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743|回复: 6

29期诗班优秀作业集

 关闭 [复制链接]

29

主题

58

帖子

22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1-10 20: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轻寒一剪梅 于 2016-11-10 21:02 编辑

29期诗班优秀作业集
发表于 2016-11-10 21: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心依旧 于 2016-11-17 16:19 编辑

第七讲优秀作业集
C组优秀作业:选送来自评阅老师方塘
1、c19耕樵 一、 对联
1, 出句:笔下霜风诗意老                    
                  杯中往事月光寒
2, 出句:片水堪留白鹭鸶
二、 以中秋为题材写七律一首,题目自拟。要求: 1、 首句押韵。 2、 中二联对仗,至少有一联工对。           
中秋
又见金风进弄堂,庭前稻谷已飘香。
枝头绿叶随人瘦,檐下斜阳携影长。
忽听泊舟来远客,可曾有信自他乡。
叹无喜事临寒舍,复将痴心梦里藏。
2、小渔村29期初级班第七讲C34—旭日腾辉 一、 对联
1、 出句: 笔下霜风诗意老       对句: 梦中烟雨曲心衰
2、  出句: 片水堪留白鹭鸶  
       对句: 疏花已谢红尘梦
二、 以中秋为题材写七律一首,题目自拟。
要求:  1、 首句押韵。
2、 中二联对仗,至少有一联工对。
望穿秋水一年年,几度轮回缺复圆。
石证三生灵不昧,铁成五内志何坚?
琼楼默默酸辛泪,人海茫茫寂寞弦。
安得清光夜夜满,天南地北共婵娟。

E组优秀作业来自评阅老师轻尘
渔村29期诗联班第七讲作业
E09---一笑而过

一、 对联
1, 出句:笔下霜风诗意老
    对句:天边鸿雁客愁深
可以,加强前四后三的关联更好

2、对句:幽林可待金丝雀
    出句:片水堪留白鹭鸶
幽林和金丝雀的搭配不宜,要明确二者的象征,不宜乱配。

二、 以中秋为题材写七律一首,题目自拟。要求:
1、 首句押韵。
2、 中二联对仗,至少有一联工对。
         中秋有寄
孤客频斟画阁东,清辉又似去年同
娟娟露滴庭前树,切切声飞草下虫
醉里西天斜月白,忆时卿面小桃红
何当共隐青山下,一叶扁舟云水中

初读不错,诗脉清晰,言之有物。
首联颔联的环境渲染到位,颈联情感隐匿其中。尾联设问,升华情感留下余味,供人想象。不错。赞、@一笑而过 29期诗班第七讲D-19风轻轻作业:

一、 对联
1, 出句:笔下霜风诗意老
          镜中白发客愁深

对仗不错,联意和谐,欣赏
2, 出句:闲云已过清枫浦
          片水堪留白鹭鸶
疑为青枫浦。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二、 以中秋为题材写七律一首,题目自拟。要求:
1、 首句押韵。
2、 中二联对仗,至少有一联工对。

中秋感怀
玉轮皎皎照分明,莫问无情或有情。
且向西风埋旧痛,更从别院盗欢声。
一番圆缺心徒老,千古消磨眼未惊。
但借新杯遣长夜,可怜无计破愁城。


但借新杯遣长夜,可怜无计破愁城。此句甚好,全篇也不错,欣赏佳作。
小渔村29期诗联班第七讲   D23—坚强泡沫  作业:



一、 对联

1, 出句:笔下霜风诗意老
对句:庭中露叶柳枝残

字面对仗虽工,但再强弱气势上略输给了出句。

2, 出句:片水堪留白鹭鸶
对句:芳茵可引红蝴蝶

对的不错,欣赏

二、 以中秋为题材写七律一首,题目自拟。要求:
1、 首句押韵。
2、 中二联对仗,至少有一联工对。

中秋
孑立洲头望月圆,夜光无语照无眠。
凄风瑟瑟侵兰渚,荒草离离拨老弦。
独有焦蒿瑶阙寄,无来薄酒梦魂牵。
聊将黄菊一江酹,便就鱼书慰百年。

这篇章法得当,起承转合,按部就班,表达江洲望月怀远之情。需要注意的几个地方是,无字重复较多,如首联,若改成:夜光不语照无眠,意思并未变,字也没有重。颈联改为:兴来薄酒梦魂牵。这样,意境也没有变。而且和下文的一江酹相呼应。若是无酒,何来的一江酹?二是对仗要工且美,颔联若改成:凄风瑟瑟侵兰渚,荒草离离拨桂弦。词性是不是更整齐,意思也更优美。尾联的就,是靠近的意思,借鱼传书,用典不错。欣赏。

不日试看枝上雪,风吹落处有梅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3

主题

1300

帖子

169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9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1-15 22: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心依旧 于 2016-11-17 16:20 编辑

29期第八讲优秀作业
E组评阅老师龙笔狂生选送
渔村29诗班d作业: E10~青青作业。
1,每人在做一副正对,反对,流水对,一共三幅对联
2,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练笔作要求七律,限平水韵
流水对:一声犬吠惊香梦 几抹晨曦染小窗。

正对:天上流云追好月 山中野鹤载高风。

反对:人因爱富常离我;  春不嫌贫又到家
小渔村29期第八讲作业:
E=02=云

一:每人做一副正对、反对、流水对;一共三幅对联。

正对:
笙歌似叹别离恨==
墨笔犹书落寞情

反对:
寂寞空庭孤对影==
繁华满目漫和弦

流水对:
一夜西风吹叶落==
几时东阁逐心欢

二:练笔作七律一首。  

《秋  思》
   文/云
残风剪柳叶知秋,
雁泣枫红别恋留。
常是飘窗侵梦雨,
堪将乱绪逐心头。
红尘总忆繁华梦,
银汉惟知寂寞囚。
时事蹉跎难顺意,
聊观篱菊寄无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3

主题

1300

帖子

169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9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1-17 16: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心依旧 于 2016-11-17 16:24 编辑

29期第八讲优秀作业来自B组评阅老师清雅人生的选送


小渔村29期诗联班第八讲

B05-默忆作业
正对
莺穿溪柳声含翠
鱼戏莲池水绕香
反对
应是春来花万朵
谁知雨过意无情
流水对

莫看形色清如水
一入肝肠利似刀
B组-12蓝星儿

1,每人在做一副正对,反对,流水对,一共三幅对联
答:
一、正对:
                       寒梅入墨流芳韵
                       修竹成诗荡古风

二、反对:
                        富时不晓人情薄
                        穷处方知世事难

三、流水对:
                       一架藤花开错落
                       成群蝴蝶舞高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3

主题

1300

帖子

169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9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2-13 20: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心依旧 于 2016-12-13 20:09 编辑

来自E组评阅老师轻尘的选送小渔村29期诗班第九讲作业
E组03号寒江钓叟

1、写出诗的起法

一、以写作手法分类
1、明起
2、暗起
3、借景抒情起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
6、引事起
7、抒情开头式
8、引起
9、反起
10、开门见山
11、问答发问式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13、陈述式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二、以形式分类
1、 对仗起法
2、比兴法
3、交代时间、地点、景物
4、兴起

2、以初冬为题做两副律联
庭前初雪映朝日=
案上新茶散旧香  

可以,很闲适,很怡情


乍寒还暖看初雪=
温酒围炉品旧诗  
可以。煮酒看雪看诗,悠哉。

只是两句连一起,情感重复了。可以重另一个角度再观察初冬。
小渔村29期诗班第九讲作业   E12-月儿朦胧

1、写出诗的起法
      
一、以写作手法分类
1、明起
2、暗起
3、借景抒情起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
6、引事起
7、抒情开头式
8、引起
9、反起
10、开门见山
11、问答发问式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13、陈述式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二、以形式分类
1、 对仗起法
2、比兴法
3、交代时间、地点、景物
4、兴起

2、以初冬为题做两副律联
      菊香尚未风中尽
      雪影已然窗外飘
      
可以

       休言漫野无颜色
       且看空枝若玉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3

主题

1300

帖子

169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9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2-23 1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9诗班第十讲作业:
班长—诗音敏儿

1、写出诗的承法
答:承,即承上,就是承接开头的意思,
承接的一联往往是颌联,颌联是要对仗的。
对仗的颌联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这两个意思可以加深话题、意境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合起来形成对仗,共同完成承这个环节。
承与起的关系,就像中药剂学中的臣药和君药的关系一样,是起辅佐作用。
臣药从属并辅佐君药使其力量得以强化;
也就是说承从属并辅佐于起,
这一目的就是让起显得更有力度。
承,就是承接开头的意境,应该加深情景的深度。表现为螺旋式的上升,而不是波浪式的简单机械推进。慢慢的扩展,而不是还停留在起的意境上原地不动。
为后面转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承要从起时间地点的基础上,层层推进,不可重复。而是螺旋式的向高潮演进。
其螺旋的中心,就是围绕着主题,步步提升,所提升的每一级,都是一个新的高度。
并且为后面转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我们已经知道,承是承接起的句子,同时又是一个对仗的句子。知道起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同时,它是以写景的手法来交代的。
所以承就自然地按照起的景色来继续深入地描写,除了咏怀诗外,这是我们常见的律诗基本要求和特点。
为什么承和起在描写时有所不同?因为起是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人物在做什么的,所以对景色的描写就有了限制。
承因为没有了这样的限制,可以放开手来大笔墨地进行描写,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诗,起平平淡淡,而承美妙生动。
所以,承的功能就是要尽可能地把你要写的景色写得更好。
当然,不能只顾了描写而忘记了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也不能把主题要表达哀伤,而承的描写却写的很欢快,这样就会走题了。
二,按内容分
1、景承:
起写景主要是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的作用,承写景则主要是对起的承接,是顺着起句自然而然延伸。
2.意承
3、 点题;
就是从诗脉发展上说,承具有点题作用。事实上点题和写意是分不开的。

2、做两副律联
满纸相思句【诗音】
半生落寞人【诗音】

一诺轻言囚我久【诗音】
半生执念系君痴【诗音】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七律.秋吟
诗音敏儿

南燕双飞暮色茫,林间红叶染微霜。
黄花寂寂含清露,野草凄凄褪丽妆。
怎奈秋风欺物尽,难凭妙笔叙情长。
诗成欲寄君心远,望遍天涯已断肠。

赏析-青螺
非常高兴的欣赏了诗音同学的第十讲作业,写的非常好,语言精练,用词妙极。对承句应当如何写,描述的非常细腻,全面。唯一需要补充的一点是:承句对景的承接,应当在主题,起联的大致框框里自由的去写,不是毫无限制。

两幅对联也做的非常好,对仗工整,用词合理。在意境上,也不错。提几点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满纸相思句,半生落寞人。上句写的是纸上写满了相思的句子,非常的好,下句接的是一个半生都在寂寞的人,可以再推敲一下。但总体对的不错的。另外一联写的比较好,对的很工,一诺轻言囚我久,半生执念系君痴。这里,一诺囚我久,半生系君痴,对的非常棒。只是轻言,对,执念,可以再提高的,因为:轻言,是轻轻的言,言为动词,轻是副词,修饰言,而执念,是动宾结构。个见,仅供参考。

诗音的这首七律写的很好,很流畅,仄起平收式,首句入韵,押七阳韵,格律完美无暇。总体感觉是模仿宫怨诗的手法写的,悲秋意味浓厚。首联以秋天的暮景起,颔联以景承,颈联写意,尾联以悲伤意合。总体不错,但首联后分句写霜,颔联接了清露似不妥,霜露应该不会同时存在,白露为霜,一般是指季节白露后开始有霜冻,很少有将露,霜,放在一个画面里的。另外颈联的写意,和尾联太近,应该重点以物寓情为主,其实,怎奈秋风欺物尽,难凭妙笔叙情长, 更像一个尾联。好,继续努力,期待更大的进步,谢谢。


1、简单写明承的作用
答:1, 顺承:
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
是在 “起’’基础上的发展.
安排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2, 递进式承接。
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在两个句子中,后句的意思在前句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推进。
由不一定十分明确到比较明确,意思进了一层,两句间是递进关系
3, 并列承接:
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
各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表述诠释或验证中心主题,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同在一个画面,但是没有依属关系。它最大的优点就是条理清楚,内容具体,结构完整。
注意点:
A.并列的几个内容各自独立,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B.并列的各个部分必须是平行的,要防止各个方面交叉或从属。
4、一问一答:
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5、逆承:
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这多出现在律诗中。
清代著名学者金圣叹有过精辟的论述:“三四(笔者注:此指律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下同)自来只是承之一体,
不必用力太过。若上文发笔意在起句,则三四可尽承起句。
若发笔意在次句,则可尽承四句。若发笔起句次句尽有意,则三四必须双承之。
双承之者,或是顺承,或是逆承。顺承则三承一,四承二;逆则三反先承二,四乃徐承一也。
打破了颔联在颈联前应承接首联第一句、颈联在后应承接第二句的习惯性思维模式,故称此种方式为逆承。
《诗法家数》中说过:“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
“要接破题,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
无论律诗或绝句,承在诗中是四大台柱之一,作为一个要素存在,其地位决不可低估。
在诗中,如果将起承转合划分为两个小组,
承理所当然地应归到诗的前半部分,和起联手,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部分,
为转合提供一个坚固稳定的平台,好让转合在其上演绎出撼人心魄的诗情。
四、如何写好颔联
1、 它是承接首联的句子,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对仗的句子除平仄相对外,还要区别词性,使词性相对。
2、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
自然地按照起的意境来继续深入地描写。
除了一些的咏怀诗外,不能首联写电闪雷鸣,第二联写星转斗移;
不能主题要表达哀伤,而承的描写却写的很欢快 .这样就走题了。
3、 “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
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
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承在构思布局,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
4、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
因为起是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人物在做什么的,所以对景色的描写就有了限制。
而承因为没有了这样的限制,可以放开手来大笔墨地进行描写。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诗中,起句平平,而承句美妙生动。注意:承句动词不可叠用。
5、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
而承的物事,必须要承起而展开,
也就是要为起而展开,要和转有关联,这是必须的。
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使其动起来,生动而不呆板。
总之,承,不能只顾了描写而忘记了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
6、 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
哪一句该承接哪一句或哪几个字,都有严格的章法,须得一丝不苟
7、 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
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赴之。
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
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均须以虚实螺旋式描述之。
景为实,情为虚,前实者后虚,前虚者后实。
俱实者板滞,俱虚者浮滑。若专写情或专写景,
则难收生动空灵之致,渊永超迈之妙。
8、一般颌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
特别说明一点,起和承是相同意境或话题下的两个步骤或环节。不能割裂开来。
承是起的佐辅,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扩展、提升或深入,并以之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因此,承,绝不能脱离起的话题而另起一个话题。

2、以【咏菊】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不的见题字,不可用拗句
七律.菊
诗音敏儿/文

繁花谢幕已临秋,满地萧条少力留。
谁道孤芳多寂寞,应知弱骨也风流。
东篱怒放金英美,西苑从容芍药羞。
娇艳南山霜下杰,陶翁喜待醉双眸。

赏析-青螺
再次读到诗音同学的作业非常好!关于承的作用方式,叙述的非常详细,拜读。下面读一下这首咏菊的七律:

作者用了平起平收,首句入韵,押十一尤韵,格律完美,无拗句,除第二句的少力留,稍有生造凑韵之嫌之外,其余韵字用的很合理。通篇基本流畅,尤其尾联很棒。首联点明季节,秋景萧条,颔联立意,颈联续写景,这样的安排不是不可,但作为咏物诗,颔联显然对菊的状态,描写的不够,颈联中的怒放,用字似可再斟酌,颈联的芍药,虽是为了对比,衬托,但似有分散焦点之嫌。本诗,出彩的是尾联。谢谢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3

主题

1300

帖子

169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9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2-27 1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选送老师掬心老师
冬日
文、柳絮
独坐窗前翻旧笺,闲愁时事化云烟。
由他雪落诗囊满,候得梅开院角边
门掩苍苔风渐远,围炉取暖酒如绵。
幽人枕上沉酣去,懒问流年自在眠。
掬心简评:题目,盖不了全诗,有些偏了,整首很大的毛病在每句句首,看一下有没有同头的嫌疑。回头说首联,第一句,很挤。第二句,凑了,闲愁,可不必说,第一句看着就蛮闲,旧笺读起来估计也多是愁,时事查一下释义,化云烟一般都旧事。中二联,都很撞啊。颔联来的很突兀,从旧事到候梅,跨度有些大了,尤其前分句和首联关联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这类写法直接就把那么一丢联系斩断了。颈联,上面有雪了哈,苍苔出来的很不合理,照顾一下时令,跨度太大呢,风渐远,是照应首联不,暗指往事如风?假如是这意思,那就和第二句重了,假如不是,就凑了。后分句,基本已经脱离了前五,前面的铺垫基本都是言情,冷色调明显,这五句只有第一句实写,纵观前文看不到与围炉饮酒有关的铺垫,故而这句来的很没道理。尾联不必说了,从第六句开始,跟前面就断了。这首最大的毛病在每一联的衔接处,处理的弱了,可以用似断而不断的写法,但别写断了,不然会导致一诗多意,就这么多了,说错别介意
七律《 雾霾》

连片阴云密密挨,朦胧数里万城埋。
迷蒙不见江南地,污染从围塞北街。
昔日田园清丽景,今朝阡陌幂强霾。
欲寻凈土无能力,硬是浓纱扰众怀。
                   诗音敏儿/文
掬心简评:这首,扣题。说首联,上分句,雾霾几乎看不到云的断处衔接处,虽然不排除密密挨的可能,但是看着基本浑然一体的,我们写诗可以发挥想象力,但是不能全屏感觉,事物的本质要注意,故而个人觉得后三凑了。下分句前四后三头重脚轻,朦胧和埋头轻脚重,数里的雾霾能笼罩万城不?显而易见不可能,朦胧查一下释义,埋字力道多强烈,大伙儿都知道,搭配朦胧,简直是美女跟张飞。颔联,看这首里,迷蒙跟朦胧区别不大了,而且数里埋万城了,你也根本不可能看到江南地了,地也不太好,江南月啥的,诗句要有美感不是,不能太瘦硬而无美感,说下分句,从围,啥意思,不理解,自造词?建议造个大伙儿能理解的,塞北街不好,纯粹为对而对,忘了诗的本质和开头的引子,可能是联这块没跳出来?颈联,这个意换到颔联,或许效果会好一些,因为第六句还是在写雾霾污染的情况,句句不写雾霾,句句不离雾霾,才为高,这首问题是句句写雾霾,所以句句重复。尾联不错,扰众怀凑了,为韵而凑。总结一下,这首最大的毛病就是首联起的太高,一个万城埋,导致后面怎么写都跳不出首联,建议让首联下分句温柔一点吧,就这么多,说错了别介意
七律@雾霾
文/风吹草低
沉沉雾霭笼山城,深闭疏窗怕出行。
鲜见空街商贩影,唯闻几处鹧鸪声。
且斟淡酒心常惬,莫怨经年路不平。
试问红尘纷扰事,倩谁慧眼看分明?
掬心简评:这首不错,从雾霾归到世事,微有瑕疵处,跳跃颇大,建议题目改一下,雾霾有感也可,鲜见,已经深闭窗了,建议不用见,用听即可,别怕听闻相对,看见相对的不是也有嘛,然后影字换一下就协调了,鹧鸪这里用的不错,形成鲜明对比,但可能地理问题,河北那边雾霾一般冬天,所以没啥鸟。后面都很好了,倩字的用法看得出作者积累颇深,就是个人没用过。送花一朵,说的不当之处见谅
冬至客居食
作者:宁洛
清冷隆冬落寂时,独居幽夜漫翻辞。
揉眉稍歇传声调,捋发将休有贺词。
惊晓夜长终渐短,觉知春近却犹迟。
奈何冬至无元宝,水角安能寄我思?
掬心简评:这首,漫翻辞,凑了,都四支韵,用诗也可以吧?传声调,不解,揉眉捋发,两个动作用在一联,感觉有点忙活人,有贺词,前面除了传声调我不解,其他句看不出铺垫,来的很突兀。颈联不错,暗含说理。尾联作了个衬,很不错,就是元宝这个代指用的,看着蛮凑,就这么多吧,说错了别介意
七律/冬至

每逢亚岁转阴阳,数九寒天天见长。
朔气夜间兼地涌,雾霾破晓愈风狂。
温馨饺子迎宾客,清雅梅花送暗香。
酒意诗情谁与共,思融旧梦蕴春光。
掬心简评:这首,首联,亚岁开始数九,感觉上首联可以凝为一句。颈联,兼字,不太精准,兼一般用于并列结构,愈字也有些不稳,愈,这里用法若是动用,读着很别扭,若是副用,疯狂合适些,用遇或者被,如何?颈联跟前面断了哈,前面清一色冷色调,这里假如不略加铺垫就直接转过来,就像用手掰断了某些东西一样,很暴虐很强烈的感觉,有损美感,也不是诗家所为。尾联又和颈联断了,宾客整没了,不知与谁共了,思融很凑,旧梦,前面无引,旧梦无因,就这么多吧,说错了别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17:36 , Processed in 0.07527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