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若隐天涯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初级班第十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68

主题

486

帖子

150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0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8-4 16: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题。 于 2019-8-4 16:31 编辑

1.你对蜀的兴废 的理解

与刘备相比,诸葛亮身上的光环实在太多了。在未出茅庐之时,就有“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的美誉。出山之后,诸葛亮协助原本籍籍无名的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与强悍的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此过程中诸葛孔明的智计无双已经成为天下人的共识。按现在的说法,诸葛亮就是三国时期智慧的代言人。相比之下,刘备就显得逊色很多,除了身上“刘皇叔”的皇室血统光环,几乎没有其他为人称道之处。但是论管理能力,二者却有天壤之别。
刘备在位期间,蜀国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个个骁勇善战,独当一面。刘备死后,蜀国基本由诸葛亮全盘管理。话说诸葛亮的工作态度无可挑剔,兢兢业业,如履薄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国已经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地步了。虽然五虎上将的第二代都在,但是没有一个人成长为其父辈那样的盖世英豪。原因何在?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诸葛亮一生太谨慎了,他身负托孤重任,不愿蜀国出一点儿闪失,因此每一件事都亲自参与。比如,蜀国的将军们会在出征时随身携带丞相赐予的锦囊,遇到困难打开锦囊。通过这种方式,诸葛亮代替将军们决定战局走向,即使不在现场也可以指挥千军万马。如果打了胜仗则“多亏锦囊妙计”,打了败仗便“此乃天意”。换句话说,无论胜败,都是诸葛亮的责任,跟这群带兵打仗的将军没有任何关系。

这种情况下,诸葛亮麾下的将军只要听话就好,并不会有承担责任的压力,当然也就不会有要求成长的愿望。在他们看来,丞相的计谋天下无双,只要照做就可以了。唯一例外的马谡,还在兵败后被诸葛亮挥泪斩首。

在诸葛亮的治理之下,蜀国的将军们就是执行命令的机器。他们无从成长,无从学习,一切跟着丞相走就好。丞相在世时一切安好,丞相去世之后,这些将军中没有一个被培养成治国之才,蜀国的衰落已成定局。

诸葛亮为人称颂的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但是他的管理方式存在重大缺陷。究其原因,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其“一生惟谨慎”,不敢让手下人犯错,不敢拿蜀国的前途冒险,希望蜀国平平安安。但是事与愿违,没有经历过任何风险的蜀国在这种平安的环境中慢慢衰弱下去,直至无力回天。

2.简述司马昭、钟会、姜维邓艾、卫瓘之间的内斗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人才辈出,其中魏国的邓艾、钟会,以及蜀汉的姜维等三员大将被称为后三国时代的三杰,若论三人的才干,其他人简直是望尘莫及,罕有其匹。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们三人最终却栽在了一介书生卫瓘的手里,唐人有诗云“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卫瓘在曹魏末年的政治斗争中独善其身,在与钟会、邓艾的较量中大获全胜,最终却死在西晋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卫瓘死后多年,经过他的女儿以及朝臣们上书,卫瓘一案才得以最终昭雪,晋惠帝司马衷下诏追赠卫瓘假黄钺、兰陵郡公,追谥成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3

帖子

5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7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9-9-27 09: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1.你对蜀的兴废 的理解
答:蜀国初兴时,当汉末乱世,刘备胸怀大志,礼贤下士,在他周围会聚了一大批有才能的人,一时文武齐备,当其占荆州,取西川,下汉中后,是鼎盛时期,确实具有与曹魏叫板的实力。
蜀国其败始于关羽守荆州之失,当时关北拒曹是成功的,如果关还能东和东吴待刘备西川稳定一段时期,则三国大势历史可能改写。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荆州失,关羽亡后,西蜀偏安一隅,人才凋敝。已经沦为三国中最弱小的国家,刘备伐吴失败,加速了蜀国灭亡的步伐,受托孤之重的诸葛亮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一时也能自保。但后主昏庸,诸葛亮死后,奉遗命继承遗志的人才能均不及诸葛,蒋琬、费祎、董允等执政,因循守成,无有建树,这些人尚能守旧,但他们与诸葛亮也差不多是同时代的人,诸葛亮之后,这批 蜀国精英也相继故去,然后蜀国宦官秉权,政治腐败,国君昏庸,国力更趋衰弱。终于成为三国中最先败亡的国家。
2.简述司马昭、钟会、姜维邓艾、卫瓘之间的内斗
答:司马昭要想篡位,必须建立功业。怎么立功呢?伐蜀。他想大规模伐蜀,可是多数群臣都认为不可,就连一直在关中和姜维抗衡的邓艾都持反对意见,只有司隶校尉钟会赞同。
   姜维在看到刘禅已经降魏,心中悲愤,只能投降。但是,姜维并不甘心,他主动接触钟会,并且挑起钟会在蜀地割据自立的野心。邓艾率先突进成都,在成都耀武扬威 。攻蜀汉的钟会因为嫉妒邓艾先行攻入成都,与邓艾争功,姜维施反间计,煽动钟会污蔑邓艾,卫瓘当时是司马昭派去的监军,他与钟会在司马昭面前恶意诋毁邓艾,最后卫瓘杀死了邓艾父子。
     钟会手中有几十万大军,加上姜维的十万蜀军,倚仗蜀道天险,完全可以在蜀汉自立。于是,钟会和姜维日夜谋划,准备兵变。姜维想在钟会杀掉魏军高级将领之后,自己再杀掉钟会,光复蜀国。可是,消息竟然泄露了,而告密的的人就是卫瓘。卫瓘是司马昭一手提拔的,知恩图报的卫瓘早就把自己的命卖给了司马氏,怎么可能还会跟着钟会一块谋反呢,所以在当天晚上,卫瓘就把钟会要谋反的消息告诉了胡烈等将领。胡烈赶紧调集军队包围了皇宫,不过卫瓘还在里面,所以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而紧跟着,钟会又犯了第二个错误,他居然想要让卫瓘去外面安抚将士。 等到卫瓘出了城,立马就发布讨贼檄文,命令大军征讨钟会。最终钟会被乱箭射死,而作为同谋的姜维眼看大势已去,也拔剑自尽了。三国后期最有名的三个大人物,都被卫瓘这个文弱书生给除掉了,不得不说,卫瓘真的是太牛了。所以在这场政治都整中最后的赢家就是司马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9:22 , Processed in 0.0507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