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154|回复: 0

小渔村赋研一长门25知吾作业汇总帖

[复制链接]

5

主题

254

帖子

67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6-10 16: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5-知吾        研修一期第一讲作业: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亮高风,逊孤竹之位;守大节,作采薇之歌。
寒窑啮雪,永彰贤士之忠心;北海牧羊,不改汉臣之气节。
2、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孤竹让贤,采薇首阳而亮节;寒窑明志,荛牧北海而尽忠。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於戏!四方皓皓,五德融融。又因古有孤竹让贤,采薇首阳而亮节;寒窑明志,荛牧北海而尽忠。固知海乃百川积水,君乃万国向风是也。
【提示:第一个句式或交代起因、或铺叙; 第二个句式交代主要典故事件的含义和观点; 第三个句式或补充或递进】
点评
司马文君
3、去掉又因寒窑不妥。 整体看老师辞赋功底可赞,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17-9-27 16:30
司马文君
会不会更好看些? 2、关联很好!  发表于 2017-9-27 16:26
司马文君
1、不错啊。寒窑啮雪,永彰贤士之忠心;北海牧羊,不改汉臣之气节。如果去掉心、气。改作:寒窑啮雪,永彰贤士之忠;北海牧羊,不改汉臣之节  发表于 2017-9-27 16:22
长门25-知吾     研一第二讲作业贴《中秋赋》
        桂开八月,风醋九州。悬山河之玉镜,催节序之正秋。明月一轮,渐映千山而出;繁星几点,遥分万壑而幽。露华淳浓而飘洒,澄气灵爽而清浮。虽其定名于《周礼》①,或昌盛而于讴。然历千秋,同普天地之皓彩;经万代,共丽人文之欢休。其纤辉蔼蔼, 清质悠悠。  自然说②与人共,爱将众流。 岂是朝夕之物事可比乎?(韵依“尤”韵)
修改
        桂开八月,风醋九州。悬山河之玉镜,催节序之正秋。观夫明月清遐,渐映千山而出;朗星闪飒,遥分万壑而幽。露华淳浓而飘洒,澄气灵爽而清浮。虽定名于《周礼》①,昌盛而于讴。然历千秋,同普天地之皓彩;经万代,共丽人文之欢休。其纤辉蔼蔼, 清质悠悠。  自然说②与人共,爱将众流。 岂是朝夕之物事可比乎?(韵依“尤”)
注解:
①《周礼》 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可能是战国时期归纳创作而成。《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其原名《周官》,是西汉景、武之际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征得的先秦古书之一。 它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所记载的礼的体系最为系统,既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等的具体规范,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许多制度仅见于此书,因而尤其宝贵。
②“说”通假字,古同“悦”。
老师好,我手机弄不了蓝字,请您担待。
点评
冷色石桥月
问好知吾。拜读《中秋赋》,好一篇古雅的小赋,学习了。唯有两处与你探讨:1、“于讴”作何解?2、“虽其”、“或”可再斟酌。  发表于 2017-10-5 18:01
长门25-知吾赋研一班第三讲作业贴:
《衔恩赋》
       为人至贵,则当长怀饮水思源①,投桃报李②之心。欲无愧恩贶,以贞化元。必崇其道,必感其援。方能风猷覃及大小, 精义光敷藩垣 。
     况乃不学而识,良识也;不虑而言,良言也。是故时雍乎可化冰雪,如日如月;盛化乎乃达本根,乐土乐樊。更兼韩信以千金报母③,魏颗因万草还藩④。羊祜⑤显荣于廉正,须贾⑥保命于衫褑 。正可谓恩之赫赫,报之洹洹 。皆因衔恩有报,为仁为义者,实乃学习之楷模也。(押平水“元”韵)
注解:
① 饮水思源【出自】:北周·庾信《徵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②投桃报李 成语典故【出处】: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③千金报母 出自成语“一饭千金”成语典故【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④出自成语“结草衔环” 引证解释
结草用 春秋 魏颗 事,见《左传·宣公十五年》。衔环用 汉 杨宝 事: 汉 杨宝 救一黄雀,夜有黄衣童子以白玉环四枚与 宝 ,曰:“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见《后汉书·杨震传》 李贤 注引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后以“结草衔环”为感恩图报之典。
⑤羊祜(221年—278),字叔子,泰山郡南城人,魏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魏晋以清廉和德政名闻天下, 卒后有人民建“堕泪碑”颂扬。
⑥须贾 :魏国中大夫,因与一代名相范雎的恩怨而闻名。本文以 “赠袍得恕”为意作文。
赋一研修班长门25-知吾    二年级第一讲作业贴
《山西赋》
        凤集灵墟,龙兴福地。因栖迟之文明,即神功而大美。
       观夫绳绳太行,熙熙湟水。崚嶒而峻极,绝壁崇高;磅礴而泠然,漫流腾沸。实乃气贯禹城,名扬柔祇。至于秦氏长城,尧唐京市。其形雄伟壮观,其状延绵迤逦。虽擅名四海,傲而不骄;称列八隅,奢而不侈。 兼以汾阳白酒,福泽千门;煤都乌金,惠及万里。况乎炼石补天①济其心,移山填海②明其志。可尽得应时之成能,可尽作谭天之榜例。又以较武论文,云蔚霞起。 举荐贤才者,满门桃李③。 斩除恶霸者,桃园结义④。 皆是贻则不忝前人, 遂良奕世载智。故而起祥风,荟灵气。叶旧情,表新意。不匿非常之珍,不藏无用之事。
        于是汲传统与现代而齐飞,将生态共人文以一体。铸民族之魂,奠春秋之计。乃创华夏文明之摇篮,为国者首位是矣。(词林正韵第三部)
      
注解:
①炼石补天:出自《女娲补天》的典故。
②移山填海:借于“愚公移山”与“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
③桃李满门:一代名相狄仁杰,举贤良,荐名将桃李满天下的来由。
④桃园结义:借指三国时期“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典故。
点评
冷色石桥月
问好知吾。此赋文字功底较强,只是感觉以开篇概述为宜。而“桃园结义”、“满门桃李”可放在下文再叙。个见啊,不妥请谅!  发表于 2017-11-10 12:15
长门25-知吾研一班二年级第五讲作业贴:
《山西赋》(以“神州福地,大美山西”)
          凤集灵墟,龙兴福地。因栖迟之文明,即神功而大美。睹夫东依绳绳之太行,中贯熙熙之湟水。 其崚嶒峻极,绝壁之崇高;磅礴泠然,漫流以腾沸。实乃气贯禹城,名扬顺祇。至于北环秦氏之长城,南矗尧唐之京市。其形雄伟壮观,其状延绵迤逦。虽擅名四海,傲而不骄;称列八隅,皆奢而不侈耳。
       况乎文明之长久,历史之悠脩。洪荒懵懂之际,人类发祥之州。晋阳,乃隋唐立朝之地;云内,则魏武建都之区。民国军阀割据,龙城百川①称侯。烽火抗日②之争战,太行革命之奔投。诸多山西之盛事,皆有历史之于讴。
       又乃人杰地灵,霞蒸云蔚。传上古乎,炼石补天③;仰河东④乎,山河表里。举荐贤良者, 满门桃李⑤。斩灭恶人者,桃园结义⑥。 皆是贻则不忝前人, 遂良奕世载智。故而起祥风,荟灵气。叶旧情,表新意。不匿非常之珍,不藏无用之事。
长门25-知吾赋研一期二年级第六讲作业贴:
《山西赋》(以“大美山西,神州福地”为韵)
          凤集灵墟,龙兴福地。因栖迟之文明,即神功而大美。睹夫东依绳绳之太行,中贯熙熙之湟水。 其崚嶒峻极,绝壁崇高;磅礴泠然,漫流腾沸。令夫气贯禹城,名扬顺祇。至于北环秦氏之长城,南矗尧唐之京市。其形雄伟壮观,其状延绵迤逦。虽擅名四海,傲而不骄;称列八隅,乃奢而不侈耳。
       况乎山西之悠久,历史之脩脩。尔乃洪荒懵懂之际,人类发祥之州。晋阳,乃隋唐立朝之地;云内,则魏武建都之区。时民国军阀割据,龙城伯川①称侯。烽火抗敌②之争战,太行革命之奔投。诸多山西之盛事,皆有诗赋之于讴。
       又乃人杰地灵,霞蒸云蔚。传上古兮炼石补天③,仰河东④兮山河表里。昔以介子⑤之心耿耿,割股以奉君 ;程婴⑥之义诚诚,偷天而换日。胡服骑射⑦,开军制变革之先河; 唐诗颂吟,创人文化成于一体。 更有擢奇贤彦者, 狄梁公⑧德耀千秋;斩灭恶人者,关武圣⑨仁传万世 。皆贻则不忝前人, 遂良奕世载智。故而起祥风,荟灵气。叶旧情,表新意。不匿非常之珍,不藏无用之事。
        以至于山西之物宝,景致乃奇观。惟幽蓝之水,如画之山。冀松乔于青旷,侣仙鸾于紫烟。则知夫花荣越徼,树茂九原。故黄河水乃浩荡,北岳山乃蜿蜒。加以汤汤之汾水,硕硕之煤田。酿陈醋,调人生之百味;采乌金,赋世纪之美篇。 高柳杏花,垂千枝于万叶;汾阳瑶酒,托沃土以延年。
        然其山西之闻名,遐迩于四海。观其堞阙九城,军协要隘。成福至同,敦文至大。云冈之石窟,艺术腾轩;平遥之古城,世遗流彩。乔家大院,聚名族之徽猷;晋王古祠,展世人之安泰。
       尚且世态阆阆, 民风肃肃。飞剪走纸,尽显山西儿女之情;旺火⑩冲天,极彰三晋天地之福。锣鼓之威风,高跷之峻速。既横空而列阵,自出世而顺燠。懿乎,壮豪气而震川,忆愿民之兴族。
        于是辟土开疆,创山西义征之臻美;促新融古,得天下仁育之精神。只为华北之枢纽,交通之要津。自是铁路通达,航空延伸。科教并驱,强民兴国;卫文同创,靓市端身。尊其自然,文明而康健;肃其纪纲,谐畅而创新。
        故而观之畿岳,赞之山西。知其气有相假,物有相资。虽赋象无准,必成形在兹。宜乎哉! 敬瑞区之民风清穆,憾神域之国化贞夷。(韵依词林)
注释部分:
①伯川:阎锡山,字伯川, 民国时期,历任山西省都督、督军、省长、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国防部部长。一级上将。
②烽火抗敌:指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之抗敌之战。
③炼石补天:指女娃补天
④河东:指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11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⑤介子:介子推 春秋时期晋国名臣, 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
⑥程婴: 春秋时晋国义士,千百年来为世人称颂。 主要成就:义救赵武。
⑦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是指战国时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推行“胡服”、教练“骑射”的故事,表现出赵武灵王注重实用、勇于改革的形象。
⑧狄梁公: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别号狄梁公,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时期政治家。 主要成就:劝立李氏,延续唐朝社稷。 开中国军事变革之先河。因向朝廷喜荐良才,所以有“桃李满天下”称号。
⑨关武圣: 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中国武圣,有桃园三结义的典故。
⑩旺火: 生旺火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风俗习惯,主要以山西为主,河北、内蒙古等地也有庆祝。垒旺火一般在春节除夕和元宵节时进行。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塔状,称之为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
        
点评
冷色石桥月
只是,有一点与你商榷,此赋要表达的重要观点是什么?个人拙见,不妥见谅!  发表于 2017-12-13 17:27
冷色石桥月
问好知吾。《山西赋》概述了历史沿革、河山地貌、物产民风,以及发展现状,不失为一篇微缩版的山西简介学习了。  发表于 2017-12-13 17:25
长门25-知吾赋研一第七八讲作业贴:
《讨虐童之兽性文》(骈文)
         惟天下之丑态,乃黔中之虐行。伧父歹毒,黄童罹难。其以热汤泼首,芥末灌肠;棍棒抽肱 ,钢针刺股。终因心不正,品不端。秽嫩苗于萌芽,惊万众于四海。
       尔乃暴行施写,天理难容; 惨剧露撒,人心泯灭。则必惹民怒,污德当诛;讨虐行,仁怀惋懑。则必难逃律法之网,以惩狡桀之徒。则必除虎狼之恶毒,以体世界之仁爱。正可谓人乃善恶报应,世乃赏罚分明。
       固终以良善当先,方乃人间正道。昔有姜肱同被,以表弟兄之情;木兰从军,则彰父女之义。又乃尊师重道,从古至今。皆为万户之典型,鲜有此人之兽性!
中华赋研班 寒假作业:长门25-知吾作业贴
1仔细阅读本篇赋,在理解的基础上给文章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鄂公夺槊赋
唐初鄂公在二十四功臣之列,独推其雄。力敌猛虎,气扬飞虹。挥鞭而马疾如电,运槊而身轻若风。棱棱真丈夫之勇,頟頟信武夫之容。于时擒李密,戮王充。靖隋之乱,致唐之功。非太宗不能得我之死力,非我不能赴太宗之指纵。壮其叱咤而万夫莫敌,摧坚陷阵而一队前空。虽孟贲之勇,鄋瞒之崇。固不足抗其锐,当其锋。所以秦叔宝之徒,屈突通之辈。随我转战,指麾相从。既而荡平天下,砥定寰中。戎器既包于虎革,勲臣尽纪于鸿钟。高祖位尊,正凝旒于北阙;太宗功大,方主鬯于东宫。一旦上御便殿,公因召见。语艰难之创业,念辛勤于百战。张胆信其如升,瞋目赩以流电。有若伏波马上,据鞍而犹示筋骸;李广病中,闻鼓而思驱组练。帝问:“以军阵之间,何为最难?”奏曰:“唯避槊不易,然夺槊尢难。请殿下试臣斯艺,幸殿下临轩以观。”于是宗室有齐王元吉,力可以索铁而伸鈎,勇可以挟輈而磔石。由是命之以角逐,合之为勍敌。二人乃策马交驰,锋鋩若飞。千人看,万人窥。广塲喧阗而将裂,高殿崔嵬而欲敧。一驰一骤,乍合乍离。红尘涨天地,杀气飘旌旗。若两虎鬭而未知生死,二龙战而不辨雄雌。天顔为之动容,神武为之增威。莫不鬼出神藏,风驰雨走。金吾之列卫旁震,武库之五兵潜吼。或左兮或右,或前而或后。或翻身相避,或挺身以诱。王谓我艺必胜,公谓彼槊可取。俄而齐王之槊,巳在鄂公之手。骇衆目,噪羣口。喧喧阗阗,足以见一胜而一负,王犹以为偶然也。于是再跃锋鋩,重飞驌骦。欲致于必死之地,将求乎一日之长。虽馀勇而可贾,岂突来而难防。适资我胜,终莫予伤。乃至于再,至于三,皆为所夺,有以见鄂公胜于齐王也。壮哉!厥艺如神,其名益振。信乌获扛鼎之匹,项羽拔山之伦。宜其凌三军而势若摧枯,夺一槊而易如拾芥。闻之者谁不尽伏,见之者无不大骇。当其左击右刺,星驰电迈。一场纵横,使人神王而心快。上意欣愉,羣臣欢呼。怜公絶艺,多公壮图。《书》所谓番番良士,《诗》所谓赳赳武夫。霹雳可叱之而鬭,泰山可挟之而趋。况陈安擅价于蛇矛,敢为匹敌;羊偘得名于折树,未知驰驱。是知天生圣哲,赞以英杰。料敌在于筹谋,破敌由乎勇烈。然后祸乱可弭,奸雄可灭。故汉高得樊哙,乃济鸿门之危;太宗得鄂公,乃立皇唐之基。虽文皇之圣也,房杜之谋也,而军功武力,我寔多之。
2写律赋一篇
《春节赋》(律赋.以“龙腾华夏,凤舞九州”为韵)
         
        一元再始,万类复兴。因辞旧岁兮万民喜溢 ,迎新春乃举国欢腾。共贺百年之鸿运,同祝万里之鹏程。
      
        故而食红粥于腊八,扫尘秽于穷九 。贴桃符于岁除,饮屠苏之美酒。迎禧接福,布新除旧。少者,以秉承团结为和谐;老人,以享乐天伦为腾茂。
        
        由是祈风调之雨顺,盼人寿之年丰。 小院烟花,璨若天之星宿;长街灯火,美如海之游龙。体普天之同庆,表率土之昌荣。
      
        况乃人亦多艺多才,允文允武。因喜地欢天,故敲锣打鼓。皆为国家统一而牵襟,为华夏文明而起舞。
      
        又以情缘之美眷,丹沐之韶华。纵步新潮,神驰千里;大兴伟业,贞惠万家。遂使醉吟白堕之酒,痴赋碧沉之茶耶。
       是则财宝入库,须结善心;福寿盈门,必腾祥凤。新元互贺,乃多道喜言;百业同安,且勤播良种。尊薪火之相传,敬标格之咏颂。
      
        且春机之蓬勃,历史之遐悠。声传四海,名扬五州。欲赞炎黄之道,必歌华夏之讴。
      
        于是究其因,探其籍 。道合元亨利贞,名和春秋冬夏。即创业于世间,亦萦怀于天下。知春早于人勤,见政通于宗社。已迈古八方,超今四野矣。余心之喜悦,感中华之春节,乃世界四时之首令而壮怀是也。
(韵依词林)
中华赋研班 寒假作业:长门25-知吾作业贴
1仔细阅读本篇赋,在理解的基础上给文章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鄂公夺槊赋
唐初鄂公在二十四功臣之列,独推其雄。力敌猛虎,气扬飞虹。挥鞭而马疾如电,运槊而身轻若风。棱棱真丈夫之勇,頟頟信武夫之容。于时擒李密,戮王充。靖隋之乱,致唐之功。非太宗不能得我之死力,非我不能赴太宗之指纵。壮其叱咤而万夫莫敌,摧坚陷阵而一队前空。虽孟贲之勇,鄋瞒之崇。固不足抗其锐,当其锋。所以秦叔宝之徒,屈突通之辈。随我转战,指麾相从。既而荡平天下,砥定寰中。戎器既包于虎革,勲臣尽纪于鸿钟。高祖位尊,正凝旒于北阙;太宗功大,方主鬯于东宫。一旦上御便殿,公因召见。语艰难之创业,念辛勤于百战。张胆信其如升,瞋目赩以流电。有若伏波马上,据鞍而犹示筋骸;李广病中,闻鼓而思驱组练。帝问:“以军阵之间,何为最难?”奏曰:“唯避槊不易,然夺槊尢难。请殿下试臣斯艺,幸殿下临轩以观。”于是宗室有齐王元吉,力可以索铁而伸鈎,勇可以挟輈而磔石。由是命之以角逐,合之为勍敌。二人乃策马交驰,锋鋩若飞。千人看,万人窥。广塲喧阗而将裂,高殿崔嵬而欲敧。一驰一骤,乍合乍离。红尘涨天地,杀气飘旌旗。若两虎鬭而未知生死,二龙战而不辨雄雌。天顔为之动容,神武为之增威。莫不鬼出神藏,风驰雨走。金吾之列卫旁震,武库之五兵潜吼。或左兮或右,或前而或后。或翻身相避,或挺身以诱。王谓我艺必胜,公谓彼槊可取。俄而齐王之槊,巳在鄂公之手。骇衆目,噪羣口。喧喧阗阗,足以见一胜而一负,王犹以为偶然也。于是再跃锋鋩,重飞驌骦。欲致于必死之地,将求乎一日之长。虽馀勇而可贾,岂突来而难防。适资我胜,终莫予伤。乃至于再,至于三,皆为所夺,有以见鄂公胜于齐王也。壮哉!厥艺如神,其名益振。信乌获扛鼎之匹,项羽拔山之伦。宜其凌三军而势若摧枯,夺一槊而易如拾芥。闻之者谁不尽伏,见之者无不大骇。当其左击右刺,星驰电迈。一场纵横,使人神王而心快。上意欣愉,羣臣欢呼。怜公絶艺,多公壮图。《书》所谓番番良士,《诗》所谓赳赳武夫。霹雳可叱之而鬭,泰山可挟之而趋。况陈安擅价于蛇矛,敢为匹敌;羊偘得名于折树,未知驰驱。是知天生圣哲,赞以英杰。料敌在于筹谋,破敌由乎勇烈。然后祸乱可弭,奸雄可灭。故汉高得樊哙,乃济鸿门之危;太宗得鄂公,乃立皇唐之基。虽文皇之圣也,房杜之谋也,而军功武力,我寔多之。
2写律赋一篇
《春节赋》(律赋.以“龙腾华夏,凤舞九州”为韵)
         
        一元再始,万类复兴。因辞旧岁兮万民喜溢 ,迎新春乃举国欢腾。共贺百年之鸿运,同祝万里之鹏程。
      
        故而食红粥于腊八,扫尘秽于穷九 。贴桃符于岁除,饮屠苏之美酒。迎禧接福,布新除旧。少者,以秉承团结为和谐;老人,以享乐天伦为腾茂。
        
        由是祈风调之雨顺,盼人寿之年丰。 小院烟花,璨若天之星宿;长街灯火,美如海之游龙。体普天之同庆,表率土之昌荣。
      
        况乃人亦多艺多才,允文允武。因喜地欢天,故敲锣打鼓。皆为国家统一而牵襟,为华夏文明而起舞。
      
        又以情缘之美眷,丹沐之韶华。纵步新潮,神驰千里;大兴伟业,贞惠万家。遂使醉吟白堕之酒,痴赋碧沉之茶耶。
       是则财宝入库,须结善心;福寿盈门,必腾祥凤。新元互贺,乃多道喜言;百业同安,且勤播良种。尊薪火之相传,敬标格之咏颂。
      
        且春机之蓬勃,历史之遐悠。声传四海,名扬五州。欲赞炎黄之道,必歌华夏之讴。
      
        于是究其因,探其籍 。道合元亨利贞,名和春秋冬夏。即创业于世间,亦萦怀于天下。知春早于人勤,见政通于宗社。已迈古八方,超今四野矣。余心之喜悦,感中华之春节,乃世界四时之首令而壮怀是也。
(韵依词林)
长门-25知吾                                                                     评分:80
中华赋一研修班二年级升级考试
一:补充完整以下骈句,使得语意关联,骈偶工整,用典对称。【20分】
1其虐童之背道也,激民愤而哗然, 讨虐行以正道  。【道,重复了。】——1
2榆塞迢迢,棘心何堪尽孝;  凯风习习  , 母氏不语劬劳 。   ——2
3豪迈军威,虎士彰中华之雄健; 慧然谋诈 , 蜂旗立关外之荡漾 。——2
4惠政及乎率土,高操见乎王臣 。
5水含上善,处下无争;器达中和,  奉元载德  。
二:用“截蒲”、“缉柳”两个语典,做一个骈句(句式不限)【10分】
答:文宝攻书,缉柳以治经;温舒耕读,截蒲而编牒。【隔句马蹄都不知道么??】——5
三:请列出与“挈瓶”意思相同或相近的5个雅词。【10分】
答:1.栈豆 2.挈缾 3.智昏菽麦 4.蓬心 5.榆枋 6.醯鸡 7.曲学8井蛙
四:嘉是翁哉矍铄,犹且鞭扬;话故将矣耄衰,尚能饭否?
翻译成白话,指出本句所用之典并列出原典及出处。【10分】√
答:①译文:最值得羡慕的是精神矍铄的马援,虽已六十多岁了,仍能跃马扬鞭,为国效力。悲哀的是,我廉颇也为老将,可是在腐败的朝廷面前,还是被人怀疑中用不中用,甚至被疑能否吃的下饭,这是多么的令人伤心啊。
    ②典出:1矍铄:《后汉书·马援传》:“ 援 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2鞭扬:【出自】: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一个个跃马扬鞭,插箭弯弓。”
            3耄 :取自《礼记.曲礼上》:“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后世又有“七十曰耄”的说法,故现在讲即是大约七十至九十岁年龄的古称,形容年老,引申为昏乱之义。
    ③典源1:矍铄翁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
二十四年,武威将军刘尚击武陵五溪蛮夷,深入,军没,援因复请行。时年六十二,帝愍其老,未许之。援自请曰:“臣尚能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瞿铄哉是翁也!”遂遣援率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将十二郡募士及弛刑四万余人征五溪。
       典源2:廉颇善饭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五: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并理解意思,然后用骈文的形式改写。(100字左右):30分】
时光是关不住的水龙头,每一滴往事里都流淌着鲜活的曾经。当韶华洗尽,静坐禅语,感怀的是对于生命的隐忍和感恩。
    沐浴在冬日暖阳里,回味激情的夏日,此刻却只能如笼鸟般……细数流年的皱纹……
    又何必“假如”?每一秒、每一天、每一年都是崭新更是对人生的诀别。只愿牵挂的暮年慢点老去,我还能认识回家的路;萦怀的新阳快快成长,归去的里程少点遗憾。依偎着文字取暖,愿岁月静好,心路灯明。
改写:
《感岁月如梭文》(骈文)      ——10
      韶华似箭,凌晷如梭。念天地之悠悠,叹时光而不返。尤感愁心烨烨,追问今之人生,驹影重重,乃怀昔之往事。奈何前路漫漫,俗情纷纷。然暮落昳丽之阳,朝盈鲜灵之气。自感恩于生命不息,脱悟于流年追求。
      况乃日夜天纲,盛衰善变。当惜缘于今下,不悔于逝波。力图老骥之时,淡泊名利;少年之际,坦荡无欺。馀时无欲无求,且行且悟。或悠然于村野,沈志扶心;或傲达于红尘,含毫吮墨。岂虑澄酒兮篱旁赏菊,粢醍乎月下听风乎?愿修身以勤为章,炼质以德为重矣。
六:《雪赋》字数:200字左右,押韵不限,骈律皆可。【20分】
考试时间:2018.1.8-----2018.1.18
70分为及格,做完直接提交到各组原作业论坛
【雪赋】(“寒律尘柳,风展奇象”为韵)
    胡天十月,严飙卷地,飓母蔽天。六幕溟濛,羲轮潜匿,惊沙转漠,唳气肃林,萧飒而荒其漠原。观其幽都北地,正是玄冥布道,青女司寒。于是感之雪地冰天,遂作赋曰。
    观夫暮晚天沉,款交①约集。《北风》三颂,金卮玉罍;《小雅》采薇,笙箫吕律。因风却而夜幽,絮纷以委积。羞娆妙曼,庭前娟洁而繁芜;娇屑霏微,苑后婉娈以布席。纷糅蔼彩,浩荡乾坤。遥观浩空之崇花,潇潇簌簌;近伫六出之仙藻,密密尘尘。裹岩陆之银装,碎琼散漫;驰山原之蜡像,瑞叶交因。至其腾九陌,玉带生;叠月台,银除构。长河旷野,举目迷离;玉蝶纷呈,驻步张柳②。动则漠场驰骋,静则亭台愫有。是乃动静相交,滔啸沉寂;缓急相宜,玉舞长风。嵌玉镶银,披秀闼;矜高贵雅,覆高崧。可谓日月频迁,星霜屡变。朔气初临,寒酥高展。四方银粟,素商陆种之丰年;千里漠原,枯蔽残梗而不现哉。
    乃若世人皆争木郁之日,焉知德厚雪融之时。懿乎,萦散之势,聚凝之奇。展转而无穷,难得而独持。于是有歌赞之:世之白物似羽飘轻,如玉澄爽。也不若玉霙不昧其纯,昭德自在其象。身融而不辱其贞,体物而不失其向。凭纤云而自零,润万物于三壤也。
注解:①款交:指挚友,至友。②张柳:喻文采风流。(修改稿)
长门-25  知吾赋研一毕业考试作业:
《军事强国赋》(以“知兵而非好战”为韵)
          君子知兵,而非好战。其武可治身,其兵可应变。于民之根本,乃杜渐防微;于国之安危,则有备无患矣。
         原夫与道同符,体仁勇之德;与法相应,表家邦之兴。从古军之重,国之平。宁社稷,善勒兵。但怀霍去病①之大义,当取楚子囊②之高情。
        至如孙子③,董帅攻楚,略而复略;孔明,空城④退敌,奇而复奇。皆以伐谋得胜,不以刀剑相持。乃故屈人之兵,不战而问鼎;奇正之术,多媿其先知是也。故而好战者,绝非善之善者噫。
        兼以知兵者乃铁骨铮铮,介心皦皦。譬如:护华夏之巡航海监,驱倭人之强占鱼岛⑤。其戎马于于,其戎行矫矫。组练之海门,世人之喜好。  
       然思往矣清末诱八国列强兮,丧主权之辱国;三元⑥出英雄儿女兮,组抗敌之义师。无能之政焉惜生灵有限,劳役无期乎?乃今,幸迷途其已去,证今是而昨非耶。故此知兵而善用,好战且覃思。
       允所谓兵以和平为基准,以国泰为鸿规。卫神州,鲜明旗帜;恤庶几,宽厚仁慈。即千锤之耀武,百炼之扬威。亦不可因胜而骄燥,因败而微而矣。(韵依词林)
注解:
①霍去病,西汉爱国名将,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②楚子囊,《吕氏春秋·高义》所记楚子囊避敌全楚之事,其原文如下:荆人与吴人将战。荆师寡,吴师众。荆将军子囊曰:“我与吴人战,必败。败主师,辱王名,亏壤土,忠臣不忍为也”。不复于王而遁。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王曰:“将军之遁也,以其为利也;今诚利,将军何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王臣者,皆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挠。”遂自杀
③孙子,即孙武。著有《孙子兵法》,是举世闻名的军事杰作。本文来自“孙武攻楚不战而胜”的典故
④空城计,来自三国军事家诸葛孔明无兵守城而胜的典故。
⑤鱼岛,指钓鱼岛。
⑥来自三元里人民誓师抗英的历史事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22:22 , Processed in 0.12017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