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古道独行 于 2016-9-5 14:49 编辑
第二讲作业1可见最下面的图,不会制作,请见谅
1、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 (1)、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2)、燕湣公薨,子僖公立。
2、威烈王二十四年(己卯,公元前402年)
(1)、王崩,子安王骄立。
(2)、盗杀楚声王,国人立其子悼王。
3、安王元年(庚辰,公元前401年)
(1)、秦伐魏,至阳狐。
4、安王二年(辛巳,公元前400年)
(1)、魏、韩、赵伐楚,至桑丘。
(2)、郑围韩阳翟。
(3)、韩景侯薨,子烈侯取立。
(4)、赵烈侯薨,国人立其弟武侯。
(5)、秦简公薨,子惠公立。
5、安王三年(壬午,公元前399年)
(1)、王子定奔晋。
(2)、虢山崩,壅河。
6、安王四年(癸未,公元前398年)
(1)、楚围郑。郑人杀其相驷子阳。
7、安王五年(甲申,公元前397年)
(1)、日有食之。
(2)、三月,盗杀韩相侠累。
8、安王六年(乙酉,公元前396年)
(1)、郑驷子阳之党弑繻公,而立其弟乙,是为康公。
(2)、宋悼公薨,子休公田立。
9、安王八年(丁亥,公元前394年)
(1)、齐伐鲁,取最。韩救鲁。
(2)、郑负黍叛,复归韩。
10、安王九年(戊子,公元前393年)
(1)、魏伐郑。
(2)、晋烈公薨,子孝公倾立。
11、安王十一年(庚寅,公元前391年)
(1)、秦伐韩宜阳,取六邑。
(2)、初,田常生襄子盘,盘生庄子白,白生太公和。
(3)、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使食一城,以奉其先祀。
12、安王十二年(辛卯,公元前390年)
(1)、秦、晋战于武城。
(2)、齐伐魏,取襄阳。
(3)、鲁败齐师于平陆。
13、安王十三年(壬辰,公元前389年)
(1)、秦侵晋。
(2)、齐田和会魏文侯、楚人、卫人于浊泽,求为诸侯。魏文侯为之请于王及诸侯,王许之。
14、安王十五年(甲午,前387年)
(1)、秦伐蜀,取南郑。
(2)、魏文侯薨,太子击立,是为武侯。
(3)、秦惠公薨,子出公立。
(4)、赵武侯薨,国人复立烈侯之太子章,是为敬侯。
(5)、韩烈侯薨,子文侯立。
15、安王十六年(乙未,公元前386年)
(1)、初命齐大夫田和为诸侯。
(2)、赵公子朝作乱,出奔魏,与魏袭邯郸,不克。
16、安王十七年(丙申,公元前385年)
(1)、秦庶长改逆献公于河西而立之;杀出子及其母,沉之渊旁。
(2)、齐伐鲁。
(3)、韩伐郑,取阳城;伐宋,执宋公。
(4)、齐太公薨,子桓公午立。
17、安王十九年(戊戌,公元前383年)
(1)、魏败赵师于兔台。
18、安王二十年(己亥,公元前382年)
()1、日有食之,既。
19、安王二十一年(庚子,公元前381年)
(1)、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20、安王二十二年(辛丑,公元前380年)
(1)、齐伐燕,取桑丘。魏、韩、赵伐齐,至桑丘。
21、安王二十三年(壬寅,公元前379年)
(1)、赵袭卫,不克。
(2)、齐康公薨,无子,田氏遂并齐而有之。
(3)、齐桓公亦薨,子威王因齐立。
22、安王二十四年(癸卯,公元前378年)
(1)、狄败魏师于浍。
(2)、魏、韩、赵伐齐,至灵丘。
(3)、晋孝公薨,子靖公俱酒立。
23、安王二十五年(甲辰,公元前377年)
(1)、蜀伐楚,取兹方。
(2)、鲁穆公薨,子共公奋立。
(3)、韩文侯薨,子哀侯立。
24、安王二十六年(乙巳,公元前376年)
(1)、王崩,子烈王喜立。魏、韩、赵共废晋靖公为家人而分其地。
25、烈王元年(丙午,公元前375年)
(1)、日有食之。
(2)、韩灭郑,因徒都之。
(3)、赵敬侯薨,子成侯种立。
26、烈王三年(戊申,公元前373年)
(1)、燕败齐师于林狐。
(2)、鲁伐齐,入阳关。
(3)、魏伐齐,至博陵。
(4)、燕僖公薨,子辟公立。
(5)、宋休公薨,子桓公立。
(6)、卫慎公薨,子声公训立。
27、烈王四年(己酉,公元前372年)
(1)、赵伐卫,取都鄙七十三。
(2)、魏败赵师于北蔺。
28、烈王五年(庚戌,公元前371年)
(1)、魏伐楚,取鲁阳。
(2)、韩严遂弑哀侯,国人立其子懿侯。
(3)、魏武侯薨,不立太子,子?与公中缓争立,国内乱。
29、烈王六年(辛亥,公元前370年)
(1)、齐威王来朝。是时周室微弱,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天下以此益贤威王。
(2)、赵伐齐,至鄄。
(3)、魏败赵师于怀。
(4)、楚肃王薨,无子,立其弟良夫,是为宣王。
(5)、宋辟公薨,子剔成立。
30、烈王七年(壬子,公元前369年)
(1)、日有食之。
(2)、王崩,弟扁立,是为显王。
2从智氏选智瑶为后而亡族,赵氏选赵无恤为后而立国,说一说你对选择一个公司领导人的标准。
“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德的重要性远超才。“德才兼备”方为一个公司领导人的最终标准。
3以《豫让》为题写首一律诗(可五言可七言,可绝句可律诗) 何辞百折作孤臣,漆炭同加九死身。 了却临终三剑怨,更教千古泪沾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