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我心依旧

小渔村三十八期联班第六讲B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1

主题

9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9
发表于 2018-10-12 13: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38期第六讲作业:
B19-禾田田

一、判断下列对联采用何种传统对格?
1,
逸兴遄飞,任他风风雨雨;
春光如许,招来燕燕莺莺。
带领字的分句自对。
2、前人联:
人中柳如是;
是如柳中人。 回文对
二、找出下列对联与六要素有矛盾之处,说明可以成对的原因:
1,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答:西来对一炬,东去对两游这两个词组,词性不一致,属于交股。
2,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答:按语意节奏不失替求仁得仁、虽死不死一个意节
3,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答:按语意节奏不失替。范希文、杜少陵一个意节。
三、下列对联断句不同,有相反的联意。请做出两种断句。
1、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
2、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7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10-13 20: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38期第六讲作业:
B13撷云拭月
一、判断下列对联采用何种传统对格?
1,
逸兴遄飞,任他风风雨雨;
春光如许,招来燕燕莺莺。
答:叠字对

2、前人联:
人中柳如是;
是如柳中人。
答:回文对
二、找出下列对联与六要素有矛盾之处,说明可以成对的原因:
1,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答:上下联看不出关联属于联内自对西来对东去,一矩对两游。
2,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答:从平仄上看,上联“得仁”的“仁”失替,下联的“风雨”的“风”、“不死”的“死”、“自由”的“自”失替,属于重字对即句脚对,所以可以成对。

3,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答:2.4.6位置上的平仄,不符合对联的六要素。杜少陵和范希文是人名,属于嵌字对。

三、下列对联断句不同,有相反的联意。请做出两种断句。
1.此地/安能常住;其人/好不伤悲?
2.此地/安能/常住;其人/好不/伤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

帖子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10-15 15: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8期联班第六讲作业B组31凌波仙子

一、
1、叠语对
2、回文联
二、
1、“夏口”、“武昌”,“周郎”、“苏子”,当句对,词组自对
2、“求仁得仁”、“虽死不死”,叠语对
3、“范希文”、“杜少陵”,人名,嵌字对
三、
1、此地/安能/常住,其人/好不/悲伤
2、此地安/能常住,其人好/不悲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7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10-15 19: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琳 于 2018-10-15 19:41 编辑

38期B1~萧聆月第六讲作业:3二、找出下列对联与六要素有矛盾之处,说明可以成对的原因:
1、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答:因为是分句自对,所以当句对的词语或分句的词性可以放宽。
2,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答:上下联各说各的,但是词性相当,结构相称,可以放宽。
3、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答:因为嵌字对,词性不同,词组相同,结构可以放宽。

三、下列对联断句不同,有相反的联意。请做出两种断句。
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
还有一种2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2
发表于 2018-10-18 15: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38BB21-浅香第六讲作业:
一、判断下列对联采用何种传统对格?
1、逸兴遄飞,任他风风雨雨;
春光如许,招来燕燕莺莺。
答:叠字对
2、前人联:
人中柳如是;
是如柳中人。
答:回文对
二、找出下列对联与六要素有矛盾之处,说明可以成对的原因:
1、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答:“西来”对“一炬”,“东去”对“两游”这两组词性不一致,属于单句自对所以可以
2、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答:上联“得仁”的“仁”失替,下联的“风雨”的“风”、“不死”的“死”、“自由”的“自”失替,但此联属于重字对即句脚对,所以可以成对。
3、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答:“范希文”和“杜少陵”是人名,如果看2.4.6位置上的平仄,不符合对联的六要素,所以只能看意节律。属于嵌字对
三、下列对联断句不同,有相反的联意。请做出两种断句。
1.此地/安能常住;其人/好不伤悲
2.此地/安能/常住;其人/好不/伤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6
发表于 2018-10-20 22: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递麦望月作业38期第六讲作业:

一、判断下列对联采用何种传统对格?

1,
逸兴遄飞,任他风风雨雨;

春光如许,招来燕燕莺莺。
答案:叠语对

2、前人联:

人中柳如是;

  是如柳中人。
答案:回文联

二、找出下列对联与六要素有矛盾之处,说明可以成对的原因:

1,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西开对一炬,东去对两游,词性不对;但是上联西来对东去,下联一炬对两游,为句当句对,属宽对

2,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巾帼、英雄为连绵结构对亭台、风雨并列结构不工,但是巾帼和英雄,亭台和风雨句中自对,为当句对。后一分句失替,为巧对
3,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前一分句为句中自对,后分句为巧对

三、下列对联断句不同,有相反的联意。请做出两种断句。



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
这样断句对联为贬意
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
这样断句对联为褒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

帖子

4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8
发表于 2018-10-21 19: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38期第六讲作业:
B06--沧海扬帆

一、判断下列对联采用何种传统对格?
1、
逸兴遄飞,任他风风雨雨;
春光如许,招来燕燕莺莺。
答:是叠字对和句内自对

2、前人联:
人中柳如是;
是如柳中人。
答:回文诗体也叫重字对

二、找出下列对联与六要素有矛盾之处,说明可以成对的原因:
1、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答:出句和对句二分句西来对一炬,东去对两游词性结构不对,但因为本句自对,联格律可以放宽。

2,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答:此联第一分句英雄的英对下联风雨的风是失对,第二分句上下联第2和第4位置上的字都失替,所以这幅联不讲究平仄,不讲究失替失对,只求句脚平仄上下联相对。这就属于句脚对。

3、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答:这幅联范仲淹和杜甫是人名,如果看平仄就不符合对联的六要素,所以只能看是意节律。

三、下列对联断句不同,有相反的联意。请做出两种断句。

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

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950

帖子

110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0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8-10-26 19: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三十八期B1~萧聆月第八讲作业
陌上寻春,横斜林外一支竹----
花间赏月,倒挂池中半阙霜
日落纱窗,一枕斜阳悲梦醒----
风吹茂竹,三千乱影碎心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2
发表于 2018-11-3 11: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38期第六讲作业:B21-浅香

一、       判断下列对联采用何种传统对格?
1、
逸兴遄飞,任他风风雨雨;
春光如许,招来燕燕莺莺。
答:叠字对,且是句内自对
2、前人联:
人中柳如是;
是如柳中人。
答:回文对,也叫回文格
二、    找出下列对联与六要素有矛盾之处,说明可以成对的原因:
1、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答:出句和对句二分句西来对一炬,东去对两游,虽然词性结构不对,但本句是自对,故联格律可以放宽。
2,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答:上联第一分句中的英对下联分句中的风是失对,
仁得仁失替,风雨的风,不死的死、自由的自失替。因为属于句脚对所以可以成对。
3、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答:范希文和杜少陵是人名,如果看2.4.6位置上的平仄就不符合对联的六要素,因为是意节律,故可以成对。
三、下列对联断句不同,有相反的联意。请做出两种断句。

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

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2
发表于 2018-11-3 12: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38期B组第六讲作业:B30 ~清漪
    判断下列对联采用何种传统对格?
1、
逸兴遄飞,任他风风雨雨;
春光如许,招来燕燕莺莺。
答 是叠字对+句内自对

2、前人联:
人中柳如是;
是如柳中人。
答 回文对,也叫重字对

    找出下列对联与六要素有矛盾之处,说明可以成对的原因:
1、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答 西来对一炬,东去对两游,词性结构不对,因是自对,联格律可以放宽。

2,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答 英对风是失对。仁得仁失替,风雨的风,不死的死、自由的自失替。因是句脚对所以可以成对。

3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答 范希文和杜少陵是人名,2.4.6位置上的平仄不对,但因是意节律,故可以成对。
三 下列对联断句不同,有相反的联意。请做出两种断句。

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

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22:59 , Processed in 0.10794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