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35|回复: 6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子衿组第三十七讲作业

[复制链接]

1208

主题

4091

帖子

41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顺眼阳光 于 2025-7-16 22:09 编辑

第37讲作业: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四平头。
8、注意不可犯摞眼。
9、注意炼句炼字。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0

主题

35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5
发表于 前天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色的云 于 2025-7-20 20:24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36讲作业:
子衿03-紫色的云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相重(句式合掌,句法雷同)。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就是“相重”。
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摞眼也叫相类。律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诗家称之为“诗眼”。诗眼处于律句的关键位置。在以名词为主的律句中,动词形容词可以连接上下,呼应左右,表达情感,震撼读者,因而特别重要。但是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
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其中中二联: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使上联下联句法一律,枯燥单调,没有任何变化。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9 )不使用词组(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
(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
(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14)要求合理收放(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七律· 夏夜
炎威赫赫锁平畴,天地如炉暑气浮。
竹院风来摇碎影,荷池雨过送清柔。
花边浅酌梅汤冷,月下闲眠蝶梦悠。
最是黄昏凉意起,流萤几点过墙头。
自评:本首诗押韵十一尤,格律无误。首字平仄3/5,韵字阴阳搭配。首联写暑气弥漫之景,以“天地如炉”喻酷热;颔联借竹风、荷雨写自然凉意;颈联转写人间消夏之事,冰饮为常见消暑物;尾联以黄昏流萤作结,暗示暑气渐退,余韵悠长。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1

帖子

12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1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第44期评阅加強班第37讲作业:
子衿15-傲雪寒梅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相重就是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句式、句法)合掌。
重位是指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摞眼也叫相类,是指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不使用词组。
10、注意14、25位置上字的词性。
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或3/5的规定。
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遵从2/3或2/2即可。
13、结合讲义内容判断队长与队员相互合理,是否和谐相处。
14、要求合理收放。
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
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七律·酷暑得雨感吟
子衿15-傲雪寒梅
数日高温汗湿衣,炎蒸雀隐路人稀。
闲听古曲冰茶饮,静坐中庭羽扇挥。
老叟心伤愁漠漠,枯禾指盼雨霏霏。
天公似解凡尘苦,普降甘霖灭暑威。
自评:本诗经测合律。首字平仄比例为4/4,韵字阴阳结合,比例为1/4,失调。这是首久旱得雨的一首小诗,从不同侧面描写酷暑,有人闲坐纳凉,农民却心急如焚,谁能品出其中辛酸。具体看诗,首联汗湿衣、路人稀直接破题酷暑,颔联承接首句拓展溽热程度,饮冰茶摇羽扇突出闲人的清闲。颈联笔锋一转到农民心急禾苗枯萎,指盼雨的降临。尾联顺从天意普降甘霖扣回主题。不足感觉转处有点断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83

帖子

10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前天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体成员 44评阅强化班第37讲作业:
子衿11-云儿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相重(句式合掌,句法雷同)。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就是“相重”。
3、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特别是滥用动宾词组问题。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摞眼也叫相类。律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诗家称之为“诗眼”。诗眼处于律句的关键位置。在以名词为主的律句中,动词形容词可以连接上下,呼应左右,表达情感,震撼读者,因而特别重要。但是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
再如:
宋代无名氏的《繁说病诗》
从风似飞絮,照日类繁英。
拂岩如写镜,封林若耀琼。


从风(似)飞絮,照日(类)繁英。
拂岩(如)写镜,封林(若)耀琼。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 )不使用词组
  一般来说,人名,地名,组织或团体名和外来词就是词组,其他都不是。
(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
   按照要求把作业中14,25位置上的词罗列出来,判断词性是否符合要求即可。
(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
  按照要求把作业中8个分句的首字罗列出来,判断这8个字的平仄是否遵从4/4、3/5的规定即可。
(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
  按照要求把作业中8个分句的最后一个字罗列出来,判断这8个的阴阳是否遵从4/4、3/5的规定即可。
(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
队长(标题)与队员(诗中的物象)的关系
队员与队员的关系
主(承句后分句的物象),次主(起句后分句的物象),纽(连接主和次主的物象)的关系。
最根本的是所有物必须和谐相处。
(14)要求合理收放
物象的选择除了和谐,还要注意前后物象的出现不能太过突然,出现断裂,不能来回折腾,如果这样就是不合理收放。
(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
起句——实——比较固定
承句——实+虚——不固定
转句——实+虚+比=不固定
合句——实+比——比较固定
评阅老师需逐句分析!
(16)注意脉络畅通
脉由物象构成,相互可以串通,就是说,物象可以串成脉,但脉不就是物象。只有这样的物象,加上相通,才能是构成“脉”,前三后二,队长,队员,都没有做到,那脉就有问题。名词-物象-队员-脉-,这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脉是贯通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络说的是非物这个字要用的准确,不在于哪个字美不美,跟美丑没有关系,只跟那个字所包含的信息,也就是字义有关。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七律·消暑
暑来热火燃情灼,魂魄将辞出户忙。
游泳乏人颇费力,空调微闷干何妨。
加冰饮料伤脾胃,煮豆羹汤寒肺肠。
唯有新疆瓜蜜果,凉甜降伏爽歪狂。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首字平:魂、空、加、凉;首字仄:暑、游、煮、唯,平仄4:4,完美。
韵脚阴阳2:2,完美。
本律诗主要从反面:水里游泳、吹冷空调;加冰饮料、煮绿豆汤等降温伏暑措施等不足之处,反衬新疆大西瓜之凉甜解渴、生津止渴之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2258

帖子

22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9

优秀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昨天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评阅强化班第37讲作业:
天香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如:相重(句式合掌,句法雷同)。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就是“相重”。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摞眼也叫相类。律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诗家称之为“诗眼”。诗眼处于律句的关键位置。在以名词为主的律句中,动词形容词可以连接上下,呼应左右,表达情感,震撼读者,因而特别重要。但是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或颔联与颈联在句式结构、词性选择或音律安排上过度重复,导致诗句呆板、缺乏变化。例如:

例1
孤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梦未成。
落叶随风秋已老,残花逐水夜犹寒。

句式重复‌:四句均以双字意象(孤灯/冷雨/落叶/残花)领起,结构完全雷同(主谓短语+动词),形成机械性排比。‌
音律失衡‌:首字平仄顺序为平—仄—仄—平,破坏律诗常见的平仄交替规律(如应调整为平—仄—平—仄)。‌
诗眼堆叠‌:每句第三字均用动词(照/敲/随/逐),且处于关键节奏位置,造成单调感。

例2
轻风拈柳绿,细雨慕花香。
碧水系船影,青山牵晚霞。
在这四句诗中,“拈、慕、系、牵”这四个动词都在每句的第二字位置上,就像砖头一样叠放起来了,这就构成了摞眼。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的弟9-16:
(9 )不使用词组,一般来说,人名,地名,组织或团体名和外来词就是词组,其他都不是。
(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 按照要求把作业中14,25位置上的词罗列出来,判断词性是否符合要求即可。
(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按照要求把作业中8个分句的首字罗列出来,判断这8个字的平仄是否遵从4/4、3/5的规定即可。
(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 按照要求把作业中8个分句的最后一个字罗列出来,判断这8个的阴阳是否遵从4/4、3/5的规定即可。
(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标题与诗中的物象的关系,承句后分句的物象,起句后分句的物象,连接主和次主的物象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所有物必须和谐相处。
(14)要求合理收放,物象的选择除了和谐,还要注意前后物象的出现不能太过突然,出现断裂。
(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
起句——实——比较固定
承句——实+虚——不固定
转句——实+虚+比=不固定
合句——实+比——比较固定
(16)注意脉络畅通,脉由物象构成。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夏雨
文/天香
黄昏雷闪雨滂沱,遍撒青山润百科。
岫色盈盈装绿野,溪声缓缓向江河。
少时道上车流静,渐起田中蛙劲歌。
夜里凉风驱热浪,窗前榴树荡清波。

自评:本诗经测合律。首字平仄比例为3/5,韵字阴阳结合,比例为2/3。这是写夏雨,夏天的雨润百科,上色变得更新更绿,因为是黄昏接近夜晚,所以道上的车流少了,而田野的蛙声多了,夜里的凉风驱赶热浪,窗前榴树荡清波。留下的是真正凉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5

帖子

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5
发表于 昨天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风徐来 于 2025-7-21 16:25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37讲作业:
子衿16-青衣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相重(句式合掌,句法雷同)。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就是“相重”。
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摞眼也叫相类。律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诗家称之为“诗眼”。诗眼处于律句的关键位置。在以名词为主的律句中,动词形容词可以连接上下,呼应左右,表达情感,震撼读者,因而特别重要。但是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
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诗中中二联,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使上联下联句法一律,枯燥单调,没有任何变化。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
9 )不使用词组
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
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
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
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
14)要求合理收放
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五律· 夏日寻幽
炎晖烘四野,避暑入山居。
溪响心尘涤,林深燥热除。
开窗听鸟语,坐石读闲书。
渐觉烦忧远,怡然意自如。
自评:格律无误。韵字阴阳1:3、首字平仄5:3。开篇点明避暑缘由,后借溪声、林深营造清幽氛围,“听鸟语”“读闲书”尽显闲适。以景衬情,展现远离烦忧、怡然自得心境,描述夏日山居的惬意与悠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3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1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昨天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37讲作业:
子衿05-白雪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相重(句式合掌,句法雷同)。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就是“相重”。
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特别是滥用动宾词组问题。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摞眼也叫相类。律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诗家称之为“诗眼”。诗眼处于律句的关键位置。在以名词为主的律句中,动词形容词可以连接上下,呼应左右,表达情感,震撼读者,因而特别重要。但是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19)不使用词组。(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11)八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14)要求合理收放。(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四平头。
8、注意不可犯摞眼。
9、注意炼句炼字。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七律·消暑
子衿05-白雪
伏暑来临伏热熏,山中静坐远离群。
蝉鸣高树如申好,鸟啭稠林似献勤。
幽气多生今我得,清风尽占与谁分。
暂时拋下尘间事,石上无心看白云。

自评:格律无误,首字平仄比例4/4,韵字阴阳比例2/3。首联破题,颔联景承,颈联情转,尾联呼应开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07 , Processed in 0.0602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