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路漫漫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四年级第十五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417

帖子

11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26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0-4-28 19: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第十五讲
花未作业

1答:慕容垂兼有苻坚一半的仁义。如,在前燕立下赫赫战功还被猜忌,亦不萦心。其军功被压,有能力有威望有势力去除头上的压迫,取而代之君主,却不忍族内失和,百姓遭殃,始终以大局为重。即便不得已逃往前秦,自身不保亦不行弑君犯上之举。后受恩于苻坚,两军对垒时,亦以放过坚一次以还恩报德,堪称君主。当然,慕容家族身体里的血液不容其平庸而优柔寡断,终逃出樊笼,振臂一呼,成就其复国大业。
自然,人无完人,失妻之痛,令其立储之事重情而忽社稷,其子宝之庸葬送了后燕。
吾事之亦尽;但为二公猜忌,吾惧死而负之,每一念之,中宵不寐。”光祚闻后,悲恸欲绝。慕容垂赐其金帛,被光祚拒绝。慕容垂说:“卿犹复疑邪?”光祚说:“臣昔者惟知忠于所事,不意陛下至今怀之,臣敢逃其死?”慕容垂说:“此乃卿之忠,固吾求也,前言戏之耳”(《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从此,慕容垂待光祚甚厚,后为中常侍。
由此可见,慕容垂的胸怀气度亦不错,不计前嫌,招纳人才,为己所用,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乃成就其志。惜志成晚矣。

2答:蔡东藩《两晋演义》中的评价是:①“恶习都由骄纵成,家无贤弟咎由兄。尊亲尚且难施法,假手群臣乱益生!”②“家无贤子弟,家必败,国无贤子弟,国必亡。……彼晋孝武帝之纵容道子,弊亦相同。道子固同母弟也,然爱弟则可,纵弟则不可。道子不法,皆孝武帝酿成之,委以大权,与之酣饮,迨至道子贪婪骄恣,宠昵群小,乃始欲分置大臣以监制之,何其谬耶!而王国宝辈更不值评论也。史学家吕思勉的评价是:“晋孝武帝性甚愚柔,虽以苻坚之送死,幸致肥水之捷,此乃适值天幸,非其有戡乱之才也。帝任会稽王道子,政治大乱,逮至大权旁落,又用王恭、殷仲堪以防之,所任亦非其人,肇致桓玄之篡窃,刘裕因之得政,而晋祚终矣。”[43]
史学家田余庆的评价是:“史籍所载,孝武帝是昏君,司马道子父子是乱臣,这些都是事实。但,在这些昏君、乱臣的某些行事中,却体现了门阀政治向皇权政治的转折。回复皇权政治,是回复中国古代历史的常态。这是客观的历史趋势,与评价门阀政治无关,也与评价人物无关。或者还可以说,正由于昏君乱臣当朝,本来是可能有所收获的恢复皇权的活动,才没有出现真正的成效,徒然成为一阵噪音,一场闹剧。
综上所述,司马曜“幼称聪悟”,也还是有过一段励志时期,然而终究纵容其弟,信赖王道子父子,置社稷于不顾,扰乱朝纲殿堂,自己又性格软弱,耽溺酒色,不思进取,终于落了个冤死宠妇之手的下场,虽是历史发展规律,大丈夫要么马革裏尸,要么为国为民,终究死得太难看,也算是自做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3

帖子

5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7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5-13 21: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1.评论慕容垂的人品。

后燕武成帝慕容垂是五胡16国里少有的军事天才,他的一生只能用波澜壮阔来形容。抛开民族的界限,后世大多对其敬佩有加,将他视为五胡16国时期的雄主。慕容垂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5子,也是前燕所册封的吴王。
容暐推荐吴王慕容垂接替自己担任辅政。戎马一生的慕容恪深知慕容垂的能力,故不遗余力地将他推荐给慕容暐。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自己死后,不但慕容垂被逼逃亡他国,连前燕也被灭国。

369年,东晋的桓温趁慕容恪去世,大举北伐燕国。晋军长驱直入,一直推进到枋头。前燕国内一片混乱,不知所措。吴王慕容垂联合前秦的军队击退东晋的入侵,才使燕国幸免于难。但此战过后,慕容评和太后担心慕容垂功高震主,密谋想将他杀死。
得知内情的慕容垂与长子慕容令连夜出逃关中,投奔前秦而去。就在慕容垂离开的第2年,前燕就被前秦所灭。鲜卑族慕容部的宗室王爷们或逃或降,树倒猢狲散。此时距离前燕进入中原称霸不过才20年左右。

慕容垂在前秦这10多年,苦苦寻找机会复国。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他的机会终于来了。384年,已经近60岁的慕容垂振作精神,集合鲜卑旧部,在邺城宣布复国,建立了后燕国。在生命最后的10多年里,慕容垂继续统领着鲜卑骑兵南征北战。不断努力下,后燕国基本上恢复了前燕时代的版图。
笔者评价:

第一、慕容垂南征北战,光复故国。可以与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前燕昭明帝慕容俊、前燕太傅慕容恪并称为五胡16国时期的“慕容4杰”。

第二、慕容垂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所托非人,他的儿子慕容宝葬送了江山。慕容垂的长子慕容令最接近他,却被王猛用“金刀毒计”将害死,剩下的几个儿子中均无能透顶。

第三、慕容垂的军事能力与慕容恪不相上下,品行端正。慕容垂在前燕时,处处受到宗室排挤。有人劝他起兵谋反,他却举了后赵骨肉相残导致国家衰落的例子来反驳。
2.评论东晋孝武帝。
淝水战发于公元383东晋期北统政权前秦向南东晋发起侵略吞并系列战役决定性战役前秦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东南)交战终东晋仅八万军力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拥绝优势前秦败给东晋家衰败灭亡北各民族纷纷脱离前秦统治裂秦燕主几政权东晋则趁北伐边界线推进黄河并且数十间东晋再外族侵略

晋孝武帝司马曜(362-396)字昌明晋简文帝司马昱第六李陵容所372至396位东晋第九任皇帝
司马曜四岁封稽王372立太同晋简文帝逝继位才11岁第二立号宁康始由太摄政14岁始亲政改号太元改革收税放弃田少收税改王公每收米三斛役交税外位期间试图加强皇帝权力位383前秦进攻晋试图灭晋淝水战晋军胜晋孝武帝即位期由于税赋改革与谢安称东晋末复兴;谢安死司马道及晋孝武帝嗜酒性优柔寡断导致东晋政局再度陷入混乱晋孝武帝由于宠信张贵玩笑说要废弃导致晚张贵怒杀36岁死葬于今江苏南京隆平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01

帖子

136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5-29 19: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08-清心竹 作业
1.  评论慕容垂的人品。
答:慕容垂是个能屈能伸、有责任感的大丈夫。一是慕容垂宅心仁厚。他本是前燕王族,在前燕,宫廷内斗,他不忍家族自相残杀,采取了躲避的办法。事实证明,慕容垂不是没有才能的人,但他不愿把才能用在家族内斗上,而是宁愿自己吃亏,让步,逃难到了前秦。二是善于韬光养晦。在前秦时期,他老实本分,前秦王苻坚待他很好,就算有大臣建议要“收拾”慕容垂,苻坚也未采纳。说明他在苻坚面前表现得很好。三是善于把握时机。淝水之战,使前秦元气大伤,慕容垂借此机会复国,建立后燕,此进前秦已无力“收拾”慕容垂了。四是军事才能卓越。慕容垂复国后,军力有限,其主力有两支--以翟斌为首的丁零部族以及以慕容垂之子慕容农、慕容隆的故燕势力。慕容垂率河南之众北渡黄河包围邺城,慕容农率河北之众来会。就在这时,丁零翟氏反叛,故燕势力在慕容凤的率领下站到了慕容垂一边,而东归华北士族则大多站到了丁零翟氏一边。丁零反叛后,局面一度对慕容氏非常不利。在慕容农奋战下,终于稳定了河北局势:中山一带的丁零翟成被平定;黎阳一带的丁零翟辽表示归降;前秦苻丕放弃邺城,残余势力表示归顺。公元389年,消灭了丁零翟氏势力。五是知恩图报。后燕国主慕容垂派太原王慕容楷、赵王慕容麟、陈留王慕容绍、章武王慕容宙攻打前秦苻定、苻绍、苻谟、苻亮等。慕容楷先写信送给了他们,为他们陈述祸福,苻定等人全都投降。慕容垂封苻定等人为侯,说:“以此来报答秦国主苻坚的恩德。”慕容垂对苻坚的恩德始终念念不忘,总觉得有愧于他,记于心,挂于口。懂感恩的人,值得尊敬。六是心胸宽广,不计前嫌。前秦人光祚曾向前秦主苻坚提防慕容垂,巩其有反叛之心。后前秦亡,光祚投降,慕容垂仍然厚待之。

2.评论东晋孝武帝。
答:晋孝武帝司马曜, 361年生,是东晋的第九个皇帝,在位时间是372年至396年。他是晋简文帝的第三个儿子,晋安帝和晋恭帝的父亲,396年去世,年仅35岁。
晋孝武帝4岁时被封为会稽王,11岁被立为太子,同年继位。开始由太后摄政。14岁时开始亲政。383年前秦进攻晋,试图灭晋,在淝水之战中晋军大胜。晋孝武帝即位时期由于税赋改革与谢安当国,被称为东晋末年的复兴;但是谢安死后司马道子当国,以及晋孝武帝嗜酒成性,《晋书》说“醒日既少”,优柔寡断,导致东晋政局再度陷入混乱。据说他因为醉酒得罪了妃子张贵人,最后被张贵人所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94

帖子

4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1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8-18 21: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魏晋班交四年级15讲18—东方作业

1.评论慕容垂的人品。
答:
慕容垂的一生,戏剧性之强,恐怕超过历史上所有的帝王。慕容垂的一生,大约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充满了戏剧性,几乎不用加工,都是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
第一个时期,慕容垂作为前燕的皇族亲王存在。
慕容垂是前燕皇帝慕容俊的弟弟。在这个期间,他有极高的军政才能、人格魅力,并且在前燕危急存亡之际,领军作战,大败桓温率领的北伐大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枋头大捷。其实仅这段历史去看,慕容垂已具传奇色彩了。一个优秀的皇族亲王,在国家危难之际力挽狂澜,却在奸臣的逼迫下,只能出逃敌国。那一年,慕容垂已四十多岁了。
第二个时期,慕容垂作为前秦军政大佬存在。在这个时期,慕容垂忍辱负重,协助敌国把把自己的祖国前燕灭亡了。在此期间,前秦执政官王猛一直伺机陷害他,但是因为前秦皇帝苻坚的信任,所以慕容垂终于躲过了各种坎。
第三个时期,慕容垂作为后燕的开国皇帝存在。在这个时期,慕容垂英明神武绝胜千里,终于在花甲之年,开始复国大业,并且建立了后燕帝国。
总的来说慕容垂算得上是一个允文允武的真英雄,能屈能伸的大丈夫。用唐代房玄龄的话来说,他应该算是“天资英杰,威震本朝,以雄略见猜而庇身宽政,永固受之而以礼,道明事之而毕力。才略过人,卒能恢复燕祚,不可谓非一世雄,其独择子不明,失之于太子宝,反以段后所言为营私。”
2.评论东晋孝武帝。
答:在孝武帝即位之前,东晋皇权正处于最低谷时期,此时的权臣桓温意图篡位夺权,只是碍于其他士族的坚决反对和自身不愿用强等因素,未能如愿。但是,在桓温效仿伊霍之举,废除海西公另立简文帝之后,司马氏政权已经危在旦夕。但是,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并非雄主之才的孝武帝即位后,即使是在陈郡谢氏领导取得淝水之战胜利的情况下,居然没有费太多周折就成功地巩固了皇权,这其中既有跟随司马氏南渡的北方士族面临人才断档的危机,门阀政治难以为继的因素,也有孝武帝采取措施不断加强皇权的因素,也有打赢淝水之战的士族领袖人物谢安个人进退取舍的因素。先说说北方士族日益腐朽,人才严重断档的因素。这是孝武帝得以振兴皇权的根本性因素。田余庆先生在《东晋门阀政治》一书中指出,东晋门阀政治是“中国古代皇权政治在特定条件下的变态。”一则东晋皇权是北方流亡士族和吴地士族共同拥戴的结果;二则,司马氏是南北士族相号召,以抵御北方少数民族侵略的旗帜,这种复杂的关系就构成了东晋时期门阀政治与皇权政治。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皇权与士族势力需要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当士族的势力不足以压制皇权时,皇权的力量势必上升,进而逾越平衡点打压士族,待到士族势力被压制到瓦解的程度,东晋皇权也失去了维系存在的政治根基,无力独立应对北方政权的压力,不得不让士族以外的寒族势力登上历史舞台,寒族势力最终成为了东晋王朝的掘墓人。
东晋门阀政治,重门第兼重人物。即使是掌握朝政的士族,如果本家族没有合适的人物为代表以执掌权柄,其政坛的统治地位也难以为继,不得不由其他门阀取而代之。东晋建国初期,以王导、王敦为首的琅琊王氏占据朝堂主导地位,但随着王导、王敦相继去世,琅琊王氏的优秀政治人才后继乏人,于是逐渐衰落;颍川庾氏凭借外戚身份跻身朝堂,庾亮、庾冰、庾翼相继执政,庾翼去世后,颍川庾氏很快消亡;龙亢桓氏的代表人物桓温去世后,龙亢桓氏一蹶不振,被陈郡谢氏取而代之。以上都是家族优秀人才的多寡有无存亡影响所在士族门阀政治地位的例证。为了维系士族政治地位不坠,士族门阀往往更重视宗族利益而非单个家庭利益,大都从全族中精心挑选人才以光耀门楣。
于是,士族门阀在挑选继承人时,往往重视人才并不十分看重是否是嫡嗣出身,更看重年长的兄弟而不是自己的儿子。这样的例子在东晋中前期屡见不鲜。如庾亮死后,其弟庾冰、庾翼相继掌权;桓温去世后以弟弟桓冲执掌家族;谢安执掌朝政大权后更加倚重侄子谢玄。孝武帝伺机采取措施加强皇权的情况。孝武帝即位后,虽然才干平平,但也不甘心皇权旁落。为此,他必须找到在士族阵营之外的新盟友,同属于司马氏阵营的宗室成员和出身低贱的寒族人士无疑是很好的选择。一是重用宗室成员参与朝政,强化对相权的控制。其中以孝武帝同母弟会稽王司马道子最为典型。太元八年九月(公元383年),在淝水之战前夕,孝武帝任命司马道子录尚书六条事,与谢安一起参与朝政。在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八月谢安去世后,司马道子以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领扬州大都督的身份独揽军政大权。二是任用较低等级的士族和寒族人士,对抗高门望族。太原王氏虽也是士族出身,但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士族相比,出身等级略逊一筹。三是谢安个人的进退取舍因素。晋孝武帝即位后,对东晋长期由士族把持朝政的现象非常不满,一直力图重振皇权。当时执掌东晋的陈郡谢氏,成为晋孝武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公元383年,淝水之战爆发,以谢玄为主将的北府军击败前秦苻坚的数十万大军,使得陈郡谢氏的声望达到了顶峰。但是,孝武帝不但没有对取胜的功臣谢安进行封赏,反而忌惮猜忌于他。在淝水之战的第二年(太元九年),谢安在北伐途中失利,依附于司马道子的太原王氏王国宝行“谄谀之计”于孝武帝,使得谢安受到孝武帝猜忌,选择离开朝廷中枢,出镇广陵以避祸灾,并于次年病死。孝武帝重振皇权后,相权与皇权矛盾激化,对东晋后期产生深远影响。虽然比较顺利地从陈郡谢氏手里拿回了军政大权,但是,掌握相权的司马道子却因独揽大权,与有意直接掌握皇权的孝武帝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而辅佐朝政的太原王氏也因依附力量的不同,产生内部斗争,进而进一步激化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到了太元十四年(公元389年),孝武帝和司马道子之间围绕权力分配的斗争开始明朗化。为了遏制司马道子的势力,孝武帝开始培育自己的力量。这一年的六月,桓温的侄子桓石死于荆州刺史任上,司马道子任命王忱为荆州刺史。次年,孝武帝便针锋相对,任命王恭为青、兖二州刺史。到了太元十七年(公元392年),王忱死于荆州刺史任上,孝武帝直接下诏任命自己的亲信黄门郎殷仲堪为荆州刺史,都督荆益梁三州诸军事。
东晋政权是西晋末年在江南地区的特殊政治产物,它建立和稳固的基础十分特殊,东晋中前期,正是由于皇权与士族、士族门阀之间、北方士族与江东士族之间保持了微妙的平衡,进而保障了东晋政权的相对稳定,但是这一稳定是以皇权受到抑制和士族有效掌握政权为前提的。随着士族门阀的日益腐化、人才匮乏,淝水之战之后,才能平庸的孝武帝成功地从陈郡谢氏夺回了政权,但是,由于孝武帝和执政的司马道子父子治国理政能力有限,无法有效掌握政权,反而激化了司马氏与方镇之间的矛盾,为了应对方镇的军事威胁,司马氏征发三吴地区的“乐属”从军,引发了孙恩、卢循起义,士族门阀被消灭殆尽,刘裕等寒族趁机坐大,司马氏失去了士族的支持,加剧了东晋灭亡的进程,孝武帝去世不过三十年,东晋就亡于刘裕之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486

帖子

150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0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10-23 14: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1.评论慕容垂的人品。
2.评论东晋孝武帝。


1.在前燕时代,慕容儁、慕容暐父子对他百般打压,甚至把他的妻子拷打致死,他一直逆来顺受;当前燕帝国有亡国之危时,他却不计前嫌,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即使在可足浑太后打算害死他,宗族子弟鼓动他起兵造反的时候,他依然没有公然与故国决裂的念头,而只是想退据龙城,静观其变。直到退据龙城的计划失败,他才出逃前秦。有句话叫“不要问祖国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祖国做了什么”,在他身上,这句话应该反过来说。对于前燕帝国,他算是尽到了最大程度的忠,故国把他当成臭狗屎,他又何必为故国效力呢?


居秦14年,他的心不安分,但表面上一直安分守己,直到淝水之战前夕才流露出那么一点儿异常迹象。不可否认,对于苻坚大帝的功败垂成,他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非得说他的人生有污点,那么这个污点就是他撺掇苻坚大帝南下——可是他并非罪魁祸首,充其量也就是推波助澜者。况且,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如同难产一般痛苦的民族融合期,类似于无义战的春秋战国时代,在那样的历史环境中,他的复国行为该如何归类还得两说,说是野心勃勃有道理,说是雄心壮志也能说通。


战后,苻坚大帝来投,他没有趁人之危,把手中兵力全部移交给苻坚,还护送他回关中;等到与苻坚大帝交恶,围攻邺城,他依然网开一面,没有对苻丕赶尽杀绝。当然,他这样做有一定的现实考量,并非全都是出于道义,但是我们也很难确凿无疑地说他毫无道义观念。或者说,在现实条件允许,而且不会危及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他还是会考虑到道义,不会把事情做绝。——这似乎也是如今大多数人的行为准则,所以,没有单纯用世俗意义上的道德对他求全责备的必要,他本性不坏,有道义观念,只是背负了太多的无奈。


2.晋孝武帝是晋简文帝之子,母亲是孝武文李太后。幼年登基时,崇德褚太后垂帘摄政。晋孝武帝亲政以后重用贤臣,励精图治,东晋的国力日益强盛,政治稳定。当时北方的氐族政权前秦在施行晋藩天王体制,重用忠于晋朝的名臣王猛等人,表面打着忠于晋朝的旗号,招抚中原百姓,势力也日益壮大,先后灭亡了前燕、仇池,进攻代国、前凉等政权,要逐步统一北方,并且开始把矛头指向了东晋政权,面对这种情况晋孝武帝采取了很多重要措施,早在377年,晋孝武帝就加封谢安为司徒,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让车骑将军桓冲为都督荆江梁益宁交广七州军事,关键是晋孝武帝把豫州的桓伊从桓冲那里调归谢安指挥,后来在淝水之战中发挥了作用。当时苻坚控制的国土面积超过东晋两倍,兵力也超过数倍,在晋朝面临严峻形势的时刻,20岁的晋孝武帝表现了非凡的勇气。晋孝武帝的支持是谢安指挥取得淝水之战胜利的基础,谢安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相,青史留名,晋孝武帝在这一时期也发挥了进步的作用。
以谢安为首的谢氏家族虽然挽救的了东晋王朝,但司马曜很快就“恩将仇报”,安排自己的弟弟司马道子为宰相,排挤谢安等士族。当他的权力达到顶峰后,便开始肆意享乐,沉湎酒色,每天晚上都在宫中开party,酒杯只要一端起来,直接喝到天亮,以至于“外人罕得进见”,逐渐堕落,离窝囊皇帝越来越近。最终因一个笑话死在了心爱的女人之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9:24 , Processed in 0.0580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