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小西

小渔村36期律诗班七律第十一讲A组作业【评阅翰墨韵香老...

[复制链接]

0

主题

554

帖子

5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54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22 08: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风换流年 于 2019-5-22 08:54 编辑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
A组长-西风换流年
一、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按写作手法,承可以分为:顺承、递进式承接、并列式承接、设问式承接、逆承。
二、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答:1、颔联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
2、颔联不能走题,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自然地按照起的意境来继续深入地描写。
3、“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承在构思布局,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
4、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因为起是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人物在做什么的,所以对景色的描写就有了限制;而承因为没有了这样的限制,可以放开手来大笔墨地进行描写。
5、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而承的物事,必须要承起而展开,也就是要为起而展开,要和转有关联,这是必须的。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使其画面生动起来,生动而不呆板。
总之,承,不能只顾了描写而忘记了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
6、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
哪一句该承接哪一句或哪几个字,都有严格的章法,须得一丝不苟。
7、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补之。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均须以虚实螺旋式描述之。景为实,情为虚,前实者后虚,前虚者后实。俱实者板滞,俱虚者浮滑。若专写情或专写景,则难收生动空灵之致、隽永超迈之妙。
8、一般颔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特别说明一点,起和承是相同意境或话题下的两个步骤或环节,不能割裂开来。承是起的佐辅,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扩展、提升或深入,并以之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因此,承,绝不能脱离起的话题而另起一个话题。
三、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节日感怀
文/西风换流年
小诗一首吟慈母,忆昔深恩两泪飞。
我病累她常早起,家贫为子总迟归。
辛酸半世衣无锦,坎坷经年发早稀。   
针线已停花老眼,灯前难再巧缝衣。

点评

不足地方,可以大意了,早衣重字了,下次注意,基础非常好,加油1  发表于 2019-5-23 13:40
诗律立意明确,对仗工整,气脉相通,意境相连,突出了母爱,好律,学习了  发表于 2019-5-23 13:27
组长你好,应答部门看样子是下功复复习了讲义,回答详细完整,非常好,赞一个!  发表于 2019-5-23 13: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7

帖子

2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1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22 08: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兰组20雨点 于 2019-5-26 14:01 编辑

小渔村36期律诗班七律第十一讲A组作业:
A09-雨点

1、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承”按写作手法分:
1)顺承:
所谓顺承,就是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
是在 “起’’基础上的发展,安排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2)递进式承接。
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3)并列承接:
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
4)一问一答:
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5)逆承:
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2、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答:1、它是承接首联的句子,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
对仗的句子除平仄相对外,还要区别词性,使词性相对。
2、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
3、“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
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承在构思布局,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
4、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
因为起是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人物在做什么的,所以对景色的描写就有了限制。
而承因为没有了这样的限制,可以放开手来大笔墨地进行描写。
5、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
而承的物事,必须要承起而展开,
也就是要为起而展开,要和转有关联,这是必须的。
6、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
哪一句该承接哪一句或哪几个字,都有严格的章法,须得一丝不苟。
7、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
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
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均须以虚实螺旋式描述之。
景为实,情为虚,前实者后虚,前虚者后实。
俱实者板滞,俱虚者浮滑。若专写情或专写景,则难收生动空灵之致,渊永超迈之妙。
8、一般颌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

3、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七律·感恩八十三岁已糊涂的老母亲
文/雨点

步履艰移柱杖行,孤身偏向雪中迎。
棉衣不敌三冬冷,病体难承病孽狞。
我辈环腰频劝阻,娘亲拼死苦离挣。
忽生一句接孙去,顿教家人热泪倾。

点评

诗律立意很好,年迈的老母,起、承、转、合一脉惯通,不足之处,挣不同一个韵部,接失律。,加油!  发表于 2019-5-26 07:03
雨点同学你好,应答部分回答非常好,认真看讲义了,赞  发表于 2019-5-23 13: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3

帖子

16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0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22 14:21: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
1、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一、承按内容可以分为:
1、景承:起写景和承写景作用不大相同。起写景主要是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的作用;承写景则主要是对起的承接,是顺着起句自然而然延伸。
2、意承:顺着起的意脉展开联想,引起下联的抒情。
3、点题承:就是从诗脉发展上说,承具有点题作用。事实上点题和写意是分不开的。
二,按写作手法分
1、顺承:所谓顺承,就是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是在 “起’’基础上的发展,安排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2、递进式承接: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在两个句子中,后句的意思在前句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推进。由不一定十分明确到比较明确,意思进了一层,两句间是递进关系。
3、并列承接: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各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表述诠释或验证中心主题,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4、一问一答: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5、逆承: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这多出现在律诗中。清代著名学者金圣叹有过精辟的论述:“三四(笔者注:此指律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下同)自来只是承之一体,不必用力太过。若上文发笔意在起句,则三四可尽承起句。若发笔意在次句,则可尽承四句。若发笔起句次句尽有意,则三四必须双承之。双承之者,或是顺承,或是逆承。顺承则三承一,四承二;逆则三反先承二,四乃徐承一也。
2、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答,一是承接首联的句子,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对仗的句子除平仄相对外,还要区别词性,使词性相对。
二是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
三是“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
四是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
五是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而承的物事,必须要承起而展开,也就是要为起而展开,要和转有关联,这是必须的。
六是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
七是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缓。
8、一般颔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
3、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母亲节感怀
微笑面对

每临母节忆恩娘,思念慈颜痛断肠。
勤俭持家缝冷暖,辛劳过日度沧桑。
扶危济困亲邻赞,敬老尊贤爱意藏。
未报春晖心有愧,梦中尽孝泣高堂。

点评

诗律格律正确,意脉相通,一气呵成,不错的作品,学习了,有基础的同学,学习了  发表于 2019-5-26 07:12
微笑面对你好,应答部分回答很好,赞!  发表于 2019-5-26 07: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7

帖子

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23 01: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依 于 2019-5-25 20:38 编辑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
A-05 阿依

1、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按写作手法,承可分为:顺承、递进式承接、并列式承接、设问式承接、逆承。

2、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答:1、颔联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
      2、颔联不能走题,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自然地按照起的意境来继续深入地描写。
      3、“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承在构思布局,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脉不中断,意境不能偏离主题。
      4、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因为起是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人物在做什么的,所以对景色的描写就有了限制;而承因为没有了这样的限制,可以放开手来大笔墨地进行描写。
      5、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而承的物事,必须要承起而展开,也就是要为起而展开,要和转有关联,这是必须的。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使其画面生动起来,生动而不呆板。
总之,承,不能只顾了描写而忘记了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
      6、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
哪一句该承接哪一句或哪几个字,都有严格的章法,须得一丝不苟。
      7、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补之。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均须以虚实螺旋式描述之。景为实,情为虚,前实者后虚,前虚者后实。俱实者板滞,俱虚者浮滑。若专写情或专写景,则难收生动空灵之致、隽永超迈之妙。
       8、一般颔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特别说明一点,起和承是相同意境或话题下的两个步骤或环节,不能割裂开来。承是起的佐辅,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扩展、提升或深入,并以之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因此,承,绝不能脱离起的话题而另起一个话题。

3、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七律  母亲
                    文/阿依
娘亲远去三年整,举望英容泪眼萦。
舍后房前忙事务,田间坝外备深耕。
求生当处离家去,尽养如今在梦行。
子欲孝而亲不待,悲怀涕泣向谁呈。

点评

诗委起句说明线亲已逝世,承虽想表达线亲身前的过往,但没衔接好,其它还是很不错的,学习了,加油!  发表于 2019-5-26 07:20
阿依你好,应答部分完整,回答正确,赞!  发表于 2019-5-26 07: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93

帖子

3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1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25 12: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A13秋叶飘零
1、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五种。1.顺承,即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情况。2.递进式。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意思更递进一层。3.并列承。即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俩事,或一事的俩方面。成横向并列。4.问答式承接。5.逆承。即没按起句的先后顺序承接,而是颠倒顺序。如发笔起句次句均有意,则三四句须双承接。双承有顺承,有逆承。顺承则三承一,四承二。逆承则三承二,四承一。
2、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答:(1)按照对仗要求做好对仗。(2)紧承首联,稳健顺承,气脉畅通,意境相连,辅佐好起句。(3)根据情况,选定形式,内联紧密,气不中断,意不偏离。(4)比起句描写深入生动,一浪高过一浪。(5)承上启下。用好动词。(6)层次清晰,结构紧密。(7)和起句有机结合,虚实有秩,螺旋上升。(8)颔联最后三字要为颈联做好铺垫。
3、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七律.梦
文/秋叶飘零

梦里依稀见老娘,雪中送被面容苍。
手提美味因儿瘦,身负棉衣恐女凉。
惊起披衣迎后院,转身引母入前堂。
纵然卅载阴阳隔,舐犊之情未敢忘。

点评

诗律立意还是扣题。对仗稍有不工,衣,身重字,其它不错,加油!  发表于 2019-5-26 07:25
秋叶飘零你好,应答部分完成的很好,复习了讲义,赞!  发表于 2019-5-26 07: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7

帖子

20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28 16: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
1、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5种
2、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答:答:(1)按照对仗要求做好对仗。(2)紧承首联,稳健顺承,气脉畅通,意境相连,辅佐好起句。(3)根据情况,选定形式,内联紧密,气不中断,意不偏离。(4)比起句描写深入生动,一浪高过一浪。(5)承上启下。用好动词。(6)层次清晰,结构紧密。(7)和起句有机结合,虚实有秩,螺旋上升。(8)颔联最后三字要为颈联做好铺垫。
3、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七律/母亲
             A03--林中小溪
小楼北望是家乡,绿水青山绕瓦房。
檐下母亲频转首,鬓边短发已添霜。
眼中期盼眼中写,桌上佳肴桌上凉。
儿女打工居异地,孤身只影立斜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5

帖子

2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5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30 18: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第十一讲作业
A30―红叶醉秋风
一、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按写作手法,承可以分为:顺承、递进式承接、并列式承接、设问式承接、逆承。
二、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答:
1、颔联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
2、颔联不能走题,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自然地按照起的意境来继续深入地描写。
3、“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承在构思布局,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脉不中断,意境不能偏离主题。
4、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因为起是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人物在做什么的,所以对景色的描写就有了限制;而承因为没有了这样的限制,可以放开手来大笔墨地进行描写。
5、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而承的物事,必须要承起而展开,也就是要为起而展开,要和转有关联,这是必须的。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使其画面生动起来,生动而不呆板。
总之,承,不能只顾了描写而忘记了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
6、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
哪一句该承接哪一句或哪几个字,都有严格的章法,须得一丝不苟。
7、注意起如果是急的,那么承宜纡缓;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补之。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均须以虚实螺旋式描述之。景为实,情为虚,前实者后虚,前虚者后实。俱实者板滞,俱虚者浮滑。若专写情或专写景,则难收生动空灵之致、隽永超迈之妙。
8、一般颔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特别说明一点,起和承是相同意境或话题下的两个步骤或环节,不能割裂开来。承是起的佐辅,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扩展、提升或深入,并以之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因此,承,绝不能脱离起的话题而另起一个话题。
三、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清明祭
A30―红叶醉秋风
风寒雨细湿行人,几处烟灰欲入尘。
脚重不能挪半步,心伤直会望千巡。
孤魂已是天涯远,双泪难还咫尺亲。
惟愿黄泉无苦痛,青春作伴永安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4

帖子

5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54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8-22 17: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
A19-木槿花开  
一、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按写作手法,承可以分为:顺承、递进式承接、并列式承接、设问式承接、逆承。
二、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答:1、颔联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
2、颔联不能走题,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自然地按照起的意境来继续深入地描写。
3、“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承在构思布局,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
4、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因为起是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人物在做什么的,所以对景色的描写就有了限制;而承因为没有了这样的限制,可以放开手来大笔墨地进行描写。
5、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而承的物事,必须要承起而展开,也就是要为起而展开,要和转有关联,这是必须的。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使其画面生动起来,生动而不呆板。
总之,承,不能只顾了描写而忘记了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
6、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
哪一句该承接哪一句或哪几个字,都有严格的章法,须得一丝不苟。
7、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补之。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均须以虚实螺旋式描述之。景为实,情为虚,前实者后虚,前虚者后实。俱实者板滞,俱虚者浮滑。若专写情或专写景,则难收生动空灵之致、隽永超迈之妙。
8、一般颔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特别说明一点,起和承是相同意境或话题下的两个步骤或环节,不能割裂开来。承是起的佐辅,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扩展、提升或深入,并以之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因此,承,绝不能脱离起的话题而另起一个话题。
三、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母亲/木槿花开                                       
怀胎十月几多苦,半世恩情爱满盈。
学语咿呀娘匿笑,我愁相伴到天明。
花颜已去鬓如雪,念我心忧过几更。
纵有千般豪壮语,难书慈母似天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17:33 , Processed in 0.15153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