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12 17:35: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药王 于 2020-11-15 09:45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北药王
成语典故班第八课作业
1. 什么是尚书?它包括那些内容?
答:尚书 (儒家五经之一)。“尚”即“上”,《尚书》意即上古之书。相传由孔丘编选而成,传本有些篇是后人追述补充进去的,如《尧典》、《皋陶谟》、《禹贡》等。西汉初存二十八篇,用当时通行文字书写,即《今文尚书》。另有相传汉武帝时在孔丘住屋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已佚。东晋梅赜(一作梅颐、枚颐)又伪造《古文尚书》。后来《十三经》中的通行本,即《今文尚书》与梅氏伪书的合编,宋人开始怀疑梅氏伪书,至清渐成定论。今文各篇内容包含商周等代的一些重要史料,如《盘庚》反映商代奴隶社会的情况、《禹贡》记述战国时黄河、长江两流域的地理等。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又称《书》《书经》,是一本由先秦诸子所著的哲学论著,约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尚书》主要记载了从尧舜禹时代到东周历时约1500年的历史,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的谈话记录。书中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并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的初步形成。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儒家研习之基本书籍。
2.回答古文《尚书》的学术价值。
答:古文《尚书》究竟有什么价值,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展开阐述。
1.古文《尚书》补充许多历史事实。
2. 古文《尚书》保存大量格言和成语。
3 . 古文《尚书》可考知旧籍引语的背景和用意。
4, 古文《尚书》可订正旧籍引文之讹。
5,古文《尚书》可纠正旧注之误。
3.从《尚书》中找出10条你喜欢的成语,释义、注明出处,包括同义、反义及例句。
答:》
1.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注释】:选自《尚书·尧典》。克:能,能够。俊:才智。德:美德,道德。九族:从自己的高祖至自己的玄孙九代。
【译文】:公正能发扬才智美德,使家族亲密和睦。
2、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注释】:选自《尚书·尧典》。静言:静又写作“靖”,巧言。庸:用。滔:通“慆”,怠慢。象恭:外表好象恭敬。
【译文】: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实际上对上天轻慢不敬。
如丧考妣〕<<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那样悲伤。
3,〔明目达聪〕出自<<舜典>>:“明四目,达四聪。”
释义:眼睛明亮,听觉灵敏。後指全面了解情况,明鉴四方。
4,〔柔远能迩〕出自<<舜典>>:“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敦德允元。’”<<顾命>>:“柔远能迩,安劝小大庶邦。”安抚笼络远近之人使之归附。
反义词
5,〔诗言志,歌永言〕出自<<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能表达一个人的思想感情,歌是唱出来的语言。
反义词:
6,〔百兽率舞〕出自<<舜典>>:“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百兽相率起舞,比喻天下升平。
近义词:歌舞升平
反义词:民生凋敝
7.〔万邦咸宁〕出自<<大禹谟>>:“野无遗贤,万邦咸宁。”指天下国家都康宁和乐。
反义词:天下大乱
8,〔念兹在兹〕出自<<大禹谟>>:“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
释义:指对某事十分慎重,念念不忘。
反义词:昏庸无道
9,〔明刑弼教〕出自<<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
释义:指以法治与教化相辅相成的办法治理国家。
反义词:僭赏乱刑
10,〔好生之德〕出自<<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 释义:指爱惜生命,不嗜杀戮的美德。
反义词:乱杀无辜,嗜杀成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