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458|回复: 8

小渔村资治通鉴班唐组第四讲作业

[复制链接]

239

主题

340

帖子

13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3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3 21: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业:1.评价商鞅的功过。
2、以孙膑或宠涓为题写一首诗。(可五言可七言,可绝句可律诗)注:不会写诗的同学可以写对孙膑或宠涓的感想

46

主题

495

帖子

131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11

灌水之王优秀版主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1-5 10: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一阁 于 2016-1-5 11:05 编辑

唐03-中一阁

1  评价商鞅的功过。
    商鞅,何许人也?战国卫人,称卫鞅、公孙鞅,后封商君,名之商鞅也。其入秦变法,改革户籍、功爵、地制、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风俗,并严法、重农、抑商,使秦国富裕强大,为统一中国在各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史称“商鞅变法”。
    其功,大也!利国富民,推进统一,史之巨人!
    其过,骇也!严法制却伤权贵,灭民识而绝己生,史之典鉴!

2  以孙膑或宠涓为题写一首诗。(可五言可七言,可绝句可律诗)注:不会写诗的同学可以写对孙膑或宠涓的感想。
    宠涓,奇才也!军事、统帅、布政、治国,无有不达。然因嫉妒与自负,而致最终失算。
    孙膑,奇才也!军事、谋略、谦忍、伪作,恰到好处。知己之能,高明选择,青史留名。所欠者,鞠躬尽瘁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2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8
发表于 2016-1-5 17: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学习班唐07-多吉第四讲作业
1.        评价商鞅的功过。
答:商鞅变法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的变法较之当时其他一些有变法举措国家而比,像商鞅变法这种力度大,内容多,推广难,涉及面广而且执行起来一丝不苟,只讲法,不讲情的变法是前无古人的。商鞅变法无疑是为之后依法治国树立了一个楷模和榜样。因为由此变法而使得处于贫穷落后的秦国能够成为当时威震天下的大国,并且为之后赢政的一统天下打下了充分的物质准备,所以说商鞅变法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秦统一中国商鞅变法功不可没。
但由于商鞅变法在当时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不免会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如变法咋弄的连坐制度,很是伤及了无辜,而刑上大夫、奖励制度等则触动了众多王族贵戚的切身利益,他在处理和这些人关系的过程中,没有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不能得到大多数官宦的支持,过于刚则易断。另外,他在实行新发的过程中,所有的手段都太过于残忍,“一日处决数百人,至渭水河水涨,满川通红,秦国百姓,哭声震天••••••”而孝公去后商鞅被惠文王车裂也是情理之中了,所谓“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恃德者存,恃力者亡”之是也。
2以孙膑或庞涓为题作诗一首。
                              孙膑与庞涓
答:         精通阵法一门中,心性人品各不同。
                孙滨技高才八斗,庞涓设计害良忠。
                马陵道上见分晓,白树路边被送终。
               警喻诸公心摆正,损人害己难善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351

帖子

1402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02

灌水之王优秀版主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注册会员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6-1-5 21:13: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组-雨樵

1、谈谈对商鞅的看法:
答:商鞅其人胸怀经世之才,聪明绝顶。入秦后实行变法,使秦逐渐强大,为秦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然则聪明反被聪明误,其残暴刻薄,视人命如草芥,令人齿寒。不知人其不仁,天必灭之,况泱泱之天下万民乎?

2、
孙膑
三计齐疆天下闻,车舆代步受功勋。
可怜学得天师策,不似山中看白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79

帖子

100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07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6 22: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班第四讲唐组作业
唐02 童心  


1.        评价商鞅的功过。
答:商鞅以杰出的治国经略和军事才干,受任于秦孝公发愤兴国之际,向秦孝公进说的“强国之术”,孝公大为赞赏,于是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实行第一次变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实行军功爵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实行编户制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个体小农经济。这些改革,消弱了旧贵族势力,迅速地发展了经济,使落后的秦国日益富强起来。10年之后,秦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都赶上或超过了东方六国,一跃而为头等强国。前350年,秦国迁都咸阳,积极地进行东进的战略准备,被升任为大良造(相当于丞相地位)的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变法。这次变法的内容是:普遍推行县制;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制定秦律;烧诗书,禁游学,加强思想统治。在孝公的支持下,商鞅的变法再次得以顺利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秦国更加国富民强。
可以说,如果没有商鞅变法,秦之强国基业只能说梦,而后来的天下一统未必属秦。所以说商鞅是历史上了不起的政治家、改革家。不说英雄则已,要论及英雄,商鞅应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大英雄。
商鞅残遭车裂的悲剧,是由于被逼无奈,不得不反,反而致败后所造成的。其实,即便不反,也会为旧势力所不容,身家性命不保那是肯定的。

2、以孙膑或宠涓为题写一首诗。

七绝  庞涓
技不如兄难与匹,剜黥兼并弄阴为。
待时慌辨无皮树,妒火终烧功德碑。

七绝  孙膑
孙武家传鬼谷徒,腰悬济世救危壶。
若非大恶庞涓助,名望恐无如此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507

帖子

373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38

贵宾会员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13 21: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幽蘭 于 2016-1-13 23:23 编辑

唐12-幽蘭第四讲作业:
1、评价商鞅的功过。
答:商鞅是一位有志之士,其人聪明睿智,然刻薄寡恩。商鞅变法虽然使秦国强盛,却因损害贵族集团的利益惨遭斥、放逐。也因变法中商鞅严格执法、滥用酷刑的行为招致普遍的怨恨,最终落得车裂灭族。

2、以孙膑或宠涓为题写一首诗。
         孙子与庞涓
共入师门同手足,苦研勤学终有成。
春风得意驰天下,称霸诸候涓扬名。
兵法运筹效齐地,围魏救赵子成名。
可叹嫉才起歹念,马陵道上送浮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5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16 23: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班 06-轻寒 第四讲作业
作业:1.评价商鞅的功过。
答: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一是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这就从法律上维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地主经济的发展。
二是奖励耕战,包括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两方面的内容。奖励耕织就是奖励一家一户的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以生产粮食布帛多少为标准,凡是努力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免去其本身的徭役。这就促进了小农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财源和兵源。奖励军功,规定军功以在前线斩得敌人首级多少来计算,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和田宅。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权。这就严重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鼓舞将士勇敢战斗,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三是普遍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治理,使县成为直属于国君的地方组织,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功:商鞅变法的成功,以法律形式废除了奴隶主贵族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最先进的强国,为统一六国打下基础;商鞅主张法家思想,也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过:商鞅变法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世也有消极影响。

2、以孙膑或宠涓为题写一首诗。(可五言可七言,可绝句可律诗)注:不会写诗的同学可以写对孙膑或宠涓的感想

答:孙膑或宠涓的故事告诉我们,宠涓为真小人虽从中捣鬼,但终害人终害己;孙膑才高招人嫉恨致残,然而壮志不泯,终成为了齐国的军师,一展所学,成为中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著有《孙膑兵法》让无数后人钦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8

帖子

4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1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9 19: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19---果壳儿  第四讲作业:
1、评价商鞅的功过。
       商鞅,战国时卫国人,亦称卫鞅、公孙鞅,后封商君,即商鞅。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正是通过变法,使得秦国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这一系列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商鞅的功绩明显,变法而强国,这个部分不再多谈。“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他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用一些不符合当时礼教的做法来进行改革,不遵古训,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秦国变法一跃成为强国看出,商鞅变法的实施代表的是当时的先进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摒弃的是落后的观点和旧势力对生产力的阻碍。这次变法不但对秦国的强大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对当时其他诸候国和后世的历史变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商鞅之后,就有魏国的李悝变法和吴起改革,及后来吴起在楚国的改革。以历史的观点来看待他的变法,就要看他所处的历史时期,而不是用现在人或者传统的儒家观点来看待,战国是中国社会从奴隶制到封建制转换的时期,那时候人们的思想还没有那么进步,奴隶和奴隶主的关系是社会的主要关系,而秦的变法,推动了社会的快速转型。郭沫若曾说:“秦王政后来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是由于商鞅变法的缘果,甚至于我们要说,秦汉以后的中国的政治舞台是商鞅开的幕,都是不感觉怎么夸诞的。”
        再看商鞅之过。商鞅被人诟病的主要有两点,一个是他的刑罚严苛。一个是他的所谓愚民政策。主要都是来源于史记中,太史公对此两项进行了批判:“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先捍刑罚,一项新的政策,如果没有严格的刑罚是不可能执行下去的,变法就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权力,必然会有反抗,没有严格的法律,一步也走不动。无论是中国的王安石变法,还是苏格拉底的改革,都祭以鲜血。再从数字上看,死在他的变法中的有多少人?和当时死于战乱中的人数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乱世用重典,改革必然会有牺牲,太史公身受重罚的折磨,对重罚有着切肤的痛恨,但后人因此指责商鞅变法,则有失公允了。再看他的愚民政策,不允许诸家言论,全按他的法律行事。百家争鸣是学术上的繁荣,也是思想上的壮举。再自由的国家,也只是允许讨论中这种状态,而做为统治者采纳的,必然不可能是各家的观点,最后只能有一种占了上风。改革时间,思想多面,人心动荡,不统一人的思想,他的改革一样无法进行。有人说是他的这两项政策,给中国带来两千年的束缚,其实,商鞅只针对的是当时的秦国,并不是后世千年时的太平盛世。后人把他的理论误解并误用,这个过错也算在商鞅身上,并不客观。
        从对于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上,商鞅之功足可以名彪青史,为后世敬仰。不可因一家之言对他多加贬斥,历史欠商鞅一个公道,一个厚赞。毛主席评价他说:“商鞅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惩奸究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福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贪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诚然,人无完人,他是勇敢的改革家,卓越的政治家,睿智的理论家、法学家。但不是一个人格完整的个体,以他的性格,就算不进行改革,放之于平民之中,只怕也难得善终。但,这丝毫也不影响他为历史和社会的进步所做的贡献。
       再说到商鞅之死,车裂之刑,灭九族。可以说他受到的是自己设定的刑罚的严惩。这样的处罚应该说当权者对他是深恶痛绝的,一般来说,身死则法灭。但秦惠文王自治商鞅之后,却依旧行“商君之法”,不仅这一朝,以后秦和法令一直持续着商君之法,并以此来维持繁荣,开疆拓土,最终有了秦始皇的统一。商鞅处置了惠文王为太子时的师傅,得罪了诸多大臣或者新君,他的死更多的死于个人恩怨,但是他的法令却因为效果彰显,而能继续得以实行。纵观古今中外,人与法令分离至此的例子,也并不多见。悲夫,以身殉法,商鞅而已。
注:引言来自网络搜索。

2、以孙膑或宠涓为题写一首诗。(可五言可七言,可绝句可律诗)注:不会写诗的同学可以写对孙膑或宠涓的感想
答:孙膑或宠涓的故事告诉我们,宠涓为真小人虽从中捣鬼,但终害人终害己;孙膑才高招人嫉恨致残,然而壮志不泯,终成为了齐国的军师,一展所学,成为中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著有《孙膑兵法》让无数后人钦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帖子

1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3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2-18 21: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班唐组第四讲作业
唐10 一揽浩淼

1、评价商鞅的功过。
     答: 商鞅的一整套鲜明的治法学说,深刻影响了后世政治。然而,却不曾驱散他内心的孤寂,解不开他的时代困茫。他恨别人世,在那个年月最最惨烈的极刑之后。商鞅以反叛的罪名被载入了秦国的史籍。然而他错了吗?战国的大思想家荀子曾西游入秦,看到那里人民朴拙,百吏肃然,既无朋党比周,也无以权谋私,政务都依法办理,不见拖延和积压,不由大为称赏,惊呼自己发现了秦人连续几代不断取得胜利的原因。这原因何为?不正是商鞅的改革为秦国法治建设打下了基础吗?荀子的学生韩非明确指出:孝公、商鞅死后,“秦法未败”。原来,他们的继任者玩弄的也是逆取顺守的政治策略,在消灭商鞅全家的同时,又把改革的成果全部保留下来。汉人赞扬商鞅“尽公不顾私”,一心只想着耕战,才造就了秦国的富有和强大,甚至还认为,连秦始皇能够统一天下,也应追因于六代以前的秦孝公,商鞅之于秦,功臣乎?罪人乎?实以不辩自明。但他确实没有像百里奚那样赢得秦人的尊敬和怀念。车裂了尸体陈于咸阳市,观者如堵,没有人说过一句同情话。这正结局,赵良曾于事前指出过,商鞅自己似乎也有预感,不然,就不会去同赵良进行那番关于是非功过的讨论了。
       商鞅与百里奚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进步了,私有制发展了,阶级分化日益加剧,商鞅罚不避权贵,轻罪重刑,在远非科学的量刑理论下,人民自然遭受到超乎异常的迫害和摧残。用如此残暴的高压手段求治,其治焉得长久?社会的每一种新进步,原本就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改革者将遇到种种误解、困难和危险,难道不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吗?成功的改革家既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又需要把改革化为人民的自觉行动。商鞅做不到的事,后人应该做到。伟大的领袖毛泽东点评:商鞅之法,良法也。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焉。
      
2、以孙膑或宠涓为题写一首诗。
                     庞涓
        玲珑本应珍,慧眼染浮尘。
        诡道非常态,卿卿陷自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20:45 , Processed in 0.07670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