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411|回复: 9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红外线作业汇总

[复制链接]

6

主题

1340

帖子

19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06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11-13 11: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一课作业:
红外线

1、什么是成语?并简答成语的基本特征?
答: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简单的说,成语就是,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详细解释即是习用的言简意赅的固定短语或短句。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就是说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成语的含义精辟,其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成语的基本特征具有以下两点:
①结构固定性
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语素。
②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

2、简答成语与谚语、歇后语的区别,并举例。
答:一、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色而彩锤炼而形成固定短语,
比如,1.春暖花开--原义是说春景美丽,现在常用来比喻有利于工作或学习的大好形势。,出自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2.眉飞色舞--形容人说得滔滔不绝、非常喜悦、得意兴奋的样子。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 [1]
   二、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群众口语中通俗精练含义深刻的固定短语。谚语绝大部分是句子而不是词组。
谚语往往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不象成语那样具有文言色彩。因为谚语是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智慧,所以谚语的教育意义比较深。例如:“危难时刻见人心”、“家和万事兴”等。当然,也有一些谚语归为成语了。例如:“坐山观虎斗”、“天下乌鸦一般黑”之类的谚语。
    三、歇后语;歇后语是一种固定的句子,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用事物作比喻,后一部分是从正面作说明。例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些都是“歇后语”,近些年,部分歇后语归入了成语范畴,例如:“狗拿耗子”也是成语了。

3、填空题:
①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②(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褒义)和(贬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3.请分别写出3、4、5、6、7字的成语各6个。
3字成语: 单相思  胆小鬼  挡箭牌  刀笔吏 倒栽葱、莫须有;
4字成语:鸟语花香、落花流水、一往无前、瓜田李下、水深火热,刀光剑影;
5字成语:时势造英雄、人不可貌相、他乡遇故知、盘古开天地、独木不成林,苛政猛于虎;
6字成语:真金不怕火炼、君子成人之美、流言止于智者、远亲不如近邻、喜怒不形于色 挂羊头卖狗肉
7字成语:山雨欲来风满楼、 柳岸花明又一村、树欲静而风不止、醉翁之意不在酒、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识庐山真面目、一年之计在于春;


4.请为以下成语填上正确的汉字。
(黯)然失色    按(部)就班   不(假)思索   (沧)海桑田   
不(落)窠臼   出奇(制)胜   既往不(咎)    岌(岌)可危   
(脍)炙人口    励精(图)治   (流)芳百世    美轮美(奂)   
名(副)其实    (墨)守成规   旁征(博)引    水乳交(融)   
所向披(靡)    心无旁(骛)   心心相(印)   (源)远流长   
越(俎)代庖    责无旁(贷)   众口(铄)金   (振)聋发聩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6

主题

1340

帖子

19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06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3 11: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二课红外线作业

一、填空题1.名词可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还可根据其可数性可分为(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两大类。
2.专有名词是表示(人)、(地方)、(事物)等特有的名词。科学术语是各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科学术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用来正确标记生产技术、科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各个(专门领域)中的事物、现象、特性、关系和过程。
3.(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四类:(气象谚语)、(农业谚语)、(生活谚语)、(社会谚语)。
二、辨别题
下面四字词语中,请你辨别那些是成语,加注释并注明出处。
北斗导航、泰山北斗、嫦娥奔月、嫦娥四号、魔兽争霸、恃强争霸、
指鹿为马、破釜沉舟、攻城机器、攻城掠地、乌江自刎、神秘圣地
约法三章、雷霆一击、楚河汉界、衣锦还乡、江东父老、互助互爱
答:属于汉语成语的有:
(1)泰山北斗
释义: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出处:《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2)嫦娥奔月:来自经典神话故事。
释义:嫦娥:月宫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
(3)恃强争霸
释义:凭借自己的强大争夺霸权。
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一回:“只为他生在恃强争霸、政出权门的春秋时代,和他所抱的王道主意,有些扞格不通,以致栖栖皇皇了一世。”
(4)指鹿为马
释义: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处: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5)破釜沉舟
释义: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6)攻城掠地
释义:掠夺土地。同“攻城略地”。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4回:“李密诸将士,当时攻城掠地,倚着金帛来得易,也用得易。”
(7)约法三章
释义: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
(8)衣锦还乡
释义:衣:衣服。锦:有多彩图案的丝织品。还乡:回家、探亲。古时指做官以后,穿了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向亲友夸耀。也说衣锦荣归。
   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刘之遴传》:“卿母年德并高,故令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9)江东父老:释义: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父老:父兄辈人。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笑曰:‘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和何面目见之?’”
三、说出下面歇后语的目的语
1.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2.宝剑出鞘——锋芒毕露
3.高山上打鼓------四面闻名(鸣)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6. 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7.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头
8.磅秤上放粒芝麻——无足轻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340

帖子

19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06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3 11: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三课作业  红外线
一、回答题
1.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
答: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还有墨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答:(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3.汉语成语的的文化特色表现在那两个方面?
答:第一个方面是成语的形式,多采用四字格的形式,并追求平仄的音律搭配,成分之间讲究对称关系,反应了民族语言的发展历史。
第二个方面是成语内容上的文化特色,成语词性分褒义和贬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原本代表褒义的成语也逐渐演变为贬义词,例如成语“衣冠禽兽”,古时指官服上绣的禽和兽的图案,今义指道德败坏的人。这说明成语于我国传统文化有关,不论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远不止以上列举的层面。

二、分别写出下面选项的成语各2条,带注释及出处。
1.表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成语:
答: 1.) 闻鸡起舞:半夜听到鸡鸣,立即起来舞剑,表示及时奋发。出自晋书 祖逖传
2.)废寝忘食:出自战国列子《列子•天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表现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成语:
答: 1.)一言九鼎: 【出自】秦昭王十五年秦圍趙都邯鄲,趙使平原君赴楚求救,毛遂自願同往。經遂曉以利害,楚王同意救趙。
2.) 一诺千金:形容很讲信用。
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

3.表现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成语:
答: 1.)除暴安良: 暴:暴徒;良:善良的人。铲除强暴,安抚善良的人民。【出自】:宋•李昉《太平广记》:“舍之职责,在乎除暴安良。”

2)不屈不挠
形容頑強鬥爭,在敵人或困難面前不屈服,不低頭。語本《漢書•敘傳下》:“樂昌篤實,不橈不詘。”

4.表现中华民族勇于创新的成语:
答:1.) 領異標新,领异标新)
謂與眾不同,獨創一格。
▶ 鄭觀應《盛世危言•商戰上》:“下至淫巧奇技,亦領異標新,錐刀競逐,窮天地之精華,竭閭閻之脂膏。”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關於民清軍交戰情況》:“革黨在漢陽兵力約一萬三四千人,其各種防守工程頗有領異標新出人意表者。”
2.)独具匠心: 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出自】: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三、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民族,这在成语中有集中的体现。比如“愚公移山”“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披星戴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赴汤蹈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勇敢;“高瞻远瞩”“过目成诵”“心灵手巧”“远见卓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请把上面列出的成语加注解及注明出处,不能少于六条。
答:1.)愚公移山:【解释】: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出自】:《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2.)废寝忘食: 【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出自】:《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寢食者。”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3.)披星戴月: 【解释】: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出自】: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的:“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4)高瞻远瞩:形容眼光远大。
出处:郑观应 《盛世危言•防边》:“善料敌者,亦必于事机之未露,兵衅之未开,高瞻远瞩,密访详稽,于彼国之一举一动,无不瞭然于心。”

5)过目成诵:看一遍就能背诵出来。形容记忆力极强。
出处:《五灯会元•临济宗•归宗正贤禅师》:“游 成都 ,依 大慈 秀公 习经论,凡典籍过目成诵,义亦颇晓。”

6)心灵手巧:头脑灵活,双手灵巧。
出处: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 香姐 心灵手巧,一捻针线,就是不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340

帖子

19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06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3 11: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四课作业
红外线
1、请写出有关服饰、饮食、茶、酒的成语各5条。
有关服饰的成语:红紫夺朱、裂冠毁冕 凤冠霞帔、黄袍加身、衣锦还乡;
有关饮食的成语:脍炙人口、馔玉炊金、囫囵吞枣、钟鸣鼎食、挑肥拣瘦。
有关茶的成语:粗茶淡饭、茶余饭后、茶饭无心、三茶六礼、清茶淡饭、
有关酒的成语:灯红酒绿、酒色财气、借酒消愁、对酒当歌、、觥筹交错。

2、请为以下成语查注解、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曲终奏雅、一唱三叹、余音绕梁、游鱼出听、八音迭奏、钟仪楚奏、
匕鬯不惊、青梅煮酒、醴酒不设、玉卮无当、瓮里醯鸡、浅斟低唱、
头没杯案、戴玄履黄、衣冠礼乐、披褐怀玉、羽扇纶巾、斑衣戏彩。
、请为以下成语查注解、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曲终奏雅:
注解: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也比喻结局很好。
出处:《汉书•司马相如传赞》:“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
近义:完美收官
反义:虎头蛇尾

一唱三叹:
注解: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近义:不绝余响
反义:销声匿迹

余音绕梁:
注解: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近义:绕梁不绝
反义:人走茶凉


游鱼出听:
注解: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出处:《荀子•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近义:玩石点头
反义:闭目塞听



八音迭奏:
注解: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出处:《晋书•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近义:鼓角齐鸣
反义:孤掌难鸣


钟仪楚奏:
注解:仲仪:春秋时楚国乐官。钟仪奏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出处:三国•魏•王粲《登楼赋》:“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近义:吴侬软语
反义:异端邪说


匕鬯不惊:
注解: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出处:《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近义:波澜不惊
反义:先声夺人


青梅煮酒:
注解:以青梅为佐酒之物的例行节令性饮宴活动。煮酒,暖酒。出处:宋 晏殊 《诉衷情》词:“青梅煮酒鬭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近义:觥筹交错
反义:焚琴煮鹤


醴酒不设:
注解:醴酒:甜酒。置酒宴请宾客时不再为不嗜酒者准备甜酒。比喻待人礼貌渐衰。
出处:《汉书•楚元王传》:“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
近义:绨袍不解
反义:待人以礼


玉卮无当:
注解: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为人主而漏其君臣之语,譬犹玉卮之无当。”
近义:华而不实
反义:秀外慧中


瓮里醯鸡:
注解:比喻见闻狭隘的人。
出处:《列子•天瑞》:“厥昭生乎湿,醯鸡生乎酒。”
近义:井底之蛙
反义:博闻强记


浅斟低唱:
注解:慢慢地喝酒,低低地歌唱。形容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消闲享乐的情状。
出处:宋•柳永《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换了浅尝低唱。”
近义:把酒言欢
反义:高歌猛进

头没杯案:
注解: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近义:放浪形骇
反义:行端坐正


戴玄履黄:
注解:犹戴天履地。玄指天,黄指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
出处:《易•坤》有“天玄而地黄”之语。明•刘基《海宁应氏墓庵记》:“乃耆乃康,戴玄履黄,七十有八年。
近义:顶天立地
反义:妄自菲薄

衣冠礼乐:
注解: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出处:南朝•梁•任昉《策秀才文》:“百王之敝,齐季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余。”
近义:冠冕堂皇
反义:礼崩乐坏


披褐怀玉:
注解: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出处:《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近义:虚怀若谷
反义:人面兽心


羽扇纶巾:
注解: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榆灰飞烟灭。”
近义:从容淡定
反义:惊慌失措


斑衣戏彩:
注解:指身穿彩衣,作婴兒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出处:《北堂书钞》卷一二九引《孝子传》言老莱子年七十,父母尚在,因常服斑衣,为婴兒戏以娱父母。
近义:孝亲敬友
反义:目无君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340

帖子

19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06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3 11: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5课,红外线作业
一、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1.(精)(忠)报国  2.破釜(沉)(舟) 3.(闻)鸡(起)舞 
4.三顾(茅)(庐)   5.(卧)薪(尝)胆  6.指鹿(为)(马) 
7. 文质(彬)(彬)  8.(彬)(彬)有礼9.谦虚(谨)慎   
10.谦恭(下)士        11.(招)贤(纳)士  12.(不)矜(不)伐
13.(竭)(诚)相待 14.(克)恭(克)顺15.屈(己)待(人)
16.温(文)尔(雅)17.以(诚)相(待)18.虚(怀)若(谷)
19.虚(左)以(待)20.虚(己)以(听)21.戒(骄)戒(躁)
22.自知(之)明 23.洗(耳)恭(听)24.(相)(敬)如宾
25.以(诚)相待 26.推(心)置(腹) 27.与(人)为善  
28.尊(老)爱(幼)29.(举)案(齐)眉30、(父)慈(子)孝
31.开(宗)明(义)032.(明)正(典)刑33.(文)(武)差事
34.知(书)明(理)  35.弄(斧)班(门) 36.(振)聋(发)聩

二、请从本课课件中取出文明礼仪成语10条,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给出的例句。
1、洗耳恭听:恭敬地专心倾听。同义:洗耳拱听,反义:充耳不闻
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例句:茅盾《惊蛰》:“柳树下稀稀落落有几个金背甲虫,装着洗耳恭听的样子。
2、相敬如宾、释义: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同义相待如宾,反义:反目成仇。
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
例句:▶ 张天民《战士通过雷区》:“两个人也算得是齐眉举案、相敬如宾,但局长‘无情’的毛病也克服得不善。”
3、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近义:不耻下问  反义:骄傲自满
出处:《老子》:“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又:“上德若谷。”
例句:孙犁《澹定集•金梅<文海求珠集>序》:“在研究作家和作品时,理论家要虚怀若谷,不存成见。”
4、虚左以待、空出左边的位置等待。表示对宾客尊敬。近义:敬若神明,反义:痴之以鼻。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九四回: “诸贵客见公子亲往迎客,虚左以待,正不知甚处有名的游士,何方大国的使臣,俱办下一片敬心伺候。”
例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 “裱的全绫边,那绫边上都题满了,却剩了一方。继之指着道:‘这一方就是虚左以待的。’
5、自知之明、能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近义:谦虚谨慎,反义:自欺欺人
出处:▶ 宋•苏轼《与叶进叔书》:“仆闻有自知之明者,乃所以知人。”
例句:瞿秋白《乱弹•水陆道场》:“然而阿斗有自知之明,自己知道昏庸无用,所以就把全权交给诸葛亮,由他去治理国家。”
6、礼贤下士、谓有地位者能礼敬贤德之人并降格与之结交。近义:知人善任反义:目中无人。
出处:《孟子•尽心下》“岂谓是欤”汉赵岐注: “谓王不礼贤下士。”
例句:郭沫若《历史人物•甲申三百年祭》:“看他的很能收揽民心,礼贤下士,而又能敢作敢为的那一贯作风,和刘邦、朱元璋辈起于草泽的英雄们比较起来,很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气概。”
7、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端庄近义:彬彬有礼  反义:咄咄逼人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例句: 叶圣陶《城中•演讲》:“头略微左偏,徐徐地俯下去,温文尔雅,正是学者的态度。”
8格物致知: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
近义:亲近自然,反义:闭门造车
出处:《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例句: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二章第四节:“所以根本要看重理智,而出发便在研究自然(‘格物致知’)。”
9、谨言慎行、说话小心,行动谨慎。近义:谦 虚谨慎,反义,口出狂言
出处:《礼记•缁衣》:“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例句:清•陈仪《赠翰林院编修畹兹张公暨配王氏孺人墓志铭》:“闻所以诫其子者,以谨言慎行、知足安贫为训。”
10、与人为善、同别人一起做好事。今多指善意帮助别人。近义:与世无争,反义:与人为恶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例句:李贽《答耿司寇书》:“某行虽不谨,而肯与人为善;某等行虽端谨,而好以佛法害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340

帖子

19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06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3 11: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六课作业
红外线
一、        必做题
1、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触(类)旁(通)、进(德)修(业)、闭(关)锁(国)、错(综)复(杂)、
革(乱)反正、革(面)洗(心)、诲(淫)诲(盗)、诲(盗)诲(淫)、
(蹇)往(连)来、(改)往(修)来、数(往)知(来)、书(不)尽言、显微(禅)幽、
仰(观)俯(察)、(一)朝(一)夕、云(淡)风(轻)、应(天)顺(民)、
宗庙(社)稷、总(而)言之、庸(言)庸(行)、金(兰)契友、
辉光日(新)、承(天)之祐、与(时)消息、飞(龙)在天、
退藏(于)密、知(己)知(彼)、声(求)气应、泰来(否)往、
(何)思何虑、经(纶)天下、眈(耽)逐(逐)、动静有(法)、
钩深(至)远、鸿(渐)之仪、(及)宾有鱼、密云(不)雨、
修(辞)立诚、一(致)百虑、精义(入)神、神(而)明之、
(朝)乾夕惕、玄(黄)翻覆、龙战(于)野、振民(育)德。

2.《周易》中的成语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有“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还有“信及豚鱼”的诚信精神、以及“卑以自牧”的谦虚精神,请把形容这五种精神的成语各写2条,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例句。
进取精神:
孜孜不倦,zī zī bù juàn,意思是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出自《尚书•君陈》,《后汉书•鲁丕传》,《三国志•蜀书•向朗传》。
近义:勤勤恳恳、废寝忘食、如饥似渴、乐此不疲、好学不倦、夜以继日、水滴石穿、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勤学不辍、孳孳不息、宵衣旰食、手不释卷[1] 、绳锯木断
反义:无所事事

自强不息 ,謂自己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出处:《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近义:勤学不辍  反义:游手好闲
例句:勾踐:臥薪嘗膽,自強不息。

厚德载物 〕《周易 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鸿渐之仪 〕《周易 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 蠖屈求伸 〕《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 及宾有鱼 〕《周易•姤》:“包有鱼,义不及宾也。”孔颖达疏:“言有他人之物,于义不可及宾也...      
〔 积善余庆 〕《周易 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宽容精神:
海涵地负,[hǎi hán dì fù],意思是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负载,比喻才能特异。出自《笏记》。
近义:海纳百川,函盖充周
反义:小肚鸡肠
例句:<曾文正公文集>序》:“公具海涵地負之才,出其餘力為詞章,已足以弁冕群賢,推倒一世。”

谦尊而光:謂尊者謙虛而顯示其光明美德;謙虛。語本《易•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 .
近义:光明正大
反义:阴谋诡计
例句:《魏書•李彪傳》:“先皇有大功二十,加以謙尊而光,為而弗有,可謂四三皇而六五帝矣。”


团结精神:
〔 声应气求 〕:指情投意合或志同道合的人彼此間相互呼應或唱和。
出处:《周易 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同义:情投意合
反义:貌合神离
例句:《駁“保皇報”》:“不知革命與洪門,志同道合,聲應氣求,合力舉義,貴有應盡,非同利用。”

〔 金兰之契 〕指交情投合的朋友。
出处:《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同义:金兰之好
反义:狐群狗党
例句:《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人给为金兰之契,演绎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诚信精神:
〔 修辞立其诚 〕注意自己的言辞,树立成信。
出处:《周易•乾》:“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近义:谨言慎行,言而有信
反义:言而无信
例句:

驷马难追
【解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出自】:《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
近义:一言九鼎、覆水难收、
反义:信口开河
例句:《禪真逸史》第二八回:“常泰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莫追,豈有變更!’”

谦虚精神:
虚怀若谷
释义:谦虚的胸怀象山谷一样。
出处:《老子》:“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又:“上德若谷。”
近义:从善如流
反义:睚眦必究
例句: 孫犁《澹定集•金梅<文海求珠集>序》:“在研究作家和作品時,理論家要虛懷若谷,不存成見。”

谦虚谨慎
【解释】: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出处】:《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近义:平易近人
反义:唯吾独尊
例句:毛澤東《論十大關係》十:“將來我們國家富強了,我們一定還要堅持革命立場,還要謙虛謹慎,還要向人家學習。”

二、选做题
1.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自强不息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请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主题创作一首作品,诗词曲赋体裁不限。
2.中华民族一向对团结统一有着深刻的认识,自古就有“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篇》)请以“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为主题创作一首作品,诗词曲赋体裁不限。
自强不息
自古男儿志气豪,不为错折发牢骚。
韩王胯下曾爬过,汉祚居功谁可曹。团结就是力量
小河浅水易淘空,汇聚长江气势雄。
一浪冲天君且看 ,开山裂石永朝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340

帖子

19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06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3 11: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七课作业
红外线
一、填空题
  1.民俗文化,是指民间的(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民俗包含以下几大部分:(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民俗)、(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及巫术)、(婚丧嫁娶)等。
2.民间观念是指在(民间社会)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生活禁忌)、(伦理道德)、(万物哲理)的观念。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禁忌、俗信、民间诸神、情恋婚姻观念、(人生哲理)、(君臣之礼)、(长幼之礼)。
3.《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诗经》时代,(汉语)已有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诗经》中数量丰富的(名词),显示出诗人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认识。《诗经》对动作描绘的具体准确,表明诗人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4.《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至于“大雅”和“小雅”当从(音乐)分,“广大而静,疏达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二、问答题
1.《诗经》的表现手法有哪些?试举一例说明。
答: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诗经》中大量运用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①比:就是譬喻,以彼物比此物。《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
②兴: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③赋:《诗集传》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诗经》包含哪些内容。
答:《诗经》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诗经》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十五国风分别是:周南11篇、召南十四篇、邶(bèi)风19篇、鄘(yōng)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0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桧风4篇(桧即“郐”kuài)、曹风4篇、豳(bīn)风7篇。
《雅》是周王朝国都附近的乐歌,共105篇。包括大雅小雅,其中大雅31篇。《大雅》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前期,作者大都是贵族,谓高尚雅正等。旧训雅为正,谓诗歌之正声。《小雅》共有74篇,创作于西周初年至末年,以西周末年厉、宣、幽王时期为多。大雅的作品主要有《文王》、《卷阿》、《民劳》,小雅有《鹿鸣》、《采薇》、《斯干》等。
《颂》共有40篇。颂的名篇主要有《清庙》、《维天之命》、《噫嘻》等。


三、出自《诗经》的成语共分《诗经•国风》、《诗经•大雅》、《诗经•小雅》、《诗 经•颂》四大部分。请各找出两条成语,释义并回答同义、反义,包括例句。
1.出自《诗经•国风》的成语 信誓旦旦
誓言诚挚可信。《诗经•卫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旦旦:诚恳的样子。
出 处:《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例 句
六国由于存在利害冲突,表面上~,实际上各有打算。
近义:山盟海誓
反义:言而无信

衣冠楚楚:形容衣帽穿戴得整齐漂亮。楚楚:鲜明整齐的样子。
出 处:《诗经•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例 句:他们衣冠楚楚地站在镜头前。
近义词:衣冠齐楚
反义词:衣冠不整

2. 出自《诗经•大雅》的成语
同仇敌忾
大家一致地对敌人仇恨和愤怒。忾(kài):愤恨,愤怒。
出 处:《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近义词:戮力同心
反义词:同室操戈
例句:我们同仇敌忾,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进退维谷
进退都陷于困难的境地。形容进退两难。
出处:《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维:是。谷:穷尽,比喻困境。
例 句:她进退维谷,不知该如何是好。
近义:骑虎难下
反义:左右逢源

3. 出自《诗经•小雅》的成语
高山仰止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出 处:《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近义:仰之弥高
反义:弃如敝履
例句:先师的学问,高山仰止

生不逢辰
辰:日子,时光。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旧时指命运不好。
出 处:《诗经•大雅•桑柔》:“我生不逢辰;逢天怒”。
例 句:人不能总是埋怨自己“~”,
近义:生不逢时
反义:吉人天相

4. 出自《诗经•颂》的成语
惩前毖后
[解释]吸取以前的教训,谨防以后重犯。
[出处]《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例句]对于犯错误的同志,我们都要坚持“~,治病救人\”的方针。
近义:杀一儆百
反义:重蹈覆辙

高高在上:形容领导者不深入实际,脱离群众。
出 处:《诗经•周颂•敬之》:“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近义:至高无上
反义:平易近人
例句:有的领导同志高高在上,不深入实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340

帖子

19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06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3 11: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八课作业
红外线

1.什么是尚书?它包括那些内容?
答:《尚书》最早书名为《书》,又称《书》《书经》,是一本由先秦诸子所著的哲学论著,约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尚书》主要记载了从尧舜禹时代到东周历时约1500年的历史,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的谈话记录。书中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并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的初步形成。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儒家研习之基本书籍。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是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它以记言为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是《三坟五典》的可考记录。



2.回答古文《尚书》的学术价值。
答:1).古文《尚书》补充许多历史事实。    
2)古文《尚书》保存大量格言和成语。
3).古文《尚书》可考知旧籍引语的背景和用意。    
4).古文《尚书》可订正旧籍引文之讹。    
5).古文《尚书》可纠正旧注之误。    


3.从《尚书》中找出10条你喜欢的成语,释义、注明出处,包括同义、反义及例句。
1)满招损,谦受益。
释义:自滿招致損失,謙虛得到益處。
出处: 《尚書•大禹謨》:
近义:谦虚谨慎
反义:骄傲自满
例句:“君子勝人不以力,有化存焉,化者,誠服之也。故曰:滿招損,謙受益。”

2)玩物丧志
释义:謂沉迷於所愛好的事物,而喪失遠大的理想。
出外:《書•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近义:沉迷酒色
反义:立志成才
例句:他認為以有限的精神,做這些閑言語,真是玩物喪志。”

3)功亏一篑
释义:言堆九仞高的山,只差一筐土而未能成功。比喻做一件事只差最後一點努力未能完成。多含惋惜意。
出处:《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例句: 宋•司馬光《投壺新格》:“夫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全壺實難,故君子貴之。”
近义:差之毫厘
反义:功德完满

4)心劳日拙
释义:謂費盡心機,反而越來越糟。多用作貶詞。
出处:《書•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
例句:但是這類技倆,也不過心勞日拙而已。”
近义:劳神费力
反义:顺其自然

5)以公灭私
释义:謂出以公心而去掉個人的私情或恩怨。
出处: 《書•周官》:“以公滅私,民其允懷。”
例句:“以天下之公理,滅一己之私情。”
近义:大公无私
反义:假公济私

6)有条不紊
释义:有條理,有次序,一點不亂。語
出处:《書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例句:《梓州玄武縣福會寺碑》:“有條不紊,施緩政於繁繩;斷訟有神,下高鋒於錯節。”
近义:条分缕析
反义:杂乱无章

7)克勤克俭
释义:克勤克俭既能勤勞,又能節儉。
出处:《書•大禹謨》:“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例句:“允伸領鎮凡二十三年,克勤克儉,比歲豐登。”
近义:勤劳俭仆
反义:花天酒地

8)野无遗贤
释义:野无遗贤謂民間沒有被棄置不用的人才。古多以稱頌聖明之世。
出处:《書•大禹謨》:“野無遺賢,萬邦咸寧。”
例句:“朝多君子,野無遺賢。”亦作“野無遺才”、“野沒遺賢”。
近义:野無遺才
反义:朝无贤士

9)偃武修文
释义:停息武備,修明文教。
出处: 《書•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乃偃武修文。”
例句:“乃使王人奉命,宣明朝恩,偃武修文,與之更始。”
近义:休养生息
反义:穷兵黩武

10)明德慎罚
释义:明其德以化民,谨其罚以防民。
出处:《书•康诰》说:“明德慎罚。”
例句:君王应该明德慎罚,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近义:赏罚分明
反义:赏罚不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340

帖子

19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06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3 11: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九课作业
红外线
一、填空题
1.《周礼》是(儒家)经典,相传为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阴阳)等各家思想,春秋(孔子)对其发生了极大变化。
2.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礼乐)文化,不能不提到(周礼)、(仪礼)和(礼记),即通常所说的"三礼"。《三礼》是(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3.西周时期,周礼具有法的三个基本特征,即(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无论是抽象的(精神原则)还是具体的(礼仪形式),都对(社会成员)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很明显地具有(规范性)。
4.《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共(十七)篇。《仪礼》原来就叫(礼),汉朝人称为(士礼),对《礼记》而言,又叫《礼经》。到了晋代才称《仪礼》,比如《晋书•荀崧传》就有请立郑玄《仪礼》博士的话。
二、问答题
1.简答《周礼》从那些方面体现儒家思想?
答:《周礼》主要从以下两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
1.《周礼》人法天的思想:《周礼》作者的立意,并非要实录某朝某代的典制,而是要为千秋万世立法则。蕴涵于《周礼》内部的思想体系,有着较为明显的时代特征。《周礼》以儒家思想为主干,融合法、阴阳、五行诸家,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
2.《周礼》含有丰富的治国思想:《天官》概括为"六典"、"八法"、"八则"、"八柄"、"八统"、"九职"、"九赋"、"九式"、"九贡"、"九两"等十大法则,并在地官、春官、夏官、秋官的叙官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详密严谨,宏纤毕贯,对于提升后世的行政管理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周礼》学术与治术兼包,体大思精,学术与治术无所不包,因而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
2.简答仪礼的社会价值及作用?
答:关于仪礼的社会价值:作为一部上古的经典,涉及面广,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史料之一。《仪礼》还保存了相当丰富的上古语汇,为语言、文献学的研究提供了价值很高的资料。尽管宋代以后,《仪礼》一书在学术界受到冷落,但在皇室的礼仪制度中,《仪礼》始终是作为圣人之典而受到尊重的。
当佛教的传入,使民间的传统生活习惯发生很大变化,宋代的有识之士如司马光、朱熹等,他们顺应时势、对《仪礼》进行删繁就简,取精用弘的改革,摘取其中最能体现儒家人文精神的冠、婚、丧、祭诸礼,率先实行,并在士大夫阶层中加以提倡,收到了比较积极的成效。
仪礼的作用:(1)有着各种名物礼器,(2)可以辨明行礼的处所以及人和物所在的方位。(3)一套礼是由许多仪节组成的,《仪礼》中有许多礼例贯穿各篇礼节当中,礼文虽不明说,而其仪节都无不符合这种内在的规定性。

三、请为以下成语,释义、注明出处,包括同义、反义及例句。
敖不可长、博闻强记、啜菽饮水、砥厉廉隅、独学寡闻、
记问之学、教学相长、困知勉行、美轮美奂、师严道尊、
1.敖不可长
【解释】:敖通傲”,傲慢。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举例造句】: 我们要教育他敖不可长的道理。
【近义词】:戒骄戒躁
【反义词】:骄傲自满

2.博闻强记
【解释】: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举例造句】: 粲博闻强记,人皆不及。
【近义词】:、博学多才
【反义词】:不学无术

3.啜菽饮水 chuò shū yǐn shuǐ  
【解释】:啜吃;菽豆类。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荀子•天论》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礼记•檀弓下》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举例造句】:使举吾民啜菽饮水之资,而悉节减之以偿国债。
【近义词】:饮水啜菽
【反义词】:花天酒地

4.砥厉廉隅
【解释】:指磨练节操。廉隅,棱角,比喻指方正的操守。
【出处】:《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孔颖达疏:“文儒者习近文章,以自磨厉,使成己廉隅也。”
【举例造句】: 志不在小,则不可度,砥厉廉隅,则不可越,行高体卑,则不可阶。
【近义词】:品学兼优
【反义词】:无耻之尤

5.独学寡闻
【解释】: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出处】:《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举例造句】:某独学寡闻,涉道甚浅。 ★宋•张孝祥《与池州守周尚书》
【近义词】:闭门造车
【反义词】:见多识广

6.记问之学
【解释】: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出处】:《礼记•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
【举例造句】: 就是记问之学,也亏他了。我再试他一试。”【近义词】:死记硬背
【反义词】:举一反三

7.教学相长
【解释】: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出处】:《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举例造句】:再如教员天天在堂上给大家讲,不特不能减其所有,反可得教学相长的益处。
【近义词】:互教互学、
【反义词】:教无定法

8.困知勉行
【解释】:困知:遇困而求知;勉行:尽力实行。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举例造句】:观其困知勉行,厉志克己之功何如?
【近义词】:困勉下学、知难而进
【反义词】:知难而退

9.美轮美奂   
【解释】: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出处】:《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举例造句】:我们经过一个美轮美奂的宏丽华厦的区域,开车的告诉我们说这是西人和本地富翁的住宅区域。
【近义词】:美奂美轮
【反义词】:破烂不堪

10.师道尊严
【解释】: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出处】:《荀子•致士》:“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举例造句】: 家居教授,师道尊严,弟子造其门,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
【近义词】: 尊师重教、师严道尊
【反义词】:歁师灭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340

帖子

19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06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3 11: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10课作业:红外线

一、填空题
1.《礼记》是(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
2.(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可以体现《礼记》作品的思想。
3.《礼记》中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大学》)、(《学记》)、(《中庸》)三篇中。
4.(议论)、(说明)、(叙述)这三种类型,是《礼记》四十九篇的文体。

5.《礼记》多样的修辞手法有:比喻、顶真、设问、反问、排比等
二、写作题
求学
少年孟浪学无多,到老方知欲补过。
尽日守屏还笔记,夕阳山外叹无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5:51 , Processed in 0.06245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