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路漫漫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四年级第十八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417

帖子

11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26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0-5-28 15: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梅著花未 于 2020-5-30 21:11 编辑

资治通鉴第十八讲花未作业
答:慕容垂的一生,经历了燕国的崛起与中落。又以六十岁的高龄重新起兵复兴燕国,再现昔日辉煌。但可惜的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慕容垂去世后不久,这个政权就又一次以自由落体的速度滑向衰落,并于十一年后正式灭亡。
到慕容垂去世时,慕容氏的传奇其实即已终结。虽然之后慕容氏又在历史的舞台上持续了十多年,但那也不过只是华章的尾声,虽有余韵,却近谢幕。
慕容垂是燕国一朝传奇的见证,也是鲜卑慕容氏最后辉煌的象征。虽然鲜卑一族在北魏时依然会出现慕容绍宗这样的名将,但终究已是“雕栏玉砌应犹在,不堪回首故国里”。
为了自己一生未败的尊严,为了鲜卑族一统江山的王图霸业,已然抱病在身且有七十高龄的慕容垂毅然决然地率兵击败拓跋珪,在途径儿子慕容宝兵败受辱的参合陂,看到土色如新,白骨累累,一时忧愤过度,喷血入病,不治身亡。我们已无法得知这个征战一生,从无败绩的老人,在弥留之际,脑海里回顾自己戎马一生时,是骄傲还是不甘?是无悔还愧疚?是恍然如梦还是如释重负?
然而,作为一个历史看客,每每读到这段波澜壮阔、热血沸腾的历史时,我都会由衷地为慕容垂感到悲催。不是慕容垂不够优秀,一个一生不败的战神、一个救国于危难的良将、一个复国于崩蹋的帝王,我们无法说他不够优秀。但是,细细展开其史诗般的人生,在命运的捉弄下,在性格的驱使下,在时势的摆布下,在现实的挤压下,各方面的合力终究让慕容垂这个世之枭雄,从没有活出真正的自我,难逃悲催的结局。
2答: 收藏
  东晋哪个皇帝死得最离奇?恐怕就要数晋孝武帝司马曜了。
据说,晋孝武帝司马曜喝醉之后,和自己宠妃张贵人开玩笑说:“你已经快三十岁了,可我喜欢更年轻的女人,所以我以后不想理你了。”就是这样一句玩笑话,让张贵人动了杀机,并且因此杀了司马曜。
于时年几三十,昌明妙列妓乐,陪侍嫔少,乃笑而戏之云:‘汝以年当废,吾已属诸姝少矣。’张氏潜怒,昌明不觉而戏逾甚。向夕,昌明稍醉,张氏乃多潜饮宦者内侍而分遣焉。至暮,昌明沉醉卧,张氏遂令其婢蒙之以被,既绝而惧,货左右云以魇死。——《魏书》·卷九十六·列传第八十四·僭晋司马叡传附昱子昌明传


这个故事就是标准的宫廷秘闻,虽然传得有鼻子有眼,但凶手却并未受到任何惩罚。而这个故事的来源只是一些小道消息,虽然在后世广为流传,但在当时却并未得到官方的证实。
对于这种历史上的宫廷秘闻,我通常都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来对待的,因为这其中有太多不合常理之处了。
首先,谋杀需要足够的动机、勇气和实力,而张贵人谋杀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动机本身十分离奇,同谋者(心腹宫女)的动机更是难以解释。
就算晋孝武帝司马曜酒后吐真言,也不代表他们会有什么显而易见的危害。皇帝今天喜欢这个女人,明天喜欢那个女人,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如果每个女人都因为这种事情谋杀皇帝,那中国历史上又能有几个皇帝得以善终呢?
杀人容易善后难,张贵人有多大的势力,能够在杀死皇帝之后平安无恙?董卓和曹操恐怕都没有这个本事吧?


其次,从东晋执政官司马道子不闻不问的反应来看,晋孝武帝司马曜也不太可能死得如此离奇。
春秋时期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晋灵公被赵穿谋杀,而史官董狐却在史书上写道:“赵盾弑君。”很多人都认为董狐写得不对,因为晋灵公被杀的时候,赵盾并不在都城。董狐的回答是:“晋灵公被人杀害了,赵盾作为晋国执政官,有能力也有义务惩罚凶手,可赵穿却能光明盛大地在晋国生活。赵盾不是弑君主谋,谁是呢?”
董狐的推论是完全可以成立的。如果你有能力也有义务阻止一件事的发生,可你却并未这样做,我们就可以认定:你默认这件事发生。从这个角度来说:“赵盾弑君”才应该是历史的真相。
话题回到晋孝武帝司马曜之死,如果司马曜真是被张贵人谋杀的,执政官司马道子应该怎么做呢?当然是杀死张贵人替司马曜报仇啊!
如果司马道子胆敢无视这件事,他的政敌立刻就会用“赵盾弑君”的典故套到司马道子头上。可事实却是:根本没人拿这件事大做文章。
从这个角度来看,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离奇死亡,应该只是一个小道消息而已。


晋孝武帝司马曜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司马德宗继承了皇位。据史书记载,这位皇帝是个白痴,智力只相当于几岁孩子的水平。
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晋纪》·卷十·帝纪第十
按说:如果这是真的,那说明此时的东晋皇帝只是一个傀儡,国家的大事小情都由执政官司马道子说了算。
可实际上,晋孝武帝司马曜去世之后,司马道子依然无法真正控制中央政府。因为支持司马曜的豪门士族本就拥有强大的家族背景,司马曜死了,这些豪门士族的实力却并未受到太大的损伤。虽然在此时的东晋,司马皇族的势力已经获得了极大提升,但他们依然不敢无视豪门士族的利益。
综上所述,晋孝武帝司马曜是死得最离奇最窝囊的了,有可能是张贵人捂死,有可能是其弟司马道长所杀可能某事触动司马道长神经,不好掌控。总之莫名其妙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85

帖子

11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24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0-5-30 15: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想西泠学资治通鉴魏晋班交四年级第18讲作业
作业:评价慕容垂、东晋武帝之死
答:慕容垂的一生,经历了燕国的崛起与中落,而后,他又以六十岁的高龄重新起兵复兴燕国,再现昔日辉煌。但可惜的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慕容垂去世后不久,这个政权就又一次以自由落体的速度滑向衰落,并于十一年后正式灭亡。
慕容垂勇猛多谋。因前燕内讧,西投前秦,为秦主苻坚所赏识,任冠军将军。十一年,前秦灭前燕,慕容垂至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密图兴复。后转京兆尹,参加征伐,皆有大功,但为前秦权贵猜忌、压抑。淝水之战,秦兵惨败,慕容垂寻机起兵反秦,称燕王(史称后燕),率众攻邺,拔外城。建兴二年(387),发兵讨温详等叛军,迫叛众3万余户归后燕。又遣兵南下,进占历城(今济南),迫使青、兖、徐三州郡县多数壁垒出降。七年六月,攻讨丁零族翟钊于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以牛皮船百余艘,伪列兵仗,溯流西上,而潜军于东夜渡,营于河南,坚壁不战,使翟钊兵往来疲惫,再行夹击,尽获其众。九年,攻西燕主慕容永,先分处置疑兵以诱敌,自率大军屯邺城西南,月余不进;待慕容永发兵分道拒守,即乘虚直入,连破西燕军,进围台壁(今山西襄垣东北)。继又佯退,诱其追入设伏地带,实行围击,大破慕容永,灭亡西燕。十年,遣子慕容宝率军9.8万攻北魏,在参合陂之战遭惨败。次年三月,亲自率军攻北魏。闰三月,袭取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大败魏军,收其部落3万余家。建兴七年(391)七月,拓跋觚出使燕国,当时慕容垂年已衰老,慕容氏子弟主持着一些政务,为了要求北魏进献良马,强行扣留了拓跋觚。拓跋珪不给,与后燕断绝了外交。两年后,后燕军攻打西燕,拓跋珪不念燕、魏从前同盟多年,积极出兵援助慕容永,此事令慕容垂很恼火。灭西燕后,慕容垂本已身染重病,不想用兵,但在慕容宝等人的怂恿下,于建兴十年(395)五月派慕容宝、慕容农、慕容麟率领大军八万伐魏,又让慕容德、慕容绍另率步骑兵一万八千人做后继。散骑常侍高湖苦谏,惹得慕容垂大怒,免了他的官。
慕容宝的军队开到五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的黄河北岸,南岸的拓跋珪先派人在中山到五原的路上截获后燕传送消息的使者,使得连续几个月慕容垂的消息都无法传到后燕大军营中。拓跋珪又拉上抓来的后燕使者到黄河岸边喊话:“你老爹已死,还不早早回去!”慕容宝等人此时又担心又害怕,后燕的士兵们更是军心动摇。
后燕的军队处境艰难,这边拓跋珪则安排停当,他派拓跋虔、拓跋仪各领数万骑兵驻扎在河东、河北,又让拓跋遵领了七万骑兵悄悄地绕到了燕军的东南面,也就是燕军的退路上。
从九月开始,燕军和魏军在五原一带相持近一个月,慕容宝的军队从一支骄兵变成了羸兵,慕容宝虽然心中发虚,却没有撤退的意思。慕容麟手下有个叫做慕舆嵩的部将觉得慕容垂是真的死了,纠合部将作乱,拥立慕容麟做皇帝。事情败露,慕容宝把慕舆嵩等人给杀了,宝、麟两人由此互相猜忌。
燕军就在这样的状况下支撑到了十月底,此时的五原地区已是寒风凛冽,冬日来临,慕容宝下令烧掉渡船撤军。当时的黄河水还未结冰,慕容宝认定魏军没有足够的船只,不可能渡河追击,无须采取任何防备措施,燕军一路向东撤去。拓跋珪在南岸并未马上行动,燕军撤退后的第八天,天气突变,刮起暴风,河水迅速冻合。拓跋珪大喜过望,留下所有辎重,连夜点起二万精锐骑兵,全速冲过黄河,朝着燕军撤退的方向追去。
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的后燕军队走到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岱海),已近傍晚时分。“天有不测风云”,这个时候一阵大风平地而起,只见一道黑气如长堤一般,自燕军身后铺卷而来,最后完全罩住了整个军队。士兵们本已十分脆弱的心灵又蒙上一层阴影,
魏军昼夜兼程、连日急行军追赶。乙酉,魏军在暮色里终于赶到参合陂西面。燕军又走了一段路,就停下脚步,在参合陂东边的蟠羊山南面依水扎营。拓跋珪发现燕军近在咫尺,连夜部署进军计划,各将领分别带兵,士兵衔枚,战马束口,暗暗向燕军靠近。第二天日出时分,魏军全部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燕军大营。这时燕国的士兵们正伸着懒腰,缓步走出营寨,准备向东进发,猛一回头,眼前竟是严阵以待的北魏军队。燕军顿时慌作一团。拓跋珪手一抬,二万精骑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冲杀过来。燕军纷纷逃入水中,人马相互践踏,踩死的、淹死的数以万计。拓跋遵率部转到燕军前方进行阻截,燕军最后一道心理防线终于崩溃,四五万人全部乖乖地放下武器,举手投降。从乱军中逃出的不足数千,慕容宝、慕容农、慕容麟、慕容德等人凭着马快,才捡了性命。慕容垂的侄子燕右仆陈留悼王慕容绍也不幸战死,其余被生俘的慕容氏等文武将吏数千人。魏军获得燕军数以万计的兵甲粮货。
军容精整的龙城精骑进入中山,后燕的士气重新振作。燕军一路前行,慕容垂来到了昔日战场参合陂。万人坑上的泥土犹新,曾经还是生龙活虎的数万士卒已成堆积如山的尸骨,无数冤魂仿佛还在山间飘荡。燕军设下祭坛,死难将士的父兄一起放声痛哭,声音响彻山谷。白发苍苍的慕容垂面对此情此景,心中又惭又恨,那最后一点战斗的气神再也无法坚持下去,哇的一口鲜血吐了出来,旧疾发作,乘着马舆前进,在平城西北三十里休整。慕容宝等人的前军也只好全部撤退。拓跋珪得到后燕叛卒的消息,本想乘隙追赶,听说平城沦陷,便引兵退回阴山。
慕容垂在平城停留了十天,修了座燕昌城(欲昌则不昌),便匆匆返回,他在归途中病逝于上谷郡的沮阳,终年七十一岁。
到慕容垂去世时,慕容氏的传奇其实即已终结。虽然之后慕容氏又在历史的舞台上持续了十多年,但那也不过只是华章的尾声,虽有余韵,却近谢幕。
回看他的一生事迹,行事作为大抵对得起“光明磊落”这四个字,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坦坦荡荡的君子。
晋孝武帝司马曜(372年—396年在位),字昌明,东晋第九任皇帝。晋简文帝司马昱第六子,母为李陵容。司马曜四岁时被封为会稽王,咸安二年(372年)晋简文帝驾崩前夕被立为皇太子并继承皇位,时年十一岁。最初由大司马桓温辅政,宁康元年(373年)桓温死,又由从嫂崇德太后褚蒜子临朝听政。太元元年(376年)太后归政,实权由谢安为代表的陈郡谢氏掌握。太元八年(383年)在谢安等的辅佐下,击败前秦大军,赢得淝水之战的胜利,保全了东晋王朝的国运。司马曜利用士族门阀人才断层的空档期,致力于冲破门阀政治的格局,恢复司马氏皇权,遂以其弟司马道子代替谢安执政,并成为东晋开国江左以来最有权力的君主。但他耽于享乐,沉湎酒色,又与司马道子争权,形成“主相相持”的局面,造成朝政日趋昏暗。后因司马曜与宠姬张贵人酒后戏言,导致张贵人一怒之下叫来心腹宫人将熟睡中的司马曜用被子捂死,对外宣称其在睡梦中魇崩。司马曜驾崩时年仅三十五岁。死后庙号烈宗,谥号孝武皇帝,葬于隆平陵。死的太轻于鸿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01

帖子

136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5-30 20: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08-清心竹 作业
作业:评价慕容垂、东晋孝武帝之死
答:慕容垂是我敬佩的英雄,对他的溢美之词,在前几次的作业中我已经总结过。除了他宅心仁厚、军事才能卓著、善于审时度势、懂得感恩、待人以厚等优点外,他还有个特点,就是子嗣众多。为后燕的发展储备了人才。但继承人只有一个。后燕帝国最大的麻烦在于继承人慕容宝缺乏雄才大略,而慕容垂也同样深受汉族文化传统的熏陶,其所不愿意轻易打破的最高统治原则就是必须选择嫡长子作为继承人。忠勇壮烈的前段皇后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慕容令勇决而智慧多谋,肯定是后燕帝国最优秀且无可争辩的最合适的继承人,可惜命运弄人,慕容令早在多年前就因为王猛的阴谋诡计而间接地遭致死亡,剩下的嫡长子就是慕容宝。慕容垂可能既希望维持嫡长子继承权的最高统治原则,另一方面也是无法忍心将为保护自己及家庭壮烈而死的前段皇后的唯一骨血的继承权力加以改换。因此,慕容垂从未有过更换太子的想法。然而慕容宝的才能谋略都远不及他的几个异母弟弟慕容麟、慕容农、慕容隆,结果是中等才能的慕容宝根本无法掌握处于战乱之世的后燕帝国的前途命运,再加上慕容麟狡诈阴险的破坏,致使后燕帝国快速地走向覆灭。
讲义中是这样评价慕容垂的:为战争而生,在战争中死去,是慕容鲜卑当之无愧的战神,他为鲜卑慕容部征服中原,复兴灭亡的燕国,先后战败东晋的名将之星桓温和谢玄,两次阻止东晋的北伐,让汉家的英雄们只能临河叹息。外表的敦厚难掩深藏于内心的霸气,慕容皝没有看错他这个儿子,慕容垂成就了大燕的王霸之业。对于天王苻坚来说,慕容垂是伪君子,对于东晋诸将和拓跋珪来说,慕容垂是最可怕的敌人,对于慕容鲜卑来说,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他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代名将。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73年至396年在位,虽然只活了35岁,却是东晋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达24年。孝武帝曾改革税制,使东晋一度出现了“中兴”局面,加之有谢氏辅佐军事,对外相对稳定。但是孝武帝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好酒,东晋后期之所以衰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君臣皆嗜酒,君臣狂饮烂醉,不仅败坏国政,还失去了君臣之间的阶序法度,搞得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孝武帝甚至因醉酒丢了性命,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被妃子害死的皇帝。死得真是悲哀!!因他生前与酒友弟弟司马道子臭味相投,致使司马道子权倾朝野。又崇信佛教、崇尚功德,大修佛寺,穷奢极费,亲信僧、尼,左右近侍,争相操纵国家权柄,搞得乱七八糟,什么事都得凭关系,贿赂公行,官员的任命赏罚混乱、毫无章法,刑狱胡乱判决,任所欲为。有识之士都已经感到国家前途,一片渺茫。再加上他的继承人晋安帝司马德宗基本就是废物,有嘴不会说话,甚至到了连冷热饥饱也都不能分辨的程度,他喝水、吃饭、睡觉、起床都不能自己料理。东晋的未来可想而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3

帖子

5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7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5-31 10: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价慕容垂东晋武帝之死
慕容垂的一生,经历了燕国的崛起与中落,而后,他又以六十岁的高龄重新起兵复兴燕国,再现昔日辉煌。但可惜的是,慕容垂去世后不久,这个政权就又一次以自由落体的速度滑向衰落,并于十一年后正式灭亡。到慕容垂去世时,慕容氏的传奇其实即已终结。
慕容垂13岁即随父征战,才兼文武,勇猛多谋。前燕慕容皝十一年(344),慕容垂任前锋都督,建锋将军。次年,率兵2万自东道出徒河(今锦州)南下,与燕王慕容儁等会师,攻取后赵幽州(治今北京城西南)等地,并劝燕王勿杀降卒,以服人心。元玺三年(354),受封为吴王。光寿元年(357),参与攻讨敕勒,俘斩十余万人。建熙六年(365),与太宰慕容恪合力攻占东晋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后,任征南大将军、荆州牧等职,领兵万人,镇鲁阳(今鲁山)。十年,在桓温攻前燕之战中,大败晋军,威名大振。

是年十一月,因前燕内讧,西投前秦,为秦主苻坚所赏识,任冠军将军。十一年,前秦灭前燕,慕容垂至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密图兴复。后转京兆尹,参加征伐,皆有大功,但为前秦权贵猜忌、压抑。前秦建元十八年(382),不顾多数朝臣的反对,力劝苻坚进攻东晋。十九年七月,东晋车骑将军桓冲攻襄阳(今属湖北襄樊),征南将军苻叡率步骑5万援救,慕容垂为前锋。垂命士卒多燃火炬,光照数十里,吓退晋军。是年,淝水之战,秦兵惨败,唯慕容垂军3万屯据郧城(今安陆)无损。苻坚率所剩千余骑往赴,慕容垂悉以兵归坚。旋丁零族翟斌起兵反秦,谋攻洛阳,慕容垂受命进讨。二十年,至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起兵反秦,称燕王(史称后燕),率众攻邺,拔外城。苻丕求援于东晋。后燕燕元二年(385)四月,兵败后伺机反击,大破援邺之晋军。十二月,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州)。

建兴二年(387),发兵讨温详等叛军,迫叛众3万余户归后燕。又遣兵南下,进占历城(今济南),迫使青、兖、徐三州郡县多数壁垒出降。七年六月,攻讨丁零族翟钊于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以牛皮船百余艘,伪列兵仗,溯流西上,而潜军于东夜渡,营于河南,坚壁不战,使翟钊兵往来疲惫,再行夹击,尽获其众。九年,攻西燕主慕容永,先分处置疑兵以诱敌,自率大军屯邺城西南,月余不进;待慕容永发兵分道拒守,即乘虚直入,连破西燕军,进围台壁(今山西襄垣东北)。继又佯退,诱其追入设伏地带,实行围击,大破慕容永,灭亡西燕。十年,遣子慕容宝率军9.8万攻北魏,在参合陂之战遭惨败。次年三月,亲自率军攻北魏。闰三月,袭取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大败魏军,收其部落3万余家。

建兴七年(391)七月,拓跋觚出使燕国,当时慕容垂年已衰老,慕容氏子弟主持着一些政务,为了要求北魏进献良马,强行扣留了拓跋觚。拓跋珪不给,与后燕断绝了外交。

两年后,后燕军攻打西燕,拓跋珪不念燕、魏从前同盟多年,积极出兵援助慕容永,此事令慕容垂很恼火。

灭西燕后,慕容垂本已身染重病,不想用兵,但在慕容宝等人的怂恿下,于建兴十年(395)五月派慕容宝、慕容农、慕容麟率领大军八万伐魏,又让慕容德、慕容绍另率步骑兵一万八千人做后继。散骑常侍高湖苦谏,惹得慕容垂大怒,免了他的官。

慕容宝的军队开到五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的黄河北岸,南岸的拓跋珪先派人在中山到五原的路上截获后燕传送消息的使者,使得连续几个月慕容垂的消息都无法传到后燕大军营中。拓跋珪又拉上抓来的后燕使者到黄河岸边喊话:“你老爹已死,还不早早回去!”慕容宝等人此时又担心又害怕,后燕的士兵们更是军心动摇。

后燕的军队处境艰难,这边拓跋珪则安排停当,他派拓跋虔、拓跋仪各领数万骑兵驻扎在河东、河北,又让拓跋遵领了七万骑兵悄悄地绕到了燕军的东南面,也就是燕军的退路上。

从九月开始,燕军和魏军在五原一带相持近一个月,慕容宝的军队从一支骄兵变成了羸兵,慕容宝虽然心中发虚,却没有撤退的意思。慕容麟手下有个叫做慕舆嵩的部将觉得慕容垂是真的死了,纠合部将作乱,拥立慕容麟做皇帝。事情败露,慕容宝把慕舆嵩等人给杀了,宝、麟两人由此互相猜忌。

燕军就在这样的状况下支撑到了十月底,此时的五原地区已是寒风凛冽,冬日来临,慕容宝下令烧掉渡船撤军。当时的黄河水还未结冰,慕容宝认定魏军没有足够的船只,不可能渡河追击,无须采取任何防备措施,燕军一路向东撤去。拓跋珪在南岸并未马上行动,燕军撤退后的第八天,天气突变,刮起暴风,河水迅速冻合。拓跋珪大喜过望,留下所有辎重,连夜点起二万精锐骑兵,全速冲过黄河,朝着燕军撤退的方向追去。
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的后燕军队走到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岱海),已近傍晚时分。“天有不测风云”,这个时候一阵大风平地而起,只见一道黑气如长堤一般,自燕军身后铺卷而来,最后完全罩住了整个军队。士兵们本已十分脆弱的心灵又蒙上一层阴影,
魏军昼夜兼程、连日急行军追赶。乙酉,魏军在暮色里终于赶到参合陂西面。燕军又走了一段路,就停下脚步,在参合陂东边的蟠羊山南面依水扎营。拓跋珪发现燕军近在咫尺,连夜部署进军计划,各将领分别带兵,士兵衔枚,战马束口,暗暗向燕军靠近。第二天日出时分,魏军全部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燕军大营。这时燕国的士兵们正伸着懒腰,缓步走出营寨,准备向东进发,猛一回头,眼前竟是严阵以待的北魏军队。燕军顿时慌作一团。拓跋珪手一抬,二万精骑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冲杀过来。燕军纷纷逃入水中,人马相互践踏,踩死的、淹死的数以万计。拓跋遵率部转到燕军前方进行阻截,燕军最后一道心理防线终于崩溃,四五万人全部乖乖地放下武器,举手投降。从乱军中逃出的不足数千,慕容宝、慕容农、慕容麟、慕容德等人凭着马快,才捡了性命。慕容垂的侄子燕右仆陈留悼王慕容绍也不幸战死,其余被生俘的慕容氏等文武将吏数千人。魏军获得燕军数以万计的兵甲粮货。
军容精整的龙城精骑进入中山,后燕的士气重新振作。燕军一路前行,慕容垂来到了昔日战场参合陂。万人坑上的泥土犹新,曾经还是生龙活虎的数万士卒已成堆积如山的尸骨,无数冤魂仿佛还在山间飘荡。燕军设下祭坛,死难将士的父兄一起放声痛哭,声音响彻山谷。白发苍苍的慕容垂面对此情此景,心中又惭又恨,那最后一点战斗的气神再也无法坚持下去,哇的一口鲜血吐了出来,旧疾发作,乘着马舆前进,在平城西北三十里休整。慕容宝等人的前军也只好全部撤退。拓跋珪得到后燕叛卒的消息,本想乘隙追赶,听说平城沦陷,便引兵退回阴山。

慕容垂在平城停留了十天,修了座燕昌城(欲昌则不昌),便匆匆返回,他在归途中病逝于上谷郡的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终年七十一岁。

建元二十年(384年),起兵反秦,称燕王,史称后燕,次年称帝。建兴十年(395年),遣慕容宝攻北魏,在参合陂之战遭惨败。次年三月,亲自率军攻北魏,大败魏军。四月,因病还师,卒于途中。时年七十一岁,谥号成武皇帝,庙号世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94

帖子

4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1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8-18 23: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魏晋班四年级第十八讲18—东方作业

评价慕容垂东晋武帝之死。
答:慕容垂十三岁随父征战,才兼文武,勇猛多谋。参与讨伐鲜卑宇文部逸豆归,从旁拦击,斩其主将涉夜干,导致宇文部散亡。又趁着赵主石虎新丧,率军攻取幽州等地,与慕容恪合力攻破洛阳。抵抗桓温进攻,大败晋军,威名大振。因前燕内讧,西投前秦符坚,前秦灭亡前燕后,回到邺郡,密图兴复。劝符坚发动淝水之战,前秦大败时却保存实力,而后起兵反秦,建立后燕。后燕建立后,击败刘牢之,挫败东晋谢安的北伐,又先后消灭丁零翟氏、西燕。建兴十年(395年),派遣慕容宝进攻北魏,惨败于参合陂。次年三月,亲率兵马,袭取平城,大败北魏,斩北魏君主拓跋珪之弟拓跋虔。四月,因病还师,卒于途中,年七十一。
     作为马背上的皇帝,慕容垂少年得志,后客居前秦十五年,在前燕灭亡后致力于光复燕国,后燕建立后荡平黄河南北,古稀之年又出征北魏,为燕国贡献最后一份心力,最终卒于征途。其生平堪称传奇。
     晋孝武帝四岁时被封为会稽王,372年被立为太子,同年晋简文帝逝,他继位,当时才11岁。第二年立年号为宁康。一开始由太后摄政。14岁时(376年)开始亲政,改年号为太元。当年他改革收税的方法,放弃以田地多少来收税的方法,改为王公以下每人收米三斛,在役的人不交税。此外他在他在位期间试图加强皇帝的权力和地位。383年前秦进攻晋,试图灭晋,在淝水之战中晋军大胜。
    晋孝武帝即位时期由于税赋改革与谢安当国,被称为东晋末年的复兴;但是谢安死后司马道子当国,以及晋孝武帝嗜酒成性,《晋书》说“醒日既少”,优柔寡断,导致东晋政局再度陷入混乱。
      晋孝武帝由于对他当时宠信的张贵人开玩笑说:“你已经快要三十岁了,按年龄应该要被废弃了”,导致当晚张贵人一怒之下杀了他,享年36岁。死后葬于今江苏南京的隆平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486

帖子

150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0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10-25 12: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评价慕容垂、东晋孝武帝之死。

1.慕容垂的人生走到了尽头,终年七十一岁。慕容垂战胜了所有人,却无法战胜属于自己的时间,随着他的去世,后燕也无可避免地走上了下坡路。
慕容垂这个出生在乱世的英雄一生遭遇坎坷,他先后经历了三个王朝,有意无意地毁灭了前燕,然后又亲手埋葬了前秦,最后,他建立了后燕,也为这个国家钦定了灭亡的命运。他这一生很难说是成功还是失败,或许人生的滋味,只有站在参合陂的万人坑旁那一刻的他才是最清楚的吧。

2.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第九位皇帝,是简文帝司马昱第六子。372年,10岁司马曜即位,但朝政一直被权臣桓温把持,帝位一直不稳。桓温死后,朝政由堂嫂褚蒜子临朝听政,直到376年,司马曜才正式亲政。司马曜是位有理想的皇帝,他一直想恢复司马氏的皇权,因为在东晋之前的历史上,士族一直把持这朝政。
383年,司马曜在宰相谢安的辅佐下,在淝水之战击败前秦大军。以谢安为首的谢氏家族虽然挽救的了东晋王朝,但司马曜很快就“恩将仇报”,安排自己的弟弟司马道子为宰相,排挤谢安等士族。当他的权力达到顶峰后,便开始肆意享乐,沉湎酒色,每天晚上都在宫中开party,酒杯只要一端起来,直接喝到天亮,以至于“外人罕得进见”,逐渐堕落,离窝囊皇帝越来越近。
司马曜晚年最宠爱两个妃子陈淑媛与张贵人,特别是张贵人,“宠冠后宫,后宫皆畏之”,司马曜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被张贵人命令侍婢用被子蒙住面部,将他活活捂死。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0-10-30 14: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改作业:
绝谷画蝶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四年级第十八讲作业
一、评价慕容垂东晋武帝之死
慕容垂的一生,经历了燕国的崛起与中落,而后,他又以六十岁的高龄重新起兵复兴燕国,再现昔日辉煌。但可惜的是,慕容垂去世后不久,这个政权就又一次以自由落体的速度滑向衰落,并于十一年后正式灭亡。到慕容垂去世时,慕容氏的传奇其实即已终结。
慕容垂13岁即随父征战,才兼文武,勇猛多谋。前燕慕容皝十一年(344),慕容垂任前锋都督,建锋将军。次年,率兵2万自东道出徒河(今锦州)南下,与燕王慕容儁等会师,攻取后赵幽州(治今北京城西南)等地,并劝燕王勿杀降卒,以服人心。元玺三年(354),受封为吴王。光寿元年(357),参与攻讨敕勒,俘斩十余万人。建熙六年(365),与太宰慕容恪合力攻占东晋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后,任征南大将军、荆州牧等职,领兵万人,镇鲁阳(今鲁山)。十年,在桓温攻前燕之战中,大败晋军,威名大振。

这样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又是怎么死的呢。
太元十九年(394年)二月,慕容垂增调司、冀、青、兖四州兵分三路大举进攻,自率大军出沙亭与西燕作战。西燕主慕容永发兵5万以抵拒后燕军,将粮草聚于台壁(今山西黎城西南)。西燕台壁守卫孤立,慕容永见慕容垂率军驻扎邺西南一个多月未有行动,遂怀疑后燕军将从秘密道路进攻,便召集各路军队驻屯轵关(今河南济源西北),扼守太行口,惟留台壁一军。西燕台壁守卫孤立,慕容垂乘机率大军出滏口,进入天井关(在今山西晋城县南太行山上);五月进至台壁,连破西燕军,斩右将军勒马驹,擒镇东将军王次多,并包围台壁。慕容永亲率驻太行军5万回师阻击,慕容垂派骁骑将军慕容国在涧下埋伏骑兵千人,值两军交战时,慕容垂假装败退,慕容永追数里,中埋伏。后燕军立刻从四面进攻,大破西燕5万援军,斩8000余人,慕容永败回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晋阳守将闻兵败,弃城逃走,后燕军轻取晋阳。六月,后燕军包围长子。八月,西燕太尉大逸豆归部将伐勤等人开城门投降,后燕军入长子,杀慕容永和公卿大将刁云、大逸豆归等30多人,西燕所统辖8郡7万余户和大量物资为后燕所有。西燕灭亡。    十月,后燕主慕容垂攻灭西燕后,又命令其子辽西王慕容农率军攻取东晋的青、兖等地。慕容农攻破廪丘(今山东郓城西北),安南将军尹国攻破阳城(今山东茌平县南)。东晋东平太守韦简兵败被杀。高平(今山东邹平西南)、泰山(今山东泰安市)、琅邪(今山东临沂北)诸郡守皆弃城逃走。慕容农进军临海,在各地设置守令。十一月,慕容农又在龙水击败龙骧将军辟闾浑。进入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十二月,慕容垂召还慕容农等。此战,后燕基本上占领了原前燕所有的关东之地,南至琅邪,东到大海,西到河、汾,北接燕、代,至此。后燕虽达到了顶峰时期,但北方的魏国却悄然强大起来。鲜卑慕容部与拓跋部世为婚姻,慕容垂初则支持拓跋圭征服独孤部及贺兰部,统一内部,复国建魏,以作为其控扼塞北诸部的附属之国。后北魏势力日渐雄厚,欲谋独立。魏王拓跋圭早有图燕之志,早在太元十三年(388年)八月,便遣九原公拓跋仪至中山。慕容垂质问拓跋仪:“魏王何以不自来?”拓跋仪说:“先王与燕并事晋室,世为兄弟,臣今奉使,于理未失。”慕容垂说:“吾今威加四海,岂得以昔日为比!”拓跋仪曰:“燕若不修德礼,欲以兵威自强,此乃将帅之事,非使臣所知也。”拓跋仪回,对拓跋圭说:“燕主衰老,太子暗弱,范阳王自负材气;非少主臣也。燕主既没,内难必作,于明乃可图也,今则未可”(《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太元十六年(391年)六月,慕容麟率军击败贺讷,回中山后,便对慕容垂说:“臣观拓跋圭举动,终为国患,不若摄之还朝,使其弟监国事”(《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但慕容垂对北魏仍未有警惕。    魏王拓跋圭乘机屡犯臣服于后燕的塞外诸部族,双方始相反目。后燕欲以武力征服北魏,遂于建兴十年五月,命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等领兵8万,远征拓跋魏,另遣范阳王慕容德、陈留王慕容绍率步骑1.8万为后援。    
北魏长史张衮听说燕军将至,献计魏王拓跋圭:“燕狃于滑台、长子之捷,竭国之资力以来。有轻我之心。宜羸形以骄之,乃可克也”(《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拓跋圭从其计,率20万大军,徙部落畜产,西渡过黄河千余里以避后燕军锋芒。    
七月,后燕军至魏地五原(今呼和浩特西北),降魏别部3万余家,掠取粮食百余万斛,放置黑城(今呼和浩特西北)。燕军进至河水(黄河)边,赶造船只,准备南渡河水与魏军主力决战。魏王派右司马许谦向后秦救援。八月,魏军集结于河水以南;九月,拓跋圭在河南岸筑台耀武,旌旗相连千余里。    
后燕太子慕容宝排列军队于河北岸准备渡河进攻魏军,突起暴风,数十艘船漂至南岸。魏军俘获燕军300余人,全部赐给衣服遣还,以分化瓦解燕军。同时,魏派兵截获来往于五原至燕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市)的燕国信使,得知慕容垂生病的消息,令所俘燕使隔河向燕军假传慕容垂已死,使慕容宝等惊恐,军心动荡,不敢南渡与魏军作战。此时,魏王命陈留公拓跋虔率5万骑兵驻扎河东,断后燕军左路;东平公拓跋仪率骑兵10万屯于河北(皆在今河套一带,未渡黄河)断后燕军后路;略阳公拓跋遵率骑兵7万截断后燕军南归之路。后秦主姚兴遣杨佛嵩援魏,魏军气势益盛。    
燕、魏两军隔河相持数十天。慕容麟部将慕舆嵩等以为慕容垂真死,阴谋奉慕容麟为燕主,事泄被杀。慕容宝、慕容麟等内部自相怀疑,后燕军心益乱。燕军自五月出兵至十月,未能与魏军决战,师老兵疲,士气低落。慕容宝遂于十月二十五夜焚船撤回。十一月初三,暴风骤冷,河水结冰,魏王率军踏冰过河,留下辎重,精选2万骑兵,急迫燕军。后燕军行至参合陂,大风骤起,尘埃黑天,自军后而来,笼罩上空。沙门支昙猛向慕容宝建议:“风气暴迅,魏兵将至之候,宜遣兵御之”。慕容宝认为离魏军已远,笑而不答。昙猛多次建议,慕容麟大怒,说:“以殿下神武,师徒之盛,足以横行沙漠,索虏何敢远来!而昙猛妄言惊众,当斩以徇”(《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司徒慕容德劝慕容宝听从支昙猛之言。慕容宝遂派慕容麟率骑兵3万殿后掩护,以备非常。慕容麟不信支昙猛之言,纵骑游猎,不加戒备。魏军昼夜兼程,于十一月初九日黄昏抵参合陂西。此时,燕军在陂东,安营于蟠羊山南。魏王连夜部署,令士卒口衔枚,束马口,暗中前进。十日清晨,魏军登山,下邻燕营。燕军正准备东归,忽见魏军,顿时惊乱。魏王纵兵击之,燕军争相涉水逃命,人马相践踏,压溺死者数以万计。拓跋遵率军在燕军前截击,燕军弃械投降者四五万人,仅慕容宝等数千骑逃走。魏军缴获兵甲粮货无数,除选用燕臣有才用者外,其余全部坑杀。    
燕军此战的失败,从此改变了两国力量对比,后燕日渐衰落,北魏势力进入中原。    
慕容宝耻于参合陂之败,请求再次伐魏。慕容德对慕容垂说:“虏以参合之捷,有轻太子之心,宜及陛下神略以服之,不然,将为后患”(《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慕容垂乃部署兵力准备大举攻魏。    
太元二十一年(396年)二月,平规因后燕军于参合陂大败,遂率博陵(治今河北安平县)、武邑(治今河北武邑)、长乐(治今河北冀县)三郡兵在鲁口(今河北饶阳)反叛后燕。平规不听其侄冀州刺史平喜劝谏。平规弟海阳令平翰在辽西起兵响应叛燕。慕容垂遣镇东将军余嵩讨伐平规,余嵩败死。慕容垂亲率大军攻平规,至鲁口,平规丢弃部众,率妻子亲属等数十人渡河逃走,慕容垂率兵还。平翰在辽西起兵后,率军奔龙城(今辽宁朝阳)。清河公慕容会遣东阳公慕容根等攻击平翰,破之,平翰逃走。七月,平规于济北为慕容进所杀。    
三月,慕容垂留范阳王慕容德镇守中山(今河北定州),亲自率军秘密出发,越过青岭(今河北易县西南),经天门,凿山开道,出北魏不意,直指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北魏阵留公拓跋虔率部落3万余家镇守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慕容垂率军至猎岭(在今山西代县东北夏屋山),派辽西王慕容农、高阳王慕容隆为前锋袭击平城。拓跋虔不备,燕军攻到平城才发现,率军出战,兵败被杀。燕军攻占平城,收编其部落。北魏诸部听说拓跋虔战死,各怀贰心,拓跋圭不知所从。这时慕容垂经过参合陂,见积骸如山,为死亡将士设祭,后燕军哭声震动山谷。慕容垂惭愤吐血,病发,住在平城,不久病重,遂还师,慕容垂一生的最后一次征战遂告结束。此战,燕军初战获胜,但事出意外,伐魏未能成功,如慕容垂在有三年阳寿,胜负也未可知。    
慕容垂在平城住十日,病重,便筑燕昌城而还。四月癸未(即公元396年6月2日),于上谷沮阳去世,时年七十一岁,在位十三年。临终,慕容垂下令:“方今祸难尚殷,丧礼一从简易,朝终夕殡,事讫成服,三日之后,释服从政。强寇伺隙,秘勿发丧,至京然后举哀行服”(《晋书·慕容垂载记》)。慕容即位后,谥慕容垂为成武皇帝,庙号世祖。    
慕容垂死后,后燕再无力与北魏相拒。从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八月至隆安二年(398年)正月,北魏调集大军,直逼后燕国都,展开战略决战。终于彻底击败了强大的后燕,使北魏成为北方最强大国。义熙三年(407年),后燕终为北魏所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9:26 , Processed in 0.0631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