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562|回复: 7

小渔村资治通鉴中级班晋组一年级第九讲作业楼下评楼上

[复制链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17-10-28 19: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路漫漫 于 2017-10-28 21:02 编辑

本期作业:
1.评价一下张禹的为人。
2.废丞相改为三公的利弊。


5

主题

1353

帖子

214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4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7-10-30 21:40: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顿明 于 2017-10-30 21:43 编辑

晋05顿明第9讲作业:
1.评价一下张禹的为人。
答:汉成帝敬重厚待张禹,张禹是帝师。凡有国家大事,必请张禹。因天相问题,询问张禹,张禹权衡利弊下,觉得子孙太弱不能与王氏抗衡,于是说了一番话使汉成帝不再怀疑王氏。于公,张禹这人有私心,为自己谋求私利,不顾国家安危。他晚年仍谋求发家致富;于私,张禹这人很可怜可恨,但为了自己的家族,只好牺牲国家的利益了。  

2.废丞相改为三公的利弊。
答: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一般指 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 历史: 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 秦朝才正式设置丞相。 西汉也设丞相,至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 大司徒,这段时间有220年,是历史上丞相这一官职设置最久的时期。自哀帝至 东汉 建安十三年(208)这200余年间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 曹操复设并任丞相,但时间很短。
三国和 晋 南北朝370年间,除蜀和 东晋初年、 北朝较短时间外,不设丞相, 隋朝不置丞相,唐宋时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 南宋 乾道8年(1172)亦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 元朝于中书省置丞相,自秦至 明朝初年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废丞相的1600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作为官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长 。
明太祖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后废除了丞相制度,同时还废除了中书省,大权均集中于皇帝, 君主专制得到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以皇权胜利而告终。
区别: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种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 。 需要注意的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   
“三公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一种重要的中央行政体制。它是在君主之下设置若干高级官吏分别掌管行政、军事、监察之权,使其相互牵制,共同构成中央权力中枢,来为集权政治服务的一种中央行政体制。“三公制”的形成、成熟和消亡是中国古代社会强化王权或皇权的需要,是集权政治产生的必然结果。
从以上资料可看出,废丞相改为三公是加强王权的专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0

帖子

45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11-3 20: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中级班一年级第九讲作业   晋02-乡关愁客
本期作业:
1.评价一下张禹的为人。
张禹,西汉著名的政治家,丞相。那么张禹简介是什么?
张禹,字子文,河内轵县人。小时候张禹经常跟随家人到集市上去。他总喜欢看那些占卜、算命。久而久之,他就了解了一些占卜之术,那些占卜者也十分喜欢他,认为张禹相貌不凡,能成大事。
张禹长大以后,就去长安学习。从《易经》到《论语》再到《尚书》,张禹都学习的很刻苦。他的仕途,也随着学习的不断而升高。几年时间,张禹便从光禄大夫升至东平内史。
到了晋宁元年,汉元帝因病去世,汉成帝继承大统。因为张禹曾经做过汉成帝的师傅,所以在汉成帝登基后不久,就被赐爵为关内侯,食邑六百户。但是此时的西汉王朝,内部已经腐败严重。汉成帝的舅舅王凤,专权乱政,将大汉内部搞得乌烟瘴气。因此张禹内心十分不安,称病隐退。但是汉成帝不允许,他十分敬重他的师傅。屡屡派人赏赐张禹,张禹惶恐不安,又重新问起政事。到了公元前25年,张禹代替王商,成为了大汉帝国的丞相,被封为安昌侯。
但是仅仅过了六年,张禹就辞官想隐退,尽管汉成帝多次挽留,却最终让他离开。不过也给他无数的赏赐,以表彰他在丞相岗位的贡献。张禹辞官后,依然没有闲着。依靠着家业进行发财致富,买了很多田地进行耕作。晚年生活也过得不亦乐乎。
公元前5年,张禹去世,谥号节候,走完了一生。通过张禹的简介,我们可以看到西汉王朝最后的一些光辉。
张禹的评价
对于张禹的评价,要从他对时代的影响上来说。
西汉末年社会纷乱图
首先作为一个从政者,他是一个负责任的丞相。虽然当了六年的丞相。但是在这六年的过程中张禹也起到了他该有的作用。他抑制了西汉王朝的进一步政局进一步的恶化,在对王氏外戚抗衡的过程中,他既保全了自己的安全,又维护了汉成帝的统治,作为一个为臣者来说,张禹已经成功了。不过对于这一点,后世人也有不同的看法。班固曾认为,张禹跟那些只知道攀龙附凤的官员没什么区别,没能够挽救西汉王朝,没能够对恶势力作斗争。针对这一点,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负面的。
不过退一步来说,张禹的确是一个好老师。张禹是汉成帝的师傅,在汉成帝成长的过程中,张禹发挥了不少的作用。以至于到汉成帝登基以后,张禹也水涨船高,慢慢地进入权利中枢。作为一个老师,张禹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自己的学生汉成帝,尽管这个学生是有多么荒淫无道。但是他依然孜孜不倦地教导。在他退休之后,每次汉成帝来请教问题,张禹都认真的回答,丝毫不顾身体的情况,这也让汉成帝十分感动。
晚年的张禹,以买卖土地来扩大家业。这应该是最被人诟病的。西汉末年,土地兼并十分严重,而张禹就是其中的一员。为了满足自己欲望,张禹多次兼并了其他土地,大发横财,这给张禹贴上了一个剥削阶段的标签。
通过张禹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到,即使一个文人多么有才,如果没有高傲的品行,在一个肮脏的时代里,依然会被现实所污染。

2.废丞相改为三公的利弊。
 汉成帝时,何武以丞相一人难以处理繁多的政事为理由,建议立三公制。于是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遂以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为三公,这是旨在分散丞相权力的一项措施。丞相、御史被分割为三,三公实际上是三个宰辅。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初又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改大司马为太尉,三公之中以太尉为最尊。东汉初为了加强君主权力,权归君主,协以内廷尚书,三公仅为备员。以后,大权又转移到外戚、宦官手中。三公汉成为一种空衔。三公制一直实行到东汉末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72

帖子

6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69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7-11-22 21: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中级班一年级第九讲晋组晋25---静海作业

1.评价一下张禹的为人。
     答:首先作为一个从政者,张禹是一个负责任的丞相。虽然当了六年的丞相。但是在这六年的过程中张禹也起到了他该有的作用。他抑制了西汉王朝的进一步政局进一步的恶化,在对王氏外戚抗衡的过程中,他既保全了自己的安全,又维护了汉成帝的统治,作为一个为臣者来说,张禹已经成功了。不过对于这一点,后世人也有不同的看法。班固曾认为,张禹跟那些只知道攀龙附凤的官员没什么区别,没能够挽救西汉王朝,没能够对恶势力作斗争。
其二:张禹的确是一个好老师。张禹是汉成帝的师傅,在汉成帝成长的过程中,张禹发挥了不少的作用。以至于到汉成帝登基以后,张禹也水涨船高,慢慢地进入权利中枢。作为一个老师,张禹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自己的学生汉成帝,尽管这个学生是有多么荒淫无道。但是他依然孜孜不倦地教导。在他退休之后,每次汉成帝来请教问题,张禹都认真的回答,丝毫不顾身体的情况,这也让汉成帝十分感动。
其三:晚年的张禹,以买卖土地来扩大家业。这应该是最被人诟病的。西汉末年,土地兼并十分严重,而张禹就是其中的一员。为了满足自己欲望,张禹多次兼并了其他土地,大发横财,这给张禹贴上了一个剥削阶段的标签。
由此可看,即使一个文人多么有才,如果没有高傲的品行,在一个肮脏的时代里,依然会被现实所污染。
2.废丞相改为三公的利弊。
     答:自汉成帝开始一直到东汉末年曹操恢复丞相并自任为止,施行了二百多年。丞相是秦朝所设的官职,三公则源于商周,商周时期文武官划分不是很明确,大臣往往出将入相,因而分论道之职为三。分割宰相权力而设置三公,而秦朝统一天下后,以丞相主行政,太尉主军事,御史大夫主监察。文武分离,而合原有三公之职集中于丞相。汉代设置丞相,而军事专归大将军负责,承袭了秦朝分工。武帝之后,大将军往往加“录尚书事”,军政一把抓,而丞相大权旁落。所以,何武产生戒备心理,建议分设三公,目的是削减王氏的权力。然而,官名可以在短期内改变,但实权却难以更改。王莽最终篡汉,也是由于积重难返的缘故。但何武的做法却在东汉时代一直使用,没有变化,是因为这种防微杜渐之术,本来就是君主乐意使用的。如果从古今通势来说,则商周以后,文武分离是必然的。因为官制的发展趋势就是逐渐精细化,专业化。何武的做法,只能救一时之弊,于历史趋势是不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48

帖子

135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50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12-26 12: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快乐爱阳光 于 2018-1-26 11:33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中级班晋组一年级第九讲作业楼下评楼上
晋17-快乐爱阳光

本期作业:
1.评价一下张禹的为人。
回答:正是张禹这个懂得周易了解占卜之术有远见的政治家,所以在功成名就的情况下,选择保身隐退。其清楚的懂得大势所趋的外戚专权下的朝政,没有公理可言,只有勾肩搭背狼狈为奸的狡诈,汉成帝也清楚的很,名师出高徒,有这么一位高明的老师,汉成帝怎么不想做一番自己的事业明君,匡扶社稷,但是个人的正气与外戚的网络强盛的势力相比,如果想抗衡一争高下那简直是以卵击石,故张禹是个能进退识时务的一代忠臣。有些事情个人真的是无能为力的,无能力挽狂澜。

2.废丞相改为三公的利弊。
回答:汉成帝时,何武以丞相一人难以处理繁多的政事为理由,建议立三公制。于是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遂以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为三公,这是旨在分散丞相权力的一项措施。丞相、御史被分割为三,三公实际上是三个宰辅。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初又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改大司马为太尉,三公之中以太尉为最尊。东汉初为了加强君主权力,权归君主,协以内廷尚书,三公仅为备员。以后,大权又转移到外戚、宦官手中。三公汉成为一种空衔。三公制一直实行到东汉末年。
没有整体的一盘大局,如何都是散沙。没有足够的手段,如何都是弱势。没有高人一等的智慧,总是被愚弄与鼓掌之中!如何改如果得体的法制,没有识人用人之道,无论哪个年代想昌盛都只是枉然!用什么人就是什么世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85

帖子

11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24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8-1-20 17:22: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想西泠学资治通鉴交中级班一年级第九讲作业 1.评价一下张禹的为人。 答:张禹是汉成帝的师傅,在汉成帝成长的过程中,张禹发挥了不少的作用。以至于到汉成帝登基以后,张禹也水涨船高,慢慢地进入权利中枢。作为一个老师,张禹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自己的学生汉成帝。张禹在初期与王根不同,还有一点活人之气。当他为子孙考虑时,就成了行尸走肉,不惜危害别人的宗社,冒万世之羞耻。张禹跟那些只知道攀龙附凤的官员没什么区别,没能够挽救西汉王朝,没能够对恶势力作斗争。朱云奏请诛杀他,他也不感到惭愧。人做不善之事从而给子孙留下怨债,这实在是不可做的。况且祸福又何尝遵从人的意愿?如果王氏篡位失败,朝廷追究王氏同党,张禹的子孙能保住富贵吗?祸福天定,得失人定。人在老年时期为子孙前途担忧,引天的吉凶为自家吉凶,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其愚蠢实在是不可救药的。朱云请斩张禹时,汉成帝一开始很生气,想杀朱云。后来经人劝谏成帝醒悟,将朱云抓断的门槛保留,以表彰他的直谏。则成帝对张禹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张禹尚且自身难保,何况他的子孙呢?  2.废丞相改为三公的利弊。 答:当初,何武担任廷尉时,曾上书建议说:“末世习俗的弊病是政事繁多,当今宰相的才能又赶不上古代,而丞相一人却独兼三公主管的事务,因而国家长时间不能治理好。应该重新建立三公官职。”成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夏季,四月,赐曲阳侯王根大司马印信绶带,设置大司马官属,取消骠骑将军官职;任命御史大夫何武为大司空,封汜乡侯。大司马、大司空的俸禄都增加到与丞相相同,使三公结构齐备。何武想分割宰相权力而设置三公,自汉成帝开始一直到东汉末年曹操恢复丞相并自任为止,施行了二百多年。丞相是秦朝所设的官职,三公则源于商周,商周时期文武官划分不是很明确,大臣往往出将入相,因而分论道之职为三。而秦朝统一天下后,以丞相主行政,太尉主军事,御史大夫主监察。文武分离,而合原有三公之职集中于丞相。汉代设置丞相,而军事专归大将军负责,承袭了秦朝分工。武帝之后,大将军往往加“录尚书事”,军政一把抓,而丞相大权旁落。所以,何武产生戒备心理,建议分设三公,目的是削减王氏的权力。然而,官名可以在短期内改变,但实权却难以更改。王莽最终篡汉,也是由于积重难返的缘故。但何武的做法却在东汉时代一直使用,没有变化,是因为这种防微杜渐之术,本来就是君主乐意使用的。如果从古今通势来说,则商周以后,文武分离是必然的。因为官制的发展趋势就是逐渐精细化,专业化。何武的做法,只能救一时之弊,于历史趋势是不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619

帖子

201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1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1-24 00: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晋12-冰凌花
第九讲作业:
1.        评价一下张禹的为人。
张禹,西汉著名的政治家,丞相。
张禹简介:张禹,字子文,河内轵县人。小时候张禹经常跟随家人到集市上去。他总喜欢看那些占卜、算命。久而久之,他就了解了一些占卜之术,那些占卜者也十分喜欢他,认为张禹相貌不凡,能成大事。
张禹长大以后,就去长安学习。从《易经》到《论语》再到《尚书》,张禹都学习的很刻苦。他的仕途,也随着学习的不断而升高。几年时间,张禹便从光禄大夫升至东平内史。
到了晋宁元年,汉元帝因病去世,汉成帝继承大统。因为张禹曾经做过汉成帝的师傅,所以在汉成帝登基后不久,就被赐爵为关内侯,食邑六百户。但是此时的西汉王朝,内部已经腐败严重。汉成帝的舅舅王凤,专权乱政,将大汉内部搞得乌烟瘴气。因此张禹内心十分不安,称病隐退。但是汉成帝不允许,他十分敬重他的师傅。屡屡派人赏赐张禹,张禹惶恐不安,又重新问起政事。到了公元前25年,张禹代替王商,成为了大汉帝国的丞相,被封为安昌侯。
但是仅仅过了六年,张禹就辞官想隐退,尽管汉成帝多次挽留,却最终让他离开。不过也给他无数的赏赐,以表彰他在丞相岗位的贡献。张禹辞官后,依然没有闲着。依靠着家业进行发财致富,买了很多田地进行耕作。晚年生活也过得不亦乐乎。
公元前5年,张禹去世,谥号节候,走完了一生。通过张禹的简介,我们可以看到西汉王朝最后的一些光辉。
对于张禹的评价,要从他对时代的影响上来说。
首先作为一个从政者,他是一个负责任的丞相。虽然当了六年的丞相。但是在这六年的过程中张禹也起到了他该有的作用。他抑制了西汉王朝的进一步政局进一步的恶化,在对王氏外戚抗衡的过程中,他既保全了自己的安全,又维护了汉成帝的统治,作为一个为臣者来说,张禹已经成功了。不过对于这一点,后世人也有不同的看法。班固曾认为,张禹跟那些只知道攀龙附凤的官员没什么区别,没能够挽救西汉王朝,没能够对恶势力作斗争。针对这一点,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负面的。
不过退一步来说,张禹的确是一个好老师。张禹是汉成帝的师傅,在汉成帝成长的过程中,张禹发挥了不少的作用。以至于到汉成帝登基以后,张禹也水涨船高,慢慢地进入权利中枢。作为一个老师,张禹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自己的学生汉成帝,尽管这个学生是有多么荒淫无道。但是他依然孜孜不倦地教导。在他退休之后,每次汉成帝来请教问题,张禹都认真的回答,丝毫不顾身体的情况,这也让汉成帝十分感动。
晚年的张禹,以买卖土地来扩大家业。这应该是最被人诟病的。西汉末年,土地兼并十分严重,而张禹就是其中的一员。为了满足自己欲望,张禹多次兼并了其他土地,大发横财,这给张禹贴上了一个剥削阶段的标签。
通过张禹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到,即使一个文人多么有才,如果没有高傲的品行,在一个肮脏的时代里,依然会被现实所污染。

2.废丞相改为三公的利弊。
汉时丞相为三公之首,尽管不同时期的三公不同,在三国时代丞相还是最高官职。我觉得这应该都是常识,比如对三国有基本了解的人都应该认识陆逊,而陆逊官至上大将军、丞相,这些事不看书也能够百度出来。曹操担任丞相独揽汉庭大权,做的是皇帝的事情。曹丕称帝之后,曹家已经是老大,不仅不需要丞相这样的大臣,相反曹魏才刚建国,更需要严格管制下臣的权力,以保证曹氏始终掌握着天下大权。所以曹操执政时中央权力薄弱,他将尚书这一职位划为丞相属官,这和汉制极大不同,就拿继承汉制的蜀汉来说,尚书仍旧是朝内政治的核心,因此担任尚书令的陈祗权力远远在大将军姜维之上。曹操立曹丕为世子之时,让曹丕以五官中郎将为职,代理的却是曹操丞相的事务,荀彧算起来仍算是曹丕的辅佐官员。曹丕称帝后再度将尚书划为独立的政务机构,也废除了丞相一职。三公是为司空王朗、太尉钟繇、司徒华歆,曹丕还一度想要用杨修之父杨彪为司空,钟繇则是代替贾诩为太尉,这三公在建国时地位尊崇,不过后期转为荣誉性的虚职,权力已经大大减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3

帖子

5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7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8-2-8 19: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晋18-更上层楼
1.评价一下张禹的为人。
答:张禹是汉成帝的师傅,在汉成帝成长的过程中,张禹发挥了不少的作用。以至于到汉成帝登基以后,张禹也水涨船高,慢慢地进入权利中枢。作为一个老师,张禹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自己的学生汉成帝。虽是成帝的老师,却和凡夫俗子没什么区别,利用权利为已谋私,造成社会风气的败坏。是个格调不高的人。
2.废丞相改为三公的利弊。
答,废丞相改为三公,有利于分散丞相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对执政的公正公平来说是好事。但由于有名无实,三公在汉成帝时,没能很好的发挥作用,权力仍然集中在丞相手中,很是愦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9:23 , Processed in 0.07183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