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 62
|
小渔村初词31期第十讲雅兰组作业帖 |
| ||
| ||
| ||
| ||
点评
全词无华丽辞藻,却于细节中见真情,从外貌到动作,再到情感内核,层层递进,将母亲的形象与母爱写得真实可感,极易引发共鸣。
不过这些只是锦上添花的探讨,毕竟诗词的核心是情感的传递,这首词已用朴素语言精准击中了母子情深的内核,这点远比技巧上的“完美”更重要。另外,结句(魂)出律,(数)出韵。
下阕“温厚”的具象化稍欠:“细语融温厚”一句,“温厚”是抽象的感受,若能补充一句具体的场景(如“细语温粥味”“细语补衣痕”),用生活化的细节让“温厚”落地,或许能让情感更有质感。
(比如母亲等待时的一个习惯性小动作、家中某件与子女相关的旧物),可能会让形象更具专属感。
不足之处;意象的创新性稍弱:“霜染鬓”“柴扉望”“儿行万里”等都是表现母爱与牵挂的经典意象,虽贴切却少了些新鲜感。若能在熟悉的场景中融入更个人化的独特细节
| ||
点评
闲适收尾,“数云”“倚篁”的慵懒与前文景物呼应,尽显夏日悠长中的恬淡心境。
全词紧扣“夏”字,融视觉、听觉、触觉于景,动植物情态与人物闲趣相映,画面鲜活且余味悠然。
下阕转向暑日情态:“蝶懒怯繁阳”写蝴蝶因烈日慵懒,“怯”字拟人化,生动传情;“蛙躁贪凉景”以蛙鸣的“躁”衬清凉处的可贵,一静一动间见夏日特质。末句“数尽长云日未斜,漫倚疏篁静”,以人的
则用“骤雨”的急促与“莲醒”的舒展形成对比,赋予荷花鲜活感。流莺“恰恰啼”的声与“掠破薰风影”的形,声色交织,让静谧的夏日添了灵动。
评阅老师楚云深:【浅评】问学友好!本期作业《卜算子》以细腻笔触勾勒夏日景致,动静相衬间尽显暑日风情,颇具意趣。
上阕聚焦夏日生机:“密叶覆清池”以“密叶”点出盛夏浓荫,“覆”字显枝叶繁茂;“骤雨催莲醒
| ||
点评
全词从近景到远景,从景物到人情,层层铺展,“松”“禽”“峰”“水”“瓜果”等意象紧扣地域特征,末句以“桃源”作结,升华了景泰的宁静与美好,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香”点出地域特色,将此地比作“神仙境”“桃源”,直抒胸臆,既写出了物产之丰,也寄寓了对这片土地如世外桃源般的赞美。
下阕转向开阔景象与整体气韵:“峰苍水环流,河水分流竟”,“苍”字写尽山的沉稳,“环流”“分流”则显水的灵动,山水相映,勾勒出景泰地势的开阔与独特;“瓜果飘香神仙境,大启桃源景”,以“瓜果
岩首存孤影”,由景及人,游客因贪恋幽静而停留,岩上孤影更添几分悠然,暗合“寻幽”之意,让静态的景有了人的温度。
上阕着眼于局部景致与闲情:“斜阳挂松尖”,一个“挂”字让夕阳有了轻盈的姿态,松树的苍劲与斜阳的柔和相映,画面感立现;“陌上珍禽静”则以“珍禽”的安静,衬出环境的清幽。“游客寻幽不肯归,
| ||
点评
评阅老师灵可儿:评:这首词用词用句都很精炼。欣赏起来美美的。很棒!
| ||
点评
评阅老师灵可儿:评:整体不错,流畅自然。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农家乐气息。不过用老宅来命名,有点对不起这么美的作品。
| ||
GMT+8, 2025-7-22 07:38 , Processed in 0.069946 second(s), 2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