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2-14 18: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点点师评
E~33云闲
春,一醉轻风柳换新,桃花妒,抹粉待莺亲
点点: 能写出春的景象,桃花句运用比兴,形象生动 。
秋,忍看残花逐水流,回眸处,瘦柳立空丘
点点: 残花逐水句,直接点题,道出秋的萧瑟,回眸句,把读者引向更深层次,瘦柳立空丘.柳瘦,人瘦,丘空,情怀也空.情景相融,相互映衬。
冬,不许冰心惧朔风,一枝秀,满院晚霞红
点点:这应是写的冬梅吧,词句间不能明确的看出来,结句弱了,跟前三句关联不大。
风,卷雾推云转眼空,追寻去,无处觅行踪。
点点:能比较准确地写出风的特点。
纵观四首小令,整体不错,犹喜秋这一首。建议加强炼字。
E05-那谁《十六字令》:
春。漫向山川阡陌巡。行踪处,沿岸柳梢新。
点点:运用比兴手法,能写出初春景致。
秋。冷雨霏霏似不休。凭栏处,眉角几多愁。
点点: 冷雨句,冷雨,不休,为下句的愁,做了充足的铺垫,情景交融,耐品。
冬。白雪飘飘漫舞中。轩窗外,香暗数花红。
点点: 这是由室内向看外看到的冬景,寒梅傲雪。
风。助澜推波最用功。追随处,总不见行踪。
点点: 能运用比兴手法,不错的,惜现代语感较强,品来乏味。
整体来看,秋这首小令最好,其他的可再炼炼字。
E15-楚玉
十六字令•春
春,妙手东风写洛神。庭前树,羡煞石榴裙。
点点: 洛神,不理解作者是作什么用的。洛神是一女神封号,这里是把春天比作洛神吗?还是用的什么典故?石榴裙是唐年轻女子极为青睐的一种服饰,用在这里,可隐喻年轻高贵的女子。庭前树,羡煞石榴裙。结句来得有点突然。
十六字令•秋
秋,雁断衡阳一梦遥。岑楼望,霜月载霜舟。
点点: 雁断句,点出时令,一断一遥,音信全无而相见无期,情怀失落。结句,感觉有点累赘,第二个霜可换个字。
十六字令•冬
冬,玉碎飞花辟鸿蒙。岚烟处,傲骨几多红。
点点: 玉,这里指什么呢?冰雪?鸿蒙,是一种混沌状态,现在也指的远古时代。岚烟,山间很薄的雾气。虽说词移步换景,但也要空中传恨,联系得当。结句别扭,傲骨用几多红来修饰不当。凑痕重。
十六字令•风
风,唤醒花儿二月红。清溪处,白水逐香踪。
点点: 唤醒句应是写的春风,结句白水逐香踪,却給人一个 落花流水春去也 的感觉,仅16个字,这样显然转得太快而不够烫贴。
这几首令,引用的专有名词较多,但凑痕也较重。词重于抒情,有词心,即使言语简单,也能引人共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