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一招剑封喉

小渔村资治通鉴班周组第三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2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2
发表于 2016-1-5 18: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题
大事年表

 元年癸丑,公元前三六八年

 齐伐魏,取观津。

 赵侵齐,取长城。

 三年乙卯,公元前三六六年

 魏、韩会于宅阳。

 秦败魏师、韩师于洛阳。

 四年丙辰,公元前三六五年

 魏伐宋。

 五年丁巳,公元前三六四年

 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于石门,斩首六万。王赐以黼黻之服。

 七年己未,前三六二年

 魏败韩师、赵师于浍。秦、魏战于少梁,魏师败绩;获魏公孙痤。

 卫声公薨,子成侯速立。

 燕桓公薨,子文公立。


   八年庚申,公元前三六一年

卫鞅入秦。

 十年壬戌,公元前三五九年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
鞅徙木十金,以立信;罚太子师以立威,恩威并进,令石民莫敢议令也。

    十一年癸亥,公元前三五八年

 秦败韩师于西山。

 十二年甲子,公元前三五七年

 魏、韩会于鄗。

 十三年乙丑,公元前三五六年

 赵、燕会于阿。

 赵、齐、宋会于平陆。

 十四年丙寅,公元前三五五年


十五年丁卯,公元前三五四年

 秦败魏师于元里,斩首七千级,取少梁。

 魏惠王伐赵,围邯郸。楚王使景舍救赵。

 十六年戊辰,公元前三五三年

 十七年己巳,公元前三五二年

 秦大良造卫鞅伐魏。

 诸侯围魏襄陵。

 十八年庚午,公元前三五一年

 秦卫鞅围魏固阳,降之。

 魏人归赵邯郸,与赵盟漳水上。

    十九年辛未,公元前三五零年

 秦商鞅筑冀阙宫庭于咸阳,徙都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并诸小乡聚集为一县,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废井田,开阡陌,平斗、桶、权、衡、丈、尺。

 秦、魏遇于彤。

 赵成侯薨,公子緤与太子争立。緤败,奔韩。

 二十一年癸酉,公元前三四八年

 秦商鞅更为赋税法,行之。

 二十二年甲戌,公元前三四七年

   赵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

 二十三年乙亥,公元前三四六年

 齐杀其大夫牟。

 鲁康公薨,子景公偃立。

 卫更贬号曰侯,服属三晋。

 二十五年丁丑,公元前三四四年

 诸侯会于京师。

 二十六年戊寅,公元前三四三年

 王致伯于秦,诸侯皆贺秦。秦孝公使公子少官帅师会诸侯于逢泽以朝王。

 二十八年庚辰,公元前三四一年


 二十九年辛巳,公元前三四零年
卫鞅大破魏师,魏惠王恐,大叹恨不用当年公叔之言。

 三十一年癸未,公元前三三八年
秦人杀商君(卫鞅),车裂以循,尽灭其家。

 三十二年甲申,公元前三三七年

 韩申不害卒。

 三十三年乙酉,公元前三三六年

 宋太丘社亡。

    孟轲见魏惠王。

    三十四年丙戌,公元前三三五年

 秦伐韩,拔宜阳。

 三十五年丁亥,公元前三三四年

 齐王、魏王会于徐州以相王。

 三十六年戊子,公元前三三三年

 楚王伐齐,围徐州。

 韩高门成,昭侯薨,子宣惠王立

    三十七年己丑,公元前三三二年

    苏秦去赵,而六国从约皆解。

    三十九年辛卯,公元前三三零年

 秦伐魏,围焦、曲沃。魏入少梁、河西地于秦。

 四十年壬辰,公元前三二九年

 秦伐魏,渡河,取汾阴、皮氏,拔焦。

 楚威王薨,子怀王槐立。

 宋公剔成之弟偃袭攻剔成。剔成奔齐,偃自立为君。

 四十一年癸巳,公元前三二八年

 秦公子华、张仪帅师围魏蒲阳,取之。张仪言于秦王,请以蒲阳复与魏,而使公子繇质于魏。仪因说魏王曰:“秦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无礼于秦。”魏因尽入上郡十五县以谢焉。张仪归而相秦。

 四十二年甲午,公元前三二七年

 秦县义渠,以其君为臣。

 秦归焦、曲沃于魏。

 四十三年乙未,公元前三二六年

 赵肃侯薨,子武灵王立。置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先问先君贵臣肥义,加其秩。

 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

 夏,四月,戊午,秦初称王。

 卫平侯薨,子嗣君立。卫有胥靡亡之魏,因为魏王之后治病。嗣君闻之,使人请以五十金买之。五反,魏不与,乃以左氏易之。左右谏曰:“夫以一都买一胥靡,可乎?”嗣君曰:“非子所知也。夫治无小,乱无大。法不立,诛不必,虽有十左氏,无益也。法立,诛必,失十左氏,无害也。”魏王闻之曰:“人主之欲,不听之不祥。”因载而往,徒献之。

 四十五年丁酉,公元前三二四年

 秦张仪帅师伐魏,取陕。

 苏秦通于燕文公之夫人,易王知之。苏秦恐,乃说易王曰:“臣居燕不能使燕重,而在齐则燕重。”易王许之。乃伪得罪于燕而奔齐,齐宣王以为客卿。苏秦说齐王高宫室,大苑囿,以明得意,欲以敝齐而为燕。

 四十六年戊戌,公元前三二三年

 秦张仪及齐、楚之相会啮桑。

 韩、燕皆称王,赵武灵王独不肯,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己曰君。

 四十七年己亥,公元前三二二年

 秦张仪自啮桑还而免相,相魏。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魏王不听。秦王伐魏,取曲沃、平周。复阴厚张仪益甚。

 四十八年庚子,公元前三二一年

 王崩,子慎靓王定立。

 燕易王薨,子哙立。

第二题
论让 起 政
谓豫让者 乃愚忠是也 莫以费舌而言之 堪怜
吴起者 心忠主 却残于私情 杀妻忠国非常人而为之 更以顾卒而赞 亦为卒母嫌之 故以忠国之士 可将才于国 亦显于收卒之心 可与之共事 却莫以为友 是以绝情之徒是也
聂政者 大丈夫 孝士者是也 更有独担其事而莫牵他人之心 可赞 却以百金而卒 只问 何以用此金 皆谓谋其行必其卒 幽思其果 非解

第三题
齐威王召墨阿二大夫有感
以齐威王召墨 阿二大夫可见 贪官终不可灭 此乃世间文化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 中西皆如此 只西方常有权权相向 利庶民 虎莫以大 更善朝纲以制
唯天朝各新政更号以武松为引途 却效微 是因景阳岗上虎为患 何以患此  实乃一政孤言 莫以驳者呈之 然虎虎嫡而亲之于岗上
若以墨 阿大夫而参 似是同国而不同政 两政孰是孰非 庶民皆明 此乃客之阅后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6

帖子

8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98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6 00: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低吟浅唱 于 2016-1-9 22:11 编辑

周01-低吟浅唱 第三讲作业


1、整理周二中的大事年表
      答:
显王元年(癸丑、前368)[1]齐伐魏,取观津。[2]赵侵齐,取长城。
三年(乙卯、前366)  [1]魏、韩会于宅阳。  [2]秦败魏师、韩师于洛阳。
四年(丙辰、前365)  魏伐宋。
五年(丁巳、前364)  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于石门,斩首六万。王赐以黼黻之服。
七年(己未、前362)  [1]魏败韩师、赵师于浍。[2]秦、魏战于少梁,魏师败绩;获魏公孙痤。[3]卫声公薨,子成侯速立。[4]燕桓公薨,子文公立。[5]秦献公薨,子孝公立,
八年(庚申、前361)  孝公启用”公孙鞅
十年(壬戌、前359)  [1]卫鞅变法,秦人不悦。[2]韩懿侯薨,子昭侯立。十一年(癸亥、前358) 秦败韩师于西山。
十二年(甲子、前357) 魏、韩会于。
十三年(乙丑、前356) [1]赵、燕会于阿。  [2]赵、齐、宋会于平陆。
十四年(丙寅、前355)  [1] 秦孝公、魏惠王会于杜平。[2] 鲁共公薨,子康公毛立。
十五年(丁卯、前354) [1]秦败魏师于元里,斩首七千级,取少梁。  [2]魏惠王伐赵,围邯郸。楚王使景舍救赵。
十六年(戊辰、前353) [1]齐威王使田忌救赵。[2]韩伐东周,取陵观、廪丘。  
十七年(己巳、前352) [1]秦大良造伐魏。  [2]诸侯围魏襄陵。
十八年(庚午、前351)  [1]秦卫鞅围魏固阳,降之。  [2]魏人归赵邯郸。与赵盟漳水上。  [3]韩昭侯以申不害为相。
十九年(辛未、前350) [1]秦徙都咸阳。置县三十一。废井田,开阡陌。平斗、桶、权、衡、丈、尺。[2]秦、魏遇于彤。  [3]赵成侯薨,公子绁与太子争立;绁败,奔韩。二十一年(癸酉、前348)秦商鞅更为赋税法,行之。
二十二年(甲戌、前347)赵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
二十三年(乙亥、前346)[1]齐杀其大夫牟。  [2]鲁康公薨,子景公偃立。  [3]卫更贬号曰侯,服属三晋。
二十五年(丁丑、前344)诸侯会于京师。
二十六年(戊寅、前343)[1]王致伯于秦,诸侯皆贺秦。秦孝公使公子少官帅师会诸侯于逢泽以朝王。
二十八年(庚辰、前341)魏庞涓伐韩。[2]成侯邹忌恶田忌,田忌奔楚。
二十九年(辛巳、前340)[1]秦伐魏 [2]齐、赵伐魏。  [3]楚宣王薨,子威王商立。
三十一年(癸未、前338)秦孝公薨,子惠文王立。
三十二年(甲申、前337)韩申不害卒。
三十三年(乙酉、前336)宋太丘社亡。
三十四年(丙戌、前335)秦伐韩,拔宜阳。
三十五年(丁亥、前334)[1]齐王、魏王会于徐州以相王。[2]越伐楚败
三十六年(戊子、前333)[1]楚王伐齐,围徐州。[2]韩高门成。昭侯薨,子宣惠王立。[3]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4]齐威王薨,子宣王辟强立;知成侯卖田忌,乃召而复之。[5]燕文公薨,子易王立。[6]卫成侯薨,子平侯立。
三十七年(己丑、前332)[1]秦惠王使犀首欺齐、魏,与共伐赵,  [2]魏以阴晋为和于秦,实华阴。[3]齐王伐燕,取十城;已而复归之。
三十九年(辛卯、前330) 秦伐魏,围焦、曲沃。魏入少梁、河西地于秦。
四十年(壬辰、前329) [1]秦伐魏,渡河,取汾阴、皮氏,拔焦。  [2]楚威王薨,子怀王槐立。[3]宋公剔成之弟偃袭攻剔成;剔成奔齐,偃自立为君。
四十一年(癸巳、前328)秦公子华、张仪帅师围魏蒲阳,取之
四十二年(甲午、前327)[1]秦县义渠,以其君为臣。  [2]秦归焦、曲沃于魏。
四十三年(乙未,前326)赵肃侯薨,子武灵王立;
四十四年(丙申、前325)[1]夏,四月,戊午,秦初称王。[2]卫平侯薨,子嗣君立。
四十五年(丁酉、前324)[1]秦张仪帅师伐魏,取陕。 [2]苏秦通于燕文公之夫人,易王知之。
四十六年(戊戌、前323)[1]秦张仪及齐、楚之相会啮桑。[2]韩、燕皆称王。赵武灵王独不肯。
四十七年(己亥、前322)秦张仪自啮桑还而免相,相魏,
四十八年(庚子、前321)[1]王崩,子慎靓王定立。 [2]燕易王薨,子哙立。[3]齐王封田婴于薛,号曰靖郭君。 [4]孟尝君聘于楚.

2.结合豫让、吴起、聂正的故事谈你自己对忠孝的理解
      答:豫让、聂政是典型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义士,而吴起则是要将自己的才能展示出做大事的能臣。虽然他们的结果都基本相同,但前两者是主动受死,后者则是被杀。
      自古以来,忠孝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大丈夫立世唯有忠孝才能为世人所景仰,而历史正因为有了这些忠孝之士的作为才能不断地发展和演变。交友要交豫让、聂政,用人要用吴起。

3、以《即墨大夫》或《阿大夫》为题写一首诗,可七言可五言,可律可绝,不会诗的朋友写一下你对齐威王召见即墨、阿大夫受到的启发。
      答:齐威王对即墨大夫和阿大夫的工作表现,都没有仅仅停留在朝廷官员的汇报上,而是分头深入的进行考查,根据实际做出的政绩,明辨忠奸,最后赏罚分明,根本杜绝了朝堂之上的欺下瞒上,文过饰非,从此人人实事求是,各尽其职,从此之后齐国大治,为齐威王点一百个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事也要实事求是,认真负责,不能人云亦云,偏听偏信,人人要各尽其职,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美好,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繁荣富强。

                             七律    阿大夫

              偏听自古事多非,饰诈虚情岂可依。
              阿邑荒田生计废,大夫誉语政声皈。
              濒危鄄土无心救,罹难薛陵任敌围。
              腐佞奸人何足惜,烹其伪羽正天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6

帖子

8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98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9 22: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低吟浅唱 于 2016-1-9 22:13 编辑

               五律  齐.即墨大夫

         畴平荒野辟,给(ji)富庶黎安。
         辙正乡闾靖,风纯署府端。
         披心非殿侧,着力是宫坛。
         诽谤终难撼,封疆万户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20:42 , Processed in 0.0561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