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12-28 10: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词赋10期 17望蓝天第一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辞赋?
答:辞与赋,是不同的且并列存在的两种文体。汉代辞赋连用作为一个专有名词。
2、辞赋有什么特点?
答:词藻华美、对偶形式多变、用韵讲究。
3、简述辞赋的流变的过程?
答:辞赋,大致经历了古赋、徘赋、律赋、文赋等四个阶段。
4、什么叫骈句?
答: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5、什么叫散句?
答: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不对偶、不要求押韵的句子为散句,散句又叫漫句。
6、什么叫对偶?
答:结构,内容,行文,字数等方面是一种应答的关系,是一种修辞手法。
7、什么叫排偶?
答:??排偶=排比+对偶。字数相同,不避同字,不拘平仄,是修辞学界提出的一种既有排比又是对偶的一种修辞手法。
8、什么叫古偶句?
答:虚词除外,在相应的位置上出现了“不”“在”“有”等相同的字,这种特色形式的对偶句,叫古偶句。
----------------------------------------------------------------------------------------------------------
渔村辞赋10期17望蓝天第二讲作业:
一、请划分下列句子节奏
1抱素者/绝/陷已/之患,履道者/为/终身/之防。
2废/六月/之/遄征?,兴/三时/之/盛务。
3恢/至治/之风,扬/淳古/之式。
4如天/听卑/兮/惟大,若水/善下/兮/孰当?
5无欲者/观/妙道/于/域中,虚受者/感/人和/于/天下。
6俯视/则/孤光/溢目,横窥/而/一带/澄虚。
7愿/争雄/于/爪趾/之下,冀/得隽/于/笔砚/之间。
8沙洲/连/一亩/之地,山翠/接/如拳/之石。
9垂/一枝/于/万叶,托/沃土/以/延年。
10栽培/只倚/于/贤邻,搴(qiān拔取)撷/长忧/乎/稚戏。
二、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而后/谐四声,祛八病
乃/举多士,司有命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
文道浸衰,颂声凌迟
四始尽在,六艺无遗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是谓(提引)艺文之警策,述作之元龟
酌遗风于三代,命变雅于一时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壮:壮句的作用及特点
我们都学过填词,经常见到词中有三字句。赋文的三字句和词中的三字句所起的作用相同。我们知道在各种长短的语句中,字数越少,读起来越有气促之感。按照赋谱的说
法:“壮句,气紧促,若赋,则落韵密,宜在关窍处,忌多。”
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1)紧句的作用
紧句只有一个结构,既22句式。它的结构样式虽然少,可是在赋文中应用非常广泛,是四六常式之一。从诗经到骈文,大多是以四字句构成。在赋文中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既可以用在开篇发端,亦可以使用于任何段落的中间,常常用在每段的起句,紧句在赋文中没有固定的位置。
2)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长:长句必须带虚字,至于带不带提引,要看这个句子处在的位置,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
小渔村辞赋10期17望蓝天第三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尽可能不要复制讲义)
1、什么叫马蹄律?
答:马行走时是“斜对角迈蹄”。马蹄子移动规律是:左前,右后,右前,左后,左前,右后,右前,左后,左前,右后......
? ? 这种规律用在诗词中,如果将“左”比作“平”声,将“右”比作“仄”声,那么平仄规律就是这样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 这就是马蹄律。
2、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各举一例。
答:相隔一句对仗,就是隔句,它跟对联中的分句对联相似,所以也称“隔句对”,、“分句对”、“复句对”。隔句分为六类,分别是:轻、重、疏、密、平、杂。
? ? 轻隔为前四后六;重隔为前六后四;疏隔为前三,后五至八;密隔为前五至八,后六至九;平隔就是四个分句字数相等,每分句全是四至七字;杂隔则有两种,其一为前四、后五七八不限,其二是后四、前五七八不限。
? ? 其特点是:
? ? (1)每个分句(一般是两分句,也有多分句的)两两对仗。
? ? (2)句脚符合马蹄律。
? ? (3)四句意义相关,交互对偶。 四句的基本规则是以一、三句为主,二、四句为辅。
? ? (4)隔句前半组跟后半组之间用分号隔开。拿四分句隔句举例来说就是前两个分句和后两个分句之间要用“;”。
举例如下:
轻隔: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
重隔: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
疏隔:望曲来,绿蛇之宛转 ;观斜往 ,紫燕之轻盈 。
密隔:征老君之语,谦柔胜于刚强;验夫子之文,积善由乎驯致。
平隔:扮碧霄以增媚,捧金乌而徐飞;妆霞彩而无骄,垂沧暝则沉醉 。
杂隔:腾辉于鸳鹭之行,若离若合;委照于熊罴之旅,或友或群。
3、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漫句,即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
古偶句是漫句。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漫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句)。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句)。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句)。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句)。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句)。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句)。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句)。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漫句)。
----------------------------------------------------------------------------------------------
小渔村词赋10期 17望蓝天第四讲作业:
一、提引词一般用在什么位置?
答:提引词,主要用在开篇,篇中换段、换层次和换韵,壮句前一般要加提引词。
二、在括号内填上以下赋文节选骈句属于何种句式。
?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紧)。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紧)。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长)。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杂隔)。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紧)。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长)。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杂隔)。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平隔)。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轻隔)。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平隔)。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紧)。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长)。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长)。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平隔)。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轻隔)。
披绣闼,俯雕甍(壮)。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长)。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轻隔)。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紧)。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长)。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轻隔)。
? ? 遥吟俯畅,逸兴遄飞(紧)。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长)。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轻隔)。四美具,二难并(紧)。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长)。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轻隔)。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长)。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长)。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轻隔)。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长)?
三、
a、以“风”为题,写出壮、紧、长句各一个;
壮句:观夫秋风凉,残月冷。
紧句:黄叶飘落,枯枝舞飞。
长句:秋风扫之落叶,明月邀之黄花。
秋风之萧瑟。冷雨之凄凉。
B、以“雨”为题,写出轻、重、疏、密、平、杂隔句,各一个。
(1).轻隔
秋风萧瑟,千山 落叶而满径,冷雨凄凉,万里摇舟而一池。
(2).重隔:
有微寒之雨气,浅浮万物;共依稀之花色,轻织衣浓。
(3).疏隔:
寒落落, 一夜雨静而无声。雾霏霏,满天气迷而落寞。
(4).密隔:
清冷之雨露,难入纷杂之尘世;弯月之幽辉,不抵深闺之素帘。
(5)平隔:
点点滴滴,凭谁记取;丝丝缕缕,倩谁呼唤。
(6).杂隔:
潮涌雨雾,水中月帘之花艳;静默风声,莲间蛙蛤之鸣嘶。
--------------------------------------------------------------------------------
小渔村词赋10期 32望蓝天第五讲作业:
1、什么叫虚词?
答:虚词与实词相对,指的是汉语词汇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同时虚词也无法独立成句。虚词一般包含介词、连接词、助词、语气词及副词等。
2、填空:在赋文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虚词。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 ?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 )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 )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 )山水(之 )间也。山水(之 )乐,得(之 )心(而)寓(之 )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 )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 )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 )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 )负者歌(于 )途,行者休(于 )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 )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 )其间者,太守醉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 )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 )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3、自己找一首唐诗,加上适当的虚词,用“组编法”连成几个有意思关联的骈句。
要求:
紧句+长句+轻隔或重隔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晨起动铎,客行悲乡。鸡声茅店之月,人迹板桥之霜。叶落山路,思梦杜陵之美景;花明驿墙,愁情凫雁之风光。
------------------------------------------------------------------------------------------------------------
小渔村词赋10期32望蓝天第六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一般指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骈句可用虚词。
骈句特点:初期的骈句要求平仄格律并不严格,后期的骈句力求避免同字对,力求工整和精巧。要求基本和对联一样工稳,遵循对句工稳的规矩。骈句和对联的唯一的区别就是用在辞赋中的骈句,四字以上基本上都加上了虚词。
2、什么叫骈句的领字?领字有什么特点?
答:领字是指在句子的开头或句中,有一个、两个或三个字在语气上起停顿作用、但又不点断句子,在句义上有统领作用的字。领字一般为动词,其中去声字占大多数。去声和动词运用于辞赋创作中,能取得良好的声音效果。动词能增强句子的灵动感,而去声激厉劲足,其腔高,这也是合乐的需要。
3、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就是音乐的节拍或者是韵文的吟诵或朗读停顿而划分的,韵文体的节奏一般有字义节奏或吟诵节奏。节奏点就是根据节奏划分的句子,每个节奏最后一个字就是这个句子的节奏点。
4、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相同点:(1)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2)都有偶句,即骈句。(3)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压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压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还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说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5、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自己摘抄《声律启蒙》六鱼部分(3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答: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伯乐马,浩然驴,弋雁对求鱼。分金齐鲍叔,奉璧蔺相如。掷地金声孙绰赋,回文锦字窦滔书。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渔。
终对始,疾对徐,短褐对华裾。六朝对三国,天禄对石渠。千字策,八行书,有若对相如。花残无戏蝶,藻密有潜鱼。落叶舞风高复下,小荷浮水卷还舒。爱见人长, 共服宣尼休假盖;恐彰已吝,谁知阮裕竟焚车。
麟对凤,鳖对鱼,内史对中书。犁锄对耒耜,畎浍对郊墟。犀角带,象牙梳,驷马对安车。青衣能报赦,黄耳解传书。庭畔有人持短剑,门前无客曳长裾。波浪拍船,骇舟人之水宿;峰峦绕舍,乐隐者之山居。
1、说出本段(3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不会的,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典故一:掷地金声孙绰赋,出自《晋书?孙楚传》。孙绰,晋朝人,博学善文,曾作《天台山赋》,其友人范荣期读了以后,盛赞说:您试着将它扔到地下,必将会发出钟磐那些乐器一样的声音。金石,指用青铜铸造的钟和美石雕制的磐,都是乐器。
典故二:回文锦字窦滔书,出自《晋书?列女传》。窦滔,东晋末人,在前秦苻坚朝作秦州刺史,被调往西北的沙漠,其妻苏蕙(字若兰)就用锦织成一首回文旋图诗(顺读反读皆能成文的诗)寄赠给他,表示自己的思念之情,据说其诗“词甚凄婉”,“凡八百四十字”。
典故三:庭畔有人持短剑,出自《史记?荆柯传》。战国时燕国的太子丹为报仇,想谋刺秦王,用优礼重金聘得刺客荆轲。荆柯便借向秦王献地图的机会,用匕首刺杀秦王未中,被杀。
典故四:门前无客曳长裾,出自《汉书?贾邹枚路传》。西汉初期,各诸侯王都招聘贤人治国,齐人邹阳投于吴王刘濞麾下。吴王因不满西汉中央政权的政策,图谋造反。邹阳使上书劝阻,文中解释自己之所以投奔吴王的原因时说,是因为“说大王之义”(仰慕大王您的高义)才来投奔的,我如果用尽我的才智,则无论哪个地方都能去求得一个职位,“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壮句;观夫千字策,八行书。
紧句;花残无蝶,藻密有鱼。
长句;落叶舞风于高复下,小荷浮水而卷还舒。
隔句;波浪拍船,骇舟人之水宿;峰峦绕舍,乐隐者之山居。
组篇:观夫千字策,八行书。花残无蝶,藻密有鱼。落叶舞风于高复下,小荷浮水而卷还舒。波浪拍船,骇舟人之水宿;峰峦绕舍,乐隐者之山居。
温馨提示:
1、顺序:壮、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
小渔村辞赋10期32望蓝天第七讲作业:
一、以“春”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下面是跟“春”有关的涉典词汇,大家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作为自己所造骈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八千春、阳春、渭北春天、一枝春雨、春雨带梨花、款段乘春、春沟红叶、粉篁春泪、春雨一池蛙、半面春、望帝春心、武陵春、鞭春、难变春江、秋鸿春燕、不负琐窗春、春盘细生菜、老羝春蔬崇、梦春池、小山碧芜春句、淮南春草、得意春风、一场春梦、春城飞花、襄王春梦、春罗袜、一成春困、春蚕食叶、富春渔钓、春风不染、春风何事入罗帏、春风解绿江南树,春风十里、春风手、如公何地不阳春、春秋责帅、事如春梦、春水如蓝、春水如天、春水漾桃花、小春、春心莫共花争发、春与猿吟秋鹤飞、三春草、铜雀春情、带雨春潮、雪阵春絮乱、典春衫、南华春梦。。。。。
http://sou-yun.com/AllusionsIndex.aspx?sort=People大家也可以自己点开这个链接,在“检索”处输入“春”,自己查找所有与春有关的典故。】
造句要求: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5、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6、壮句要有提引词。
7、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 ? 答:壮句:若夫武陵春,巫峡秋。
? ?? ???紧句:春风十里,明月半轮。
? ?? ???五字长句:淮南之春草,西陲之雪花。
? ?? ???六字长句:春盘细而生菜,梦笔闲而落花。
? ?? ???七字长句:春雨一池而蛙鸣,秋风满窗而月照。
? ?? ???轻隔:春城飞花,那柔肠而百转;曲径落英,当清泪而千行。
? ?? ???重隔:春水漾之桃花,柳岸舟楫;夕阳澄之月色,秋江水涯。
? ?? ???平隔:三春之草,解绿江南;四季之花,寻香塞外。
二、自己摘抄《声律启蒙》八齐部分(3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八 齐
? ? 岩对岫,涧对溪,远岸对危堤。鹤长对凫短,水雁对山鸡。星拱北,月流西,汉露对汤霓。桃林牛已放,虞坂马长嘶。叔侄去官闻广受,弟兄让国有夷齐。三月春浓,芍药丛中蝴蝶舞;五更天晓,海棠枝上子规啼。
? ? 云对雨,水对泥,白璧对玄圭。献瓜对投李,禁鼓对征鼙。徐稚榻,鲁班梯,凤翥对鸾栖,有官清似水,无客醉如泥。截发惟闻陶侃母,断机只有乐羊妻。秋望佳人,目送楼头千里雁;早行远客,梦惊枕上五更鸡。
? ? 熊对虎,象对犀,霹雳对虹霓。杜鹃对孔雀,桂岭对梅溪。萧史凤,宋宗鸡,远近对高低。水寒鱼不跃,林茂鸟频栖。杨柳和烟彭泽县,桃花流水武陵溪。公子追欢,闲骤玉骢游绮陌;佳人倦绣,闷欹珊枕掩香闺。
1、说出本段(3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不会的,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一、典故:
1、截发惟闻陶侃母:《晋书》范逵过陶侃家,无以待宾。母曰:汝留客,我自有计。乃截发易酒肴。
2、断机只见乐羊妻::《史记》周乐羊子游学,一年来归,妻因断机曰:君之废学有如此。羊子感悟,卒为名儒。? ?
2、以本段内容为素材,找出壮句、紧句、,长句、轻隔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壮句:岩对岫,涧对溪。
紧句:杜鹃孔雀,桂岭梅溪。
长句:水寒鱼而不跃,林茂鸟则频栖。
轻隔:秋望佳人,目送楼头千里雁;早行远客,梦惊枕上五更鸡。
组篇:观夫岩对岫,涧对溪。杜鹃孔雀,桂岭梅溪。水寒鱼而不跃,林茂鸟则频栖。秋望佳人,目送楼头千里雁;早行远客,梦惊枕上五更鸡。
------------------------------------------------------------------------------------------------------------
小渔村词赋10期32望蓝天第八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尽可能不要复制讲义)
1、做珠的概念:所谓做珠,就是从自己读过的书中做典故的总结和归纳出适合自己需要的词汇或句子,用来以后用。
2、词珠:就是以两字为一词组的经典词汇。
3、骈珠:指在词珠的基础上组成的骈句。可以通过旧塾集典化珠的训练方法和步骤来获取,即:分类、析义、做珠(炼化)、寻较、做骈,称之为骈珠。
4、做珠的技巧:做珠也要讲究技巧,通常来说有虚实两个方法。
(1)实珠法:所谓实珠法,就是根据典故,直接描述,让人一看就知道此句的出处和含义。
(2)虚珠法:虚珠法,顾名思义,就是不直接提出,而是采取一些委婉的方式,把这个典故的意思表达出来,
5、珠源:(1)、在典故里找;(2)、从古诗文里找。词珠的来源可取自任何书籍,要点是通常仅取两字为一词珠,然后分门别类。关键是要在阅读的岁月中不断积累,并且时时温习。
6、做珠的好处:省时间,古味浓,弘扬国粹。
二、前面共8讲作业中,我们至少积累了《声律启蒙》中的16个典故。请结合自己作业中收集整理的典故内容,完成下面的作业:
1、做词珠10个(10个古词)。
东序、廉纤、沱汜、屈沱、交缨、 疏绌、 芸庶、 璧水、麟史、景星
2、做骈珠2对(两个骈句)。
立冲天之志,怀感人之心。
女子眉纤,现一弯之新月;男儿气壮,吐万丈之长虹。
要求
1、词珠必须有释义。
2、词珠和骈句都有分类说明(即详细说明做好的“珠”的归类情况)。
3、典故有出处说明。
4、所造骈珠必须符合前面讲义中所讲的8点要求
三、自己摘抄《声律启蒙》九佳部分(3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3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不会的,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素材,造壮句、紧句、长句、重隔各两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注意句脚要求平仄各半!(七、八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声律启蒙》九 佳
河对海,汉对淮,赤岸对朱崖。鹭飞对鱼跃,宝钿对金钗。鱼圉圉,鸟喈喈,草履对芒鞋。古贤尝笃厚,时辈喜诙谐。孟训文公谈性善,颜师孔子问心斋。缓抚琴弦,像流莺而并语;斜排筝柱。类过雁之相挨。
丰对俭,等对差,布袄对荆钗。雁行对鱼阵,榆塞对兰崖。挑荠女,采莲娃,菊径对苔阶。诗成六义备,乐奏八音谐。造律吏哀秦法酷,知音人说郑声哇。天欲飞霜,塞上有鸿行已过;云将作雨,庭前多蚁阵先排。
城对市,巷对街,破屋对空阶。桃枝对桂叶,砌蚓对墙蜗。梅可望,橘堪怀,季路对高柴。花藏沽酒市,竹映读书斋。马首不容孤竹扣,车轮终就洛阳埋。朝宰锦衣,贵束乌犀之带;宫人宝髻,宜簪白燕之钗。
1、说出本段(3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不会的,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
典故一,孟训文公谈性善,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做太子的时候,有一次路过宋国到楚国去,遇见了孟子,孟子以尧舜为榜样与之谈论了性善的问题。训,教育。
典故二,颜师孔子问心斋:出自《庄子?人间世》。颜回(字子渊,孔子弟子)曾向孔子请教“心斋”的问题。师,名词作动词用,学习。心斋,一种排除一切思虑欲望、保持心境纯洁安静的心态。
2、以本段内容为素材,造壮句、紧句、长句、重隔各两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注意句脚要求平仄各半!(七、八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壮: 梅可望,橘堪怀。
紧: 花藏酒市,竹映书斋。
长: 古贤尝之笃厚,时辈喜之诙谐。
重隔: 夜缓抚之琴弦,流莺并语;日斜排之筝柱,过雁相挨。
组篇:若夫梅可望,橘堪怀。花藏酒市,竹映书斋。古贤尝之笃厚,时辈喜之诙谐。夜缓抚之琴弦,流莺并语;日斜排之筝柱,过雁相挨。
笨偷,偷句子;巧偷,偷词;神偷,偷意境。
温馨提示:
1、顺序:壮、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
小渔村词赋10期32望蓝天第九讲作业:
一、用四种钟格分别造一组七言骈句
1、以“风”为题作合咏。
落叶翻飞透骨凉,秋菊摇动传秋信。
2、以“春、秋”为题作分咏。
紫燕梁间而欢绕,菊花篱下而怒开。
3、用换字重排法,把成句:“六朝山色收杯底,千里江声到枕边”,改成以“山、江”为题做笼纱格。
4、用给出的字作嵌字格练习,分别把给出的字嵌入句中。
一唱凤顶格“山、水”。?
山花浪漫而多色,水滴清凉则有声。
二唱燕颔格“云、雨”。
扶翠敷红而烂漫,披金缀玉于斑斓。
三唱鸢肩格“霞、日”。
鹊伴朝霞而起舞,蝉随落日而悲鸣。
四唱蜂腰格“霜、露”。
山深北陆之寒犹在,水绿南塘则春渐还。
五唱鹤膝格“贤、德”
纳士求贤于渭水,安邦立德于中原。
六唱凫胫格“松、竹”。
风于小院摇松影,月在轩窗画竹枝。
七唱雁足格“枝、叶”。
细雨且敲桃花叶,清风则拂杨柳枝。
以上骈句要必须符合前面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5、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6、壮句要有提引词。
7、四字以上必须有虚词。
8、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二、自己摘抄《声律启蒙》十灰部分(若干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十 灰
增对损,闭对开,碧草对苍苔。书签对笔架,两曜对三台。周召虎,宋桓魋,阆苑对蓬莱。薰风生殿阁,皓月照楼台。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
沙对水,火对灰,雨雪对风雷。书淫对传癖,水浒对岩隈。歌旧曲,酿新醅,舞馆对歌台。春棠经雨放,秋菊傲霜开。作酒固难忘曲蘖,调羹必要用盐梅。月满庾楼,据胡床而可玩;花开唐苑,轰羯鼓以奚催。
休对咎,福对灾,象箸对犀杯。宫花对御柳,峻阁对高台。花蓓蕾,草根荄,剔藓对剜苔。雨前庭蚁闹,霜后阵鸿哀。元亮南窗今日傲,孙弘东阁几时开。平展青茵,野外茸茸软草;高张翠幄,庭前郁郁凉槐。
1、说出本段中有至少两个典故(不会的,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典故一:元亮南窗今日傲。晋陶渊明,字元亮。《归去来辞》有"倚南窗以寄傲"句。
典故二: 孙弘东阁几时开。说的是公孙弘在被任用为相之后,在相府东边开了一个小门,营建馆所接待贤士宾客,并与他们共商国事,后世文学作品中多用此典比喻爱惜人才。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造壮、紧、长,隔各两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要求句脚平仄各半(七、八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壮句:每见花蓓蕾,草根荄。
紧句:宫花御柳,峻阁高台。
长句:雨前则庭蚁闹,霜后则阵鸿哀。
隔句:平展青茵,野外茸茸之软草;高张翠幄,庭前郁郁之凉槐。
组篇:每见花蓓蕾,草根荄。宫花御柳,峻阁高台。雨前之庭蚁闹,霜后之阵鸿哀。平展青茵,野外茸茸之软草;高张翠幄,庭前郁郁之凉槐。
----------------------------------------------------------------------------------------------------------
32望蓝天小渔村辞赋10期第十讲作业
1. 读《讨武氏檄文》
用红蓝颜色标出句脚之平仄
讨武氏檄文:
? ?? ? 伪临朝武氏者(仄),性非和顺仄地实寒微(平)昔充太宗下陈(平),曾以更衣入侍(仄)。洎乎晚节(平), 秽乱春宫(平)。潜隐先帝之私(平),阴图后房之嬖(仄)。入门见嫉(平),蛾眉不肯让人(平);掩袖工谗(平),狐媚 偏能惑主(仄)践元后于翚翟(仄)陷吾君于聚麀(仄)加以虺蜴为心(平),豺狼成性(仄)。近狎邪僻(仄),残害忠良(平)。杀姊屠兄(平),弑君鸩母(仄)。神人之所共嫉(平), 天地之所不容(平)。犹复包藏祸心(平),窥窃神器(仄)。君之爱子(仄),幽之于别宫(平);贼之宗盟(平),委之以重任(仄)。鸣呼(平)!霍子孟之不作(仄),朱虚侯之已亡(平)。燕啄皇孙(平),知汉祚之将尽(仄)。龙藜帝后(仄),识夏庭之遽衰(平)。
??敬业皇唐旧臣(平)公侯冢子(仄)。奉先帝之成业(仄)荷本朝之厚恩(平)。宋微子之兴悲(平),良有以也(平);袁君山之流涕(仄),岂徒然哉(仄)!是用气愤风云(平),志安社稷(仄)。因天下之失望(仄),顺宇内之推心(平)爰举义旗(平)以清妖孽(仄)。
? ???南连百越(仄),北尽三河(平);铁骑成群(平),玉轴相接(平)。海陵红粟(仄),仓储之积靡穷(平);江浦黄旗(平), 匡复之功何远(仄)!班声动而北风起(仄),剑气冲而南斗平(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平),叱吒则风云变色(仄)。 以此制敌(平),何敌不摧(平)以此图功(平)何功不克(仄)?
公等或居汉地(仄),或协周亲(平);或膺重寄于话言(平),或受顾命于宣室(仄)。言犹在耳(仄),忠岂忘 心(平)。一抔之土未干(平),六尺之孤何托(平)?倘能转祸为福(仄),送往事居(平),共立勤王之勋(平), 无废大君之命(仄),凡诸爵赏(仄),同指山河(平)。若其眷恋穷城(平),徘徊歧路(仄),坐昧先几之兆(仄),必贻 后至之诛(平)。请看今日之域中(平),竟是谁家之天下(仄)!
西湖赋
文/望蓝天
? ? 江吴都会,淮楚瑶池。西湖秀美,天下称奇。纳长风而送碧水,揽天目而源黟岿。杭州仙境,眼饱总疑之缺憾;钱塘湖景,笔到方感之圆归。羲曜瑶彩,水光潋熙。莲叶千重掩之舟径,荷花万点漾之波漪。重檐掩翠,鸥飞柳矶之渚;画舫流丹,箫吹水云之堤。
? ? 至若墨客骚人,名贤古迹。观赏风光,品味月色。白素贞之传说,施夷光之演绎。雷峰塔之神秘,净慈寺前;百井坊之圣贤,钱塘江侧。皇天命笔则传千年;积雪残留则寄万册。昊天右地,苏白二堤以恽辞题;阆苑瑶池,唐宋文豪则留政绩。
? ? 若其清波舞影,静月流觞。半篙烟水,十里荷香。湖面如镜而映倩影,锦鳞沉浮而生波光。桃红吐艳,幽林深处增之妩媚;绿柳轻扬,澄清湖色见之精妆。彩虹飞云,长堤卧浪。闻三秋之桂子,望万里云苍。去耳目之俗尘,仰揖山翠;荡心胸之积垢,俯闻泉芳。
-----------------------------------------------------------------------------------------------------------
32望蓝天小渔村辞赋10期第十一讲作业
中秋赋
文/望蓝天
? ???秋风瘦尽,古韵悠长。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红霞漫于天际,孤骛飞于海疆。醉月洇尘,嫦娥广袖之寞;销魂蚀魄,月容花貌之芳。羁旅抒之不尽悲壮,边地道之不完苍凉。天高气爽,空碧山苍。风随之月魄,气绕之星芒。晓宫阙于何年,问天把酒,秋楼台于穹处,对月举觞。
? ? 原夫泱泱中华,浩浩祚胤。秦月楚歌,汉风唐韵。根脉之源长,楔基之尧舜。拜月敬祖,祈愿之香入云;围火跳傩,丰收之舞欢奋。中秋为节,制肇唐闻。几处秋色以烛夕起,一轮悬镜则教人引。四时八节,无秋则不立;五行八卦,无月则不润。
? ? 若夫瀚然天宇,皎洁星稠。美人似水,明月如钩。崔莺莺待月之西厢,关盼盼守月之燕楼。拜月貂蝉之凄凉,英雄如梦;把觞杨玉之冰冷,社稷似舟。别馆洒不完之清泪,秦楼唱不尽之哀愁。
? ???况乃澄气清浮,露华飘洒。明月当空,秋风在野。桂花乍香则紫薇开,石榴咧嘴则柿子姹。太平年景,稻黄豆熟而鱼蟹肥;富贵里香,农家欢颜而商旅雅。草露新秋之清凉,虫鸣良夜之闲暇。羁旅人之一袖,霜风冷声;思乡泪之满巾,秋月愁夜。莫道前路之复水,且听鸿鹄则一哆。
--------------------------------------------------------------------------------------------------------------------
32望蓝天小渔村辞赋10期第十二讲作业:
日赋
文/望蓝天
? ? 乾坤未启,日月徯苏。天地昏蒙而缥缈,云霞暗澹而虚无。盘古开天,混沌化风之后;神农落地,洪荒造宇之初。
? ? 至其崑仑浩渺,河汉太虚。处甘渊之处,于东海之隅。孽摇頵羝,放金鸡以炽焰;风衮雷泽,引赤日以升扶。常忆勒托之子,难忘夸父之途。可谓千尧世,十日罦。或江湖而水涸,或大地而焦枯。百姓欷歔,虑有馁殍之患;万民涂炭,岂惟转输之虞。裂眦捶胸,后羿奋威而射日;彤弓搭箭,金乌惠化则剔疏。一阳以独芒,九火则皆除。
? ? 若夫季节无声,气温有换。春夏轮回,秋冬流转。水月之澄清。云天之旷远。春迎双燕,知水暖之涧蒌;秋送孤鸿,觉风寒之山荈。何止日之煊,光之灿。炫目未移,妖娆不变。云翻卷之苍桑,海涟漪之绻缱。夏阴涵绿,观赤日之炎炎;冬日带红,赏梅花之艳艳。滋万物于情浓,润百花之于昭烂。寒来暑往,供岁月以峥嵘;斗转星移,老春秋以变幻。雪寒村舍而酒难沽,日暧园林则花易赞。
? ? 只为河清海晏,国本久长。历经风雨,走过沧桑。险遇盘瓠,击鼓敲锣以祈福;难逢日食,纵遐观首以随阳。勤世业之春催,佑我圣德;逸湖田之道远,格于明昌。假使逝水匆匆,韶光落寂;盈虚漫漫,岁月流殇。何况水腾之壮势,日耀之曙光。朝沐晨晖,东海春晴而始旦;夕携花雨,崦嵫日暮而迷香。风轻月朗,岚雾烟霜。花露凝朝,羽容而独秀;天光催影,罄壤而齐祥。
-------------------------------------------------------------------------------------------------------
小渔村辞赋10期第十三次作业
文/望蓝天
以“崇岭横断,灵水长注”为韵。写一篇【黄河赋】。采用次用韵。? ?
? ?? ?享誉旷夷,闻名遐迩。西起于青藏高原之山,东注于天涯渤海之水。甘流润物,滋荣大地之繁华;雪浪淘沙,汇聚中原之迤逦。情如彩凤,奔于壑谷之间,形似蛟龙,赴于江山之咫。(水)
? ?? ?尔其饱经岁月,历尽沧桑。行吟乱涘,啸吼狂漎。盖方圆九省之流域,贯东西万里之绵长。懋业生之旃厦,宏图赠之鸿皇。万年蟒湍,润万顷于沃土;千里霞殚,纳千流于百茫。(长)
? ?? ?观夫澎湃千年,磅礴九省。滚滚黄河,浩浩洪岭。山涌涓涓之雪泉,地吐淙淙清滢。江山霭路,往事之如烟;仙岳霞关,琼楼之古径。河道变迁,干流分横。两岸积其以沙丘,四周飘以绿町。(岭)
? ?? ?既而千源合汇,九曲奔腾。天地所酿,古今相生。应黄河之瑞,祯盛世之荣。越青陇之峻峡,润塞上之造化;灌五色之厚土,滋兆亿之生灵。傍鸡山而折,倚龙门而行。(灵)
? ???况夫滚滚黄沙,濛濛碧岸。其道山横,其途崖断。龙门险要则绝壁断崖,壶口汹涌则高山深涧。湟水迤东南之宽,伫天涯西北之远。平川浩瀚,一脉相承;百城悬跨,曲水蜿蜒。(断)
? ???是故炎黄始至,混沌初明。汹波卷落,狂浪飞惊。拥峰峦交错之势,呈万谷丘壑之形。摧决之昆仑,雷霆澎湃;凌威之泰岳,激浪锵铿。鸿桥飞架,天堑陈横。风飘云疏,翩翩若催波之凝浪,水舞草茂,折折似青丝之相生。(横)
? ???逮于天地共襄,神州独赋。史载辉煌,经年永固。铁索凌于寒江,兰舟系于玉屿。平流神州之大地,黄沙飞沉;倒泻宇宙之银河,巨浪倾注。席卷之六千里,洗绦苦愁;淘尽之千古风流,飞棹险阻。(注)
? ???昔者伏羲育化,炎帝开穹。鲧禹浚疏,苍生茂丰。承运之轩辕于沃土,纳精之夸父自东虹。贾三让策定之固若金汤,郑国开筑;姜师度复修之渠充丘壑,盛唐推崇。郭守敬之浚渠,南北漕运,贾友桓之筑坝,两岸槎通。(崇)
? ???伟哉!壮哉!万里长河,千古华夏。繁衍儿孙,传承文化。渭水之青岚,雁门之黛瓦。华山烟云引多少之英雄,太行风月留古今之图霸。祖逖击楫,魏武挥鞭;宗泽呼河,太宗治下。凝民族之精魂,聚天地之气雅。日照江野,吟成辉煌四海之诗,水生波澜,绘就壮丽山河之画。
----------------------------------------------------------------------------------------------------------
小渔村辞赋10期第十五讲作业
作业:以“天地无私,仁善友爱”为韵,写一篇《故乡赋》
江淮赋
文/望蓝天
? ? 神州万里,华夏千年。江淮锦绣,吴楚浩繁。沧桑之岁月,风雨之江山。览三皇开基之圣贤豪杰;浩如星汉;看两河畅襟之雅士墨客,苍如云天。江淮流域,亦文明孕育之所;吴楚大地,乃造化钟灵之源。上下之三千年,列春秋而起龙凤;方圆之八千里;驰日月而炳婵娟。黄皖九琅,南北青山之屹屹;淮淝新泗,源流碧水之潺潺。汉风吴韵,楚月淮山。神思魂绕,客醉梦还。览江淮之地图,心潮澎湃;阅江淮之历史;意绪悲欢。历经千年之风霜雨雪,饱尝百世之寂寞寒烟。(天)
? ???观夫天地清幽,江山奇秀。巍巍青山,茫茫碧阜。凝融一脉之繁暇,汇聚八方之财富。地接江北,处吴楚之要冲;背依中原,为江淮之窗牖。巍巍大山收之眼底,吞湖吐江;滔滔长江穿之东西,怀峦抱岫。水岸画彩,徽州雕镂。天柱碧洞如之翡翠,新安旖旎似之画釉。吴天楚地,雄踞华夏之腹心;皖山淮河,地接南北之通口。黄山九华,皖江一杻。入景而凝眸,入诗则锦绣。归不看岳,黄山险美而绝伦,淮河浩荡而缥缈,落犹回首。天地形胜,尽得山水之幸宠;鬼斧神工,独享天地之独厚。(友)
? ???昔者长淮大地,楚汉霸图。功昭千代,德荫万居。承先祖之功业,阅历史之博儒。往事惊腾,俊杰成恢弘之事业;悲歌舒啸,英雄有浩荡之征途。纵横韬略,驰骋淮涂。扶危之逐鹿,济世之踌躇。试看千百之年间,天风海雨;磨砺几多之岁月;水露山珠。英风遍绕,豪气尽誉。三国烽烟之云尽,淝水战役之功无。张辽一旅之师,威震敌胆;苻坚百万之众,鹤唳风疏。(无)
? ???至其神州悠悠,史迹斑斓。历史千秋,江淮两岸。盘古开天而辟地,尧舜躬耕则勤勉。人文厚重,积二千年之沧桑;史脉久远,历数百代之巨变。耀神州而比日辉,列春秋而壮其善。创文明之精深,育文化之灿烂。华夏浩浩,一统炎黄;江淮淼淼,尊列皇汉。指点江山,纵论千古之人物;激扬文字,留存一时英雄之灿烂。牧野之战,子牙立功而名垂青史;道德宝典,老子探究而兴衰研判。逍遥游篇,庄子设喻仪态之方;统合诸侯,夷吾助齐称霸之战。悲歌虞兮,霸王挥剑而壮志昂;风起云飞,刘邦垓下则威风演。煮酒论之英雄,灵山聚之好汉。曹公教弩台而点将,公瑾听风阁则夜案。张辽逍遥津而威震,孙权飞骑桥则魄散。东吴霸业,立基业于孙郎;雄关要隘,当秣陵则突显。圣哲相传,代有璀璨。溯史究源,人文祥瀚。天地钟灵,物华孕天宝之繁盛;山川毓秀,地灵出人杰之聚散。淝水草木之皆兵,太白天门之中断。包青天刚正之不阿,百姓敬仰;李鸿章纪律之严明,淮军创建。禹锡陋室,铭志天下而昭彰;东坡过邑,有道古今江畔。龙兴庙里,元璋百战大明以盛昌;醉翁亭中,欧阳千年华章则经典。英雄而枚不胜举,名人则浩若星瀚。(善)
? ?? ?至乃江淮千里,碧波万漪。真直敦厚,气势自威。人文锦绣之地,中原财富之基。浩浩长江,奔腾磅礴而豪气;巍巍青岭,苍茫起伏而称奇。江淮儿女,日月同熙。民性之敦厚,率性之仁慈。形胜参差,常览绮丽之风景;涛澜汹涌,总读清幽之青词。笔墨纸砚,独技盛魁。皖地而多君子,江淮则尽眉清。善良和亲,赖江南细雨之滋润;嘉言懿行,籍中原春风之无私。孝道可敬,功名自知。一杯美酒,展示主人之盛情;一曲黄梅,渲染江淮之韵姿。古柘涉台,闾左千秋浩然之气;符离晓渡,朱葛万夫不当之威。苟利社稷,生死以之。捉抵胸之羽箭,扶倾厦之将危。背负青天,无分贫富之贵贱;胸有丘壑,不问华夷之愚痴。闵子骞孝道之可敬,季公子诚信之无欺。徽剧进京,通俗而高雅;黄梅隽永,宝贵而华辉。 皖风徽韵,淮水古祠。礼让分金之台,百世称颂;心比管鲍之交,千秋名垂。(私)
? ?? ?况复秀水灵山,荣芬桃李。科教文化,闻名遐迩。观其表而解其胜,探其微而知其里。由野蛮而归文明,崇文兴教;正风俗学以致用,胸怀桑梓。杏坛德尚,崇科学而宏图;明礼诚信,倡文明而壮志。临风高路,以科学为依据;游目青云,即创新为宗旨。解妙象于天宫,化玄序于地底。高校百所,以科大为龙头;科研千家,以科院为主帅。华夏名校,盛誉于五洲;中国科大,名扬于万里。冠百城而称雄,睥万里而为势。大学城中二十万之学子,闻鸡起舞;科技园里五十万之人才,挑灯不寐。刺世悯农,百代独崇新学之府;尊情爱国,千年相承故城之地。(地)
? ???乃知天地浩瀚,沧田回循。筚路蓝缕,锄月耕云。踵事增华,天道酬勤。圆容之天下,尊显之古今。楚地吴天,处处风光而美妍;徽水皖山,时时景色而宜人。前有古人,星光而灿烂;后有来者,群英而频频。上下千年,煌煌史册惊天而动地;纵横百里,灿灿锦程震古而铄今。山川迤逦,物产富甲天下;钟灵毓秀,通儒独占江春。兢兢学子,展望未来而勤恳;霜霜白发,沐浴晚霞则怡神。深化改革,洞明帷幄之妙;强力崛起,玄览大音之纯。百业隆兴,五洲交邻。金龙腾跃,丹凤鸣吟。敢为人先,掀乡村改革之巨浪;愿因春早,漾百姓满面之新春。革故鼎新,扬风而扢雅;与时俱进,发奋而艰辛。孕育万物,纳天地之灵气;恩泽天下,增江淮之德仁。(仁)
? ?? ? 唯愿江淮繁荣,日月光彩。政通景明,世风人慨。向阳花木之春,浩歌大风之凯。兼收并蓄,喜迎万里之春潮;海纳百川,笑纳八方之财海。古老华夏博大而精深,神奇江淮健行而厚爱。吞吐万般之气象,海浪江涛;葱笼一派春光,云山雾霭。寓拓创新蓝图之规划,勇立潮头伟业之不败。感今怀古,每思风物而峥嵘;毓秀钟灵,因念江山而感概。乘改革开放之风,踏创新发展之带。情酣意醉,春树连云而从容;锦簇花团,天风共我则豪迈。(爱)
? ?? ?美哉,我之江淮!美丽江淮,无美不臻。壮哉,我之江淮!逸兴遄飞,豪情万丈;抚今追昔,思接千载。寄深情以颂桑梓,作长赋而歌江淮。
----------------------------------------------------------------------------------------------------------------------
小渔村辞赋10期第十七讲作业
七夕赋
文/望蓝天
? ???春没暑逝,月沉清秋。天宫寒兮风冷,人间花落兮水流。空窗画月,天庭绣楼。星繁天际阔兮,花好月来愁。灼灼群曜争辉兮,皓月冉冉如钩。揽云河与层浪兮,鹊桥冀谋。集金风枕玉露兮,鸾跂鸿游。尽红尘与佳话兮,琴瑟在 悠。星河断兮今夕,金风兮玉露。佳期梦兮何日,离空居幽。怅音书之迢递兮,恨永夜之纡柔。
? ? 于是思萦绕兮,觅寻七夕鹊桥会。闻织女之机杼兮,怀牵牛之叹息。思如茧兮宵展转而不寐,情无移兮月迷离而无极。嗟良辰之难得兮,慨韶华之易逝。悠悠天汉兮星渡,织女牛郎兮如咫。苍穹万里兮银何宽,心难断兮情难止。一夜飞度关山之月兮,以慰我思远别离。相圆促促兮,何其短涕。今夕何夕兮云漫漫而观天,欲饮未饮兮星稀稀而垂泪。
? ???嗟乎,伊人红妆,春闺怨悲。玉阶白露兮流光泻地,明河共影兮披衣露滋。安得身有双飞翼兮,剪云汉于参差。函绵邈于尺素兮,罄澄心于凝思。灭烛怜光兮清宵步月,含情凝睇兮天涯此时。鹊桥何在兮音尘万里,锦瑟无弦兮晓梦难期。意惶惑而靡宁兮,魂无依而栖迟!岁逢促蹙,聊寄锦书兮谁归?思念绵绵不绝屡兮,今宵散兮再云何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