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586|回复: 6

小渔村乐府诗班一期第十二讲B组作业贴[评阅老师-疏影暗香]

[复制链接]

210

主题

403

帖子

26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2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12-20 18: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渔村乐府诗院1期第十二讲作业:
作业;

1、本讲讲了哪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必须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3、以(初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作业于周六晚上12点前完成,逾期将有可能不被评阅。



820

主题

4545

帖子

737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73

注册会员贵宾会员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5-12-23 17: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乐府诗院1期十二讲作业
B组长/过眼云烟
1,本讲讲了哪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1,景入情转法。2,反转法。3,直抒扩展法。4进一层转法。5,地点转法。6写意转法。7,抒情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必须是景入情转法,并简述一下。
春夕言怀(唐.张泌)
风透疏帘日满庭,倚栏无事倍伤情。
烟垂柳带纤腰软,露滴花房怨眼明。
愁逐野云销不尽,情随春浪去难平。
幽窗谩结相思梦,欲化西园蝶未成。
此诗颔联写景,颈联及尾联以景入情。
3,以(初冬)为题写一首律诗,要求景入情写法。
七律.初冬
暮晨冰露掩轩窗,笼袖添衣仍觉凉。
寂寂虫蛩霜满地,洋洋雪洒雀鸣长。
含情秋菊花初谢,有意冬梅来送香。
莫怨凌寒难出手,正宜休整待春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

帖子

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7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5-12-23 20: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芦花 于 2015-12-24 20:09 编辑

B16芦花小渔村乐府诗院1期第十二讲作业:
作业;
1、本讲讲了哪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一)景入情转法
颈联中,以抒情为主的转法,我们就叫景入情转法。
(二)反转法
就是从正面描写转为反面描写,是与起承相反的情绪描写。
(三)直抒扩转法
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描写的范围之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五)地点转法
地点转法就是转处所写的地点,场面与起、承所写的地点场面不同的
(六)写意转法:
就是指转在意义上与承相对或者相反的,在意义表达上有所转折。
(七)抒情转法
就是在承的基础上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这个特征是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必须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这联属于景入情转法。

“岭树重遮千里目”衔接“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已经横亘在我和千里之外的朋友之间,挡住我看朋友的视线,现在又来蜜雨,我和朋友间的视线更是被重重阻隔。
“江流曲似九回肠。”这句即景设喻,表明心意。
这联为尾联写“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天各一方,互无音信,独守孤独、寂寞,其间多少无奈、不平、愤懑等无以言表的悲惨境况埋下伏笔。
3、以(初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滨江初冬
芦花

一岁年光进尾声,练江冬景已初成。
水流趋缓因消瘦,柳带渐衰犹被惊。
木叶随时斑点点,芦花寒露泪晶晶。
何愁病叶抛浊浪,转瞬梅香春讯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0

帖子

24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5-12-24 12: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乐府诗院1期十二讲作业
B02-骆驼草
1,本讲讲了哪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1,景入情转法。2,反转法。3,直抒扩展法。4进一层转法。5,地点转法。6写意转法。7,抒情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必须是景入情转法,并简述一下。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此诗颔联写景,颈联及尾联以景入情。
3,以(初冬)为题写一首律诗,要求景入情写法。
七律.初冬
骆驼草
今岁初冬迥往常,漫天大雪疾还狂。
冰封万里生寒意,物谢三川待暖阳。
料是严霜催白发,怎知博夜窃青光。
不教日月东西复,惜取年华赋玉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73

帖子

59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9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5-12-26 09: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1、本讲讲了哪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一)景入情转法
颈联中,以抒情为主的转法,我们就叫景入情转法。
(二)反转法
就是从正面描写转为反面描写,是与起承相反的情绪描写。
(三)直抒扩转法
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描写的范围之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五)地点转法
地点转法就是转处所写的地点,场面与起、承所写的地点场面不同的
(六)写意转法:
就是指转在意义上与承相对或者相反的,在意义表达上有所转折。
(七)抒情转法
就是在承的基础上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这个特征是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必须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鄂州寓馆严涧宅(时涧不在)(唐·元稹)
凤有高梧鹤有松,偶来江外寄行踪。
花枝满院空啼鸟,尘榻无人忆卧龙。
心想夜闲唯足梦,眼看春尽不相逢。
何时最是思君处,月入斜窗晓寺钟。



心想夜闲唯足梦,眼看春尽不相逢。 这联属于景入情转法。

夜间心想已是梦中相见。春日将尽确无处相逢。。。写作者对严涧色四年感情。。。

3、以(初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初冬登陵
东郭书生
拾阶直上汉王陵,萧索西山映日晴
翠柏静观千载事,菊枝残举当年英。
每临朔雁怅怀远,总向苍山醉放声
日暮天边风欲雪,眼前瑟瑟洛阳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5-12-26 20: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雨微凉 于 2015-12-26 20:37 编辑

小渔村乐府诗院1期第十二讲作业:
B17__夏雨微凉
1、本讲讲了哪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一、景入情转法:颈联中,以抒情为主的转法,我们就叫做景入情转法。
二、反转法:就是我们从正面描写的转为反面描写,是与起承相反的描写,其主旨还是致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刻画而已。不同的节点之处,就是这个转,但同样要与承合有联系。
三、直抒扩转法: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描写范围之转法。
四、进一层的转法:什么叫进一层的转法?就是题目的本意,推进-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突如其来之病,推进一层,这样的手法叫做层层递进法。
五,地点转法:地点转法就是转处所写的地点,场面,与起承所写的地点场面不同。
六、写意转法:就指转法在意义上与起承相对或者相反的。在意义上表达上有所转折。
七、抒情转法:就是在承的基础上,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这个特征是可侧重直抒胸意,借景抒情。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必须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简述:‘从海上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体会到的是作者无眠和无奈,就是说这个句子虽在写景,但其实已在抒情了,把自己那种情绪,糅合在了景色中,使读者超越具象,获得蕴含丰富的哲理性的启迪。
3、写作部分

                              初冬

                                               夏雨微凉

又是西风十月天,草枯黄叶落荒山。
小桥独自舟横水,草舍髯翁酒入眠。
孤雁已飞云脚处,乡愁又起菊篱边。
若闻明日梨花笑,欣见红梅醉梦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6

帖子

23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5-12-26 20: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蕉窗夜雨 于 2015-12-26 20:48 编辑

小渔村乐府诗院1期第十二讲作业:
B22__行走在路上
1、本讲讲了哪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有七种转法。
(1)景入情转法。颈联中,以抒情为主的转法。
(2)反转法。就是从正面描写转为反面描写,是与起承相反的情绪描写。
(3)直抒扩转法。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描写的范围之转法。
(4)进一层转法。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5)地点转法。就是转处所写的地点,场面与起、承所写的地点场面不同的。
(6) 写意转法。就是指转在意义上与承相对或者相反的,在意义表达上有所转折。
(7)抒情转法。就是在承的基础上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这个特征是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必须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答: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此诗颔联写自然景色:广漠平畴,白鹭飞行,深山密林,黄鹂和唱,积雨后的辋川,画意盎然。颈联用的是景入情转法,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观木槿,食露葵,避尘世,与世无争,悠闲自得,身心放松的愉悦之情和幽居生活。
3、以(初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初冬
                                       行走在路上
黄叶满川鸣乱鸦,飞鸿万里尽天涯。
初寒隐约云烟冷,衰草参差落日斜。
只叹清风无彩翼,不期萍水识灵槎。
淡然犹似林和靖,坐拥暗香共雪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06:40 , Processed in 0.06404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