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小西

小渔村36期律诗班七律第十一讲B组作业【评阅来生缘老师】

[复制链接]

7

主题

544

帖子

5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19 21: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寥词客 于 2019-5-20 15:59 编辑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
B08 寥词客
一、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承按写作手法分为顺承、递进式承接、并列承接、一问一答、逆承等五种。
二、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答:写好颔联要注意如下八点:
    一是承接首联的句子,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对仗的句子除平仄相对外,还要区别词性,使词性相对。
    二是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
    三是“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
    四是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
    五是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
    六是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哪一句该承接哪一句或哪几个字,都有严格的章法,须得一丝不苟。
     七是要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赴之。
    八是一般颌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
        
三、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七律.母亲节
文/寥词客
五月似闻秋意深。潇潇夜雨动风林,
感怀身世孤灯瘦,回首情亲永夕吟。
寒骨已成泉下土,慈容唯有梦中寻。
只今惆怅东风尽,难报春晖一寸心。

点评

起句前分句与后分句之间标点符号互换了,可能是操作失误的原因。我记得我们学词时要求过,标点符号在句子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衬心学习了。  发表于 2019-5-22 21:25
整首律感情真挚,字里行间处可见有一定功底。一般七律起句入情,若后面遣词造句跟不上的话,很容易造成头重脚轻的感觉。  发表于 2019-5-22 21:14
读完整首才明白过来,原来是五月母亲节到了,而母亲却不在了。起句后分句化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句。  发表于 2019-5-22 21:11
问好寥词客。问答题回答正确。七律标题应为:七律·母亲节,点为中间点。刚开始读起句前分句时,似乎感觉写错时令了,五月怎会秋意深?  发表于 2019-5-22 2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081

帖子

15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81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9-5-20 08: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

                B30-香山红叶飘

1、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1)顺承。2)递进承接3,)并列承接。4)一问一答承接。5)逆承。

2、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答:1、是承接首联的句子,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
对仗的句子除平仄相对外,还要区别词性,使词性相对。
2、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
3、“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承在构思布局,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
4、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因为起是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人物在做什么的,所以对景色的描写就有了限制。而承因为没有了这样的限制,可以放开手来大笔墨地进行描写。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诗中,起句平平,而承句美妙生动。
5、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而承的物事,必须要承起而展开,也就是要为起而展开,要和转有关联,这是必须的。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使其画面生动起来,生动而不呆板。总之,承,不能只顾了描写而忘记了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
6、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
7、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赴之。
8、一般颌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承是起的佐辅,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扩展、提升或深入,并以之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

3、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母亲
???????????????????????????文/香山红叶飘

近日娘亲电话频,只言随意惦家孙。
总因慈母常思念,故而游神不问询。
惊憾回家娘已病,愧惭顾己业相拼。
:“担心子女营生误,几次欲言又止音。”

点评

脉络清晰,只是每句前两字词性缺乏变化,显得刻意了,,母爱是伟大的,小细节就能彰显这份浓浓的情。  发表于 2019-5-25 22:05
香山红叶飘好:一二题正确。  发表于 2019-5-25 21: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4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7
发表于 2019-5-20 15: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
B16-醉千霜
1、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1). 顺承:所谓顺承,就是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
(2). 递进式承接: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3).并列承接: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
(4).一问一答: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5).逆承: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2、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答1)它是承接首联的句子,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对仗的句子除平仄相对外,还要区别词性,使词性相对。
(2)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
(3)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承在构思布局,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
(4)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
(5)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
(6)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哪一句该承接哪一句或哪几个字,都有严格的章法,须得一丝不苟。
(7)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赴之。
(8)一般颌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
3、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流光
文/千霜
笔下诗书无几许,凭栏只得独跢伫。
鸣蝉落日尽荒凉,旋叶回风似凄楚。
秋扫绛云留碧天,月迁霜浪泊烟渚。
愁来依有万般闲,莫叫愁时东海去。

点评

物象多且乱,首联徘徊,颔联眼中所见,荒凉凄楚,颈联又碧天,月霜,尾联没看懂。  发表于 2019-5-22 22:31
我们作业要求的诗平水韵,您又没有按要求写。  发表于 2019-5-22 22:23
千霜好:一二题正确。  发表于 2019-5-22 22: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6

帖子

5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5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20 22: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般若心灯 于 2019-5-21 10:19 编辑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
B21-般若心灯
1、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1 顺承;
所谓顺承,就是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 造之“势”顺势延伸。
是在“起”基础上的发展,按排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2 递进式承接。
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
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3 并列承接。
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
4 一问一答。
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5 逆承。
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2、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答:1.它是承接首联的句子,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
对仗的句子除平仄相对外,还要区别词性,使词性相对。
2、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
3、“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承在构思布局,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
4、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因为起是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人物在做什么的,所以对景色的描写就有了限制。而承因为没有了这样的限制,可以放开手来大笔墨地进行描写。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诗中,起句平平,而承句美妙生动。
5、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而承的物事,必须要承起而展开,也就是要为起而展开,要和转有关联,这是必须的。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使其画面生动起来,生动而不呆板。总之,承,不能只顾了描写而忘记了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
6、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
7、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赴之。
8、一般颌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承是起的佐辅,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扩展、提升或深入,并以之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
3、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母亲
兰芳桂茂苍皤映,清影仙萱漾锦霞。
劳织衰颜风雨曲,苦滋善目暑寒花。
柔仁寒室聚暄暖,刚毅荒年过陡斜。
无倦勤劬儿女泪,经吟难报愧慈鸦。






点评

首联感觉太虚,清影怎么漾锦霞,腮可飞霞。颔联又写衰颜,和上联矛盾,整首诗空洞,词语的堆砌痕迹严重,缺乏细节描写。  发表于 2019-5-22 22:21
般若心灯好,一二题正确。  发表于 2019-5-22 2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77

帖子

5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77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21 07: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诗律何福春 于 2019-5-21 14:59 编辑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
B03一何福春

1、        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顺承  递进式承接  并列式承接  一问一答  逆承
2、        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它是承接首联的句子,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
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
自然地按照起的意境来继续深入地描写。
“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承在构思布局,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
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因为起是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人物在做什么的,所以对景色的描写就有了限制。
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而承的物事,必须要承起而展开,也就是要为起而展开,要和转有关联,这是必须的。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使其画面生动起来,生动而不呆板。
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
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赴之。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一般颔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特别说明一点,起和承是相同意境或话题下的两个步骤或环节。不能割裂开来。承是起的佐辅,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扩展、提升或深入,并以之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因此,承,绝不能脱离起的话题而另起一个话题。
3、        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七律    祭母
                      何福春
噩耗传来远异乡,临终未及泪盈裳。
送儿十里叮寒暖,书信千封问短长。
数忆慈容惊醒梦,常怀教悔绕萦堂。
如今高速三时路,祭日年年笃敬香。

点评

一二题正确。  发表于 2019-5-22 22:12
何福春好:脉络清晰,“惊醒梦”感觉不如惊梦醒,绕萦别扭,情感真挚,不错的一首诗,赞一个!  发表于 2019-5-22 22: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7

帖子

27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21 09: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语春秋 于 2019-5-22 11:55 编辑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
B10-一语春秋
1、        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顺承  递进式承接  并列式承接  一问一答  逆承
2、        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它是承接首联的句子,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
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
自然地按照起的意境来继续深入地描写。
“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承在构思布局,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
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因为起是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人物在做什么的,所以对景色的描写就有了限制。
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而承的物事,必须要承起而展开,也就是要为起而展开,要和转有关联,这是必须的。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使其画面生动起来,生动而不呆板。
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
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赴之。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一般颔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特别说明一点,起和承是相同意境或话题下的两个步骤或环节。不能割裂开来。承是起的佐辅,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扩展、提升或深入,并以之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因此,承,绝不能脱离起的话题而另起一个话题。
3、        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七律.母亲
一语春秋
又听电话母亲愁,育我如今三十秋。
心里忆来含苦涩,眼中看处带温柔。
仍存教子谋生意,不觉银丝爬上头。
总有叮咛于耳畔,常怀忐忑尽担忧。

点评

谢谢老师点评  发表于 2019-5-25 10:23
一二题正确。  发表于 2019-5-22 22:12
谋篇布局不足,诗句还需再炼。  发表于 2019-5-22 21:56
一语春秋好:“母亲愁”有歧义,是思母愁还是母亲在愁,既然是听电话,颔联下分句不合理,尾联上分句作者角度,下分句又成了母亲的角度。  发表于 2019-5-22 21: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5

帖子

3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9-5-21 19: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
B 05-写意
一、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
1, 顺承。所谓顺承,就是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
2, 递进式承接。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3, 并列承接。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各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表述诠释或验证中心主题,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4、一问一答。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5、逆承。就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二、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答:
1、它是承接首联的句子,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对仗的句子除平仄相对外,还要区别词性,使词性相对。
2、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
3、“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承在构思布局,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
4、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因为起是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人物在做什么的,所以对景色的描写就有了限制。
而承因为没有了这样的限制,可以放开手来大笔墨地进行描写。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诗中,起句平平,而承句美妙生动。
5、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
6、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哪一句该承接哪一句或哪几个字,都有严格的章法,须得一丝不苟。
7、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赴之。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
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均须以虚实螺旋式描述之。景为实,情为虚,前实者后虚,前虚者后实。
8、一般颌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特别说明一点,起和承是相同意境或话题下的两个步骤或环节。不能割裂开来。承是起的佐辅,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扩展、提升或深入,并以之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
三、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母亲
     写意
白发苍苍步态偏,灶台转辗已多年。
挑灯永夜针缝密,携犬村头眼望穿。
长叹子孙离我久,徒留老妪叫谁怜。
有儿也做无儿看,莫羡邻家绕膝前。

点评

一二题正确。  发表于 2019-5-22 22:12
这是以母亲的角色写的,从“离我久”这里可以看出来,想儿孙而看不到,莫羡就说不通了,羡慕才对,徒羡?  发表于 2019-5-22 21:37
写意老师好:起承转合很好,一样有挤韵,撞韵得字,辗转,眼,羡,看。不算大问题,尽量避免。  发表于 2019-5-22 2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9

帖子

12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7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21 20: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B06-花泽

1、        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顺承  递进式承接  并列式承接  一问一答  逆承
2、        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它是承接首联的句子,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
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
自然地按照起的意境来继续深入地描写。
“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承在构思布局,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
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因为起是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人物在做什么的,所以对景色的描写就有了限制。
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而承的物事,必须要承起而展开,也就是要为起而展开,要和转有关联,这是必须的。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使其画面生动起来,生动而不呆板。
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
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赴之。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一般颔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特别说明一点,起和承是相同意境或话题下的两个步骤或环节。不能割裂开来。承是起的佐辅,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扩展、提升或深入,并以之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因此,承,绝不能脱离起的话题而另起一个话题。
3、        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母亲节·我的妈妈
花泽

娘亲已至古稀年,体弱行迟白鬓边。
遥想昔年仙子貌,尤怜今日皱纹宣。
持家有度亲垂范,灵秀温良代代传。
琴瑟和鸣承晚景,恩慈有爱谱佳篇。

点评

一二题正确。  发表于 2019-5-22 22:13
2,4句都是写容貌,6,8 句都太笼统,缺乏细致点的描写。  发表于 2019-5-22 21:24
宣,凑韵,颔联下分句没宕开,,颈联前二欠工,谱佳篇 ,流俗,立意清晰,感情真挚,赞一个!  发表于 2019-5-22 21:21
花泽好:格律正确,重字:“年”,“仙”“怜”挤韵,“犯”撞韵,这些问题不大,以后尽量避免。  发表于 2019-5-22 20: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11

帖子

8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02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9-5-25 08: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B18–一片闲云
1、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答:1顺承,2递进式承接,3并列承接,4一问一答5逆承。
2、简述如何写好颔联?答:1它是承接首联的句子。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对仗的句子除了平仄相对处还要区别词性,使词性相对。2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3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承在构思布局。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4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所不同。5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街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6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那一句那一句,或几个字,都有严格的章法,须得一丝不苟。7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赴之。8一般颌联后分句最后几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
3、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七律.忆母
文/一片闲云
节俭持家从未怨,温柔体贴貌慈祥。
一身瘦影青丝少,满面纹痕鬓角霜。
细雨田间忙播种,微光灯下做衣裳。
拙词难表心中意,不计艰辛只有娘。

点评

貌不如 面,貌会有歧义,颔联可以浓缩为一句,颈联宕开了,不错,不过可以更精炼,尾联扣题。  发表于 2019-5-25 22:11
一片闲云好:一二题正确。  发表于 2019-5-25 2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9

帖子

12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7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29 21: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泽 发表于 2019-5-21 20:51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B06-花泽

1、        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感谢星星草老师细致点评。有些毛病自己还没发现呢。以后注意改正。再次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17:33 , Processed in 0.0981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