可容指,回目征途天地茫。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化,使用的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100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自评:诗家语,径草渠塘。抽象可见化,眉残珠滴。首字5:3。韵字:2:3。对仗工整。句试有变化分别是2221和2212转折七转八合,符合起承转合要求。句意略评,一看就领会。希望老师多指导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3

帖子

2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1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6-24 15: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雲楓 于 2025-7-8 15:44 编辑

凝香26-雲楓
渔村45期评阅强化班第六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
        意象浮现,就是把你心里的情绪或者你想表达的内容实体化。因为心中的想法或者情绪是不可见的,需要通过物象的表达,让它犹如画面甚至镜头一般可见、甚至可闻。
        例如:
        以山喻愁,“夕阳楼外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
        以水喻愁,“适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如:把愁写出重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比如:把愁写出空间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答:
        1. 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成画面:
        例如“禅心以似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道潜和尚在谢绝歌姬的敬酒(苏轼的调侃),那么怎么去说明自己禅心不动呢?他就用了一个非常恰当的物象“禅心以似沾泥絮”。
柳絮随风飘舞,但是落在泥中,沾染了泥的柳絮,就不会在被吹拂起来。所以说“不逐春风上下狂”,那么这里除了用沾泥絮比喻自己的禅心,还用春风比喻歌姬、或者说苏轼的调侃。作者所选取的物象十分有美感,也十分贴切作者的本意,能够使意和象完美的融合,观其象便能明其意。
        2.动静结合:
        就像苏轼的江城子,“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这是静态的描写,但是后一句加入动态,“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3.感官冲击:比如:
随园诗话
清-袁枚
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
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
        这首诗是一首调侃小山村私塾先生的,末句趣极。漆黑的茅草屋,还只有半间,院子里的猪窝牛圈和洗漱的浴盆做饭的炤台紧挨着,形容地方小,八九个牧童横躺竖卧的一幅散乱模样。结句最为经典,前边都是在形容,但是都是说明,结句忽然说‘天地玄黄’喊一年。这个喊字极其生动,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几个小孩子,好像比赛谁的嗓门大一样的抻个脖子的在哪里声嘶力竭的喊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通过一个“喊”字,就瞬间让我们的感官被强烈冲击,不仅把八九牧童纵横坐的画面,浮现在脑海中,尤其那“喊”的声音都仿佛回荡在耳中。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或一群人,一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隅,请以此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韵部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化,使用的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100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康定318国道行吟
凝香26-雲楓
雪域情歌彻玉穹,折多云篆隐仙踪。
忽惊鱼子西头立,千壑鎏金铸晚峰。
自评:
(1)格律与用韵:本七言绝句采用平水韵二冬韵“踪、峰”(首句一东“穹”韵字符合邻韵要求)。
(2)起承转合:前二句叙景,第三句"忽惊"二字陡转,用唐人绝句法度,使第四句鎏金群岭的震撼扑面而来。
(3)韵字:本绝句韵字“穹、踪、峰”,韵字有阴有阳,符合要求。
(4)无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雪、折、忽、千”,有平有仄,符合要求。  
(6)诗家语:“折多云篆隐仙踪”,运用比喻手法,将折多山盘山公路比作篆书笔画,云雾中若隐若现的路径平添神秘色彩,公路的蜿蜒与文化的深邃在此达成意象叠合。
(7)运用形象思维:结句“千壑鎏金铸晚锋”,将落日余晖比作流动的黄金增加美感。
(8)诗中的空间设计:基本是按行程而作,到康定途经318国道,游览雪下的康定溜溜城,登上折多山,到达鱼子西,环顾四周雪域美景。
(9)意脉连贯:起句以声破空,人文注入自然;承句以神秘笔触暗示超逸之思;转句“忽惊”打破静谧,末句将落日熔金般的辉煌凝固成永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1
发表于 2025-6-24 18: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秋夜旧宅感怀
作者:凝香16-晴狼
落叶惊秋至,残釭照影长。
雁声沉远岫,蛩语彻空廊。
老宅人非昨,虚庭我独伤。
廿年沧海事,已入鬓边霜。
2025.6.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2

帖子

2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62
发表于 2025-6-24 20: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5评阅强化班第六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
意象浮现,就是把你心里的情绪或者你想表达的内容实体化。因为心中的想法或者情绪是不可见的,需要通过物象的表达,让它犹如画面甚至镜头一般可见、甚至可闻。在前边的课中,我只是提到了这种技巧。例如:
    以山喻愁,“夕阳楼外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
以水喻愁,“适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1,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成画面。
好的、生动的诗绝对不是平白直叙的说明一件事,或者一个道理,即便宋诗说理,也是要通过物象来说明的
例如“禅心以似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道潜和尚在谢绝歌姬的敬酒(苏轼的调侃),那么怎么去说明自己禅心不动呢?他就用了一个非常恰当的物象“禅心以似沾泥絮”。
柳絮随风飘舞,但是落在泥中,沾染了泥的柳絮,就不会在被吹拂起来。所以说“不逐春风上下狂”, 那么这里除了用沾泥絮比喻自己的禅心, 还用春风比喻歌姬、或者说苏轼的调侃。
2,动静结合 。
  在写诗的时候,不仅仅是要写抽象的东西,还有一些具体的事件、或者说画面,这个时候我们所选取的物象就有生动,要动静结合。
我们写律诗绝句居多,尤其在绝句之中,尽量不要用纯议论理论性的句子,而且静态的场景之中,最好加入动态。比如我们看荷花,荷花很美,但是忽然从别处飞来两只白鹭,会给你惊喜,更加吸引你眼球。就像苏轼的江城子,“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这是静态的描写,但是后一句加入动态,“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3,感官冲击。
前边说的是视觉上的画面与冲击,诗虽然不是画面,没有声音,但是诗的表现力强,通过文字可以让你仿佛看到画面,还可以触动你各个功能的感官,无论是嗅觉、听觉、触觉。
比如:“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是很有美感的句子,也是用了两位美女来作比,出句回风舞用洛神赋中的句子,对句半面妆用徐妃,这句已经很妙了。但是后山诗话中说,李商隐有诗“落时犹自舞,扫后更闻香。”其“扫后更闻香”尤妙。为什么呢?如果从感官上来说,“已落犹成半面妆”虽然很美,但是这是静态的表达,没有延伸,但是“扫后更闻香”,既有感官上嗅觉的延伸,又有余味。画面上从有花飘落,到花被扫去,看似已经结束,但是画外还有余香,这就是刘克庄认为李商隐诗好的原因。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或一群人,一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隅,请以此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韵部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化,使用的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100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夏日
文/三春芳草
不孤山里与谁邻,小院朝朝来往频。
西宅红鸲衔乳哺,东墙戴胜享天伦。
不传锦字玄禽远,来抱樱桃松鼠亲。
各自嘤鸣皆有伴,唯同花草共天真。
自评:用韵,格律无误,布局为总分总。首字4平4仄,当中两联注意到了节构变化。西宅红鸲衔乳哺,东墙戴胜享天伦。为谓宾句。唯同花草共天真。省略了主语我。文中抽像可见的是孤独,因为很少与人来往院子里才住进了各种小动物,因为没有朋友,才与花草为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446

帖子

44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6-26 12: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5评阅强化班第六讲作业:
凝香08-一醉千年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诗词的抽象可见化,就是意象浮现,把心里的情绪或者想表达的内容实体化。通过物象的表达,让它犹如画面甚至镜头一般可见、甚至可闻。比如:以山喻愁,“夕阳楼外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以水喻愁,“适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如:把愁写出重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比如:把愁写出空间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答:意象使用技巧,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1,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成画面。比如“禅心以似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这里除了用沾泥絮比喻自己的禅心, 还用春风比喻歌姬、或者说苏轼的调侃。又如:北齐 唐-李商隐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一笑倾国是烽火戏诸侯的典故,荆棘是索靖铜驼荆棘的典故。然后作者接着补写两笔,怎么一笑相倾国便亡呢?用“小怜玉体横陈夜”来做注解。为什么“荆棘始堪伤”呢?因为“周师入晋阳”。作者就给你一幅画面,“小莲玉体横陈夜”,香艳,旖旎,甚至有些淫秽荒淫,这样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画面,在搭配下一句铁血、残酷的战争场面“已报周师入晋阳”。2,动静结合。我们写律诗绝句居多,尤其在绝句之中,尽量不要用纯议论理论性的句子,而且静态的场景之中,最好加入动态。就像苏轼的江城子,“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这是静态的描写,但是后一句加入动态,“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又如,少年行 , 杜甫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老杜上说“临阶下马”,这就是一个展现在眼前的动作,而且更是无理的“坐人床”。老杜后边又说“不通姓字粗豪甚”,好没有礼貌的少年,也不通名报姓,也不问主人家愿意不愿意,不仅仅坐下了,还很不客气的“指点银瓶索酒尝”,上来就说,那个酒闻着不错,给我来一杯尝尝,把这个少年的“粗豪”表现的淋淋尽致。“ 指点银瓶”这个动作,盘活了全诗,生气瞬间跃然纸上,这个粗豪的少年,却不令人生厌。再如,再比如“野水白连郭,乱山青到门。”白和青是形容词,虽然这句很好,但是不生动,没有冲击力。杨万里说,“江欲浮天去,山疑渡水来”。浮天而去,渡水而来,视觉感官冲击力极强。当然,也胜在其奇思妙想,妙在“去来”二字,我动却不说我动,它不动却怪它动。再比如,写风大,如何的大?宋人有句“日江风吹倒山,船头白浪高黏天。”这里前一句用了夸张的手法,风吹山倒,水起黏天。随园中有一句:“风能扶水立,云欲带山行。”都是写风之大,但是风如何大?大这个形容词太空洞,没有感官性,需要用其他的物象,来形象生动的说明其大。当代有一句写洞庭湖君山的,“晚来风急涛声壮”风如何急?涛如何壮?下句就用了一个瞠目结舌的象,加以说明,“欲抱君山出洞庭”。风大到好想要把君山吹出洞庭湖一般,脑海中瞬间想起一个词“飞来峰”,好像真的君山要被吹走一般。3,感官冲击。诗的表现力强,通过文字可以让你仿佛看到画面,还可以触动你各个功能的感官,无论是嗅觉、听觉、触觉。比如,后山诗话中说,李商隐有诗“落时犹自舞,扫后更闻香。”其“扫后更闻香”尤妙。为什么呢?如果从感官上来说,“已落犹成半面妆”虽然很美,但是这是静态的表达,没有延伸,但是“扫后更闻香”,既有感官上嗅觉的延伸,又有余味。画面上从有花飘落,到花被扫去,看似已经结束,但是画外还有余香,这就是刘克庄认为李商隐诗好的原因。和张秀才落花有感,唐-李商隐,晴暖感馀芳,红苞杂绛房。落时犹自舞,扫后更闻香。梦罢收罗荐,仙归敕玉箱。回肠九回后,犹有剩回肠。又如,乱乌栖定夜三更,楼上银灯一点明。记得到门还不扣,花阴悄听读书声。这里说悄听读书声,这个声音就是全诗的诗眼。乱乌栖定,楼上银灯,作者站在朋友家门外,这都是静态的画面,忽然传来了读书声,这个“声”仿佛通过文字传到了我们的耳朵里,使全诗一下子生动了起来。又如,有人题《按剑图》图,有一句“丈夫按剑未一言,怒已有声到牙齿”。这一个有声到牙齿,既新奇、且生动,并且是画面无法表达的。还有一句是“三日不来秋满地,虫声如雨落空山”,虫声如雨落空山,仔细体会确实绝妙绝伦也。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或一群人,一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隅,请以此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韵部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化,使用的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100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七绝.我不曾喝醉
文/一醉千年

山笼烟雨难为醉,可许闲愁一抺晴。
青鸟殷勤邀约我,遏流泉石听松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1 06:35 , Processed in 0.07353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