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041|回复: 1

赋研修二期班委一抹微云作业贴

[复制链接]

133

主题

1847

帖子

184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4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5-27 15: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赋研修二期班委一抹微云作业贴

133

主题

1847

帖子

184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4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8-5-27 16: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讲作业: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首阳采薇
北海挖鼠

2 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首阳采薇,耻不仁而绝周粟;
北海挖鼠,存高节以吞旃毛。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人生一世,操守至尊。虽知跪生则易,持节而难。尤慕先贤之英骨,但追范世之懿行。首阳采薇,耻不仁而绝周粟;
北海挖鼠,存高节以吞旃毛。较之谄上蔑贫者,天上人间尔。

【提示:  第一个句式或交代起因、或铺叙; 第二个句式交代主要典故事件的含义和观点; 第三个句式或补充或递进】
1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心想)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用暴力来取代暴力,却不知这种做法的错误呀!我所向往的神农氏[指炎帝],虞[指舜帝]和夏王朝时代不知不觉中都灭亡了,我应该回归到哪里呢?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2 《汉书·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译文
单于想更进一步的招降苏武,于是把苏武囚禁在寒冷的大窖中,断绝了他的饮食。天上雨雪交加。苏武蜷缩躺着,只能饿了啃咬旃毛就着冰雪一起咽下去,数日都没有饿死。匈奴人都觉得他非常神奇,于是有把他囚禁到无人的北海上放牧,要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允许回来。其他不同官职的人也安置到不同的地方去。苏武来到北海上,供给的粮食却不送来,只能挖野鼠充饥。高举着节杖牧羊,不管睡觉还是醒着都不离手,节杖上的毛掉落殆尽。

第二讲作业
《中秋赋》文/一抹微云
        时逢商吕,序至【属】仲秋。木渐黄而落,雁正返岂留【此句可斟】。归期无望,怅绪何稠。皎皎之蟾宫华耀,凄凄之羁客思浮。
        至其千家聚,齐户遊。争饼饫餐而乐,登高凝目则忧。乃尔相思分两地,寄语累千愁。【既而】邀月同杯【兮】,舞歌乱影;摇情【自铸】满树【兮】,唱叹生幽。久明稚子盼归之冀,深暗慈楦翘注之眸。【伤其】小径迤迤,绕柔肠以百结;高山寂寂,阻衰步而久迴。
        嗟夫,飘蓬类转,奋志难酬。但寄愁心以月,且飞泣绪于楼。身似太仓之一米,时如逝湍之飞流。白日安系,覆水难收。

《中秋赋》作业修改
文/一抹微云
        时逢商吕,序属仲秋。叶色衰而落,雁意去岂留。归期无望,怅绪何稠。皎皎之蟾宫华耀,凄凄之羁客思浮。
        至其千家聚,几日遊。独吾登高而无趣【绪】,眺远更【则】添忧。既而邀月衔杯,舞歌乱影;问天把盏,唱叹生幽。久明稚子盼归之冀,深暗【谙】慈楦翘注之眸。伤其小径迤迤,绕柔肠以百结;高山寂寂,阻躇步而久迴。
        嗟夫,飘蓬类转,奋志难酬。但寄愁心以月,暂飞泣绪于楼。身似太仓之一米,时如逝湍之飞流。行将漆鬓【而逼】趁,勿待韶华【而戚】休。

第三讲作业
一抹微云作业
《衔恩赋》
夫儿孙有急,父母以援。教子从伊呀之语,育孙至蹿跃如猿。每念大雨滂沱,湿衣护伞;低烧赓续,病体采芫。睹蝉鬓以渐衰,劬劳无度;惜芳颜兮早逝,尘事久繁。情发乎于腑,暖流之以言。继尔院盈花木,笑满庭轩。
岂料初冬皑雪,遍地纸幡。是乃恨天道,念堂萱。慈眉纯善于梓里,懿德广敷以故园。贤如陶母,朴似羹元。子憾报刘之念,天生失涕之冤。惟萦怀旧语,泣抚残垣。
呜呼!别亲十载,入梦千番。每惧逞风之冽冽,思问暖之暄暄。
用韵:十三元
用典:
1、陶母:陶侃母,有截发筵宾之贤。
2、报刘:李密《陈情表》中用语。

第四讲作业
一抹微云第四讲作业
《山西赋》
太行拔地,壶口喷空。吕梁西起为障,汾水中穿以通。黄浪逝南,腾涌翻滚;长城据北,壮阔浑雄。古韵通秦地,骄勇毗内蒙。
赖其名山厚水,养秀滋英。夫尧皇播之以王道,舜帝传之以孝名。大禹兢兢,导抑洚水;圣唐浩浩,起兴晋城1。贤臣傅说2,义士程婴3。加以则天留碑之睿4,重耳护主之明5。董狐笔直6,师旷耳清7。资治鉴千秋之过8,都江利万亩以耕9。悉知关羽义绝,载谋载诚;王勃文奇,惟丽惟情。卫青骁勇,去病纵横10。又复法显求经以万里11,王维画意乎平生。笔意游龙,书颠米芾12;民声杂剧,曲圣汉卿13。可谓星辉熠熠,巨擘峥峥。继贤绳绳,诒厥泓泓。

1、太原为大唐的龙兴之地。
2、傅说为贤相,辅佐商王武丁。
3、程婴,春秋战国时扶养赵武长大的义士。
4、则天:武则天死后立有无字碑,千秋功过,任由后人评说。
5、重耳:晋文公,拥护周室,平定判乱,终成一代霸主。
6、董狐史官,直笔留名。
7、师旷目瞽耳聪,辩音能力极强。
8、司马光做资治通鉴,以史为镜可以正功过。
9、李冰(约公元前302年~235年)(生卒年、出生地不详),号称陆海,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导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10、去病:霍去病,汉朝名将。以骑兵突袭为主。
11、法显求经,历经二十多个国家。
12、米芾:大书法家,行草有王献之的笔意。
13、汉卿:关汉卿,元朝戏剧家。有曲圣之称。


第五讲作业
一抹微云作业
《山西赋》
山曰太行,西云方位。省因山之西而得名,晋以国之号而为记。山高水沛,地矿丰盈;史久文昌,人思敏智。名山屹于混元,古迹彰乎锦字。
观夫太行拔地,壶口喷空。绵绵乎郁翠,继继兮轰隆。万马齐趋,嘶喧振耳;千军耸立,剑戟凌穹。至乃吕梁西起为障,汾水中穿以通。流波澹澹,山势崇祟。红军东征,凭山而为据;陶器呈彩,籍水而凝瞳。复又大河滋田而食沛,紫塞阻虏之功丰。黄浪逝南,腾涌翻滚;长城据北,壮阔浑雄。浸润乎奔流不尽,盘旋哉举眸难穷。观之清凉道所,紫府银宫1。化石层岩,记变迁之地壳;餐霞饮露,传敷畅之佛风。古寺悬空,奇思绝想;石窟云冈,巧斧神工。地僻乃隔鸡犬之吠,佛活以诚顽劣之童。叹平遥史古,乔院今红。峨峨兮北岳崇伟,灿灿兮介山怀忠。思之大槐魂苦,敬之关帝情衷。名山游之于常秀,胜迹表之以难终。叹尔古韵通秦地,骄勇毗内蒙。

赖其名山厚水,养秀滋英。夫尧皇播之以王道,舜帝传之以孝名。大禹兢兢,导抑洚水;李唐浩浩,起兴晋城2。家门三过而不入,圣世徐临乃自明。贤臣傅说3,义士程婴4。武丁之兴汤良相,晋景之护赵仁卿。加以成政则天之睿,勤王重耳之英5。揽士开才径,攘夷达霸荣。天后乎煌煌,卓卓在历;文公兮穆穆,赫赫为评。董狐笔直6,师旷耳清7。书史以责辅臣之失,辨音则知亡国之声。司马强识,李冰专精。资治鉴千秋之过8,都江利万亩以耕9。悉知关羽义绝,载谋载勇;王勃文奇,惟丽惟情。叹乎卫青果敢,去病纵横10。秉政专征,长平国泰;封狼居胥,奇袭贼惊。又复法显求经以万里11,王维画意乎平生。笔意游龙,书颠米芾12;民声杂剧,曲圣汉卿13。可谓星辉熠熠,巨擘峥峥。继贤绳绳,诒厥泓泓。

1、清凉:五台山气候寒冷,又被称作“清凉山。古来求道之士,多游此山。留存着一些与道教传说有关的遗迹。
紫府:五台山,神仙所居。
2、太原为大唐的龙兴之地。
3、傅说为贤相,辅佐商王武丁。
4、程婴,春秋战国时扶养赵武长大的义士。
5、则天:女皇武则天,曾自封为天后,开科举以揽才。
重耳:晋文公,拥护周室,平定判乱,终成一代霸主。
6、董狐史官,直笔留名。
7、师旷目瞽耳聪,辩音能力极强。
8、司马光做资治通鉴,以史为镜可以正功过。
9、李冰(约公元前302年~235年)(生卒年、出生地不详),号称陆海,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导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10、去病:霍去病,汉朝名将。以骑兵突袭为主。
11、法显求经,历经二十多个国家。
12、米芾:大书法家,行草有王献之的笔意。
13、汉卿:关汉卿,元朝戏剧家。有曲圣之称。


第六讲作业
一抹微云作业
《山西赋》
山曰太行,西云方位。省因山之西而得名,晋以国之号而为记。山高水沛,地矿丰盈;史久文昌,人思敏智。名山屹于混元,古迹彰乎锦字。
观夫太行拔地,壶口喷空。绵绵乎郁翠,继继兮轰隆。万马齐趋,嘶喧振耳;千军耸立,剑戟凌穹。至乃吕梁西起为障,汾水中穿以通。流波澹澹,山势崇祟。红军东征,凭山而为据;陶器呈彩,籍水而凝瞳。复又大河滋田而食沛,紫塞阻虏之功丰。黄浪逝南,腾涌翻滚;长城据北,壮阔浑雄。浸润乎奔流不尽,盘旋哉举目难穷。观之清凉道所,紫府银宫1。化石层岩,记变迁之地壳;餐霞饮露,传敷畅之佛风。古寺悬空,奇思绝想;石窟云冈,巧斧神工。地僻乃隔鸡犬之吠,佛活以诚顽劣之童。叹平遥史古,乔院今红。峨峨兮北岳崇伟,灿灿兮介山怀忠。思之大槐魂苦,敬之关帝情衷。名山游之于常秀,胜迹表之以难终。叹尔古韵通秦地,骄勇毗内蒙。

赖其名山厚水,养秀滋英。夫尧皇播之以王道,舜帝传之以孝名。大禹兢兢,导抑洚水;李唐浩浩,起兴晋城2。家门三过而不入,圣世徐临乃自明。贤臣傅说3,义士程婴4。武丁之兴汤良相,晋景之护赵仁卿。加以成政则天之睿,勤王重耳之英5。揽士开才径,攘夷达霸荣。天后乎昭昭,卓卓在历;文公兮穆穆,赫赫为评。董狐笔直6,师旷耳清7。书史以责辅臣之失,辨音则知亡国之声。司马强识,李冰专精。资治鉴千秋之过8,都江利万亩以耕9。悉知关羽义绝,载谋载勇;王勃文奇,惟丽惟情。叹乎卫青果敢,去病纵横10。秉政专征,长平国泰;封狼居胥,奇袭贼惊。又复法显求经以万里11,王维画意乎平生。笔意游龙,书颠米芾12;民声杂剧,曲圣汉卿13。可谓星辉熠熠,巨擘峥峥。继贤绳绳,诒厥泓泓。

况尔陶寺尧都,襄汾信史14。夏墟始建于兹,郡县初源于此15。唐赐太原以北都之号,元称三晋为腹地之址16。芮城烧骨,乃用火之遗碑17;世纪曙猿,犹进化之幽履18。复又神话芃芃,传说垒垒。苗枯地裂,后羿射乌以改民艰;柱折天倾,女娲补石乃生云绮。精卫填海,积久以平;愚公移山,持恒为恃。

论及山西特产,公推醋酿,冠属煤藏。块块漆乌,燃通体之暖;瓶瓶陈醋,散酸芬之香。杏花名远,汾酒史长。北齐宫品御用之酒,大唐客思驱寒之觞19。驴肉垂涎于色粉,米粥养胃以粒黄。大寨核桃,延衰而体健;平遥牛肉,解困乃神扬。饼馍融晋人之巧,莜面溢谷物之芳。饮食味精,舌尖尽享;珍奇物产,笔下难祥。

今日之山西,世治年丰,民安物足。笑语盈门,满仓堆粟。喜鹓凤于和鸣,叹康衢以接续。和风敷畅,车马穿流;懿德休祥,忠诚信笃。拔苦灾民,效天地存慈仁之心;济贫邻里,敬闾阎尚援助之俗。盛哉!山西!祝晋之明日,灿若霞飞煌煌,腾如日出旭旭。

1、清凉:五台山气候寒冷,又被称作“清凉山。古来求道之士,多游此山。留存着一些与道教传说有关的遗迹。
紫府:五台山,神仙所居。
2、太原为大唐的龙兴之地。
3、傅说为贤相,辅佐商王武丁。
4、程婴,春秋战国时扶养赵武长大的义士。
5、则天:女皇武则天,曾自封为天后,开科举以揽才。
重耳:晋文公,拥护周室,平定判乱,终成一代霸主。
6、董狐史官,直笔留名。《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夷皋聚敛民财,残害臣民,举国上下为之不安。作为正卿的执政大臣赵盾,多次苦心劝谏,灵公非但不改,反而肆意残害。他先派人刺杀,未遂,又于宴会上伏甲兵袭杀,未果。赵盾被逼无奈,只好出逃。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听说灵公已被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于是返回晋都,继续执政。
  董狐以“赵盾弑其君”记载此事,并宣示于朝臣,以示笔伐。赵盾辩解,说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董狐申明理由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7、师旷目瞽耳聪,辩音能力极强。据说有一次卫灵公要去晋国,路上,在濮水边休息。半夜,听见鼓琴的声音,就把卫国的乐师涓找来,让他把这首琴曲记下来。卫灵公到了晋国,见到晋平公,晋平公在惠施之台上摆酒宴招待他,卫灵公让师涓演奏在濮水边记下的琴曲。刚鼓了一半,师旷就制止说:“这是亡国之音,不该在这里演奏。”晋平公问师旷怎么知道这是亡国之音。师旷说:“这首乐曲是殷纣王的乐师师延为纣王所作的靡靡之音。周武王伐纣,师延向东逃走,最后自投濮水而死。你们听到这首琴曲,一定是在濮水边上。
8、司马光做资治通鉴,以史为镜可以正功过。
9、李冰(约公元前302年~235年)(生卒年、出生地不详),号称陆海,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导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10、去病:霍去病,汉朝名将。以骑兵突袭为主。
11、法显求经,历经二十多个国家。
12、米芾:大书法家,行草有王献之的笔意。
13、汉卿:关汉卿,元朝戏剧家。有曲圣之称。
14、陶寺遗址位于山西南部临汾市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陶寺镇
尧都平阳”正在为不断获得的考古资料所证实,陶寺就是尧的都城;没有哪一个遗址能像陶寺遗址这样全面拥有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标志;“尧都平阳”正在走出传说时代成为信史。
15夏墟,周初虞国,周武王封泰伯之后--周章之弟--虞仲于虞即夏虚也,在今山西省夏县。
16唐定国后指太原为北都,元朝曾言山西为腹地。
17运城火烧骨的出现,是用火的一个里程碑。
18世纪曙猿的发现,推翻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并且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
19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唐杜牧曾写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七、八讲作业
一抹微云作业:
骈文《讨虐童之兽行文》
字数:200字以内
层出虐童,骇心惊目。娇柔之幼子,纯净之素灵。正好身教于明,师传以道。方如雨露滋园,百花争艳;恰似阳光惠木,大树参天。然虐童者师德不存,爱心何在?公然喂芥末,揪耳尖。推搡惟常,猥亵无恐。骂增眸中之惧,打集心底之阴。星星针眼,历历惊魂;累累淤斑,团团骇目。恶行尽然如兽,毒羯何以为师?师无友爱,传以恶因;生睹酷残,得之恶果。可知一念恶,千念悲。灵魂之师,幼童以范。还望修心为上,且勿遗害为尊。


班委升级考试贴
一抹微云作业:                                                                                                             评分:80
中华赋一研修班二年级升级考试

一:补充完整以下骈句,使得语意关联,骈偶工整,用典对称。【20分】

1其虐童之背道也,激民愤而哗然;尔无德何为师哉,遗素灵以恨憾。【本句长句,非隔句】—4

2榆塞迢迢,棘心何堪尽孝; 家山渺渺,举目能不无愁 。【家山句,与前分句意思重复】—2

3豪迈军威,虎士彰中华之雄健;精良武备,战机展华夏之盛强 。 √

4惠政及乎率土,德行顺乎民心 。——2

5水含上善,处下无争;山育千 灵,凌云有度 。【参看方位词的对偶条件】—1

二:用“截蒲”、“缉柳”两个语典,做一个骈句(句式不限)【10分】 √
缉柳为经,大儒成之刻苦;
截蒲当牒,法宦始于辛勤。

三:请列出与“挈瓶”意思相同或相近的5个雅词。【10分】 √
薄才,微才,才疏,寡智,浅知,
四:嘉是翁哉矍铄,犹且鞭扬;话故将矣耄衰,尚能饭否?


翻译成白话,指出本句所用之典并列出原典及出处。【10分】 √    —3
翻译:值得称赞的是这老翁精神矍铄,依然能扬鞭策马;问老将军年龄大了,饭量还好吗?深层意思是老将军晚年还能为国出力吗?
用典:尚能饭否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
含义:廉坡老了,饭量还好吗?表示到了晚年还要为国出力。【是翁哉矍铄:此句是借用刘秀语。马援以62岁高齡请求前往武陵平叛,为表明自己还可用,当着刘秀的面跃马扬鞭。刘秀称赞说:“矍铄哉是翁也!】

五: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并理解意思,然后用骈文的形式改写。(100字左右):【30分】

时光是关不住的水龙头,每一滴往事里都流淌着鲜活的曾经。当韶华洗尽,静坐禅语,感怀的是对于生命的隐忍和感恩。

沐浴在冬日暖阳里,回味激情的夏日,此刻却只能如笼鸟般……细数流年的皱纹……

又何必“假如”?每一秒、每一天、每一年都是崭新更是对人生的诀别。只愿牵挂的暮年慢点老去,我还能认识回家的路;萦怀的新阳快快成长,归去的里程少点遗憾。依偎着文字取暖,愿岁月静好,心路灯明。

改写:
时如过隙之驹,瞬间即逝;忆似落英之雨,弥久深藏。禅语静临,韶华不在。惟念感恩之过往,隐忍之曾经。—8
沐浴冬阳,逡巡夏日。回放激情如火,细数岁月如流。
诀别秒分,珍藏温暖。每见以新红又绽,恒求之冷雨莫来。牵念萦怀,生生如缚茧之丝;依偎眷恋,落落若别秋之叶【隔句,马蹄乱了】。唯祈岁月静好,心路灯明。

六:《雪赋》字数:200字左右,押韵不限,骈律皆可。【20分】√
《雪赋》
墨云蔽日,霾气遮峦。朔风含割面之冽,枯草带瑟心之寒。颤栗秃枝,惊呼啸语;转翻蓬梗,飘入云端。少倾满天梅魂飞舞,琼絮旋盘。六瓣之花,落掌则化;素灵之魄,轧地以安。近乃冰晶片片,远则白屑团团。剪剪随腰,半追半戏;皑皑趁步,玉毯玉栏。树若银妆之女,山如蜡驰之蟠。茫茫无边兮天地,默默静立哉楼坛。念尔撒盐旧典,钓雪独竿。 栊翠三钗,煮茶共品;兔园高士,吟赋相欢。霏霏呈瑞雪之兆,累累酝丰年之餐。嗟乎!轻盈素雪,洁净灵檀。润苗何计于魂逝,洁世那堪乎身残。无私无愧,惟敬惟叹。



班委寒假作业
一抹微云作业
中华赋研班 寒假作业 1仔细阅读本篇赋,在理解的基础上给文章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鄂公夺槊赋 唐初鄂公,在二十四功臣之列。独推其雄,力敌猛虎,气扬飞虹。挥鞭而马疾如电,运槊而身轻若风。棱棱真丈夫之勇,頟頟信武夫之容。于时擒李密,戮王充。靖隋之乱,致唐之功。非太宗不能得我之死力,非我不能赴太宗之指纵。壮其叱咤而万夫莫敌,摧坚陷阵而一队前空。虽孟贲之勇,鄋瞒之崇。固不足抗其锐,当其锋。所以秦叔宝之徒,屈突通之辈。随我转战,指麾相从。既而荡平天下,砥定寰中。戎器既包于虎革,勲臣尽纪于鸿钟。高祖位尊,正凝旒于北阙;太宗功大,方主鬯于东宫。一旦上御便殿,公因召见,语艰难之创业,念辛勤于百战。张胆信其如升,瞋目赩以流电。有若伏波马上,据鞍而犹示筋骸;李广病中,闻鼓而思驱组练。帝问以军阵之间,何为最难,奏曰唯避槊不易,然夺槊尢难。请殿下试臣斯艺,幸殿下临轩以观。于是宗室有齐王元吉,力可以索铁而伸鈎,勇可以挟輈而磔石。由是命之以角逐,合之为勍敌。二人乃策马交驰,锋鋩若飞。千人看,万人窥。广塲喧阗而将裂,高殿崔嵬而欲敧。一驰一骤,乍合乍离。红尘涨天地,杀气飘旌旗。若两虎鬭而未知生死,二龙战而不辨雄雌。天顔为之动容,神武为之增威。莫不鬼出神藏,风驰雨走。金吾之列卫旁震,武库之五兵潜吼。或左兮或右,或前而或后。或翻身相避,或挺身以诱。王谓我艺必胜,公谓彼槊可取。俄而齐王之槊巳在鄂公之手,骇衆目,噪羣口。喧喧阗阗,足以见一胜而一负。王犹以为偶然也,于是再跃锋鋩,重飞驌骦。欲致于必死之地,将求乎一日之长。虽馀勇而可贾,岂突来而难防。适资我胜,终莫予伤。乃至于再至于三皆为所夺有以见鄂公胜于齐王也。壮哉!厥艺如神,其名益振。信乌获扛鼎之匹,项羽拔山之伦。宜其凌三军而势若摧枯,夺一槊而易如拾芥。闻之者谁不尽伏,见之者无不大骇。当其左击右刺,星驰电迈。一场纵横,使人神王而心快。上意欣愉,羣臣欢呼。怜公絶艺多,公壮图书。所谓番番良士,所谓赳赳武夫。霹雳可叱之而鬭,泰山可挟之而趋。况陈安擅价于蛇矛,敢为匹敌;羊偘得名于折树,未知驰驱。是知天生圣哲赞以英杰,料敌在于筹谋。破敌由乎勇烈,然后祸乱可弭,奸雄可灭。故汉高得樊哙乃济鸿门之危,太宗得鄂公乃立皇唐之基。虽文皇之圣也,房杜之谋也,而军功武力我寔多之。

  2写律赋一篇 《春节赋》
以“龙腾华夏,凤舞九州”为韵

年关将至,阳气欲升。龙族待归之心迫迫,思聚之意腾腾。车站渡头,人流如注;大街小巷,幻彩随灯。 妙曲交侵,琼花漫舞。鞭炮迎萌动之初春,桃符寄昌兴于万户。回肠荡气,笑绕秋千;震耳喧天,魂牵锣鼓。

尽而醉享天伦于聚首,喜观春晚以腾龙。言过往之潺潺,儿孙绕膝;诉思情之切切,父母动容。围屏守岁,静耳听钟。复尔提礼并眷以走亲,驰车携侣乃游榭。至而朋聚会,席飞斝。祝情系于手机,福语飞以华夏。虽两端隔之以千里,却一线联之以无涯。祝言虽短,情义可嘉。聊聊数语,句句琼华。况乃元宵迷,烟火梦。游旋灯以猜迷,炫流光而醉众。时至三更,月泻银河之光;情归深处,眸牵幻彩之凤。
     春盈万户,节动神州。互赠诗词以和,闲飞丝管以酬。魂随歌悦,梦悸情留。 继而春待红花,风回绿柳。摧新之气蓬蓬,怀故之心九九。年年春重来,岁岁节聚首。


毕业考试贴班委
一抹微云作业:
军事强国赋
以“知兵而非好战”为韵
国以军为障,民以食为生。至若民欲康,则食尤沛;国欲强,则军必精。食沃滋健体,备良组雄兵。
华夏以睦邻为策,强国为思。然虎狼围堵,蛇鼠追随。贸易之争方起,边防之界又欺。施无果之淳良,何妨枪械;对增忧之退让,岂算鉴知。
至若交兵之祸,兵车行以言;离乱之辛,新婚别且现。凄凄怨魂,袅袅焦院。丁役扰民,妇无完裙;私利纵野,处有遗眷。粮尽草枯,兵疲民倦。以史为诫,禁开损国之争,勿发扰民之战。
但霸权者何分道义,不辩是非。揽八方之财以用,谋四海之益而肥。至权至霸,惟利惟威。
况尔贼心不死,任魂行也;若我弹子有思,信轨出而。然降虏必当有备,伐谋亦复无遗。虽制敌多艰,强国交胜;睦邻有阻,盛军道宜。国强民富,众之愿也;道正人和,君之慈矣。若国强只欺弱,军盛也为悲。
纵弱者欲利国而时盟,为长权方暂好。也似孙膑伐谋,孔丘问道。无不以民富为根,兵强为保。惟军之盛,前路皇皇;惟国之强,长风浩浩。国强以续,科研为先;军盛方能,妖孽尽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22:22 , Processed in 0.13603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