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一粒沙

29期联诗班第七讲C组作业贴(组长:小泥土)

 关闭 [复制链接]

0

主题

65

帖子

19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6-28 10: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坚强泡沫 于 2016-6-26 13:25 编辑


小渔村29期诗联班第七讲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一)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
(二)寻找“关联点”的几种方法:一是重点字词法
二是事物特点法
  三是修辞技巧法
  四是合理转假法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一是并列关系:即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表达同一个主题。这种形式的联语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关联词,不用关联词,称意合法。并列关系的对联,结构简单,立意集中,遣词造句也比较容易、顺当,在对联作品中较为多见。不足的是如果处理不好会显的平淡、单调,缺乏灵活变化的生气。
二是顺承关系:即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连续,也叫“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顺承关系构成的对联,特征是上联所述之事在先,下联所述之事在后;上联是起始,下联是继续;上联是已经过去,下联是正在进行。顺承关系构成的对联,常给人以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文韵舒展、一气呵成的感觉,可以增加对联的语势和节奏。所以,这种逻辑关系在对联创造中应用较多。
三是递进关系:即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下联是上联在范围上或程度上更进一步,或由大而小,或由小而大;或由表而里,或由里而表,逐层叙述,层层深入,淋漓尽致地叙述某一事物,或者阐发某一思想。常用的关联词有“况”、“更”、“已是……何堪”“不但……而且”等。
四是假设关系:即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上联提出一种假定的设想,下联肯定推论的结果,形成“假若怎么样,那就怎么样”,“如果怎么样,便会怎么样”这样一种结构形式。常用的关联词有“若”、“如”、“便”、“如果……就”、“要是……就”等等。假设关系联,一般含意深长,耐人寻味。但是,如果不细心推敲,常常不易对得工整、妥帖。因此,此类对联较少。
五是条件关系: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
六是转折关系:即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也叫做“反对”。这种句法在对联中很常见。常用关联词“但”、“却”、“然”等,但也有不用者。依据转折关系结构而成的对联,对比鲜明,波澜起伏较大,比起正对的并列关系的对联,无论从内容的表达上,还是从艺术效果上看,都相对地要好一些。
七是选择关系:即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其句法构成形式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或者是这,或者是那”,“宁可如此,也不如彼”等,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经过比较,决定取舍。依据选择的逻辑关系结构的对联,一般来说,笔调清朗,语气肯定,倾向鲜明,主题清楚。这种结构形式,多见于一些抒怀言志、寄托抱负的堂联或者格言联。
八是因果关系:即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般出句讲原因、理由,对句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也可以采取“倒装”方式,上联说结果或结论,下联说原因和理由。依据因果关系创作的对联,一般来说,层次分明,说理性强,在对联作品中也很多见。
九是目的关系:即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或者出句是目的,对句是行动或措施,但也有互为倒装者。出句说的是要做的事,即行动;对句说的是目的。

3.用下面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答:显贵只知歌舞宴==王侯谁道草民艰

(2)…但得…  …不教…
答:青天但得黄金甲==俗世不教混沌壶

(3)…不因…  …哪得…
答:梅雪不因骄自放==腊冬哪得傲风生

(4)…才…  …已…
答:小乔才画花三朵==粉蝶已巡帘几圈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答:1、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怀国哪堪圆月时


    2、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粉红三朵轻拂风


3、门外春篱花挤破 [雨樵]==庭中大树鸟鸣欢

4、种竹几竿凉蔽瓦 [雨樵]==弹琴一曲静随心


5、诗文换酒偷闲日 [雨樵]==画卷描梅借浅春


6、心中无火清凉自 [雨樵]==书内有金如玉来

点评

问好坚强,看造句;【1】意思挺好,显贵=王侯没转好,【2】缺乏关联,【3】出句可以,对的就乏力了,【4】这联咋好眼熟呢,画花别扭,粉蝶巡帘有点勉强。解析部分;总体不是很理想,【1】【6】欠工,其它用词多练...  发表于 2016-6-30 12: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14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2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6-28 11: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丹枫墨菊 于 2016-6-28 11:53 编辑

渔村29期第七讲C23-悠蓝作业

一.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什么是关联点:
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 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都是有“关联点”的。

如何寻找关联点:
1、重点字词法。即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2、事物特点法。即在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这条在成联创作中尤其重要。

3 、修辞技巧法。即以出句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修辞方法为“关联点”,同时也要审查出句的时间、地点、情绪、色调等问题,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4、合理转假法。所谓合理转假法,就是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伸拓展,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

二.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对联的句法,就应对而言,指的是上下联之间的连接上的语法关系。出对句的句法,是确保出句对句合理衔接的要素,理清出对句的关系,而不会使整联逻辑混乱,常见的对联句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并列关系
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表达同一个主题,这样的对联我们称之为并列关系。这种形式的联语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关联词,不用关联词,称意合法。并列关系的对联,结构简单,立意集中,遣词造句也比较容易、顺当,在对联作品中较为多见。不足的是如果处理不好会显的平淡、单调,缺乏灵活变化的生气。

2、顺承关系
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连续,叫做顺承关系。顺承关系也叫“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顺承关系构成的对联,特征是上联所述之事在先,下联所述之事在后;上联是起始,下联是继续;上联是已经过去,下联是正在进行。顺承关系构成的对联,常给人以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文韵舒展、一气呵成的感觉,可以增加对联的语势和节奏。所以,这种逻辑关系在对联创造中应用较多。

3、递进关系
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
具体的讲就是:下联是上联在范围上或程度上更进一步,或由大而小,或由小而大;或由表而里,或由里而表,逐层叙述,层层深入,淋漓尽致地叙述某一事物,或者阐发某一思想。常用的关联词有“况”、“更”、“已是……何堪”“不但……而且”等。

4、假设关系
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上联提出一种假定的设想,下联肯定推论的结果,形成“假若怎么样,那就怎么样”,“如果怎么样,便会怎么样”这样一种结构形式。常用的关联词有“若”、“如”、“便”、“如果……就”、“要是……就”等等。假设关系联,一般含意深长,耐人寻味。但是,如果不细心推敲,常常不易对得工整、妥帖。因此,此类对联较少。

5、条件关系
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这种句法关系就是条件关系。

6、转折关系
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称转折关系。在对联的对偶术语中,叫做“反对”。这种句法在对联中很常见。常用关联词“但”、“却”、“然”等,但也有不用者。依据转折关系结构而成的对联,对比鲜明,波澜起伏较大,比起正对的并列关系的对联,无论从内容的表达上,还是从艺术效果上看,都相对地要好一些。

7、选择关系
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其句法构成形式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或者是这,或者是那”,“宁可如此,也不如彼”等,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经过比较,决定取舍。依据选择的逻辑关系结构的对联,一般来说,笔调清朗,语气肯定,倾向鲜明,主题清楚。这种结构形式,多见于一些抒怀言志、寄托抱负的堂联或者格言联。

8、因果关系
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般出句讲原因、理由,对句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也可以采取“倒装”方式,上联说结果或结论,下联说原因和理由。依据因果关系创作的对联,一般来说,层次分明,说理性强,在对联作品中也很多见。

9、目的关系
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或者出句是目的,对句是行动或措施,但也有互为倒装者。

三.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燕雀只知山水阔=鸿鹄谁道海天宽  

(2)草木但得闲适度=英雄不教庸碌生

(3)不因寒剑苦=哪得腊梅香

(4)润雨才出春慢走=清风已过夏轻来

四.对出下联并试解析两个对联:

(1)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触景惊为露起时
引诱人最大的当然是春光灿烂的地方,而最容易触景生情的竟然是早晨有露珠的时候。

(2)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嫣红数点慢随风
清雅洁白的一种花斜映入水面,艳丽的红色花瓣随风慢慢飘落。              

(3)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窗前青柳蔓垂闲
门外春篱中的话甚是繁盛热闹仿佛要挤破了篱笆,而窗前的青色柳蔓却悠闲的垂下来,不紧不慢,一闹一静。      
(4)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植花数点静倚窗
种几竿柱子在屋瓦下是为了遮阳纳凉,植数点小花在窗前是为了倚着窗静赏,边纳凉边赏花相得益彰。   

(5)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旧友弹筝度暇时
“我”用诗文换美酒,老友相伴弹筝助兴,共同度过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6)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血内含铁苦乐然
心中没有燥热的火气就可以自然享受清凉,血中有了傲气有铁血男儿的志气就可以安然面对苦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729

帖子

405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54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6-28 19: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联诗班第七讲 C组C25静墨斋 作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

帖子

11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18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6-28 21: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联诗班第七讲 C39-清静 作业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
“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 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
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都是有“关联点”的。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并列关系  顺承关系  递进关系  假设关系
    条件关系  转折关系  选择关系  因果关系
    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牧笛吹西落=
   谁道村烟念晚归

(2)…但得…  …不教…
   但得春风留急步=
   不教鸟语醉初心

(3)…不因…  …哪得…
   不因寒数载=
   哪得笑平生

(4)…才…  …已…
   柳枝才吐绿=
   雏燕已欢吟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两个对联: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起兴恰为月当时
赞美春天的美好。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鳞红几尾正逐萍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窗前石径雨描青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坐荫三刻醉清风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杯盏敲歌乐此时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笔下生风快意乘
心静自然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30 00: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诗联班c05回眸一笑笑 作业: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都是有“关联点”的。

如何寻找关联点:
a重点字词法: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b事物特点法:在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
c修辞技巧法:以出句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修辞方法为“关联点”,同时也要审查出句的时间、地点、情绪、色调等问题,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d合理转假法:就是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伸拓展,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
并列关系、顺承关系、递进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选择关系、因果关系、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旧梦天涯远
谁道伊人咫尺间

(2)…但得…  …不教…
但得清风长伴我
不教名利复萦心

(3)…不因…  …哪得…
不因慕雅访名士
哪得诗酒度平生

(4)…才…  …已…
春心才一寸
相思已三千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解语无非情醉时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丹青几点暗萦心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林中幽梦鸟啼空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吟风一首曲惊心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生计奔波困顿时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梦里多情寂寞生
不日试看枝上雪,风吹落处有梅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729

帖子

405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54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6-30 06: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联诗班第七讲C10回风雪舞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关联点从上联的时间,地点,景物,情节,人物,色调,情绪切入,找起,关联点是最关键,最核心,重要的字,词,一个事物状态,情绪,色调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上下联有并列关系,承续关系,递进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苦水难说(今)
难道伤疤再起
(2)…但得…  …不教…
但得高山流水
不教寡利 酸心
(3)…不因…  …哪得…
不因霜侵入
哪得梅花香
(4)…才…  …已…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亭中燕柳早归来
写出春天最茂的季节,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居山多日必艰辛
描述一种竹子带来的凉意舒适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月色临窗戏美人
写出一种人的情怀性格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余世得闲淡泊多
是说人的一种气质素质会调节情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11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12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6-30 12: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联诗班第七讲作业  C20果薇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
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聪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

寻找关联点的方法:(1)、重点字词法           (2)、事物特点法。
                              ( 3) 、修辞技巧法         (4)、合理转假法。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①并列关系  ②顺承关系   ③递进关系
④假设关系  ⑤条件关系   ⑥转折关系
⑦选择关系  ⑧因果关系   ⑨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红烛流泪晚=谁道思君夜未央

(2)…但得…  …不教…
但得两心白如雪=不教半点染尘埃

(3)…不因…  …哪得…
不因鹏翼展=哪得鸟途通

(4)…才…  …已…
入春才七日==离井已三年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醉月应于酒浅时
解析:风流当于春华酒酣时。。。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清霜几处玉生烟
解析:淡冷雅致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窗前绿柳月盈怀
解析:一片春闹几缕相思。。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寻梅一树绿遮阶
解析:清凉于心,从此挡了红尘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山水寻花作游人
解析:有一份闲情,于忙碌中在心中生成!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笔底有情寂寞消
觖析:你的心,你作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91

帖子

30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6-30 16:19: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光129期联诗班第七讲C组作业贴: http://www.chinaxiaoyucu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673&extra=page%3D1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关联点就是从出句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在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它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 (2)重点寻找出句的重点词字,仔细分析出句的内容,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方法为关联点,同时也要审查出句的时间,地点,人物,情绪,色调等问题,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上下联之间的连接上的语法关系,出对句的句法,是确保出句对句合理的衔接的要素,理清对句的关系,而不会使整联逻辑混乱,常见的对联句法有以下几种。 并列关系,顺承关系,递进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选择关系,因果关系,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2)…但得…  …不教… (3)…不因…  …哪得… (4)…才…  …已…  泉水只知月影忙 清风问道云浮出  但是母亲临终嘱 不教儿子怎知情   不因寂寞山坡外 哪里悠闲水上游   得才黄帝眉上喜 座已君臣脚下尊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惹客极其夏艳情 出句的意思是春天的景色最美,最惹人爱。 对句的意思是夏天的热情也是美好的,招人喜。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粉红几束艳阳花 出句的意思是一枝白色的花斜映衬托水中。 对句的意思是岸边有几束桃花开的正鲜艳夺目。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楼前攀壁叶盈盈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栽梅一枝美园亭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琴曲对茶暗愁今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脑里有愁不定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

帖子

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8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7-3 23: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听风 发表于 2016-6-27 00:56
渔村29期第六讲C06-一路听风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 ...

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17:28 , Processed in 0.09850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