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2-23 10: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中级班一年级第十五讲作业 晋02-乡关愁客
本期作业:
1.简述王莽在内政与外交上所存在的问题,为什么短短几年就使得天下大乱?
王莽称帝后进行许多改革,主要有改革官制、改变地名、推行王田制、禁止奴婢买卖、五均六筦(国营事业、所得税与借贷)及改革币制等。然而,王莽改制大多遵循《周礼》等古制,没有明确的解决问题。新制政令繁杂,名称不断变动。而且朝令夕改,用人不当,改革最终失败。17年因为天灾不断,而人民因为改革失败而经济破产,最后爆发新末民变,王莽建立新朝后,为了宣示新朝的威德,派遣使者四出,东到辽东及朝鲜半岛北部的玄菟、乐浪、高句丽及夫余;南到西南边境;西到西域。收回旧日汉朝授予外族的印绶,改受新朝的印绶,并把所封的王贬为侯,所用的玺改为章,这样就引起西南夷钩町王及匈奴的叛变,西域诸国也逐渐与王莽破裂关系。
由于王莽在内政与外交上所存在巨大问题,赤眉军、绿林军等等民变军相继而起。新莽军相继在成昌之战、昆阳之战惨败。23年刘玄成立玄汉,即更始帝。同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亡。25年刘秀建立东汉,即汉光武帝。同年赤眉军攻入长安,玄汉亡。汉光武帝击溃赤眉军后,最后于36年一统天下。
2.王莽拥有全天下的实力,为何在“盗贼”面前屡屡吃败仗?
王莽新朝的迅速灭亡,也可以说是理想主义改制的失败。我们可以简单的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新朝的失败。
其一,从客观的角度来讲,王莽的失败也在于面临了与西汉末年几乎相同的困境。就是流民人数暴涨。汉朝一代长期的平稳发展,带来的就是人口的自然增长增加,出现了大量的社会劳动力,在古代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现象,那就是社会的严重不稳定。同时,王莽新朝时期刚好遇到了黄河大改道这样的大事件,黄河决口,耕地破坏,流民增加,瘟疫横生,社会上一副凋敝的景象。可以说这些客观原因增加了王莽新朝的不稳定性。
其二,从主观原因来看。王莽的托古改制有很多的弊端。首先就是不切实际,在改革计划制定的时候,忽略了实现的可能性,也就是量力而为,而是一味地强调改革,甚至用重刑重典来推动改革措施的落实。其次,就是善变且犹豫不决,如果翻开史书来看王莽改制的一些具体措施的话,不难发现,这个过程中,他不停的删改,比如说改革币制,就改了好多次。这种朝令夕改不仅让下面的人怨声载道,无形之中也增添了朝政的负担。此外,王莽的自信逐渐演变成为自负,成为皇帝以后并没有发挥为官时期的知人善任,造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
其三,就是实际问题。王莽的大部分改革即便是用意很好,但是到了具体实施阶段,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制度,造成了实际落实效果不佳,很多措施并没有考虑到实际各方面利益集团的需求,过于任性,逐渐丧失了官僚集团的支持。这样一来不仅朝内矛盾激烈,底层人民也是怨声载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