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在水一方

渔村中华赋一研修班子虚组第一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3

主题

273

帖子

59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9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7-10-6 15: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2 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提示:  第一个句式或交代起因、或铺叙; 第二个句式交代主要典故事件的含义和观点; 第三个句式或补充或递进】
1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2 《汉书·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作业: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概括:
夷齐废立而亡周,拒周而采薇,饿死首阳山。
苏武牧羊,守节不辱


1)禅君位,亡命西伯,甘遁世恭仁而依父;禁周粟,采薇西山,宁殍馑守义以向商。
2)绝食抵降,啮雪毛充饥以彰汉德;持节抚旄,牧羊羝北海
而拒羌辱。


2、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亡位采薇,立忠义之楷模以警策后世。
持旄牧羊,彰信节之行德而威仪番邦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提示:第一个句式或交代起因、或铺叙; 第二个句式交代主要典故事件的含义和观点; 第三个句式或补充或递进】
以其夷让齐恭,尊孝义而亡位,耻周粟而采薇,楷警后世忠义四海,。至若武持旄牧羊,拒敌辱而啮雪,德彰汉匈威誉万方。

点评

第一、二题的骈句还可以凝炼,第三题骈句未工,不符合要求。  发表于 2017-10-6 23: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6

帖子

12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8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7-10-7 19:13: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诗美 于 2017-10-7 20:24 编辑



子虚第一讲作业贴


子虚19书童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竹君无奈,含千恨于泉悲;武王伐纣,遭二谏于驾追。

2 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采薇歌之词说,贞义见讥于无光;餐鼠雪之苏武,情操被遗于流芳。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提示:  第一个句式或交代起因、或铺叙; 第二个句式交代主要典故事件的含义和观点; 第三个句式或补充或递进】  


①夫鸟以食死,圣以位戏。不义而伯夷,负国且叔齐。竹君无奈,含千恨于泉悲;武王伐纣,遭二谏于驾追。笑自是非于沌矣,谏王难成且远而。  
②观夫如今有腐,自古生良。采薇歌之词说,贞义见讥于无光;餐鼠雪之苏武,情操被遗于流芳。弃社稷以不为,叹忠臣于拒降。


1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2 《汉书·苏武传》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帖子

1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3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7-10-21 15: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子虚18子羽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孤竹情重,看东寰之泰岳;首阳义薄,测南海之云天。
禁宫不折其节,牧羊而行其义。
2 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孤竹重情,看东寰之泰岳;荒原持节,测北海之云天。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忠孝立身,仁义入世。禁宫不折其节,牧羊而行其义。孤竹情重,看东寰之泰岳;首阳义薄,测南海之云天。

【提示:  第一个句式或交代起因、或铺叙; 第二个句式交代主要典故事件的含义和观点; 第三个句式或补充或递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22:24 , Processed in 0.0662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