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一粒沙

29期诗班第十四讲E组作业贴(组长:高山流水)

 关闭 [复制链接]

0

主题

271

帖子

6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3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1-4 12: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9期霹雳E29第十四讲作业: 作业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咏怀古迹•其一》
作者: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杜甫的这首七律布局是起承继转合。首联中以当时动乱的年代中自己漂泊无定所。颔联承接写自己在三峡、五溪流落的情景。然后继续承接,由于动乱没有平息还在反复,致使自己还在漂泊。于是在尾联中,借庚信悲壮的人生做转,暗指自己思乡的苦楚。

2、因为刚过冬至,所以要求以吃饺子或者雾霾为题材写一首七律。
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七律   冬至感怀
冬至由来习俗多,欲谈美食问阿婆。
南瓜摔地锅中煮,炒面加工碾上罗。
饺子喷香防耳冻,米糕蒸软耐牙磨。
故乡久别曾遗忘,今日情怀理咏歌。
注释:故乡过冬至时,在冬至那天早上要摔南瓜煮,煮熟后拌着炒面(将玉米炒熟在碾上磨碎,过细罗,就是炒面)食。中午大多吃饺子,说冬至这天吃了饺子不冻耳朵。故乡有一位来自南方的阿婆,冬至这天喜欢做米糕,说是南方在冬至这天喜欢吃米糕。
剖析内容:七律的布局为起承继转合。首联起句,交代了冬至这个节气,留下很多习俗,其中冬至的美食就是习俗之一。在颔联中,承接美食,先写到了故乡过冬至时早上大多有煮南瓜配炒面的生活方式。在颈联中,继续写美食中的饺子、米糕等。北方因有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传说,当然也是让生活在艰苦岁月中人们渴望在数九寒冬能吃一顿美餐而赋予这样的传说。而来自南方的阿婆,又把南方过冬至时喜欢吃米糕的方法传到了故乡。尾联中,因为离开故乡很长时间,所以遗忘了故乡过冬至时的一些美食习俗。今天再一次回顾故乡冬至美食,回想阿婆给我吃米糕这种美食,深感这种情怀更加难忘。                 

赏析-青螺
题一,霹雳同学选择了杜甫的这首咏怀古迹其一,分析的很好,赞一个。这里我谈一下我对这首七律的理解,供你参考:我理解杜甫在这首诗里前二联写自己,后二联是写庾信并暗叹自己的命运与其相同。所以我觉得这是常用的起承转合式布局。首联写自己在安史之乱后漂泊不定,为起,颔联写自己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为承,颈联开始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这里已经将自己的遭遇与当年的庾信的遭遇做了勾连,为转。尾联以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也在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作结。这只是个人的理解,参考一下即可。

题二,作者选了冬至这个题材,欣赏一下。
仄起平收,首句入韵,押歌韵,韵字用的不错,唯一缺憾的是尾句的理咏歌觉得不顺,但似乎不在韵字上,而是理字用的不好。格律很好。
首联写很棒,很顺的描绘了冬至的一般状态,很好的兴起,赞!颔联细微的刻画了当地冬至的习俗,对仗工整,颈联续写这一习俗的转说与现实功效,同意作者的布局安排,此为继,对仗部分,饺子,米糕,同为食物,有合掌之嫌,喷香,蒸软,对的不太妙。尾联感怀,只是这里,曾,用的不好,理解你的意思是几乎忘了,现在又经历了后想起来了,但曾字没很好的反应出这个意思,后分句的理字,不是很好,尾句希望多斟酌。谢谢作业,总体感觉不错。谢谢作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1

帖子

6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3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1-4 12: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诗班第十四讲E组13榕树作业: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布局分析:起承展转合
第一句:燕台一去客心惊=起,在燕台眺望,暗自心惊,;第二句:笳鼓喧喧汉将营=承,心惊是因为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第三到第六句是展,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描写积雪、危旌、沙场烽火、海畔云山;第七句为转,少小虽非投笔吏。少年时虽不象班超,投笔从戎。最后一句为合:论功名我想从军,自愿请缨,建功立业。

2、因为刚过冬至,所以要求以吃饺子或者雾霾为题材写一首七律。
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小城雾霾
榕树
雾霾一到伤民心,城市烟霞暗双睛。
开店老板紧闭门,一米对面不见人。
公园晨练人何处,太极老人迷围城。
工业兴帮虽称好,更要环保利民生。

赏析-青螺
题一,这位榕树同学选了祖咏的望荆门,分析的非常好,赞!下面看看这首七律,雾霾。

平起平收,首句入韵,这里作者用了心,十二侵韵,人,十一真韵,睛,城,生,是八庚韵,如果按平水韵,是出韵了。另外,伤民心,迷围城,都是三平尾,平仄也有几处错误,希望在格律上要尽快的掌握好,个别的错误不是问题,但如果错的多了,说明功夫没到位,平水韵部要尽快熟悉。

布局上,首三联似乎都是在写雾霾对人们生活的危害,城市烟霞暗双睛。一米对面不见人。虽然这两句写了雾霾的状态,但总体看缺乏层次感。尾联起兴,警示,不错。但通篇的用词过于直白,希望以后多加强。谢谢作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1

帖子

6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3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1-4 12: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诗班第十四讲E组06青青子衿心作业: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布局:
首联是景起,从视觉远景入手,描写了作者在山上看到远处的空林烟火,农家早炊,农田和田头野餐,叙述了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和阴雨天的景色。
颌联继续承接伸展,作者视觉看到了水田翩翩起飞的白鹭,听到了茂密的夏木深处互相唱和的黄鹂。这里两种景象互相映衬,色彩形成鲜明对比,把辋川山野写得苍茫幽深,画意盎然。正是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风格特色。
颈联作者视觉拉近,自己独处空山静观着木槿花朝来暮落,在松林下吃着清淡的斋饭,折着沾满露滴的野葵,感觉已远离尘世喧嚣,从中领略了极大乐趣。
尾联由景入情,表达了自己与世无争,悠然享受山林之乐的愿望。
全诗从远到近,由景入情,语言淡雅朴实,表达了诗人隐居山近,超脱世俗的闲情逸致。

2、因为刚过冬至,所以要求以吃饺子或者雾霾为题材写一首七律。
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冬至感怀

暮色寒微收晚霞,炊烟山处有人家。
风摧冻叶云归早,日冷空枝径远斜。
行迹常悲年在外,乡心久倦客生涯。
时临冬至尝温饺,何幸团圆相续茶。


自评:
     这个习作布局是由景入情法。
     首联远景,交待了傍晚时辰,
晚霞已收,气候寒冷,山处有人家袅袅炊烟四起。此是伏笔,为尾联品尝冬至饺子,享受团圆之乐作了铺垫。
     颌联承接了首联,视觉从远拉近,更细致的描写了时节寒冷的景色。其中云归早,径远斜都是伏笔。
颈联由景入情。以径远斜联系到自身的行迹常年在外时感悲叹,以云归早抒发了自身厌倦客生涯的奔波无奈,盼望早日回归故里的情感。
尾联点出主题,冬至夜吃饺子,频频续茶叙话,共聚清欢。抒发了一家人终于团圆的融融之乐。
布局是这样安排的。个人不足处,是颌联不太工整,风摧与日冷,摧是动词,冷是形容词。因为有日色冷青松之句,所以用了日冷,表达了冬日西垂,瘦树枯枝的萧冷更甚,也不知行不?很想换个更恰当的字,可是词穷。另外径远斜,云归早,远对归,也不太好。
       希望老师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1

帖子

6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3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1-4 12: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9期诗班第十四讲作业E-23倾城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
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
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

此诗是采用起承继转合法。

首联第一句蓬门未识绮罗香,=起
贫苦家庭出身,从未见识绫罗软香。
第二句拟托良媒益自伤=承,也想托媒说亲,就为贫穷暗自悲伤。

颈联和颔联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承
谁能欣赏风流高雅,格调不同凡响;
  敢在人前夸口,我有善绣。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承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承
敢在人前夸口,我有善绣巧手一双;
  却不涂脂画眉,与人争艳取胜斗强。

苦恨年年压金线,=转。最恨年复一年,拈针引线辛勤刺绣。

为他人作嫁衣裳!=合,专门为了他人,时时赶制陪嫁衣裳。


这首诗虽然是一首咏叹贫女的身世,但也寄托了贫士怀才不遇之感伤。因为语意双关,含蕴丰富,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形象鲜明,诗情哀怨。主人公虽然“十指”“针巧”,可是“拟托良媒”,也无人赏识,只得“年年”“苦恨”。“为他人作嫁衣裳”,高度概括了终年劳心劳形的寒士,却不为世用,久屈下僚的愤懑不平的心情。

2、因为刚过冬至,所以要求以吃饺子或者雾霾为题材写一首七律。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吃饺子
    /倾城

瑞雪纷飞冬至天,
张灯结彩似新年。
锅中元宝白如玉,
屋外清香美味鲜。
小妹扶台前探看,
阿哥偷笑满心欢。
双眸噙泪无头绪,
娇唤爹娘递碗添。

谋篇布局,采用
起承继转合法。

家乡习俗,冬至大如年,在故乡,每逢冬至放鞭炮,街上张灯结彩。儿时坐在父亲肩上,看街上一片喜气洋洋。母亲在家包饺子,未进家门,就闻到自己家饺子特有的香味,家家户户飘出来的都是欢声笑语。小妹未等饺子熟就踩着凳子往锅里看,大哥迫不及待的用筷子夹。而我总是站在旁边急的跳脚,娇唤着爹娘,却是惹来一屋子的笑声。满满童年的回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1

帖子

6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3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1-6 13: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9诗班第十四讲作业
E组副-亭亭玉立
1、        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咏怀古迹•其一》作者: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羯jié,庾yǔ

简要分析:《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大历元年(七六六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战乱中诗人流离失所,漂泊西南,心中愁苦,更加思念故乡,借凭吊庾信,抒发自己的情怀。全诗感情深沉,诚挚感人。

首联: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写安史之乱起,漂泊入蜀居无定处。

颔联: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
颈联: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

末联: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

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2、因为刚过冬至,所以要求以吃饺子或者雾霾为题材写一首七律。
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0

帖子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8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7-2-7 12: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诗班十四讲 E组22明明白白白明白作业
一、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布局分析:
首联以登高眺望的景象感受写起,铺张出一个大的氛围环境;颔联写到秋天特定的典型并烘托出作者的心境,为下一联做出铺垫;颈联则顺势把由眼前景而激发出的心中感怀倾泻而出;尾联做结,写出了作者现在愁苦境地。

二、因为刚过冬至,所以要求以吃饺子或者雾霾为题材写一首七律。
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1

帖子

6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3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2-7 23: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9期二年级第十四讲
E组15  泉水叮咚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这首诗首联提擎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颌联描述山河壮观,承接首联登临所见。颈联议论天下大事,上句‘终不改’,反成第四句的‘变古今’。下句寇盗,相侵,申说第二句的万方多难。尾联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在诗的构思上,起着突出的作用。
2、因为刚过冬至,所以要求以吃饺子或者雾霾为题材写一首七律。
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冬至
       泉水叮咚
白天最短夜漫长,寒气袭人数九凉。
绿水结成冰外套,青山褪去彩衣裳。
人们躲进棉衣内,围坐桌前饺子尝。
否极泰来春又至,人生起伏放一旁。
首联为起,描写了冬至节气的特点,颌联承接描写冬至到来时自然界的景象。颈联写人们过节吃饺子,并添棉衣做好御寒的准备。尾联道出人生也是快乐与忧伤交替,高低起伏轮回的现象,让自己遇到坎坷时,淡然处之。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1

帖子

6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3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2-7 23: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9期二年级第十四讲
雨点
作业十四讲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本诗运用了起承转合
第一联起二联承三联转四连合。此诗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由远及近层层递进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情。
2、因为刚过冬至,所以要求以吃饺子或者雾霾为题材写一首七律。
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过冬至吃饺子

把酒围炉庭下坐,正值冬至聚伊家,
几盘饺子桌中放,各样菜肴边上押,
香入舌尖频点菜,腻生唇齿又添茶,
老母开心孙子闹,女儿醉态胜梅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1

帖子

6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3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2-8 10: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9期诗班第十四讲作业E-11太阳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此诗是采用起承继转合法。

首联第一句蓬门未识绮罗香,=起
贫苦家庭出身,从未见识绫罗软香。
第二句拟托良媒益自伤=承,也想托媒说亲,就为贫穷暗自悲伤。

颈联和颔联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承
谁能欣赏风流高雅,格调不同凡响;
  敢在人前夸口,我有善绣。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承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承
敢在人前夸口,我有善绣巧手一双;
  却不涂脂画眉,与人争艳取胜斗强。

苦恨年年压金线,=转。最恨年复一年,拈针引线辛勤刺绣。

为他人作嫁衣裳!=合,专门为了他人,时时赶制陪嫁衣裳。


这首诗虽然是一首咏叹贫女的身世,但也寄托了贫士怀才不遇之感伤。因为语意双关,含蕴丰富,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形象鲜明,诗情哀怨。主人公虽然“十指”“针巧”,可是“拟托良媒”,也无人赏识,只得“年年”“苦恨”。“为他人作嫁衣裳”,高度概括了终年劳心劳形的寒士,却不为世用,久屈下僚的愤懑不平的心情。

2、因为刚过冬至,所以要求以吃饺子或者雾霾为题材写一首七律。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年饺子
大雪纷纷五九天,
家家户户过新年。
碗中饺子蒸香味,
窗下梅花绽傲颜。
小女贪吃还捂嘴,
双亲偷笑好心欢。
苍苍白发都是爱,
绕膝儿孙在眼前。

家乡习俗,冬至大如年,每逢冬至放鞭炮,看街上一片喜气洋洋。母亲在家包饺子,未进家门,就闻到自己家饺子特有的香味,家家户户飘出来的都是欢声笑语。小女未等饺子熟就想着要吃几大碗,娇唤着爹娘,儿孙绕膝一屋子的笑声,正是白发苍苍的父母满满的新年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17:30 , Processed in 0.09854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