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戈平作业汇总贴

[复制链接]

295

主题

3206

帖子

320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0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8-12 20: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0课作业:
016-戈平
一、填空题
1.词语在(汉语)中多由四个字组成,是实用的(固定词组)。“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常用的形式。
2.四字格词语是汉语词汇的一大(特点)。它一般由分成前后两部分的(四个语素)构成。从(语法)关系看,词语中前后两个部分可以是主谓、动宾、偏正或者并列关系。从结构上看,四字格成语是由(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组成。
3.(四个)字音节鲜明清晰,许多成语念起来抑扬顿挫,起落跌宕,十分和谐,具有(语音上)的美感,使用他们能够增强(音律)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语还有(比喻)、(夸张)对照、讽刺、引语等修辞作用,尤其是作为(引语),不但使自己的论证具有(说服力),文章有(战斗力),而且使语言生动活泼。
二、辨别成语
请大家根据本课中的成语,找出你喜欢的10条成语,解释并注明出处,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等。此题请独立完成!可百度。
1、相提并论
【解释】: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出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并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近义词:一视同仁
反义词:厚此薄彼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2、唇亡齿寒:
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出自::春秋时流行的一句谚语。见于《左传》、《墨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典故】:《左传·僖公五年》中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虞君说,虞虢两国像嘴唇和牙齿之间的关系,唇亡则齿寒,但虞君未听劝告最终也为晋所灭。
【近义词】荣辱与共、唇齿相依、息息相关、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皮之不存。
【反义词】隔岸观火、素昧平生、水火不容、同床异梦、势不两立。
【谜语】口无遮挡
【歇后语】豁牙子过冬
【语法及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3、刚正不阿(ē):
解释:刚强正直,不阿谀奉承。阿:迎合,偏袒。
出自: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
近义词:执法如山
反义词:不识好歹,阿谀奉承。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刚强正直,不逢迎。
4、鸡犬相闻:
解释:鸡狗的叫声能够相互听得到。
出自:先秦·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近义词:闻声相思
反义词:遥遥在望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指人烟稠密。
5、力挽狂澜
解释:比喻尽力扭转险恶的局势或制止不正的风气。挽:扭转,挽回;狂澜:汹涌的波浪。
【出自】: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近义词:中流砥柱
反义词:独木难支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感情色彩:中性词。
6、唯利是图:
解释:只贪图利益不顾及其他。唯:只,仅;是:复指代词,指前面的“利”;图:贪图。
【出自】:《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近义词:欲壑难填
反义词:急公好义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7、恰如其分
解释:说话或办事正合分寸。恰:恰恰,正;分:职责权利等的限度。
近义词:恰到好处
反义词:言过其实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指说话办事不过分。
8、随声附和hè
解释::自己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随:跟随;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用于贬义。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崇侯虎不过随声附和,实非本心。"
近义词:随波逐流、见风使舵、人云亦云、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反义词:独具匠心、独出心裁、各抒己见、无所畏惧、肆无忌惮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没有主见。
9、相得益彰
注解:两个人或两件事物相互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益:更加;彰:明显。
【出自】:《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近义词:相辅相成    珠联璧合
反义词:势不两立    两败俱伤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10、言简意赅(gāi)
注释: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赅:完备,全。
近义词:惜墨如金 言之有物 删繁就简
反义词:冗词赘句 鸿篇巨制 空‘洞无物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3206

帖子

320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0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8-12 20: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1课作业:  
016-戈平 
一、根据成语多种多样,下列成语的含义基本相同,请给出解释及出处
第一组
【变化不穷】、【变幻无穷】、【变炫无穷】
变化不穷:
【解释】:指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出自】:清·赵起杲《青本刻例言》:“编中所述鬼狐最夥,层见叠出,变化不穷。”
变幻无穷:
解释:意思是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自《书信集·致杨霁云》。
变炫无穷:
【解释】: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自】:《宋书·后妃传论》:“自元嘉以降,内职稍繁,椒庭绮观,千门万户,而淫妆怪饰,变炫无穷。”

第二组
【千形万态】、【千姿百态】、【千姿万态】
千形万态:
解释:多种多样的形态。
出处::梁启超《慧观》:"各自占一世界,而各自谓世界之大,已尽于是,此外千形万态,非所见也。"
千姿百态:
【解释】: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出自】: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千姿万态:
【解释】: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同“千姿百态”。
【出自】: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第三组
【人多口杂】、【人多嘴杂】、【人微言轻】
人多口杂:
【解释】: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出自】:《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耑能造言诽谤主人。”
人多嘴杂:
【解释】: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闺臣恐人多嘴杂,说话不便,即同良箴、红蕖、紫绡另在一房居住。”
人微言轻:
解释:意思是指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出自: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报,盖人微言轻,理当自尔。"

成语具有丰富多样性,请把描写“春夏秋冬”的成语各写三个,解释并回答出处。
春:
万紫千红:
【解释】: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出自】: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色满园:
【解释】: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自】:唐·吕从庆《丰溪存稿·小园》:“小园春色丽,花发两三株。” 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双柑斗酒:
【解释】: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出自】: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引《高隐外书》:“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夏:
挥汗如雨:
【解释】:挥:洒,泼。形容天热出汗多。
【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火伞高张:
【解释】: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出自】: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沉李浮瓜:
【解释】: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出自】: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淝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秋:
一叶知秋:
【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自】:《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金风玉露:
【解释】:泛指秋天的景物。
【出自】: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秋风过耳:
【解释】: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冬:
岁寒三友:
【解释】: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出自】: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
天凝地闭:
【解释】: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出自】:《晋书·张协传》:“天凝地闭,风厉霜飞。”
岁暮天寒:
【解释】: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出自】:《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岁暮天寒,且归休息,以俟再举可也。”

二、创作题
请从你喜欢的成语中找出其中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七绝.风和日丽》
草长莺飞四月天,西湖杨柳舞蹁跹。
风和日丽风光美,抖擞精神再向前。
   
风和日丽
释义
形容天气晴朗暖和(多用于春天)。
出处
唐·无名氏《句》:“风和日暖方开眼;雨润烟浓不举头。”唐·岑参《山房春事二首》:“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清·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43

帖子

7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3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1-10-23 16: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画蝶1 于 2021-11-26 16:29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42课作业: 016-戈平  
一、填空题
1、词组从结构上大致可以分为(固定词组)和(自由词组)两大类。
2、固定词组是指结构比较固定的(惯用词组)。在结构上具有(固定)性,构成固定词组的词及其(次序)一般都不能变动。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组成固定词组的各词往往不能再作字面上的(个别解释)。
3.根据词组包含词语的多少可以把它分为(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两大类。简单词组的内部只有(两个)词,一种语法结构关系;复杂词组的内部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其内部的语法结构关系相对复杂些。
4、从结构和功能这两个角度对词组进行分类,因此就有词组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
5、汉语词组的基本结构类型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这五种结构。
6、关于成语内部的结构,大体可分为(单一)和(复合)。
7、成语一般都是由四个字组成.有各种各样的结构类型,有(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动补结构)、(主谓结构)。

二、简答题并举一例说明。
1、什么是单一结构?
答:单一结构的成语内部的语素凝固成一体,共同表达一个固定的意思,都不能分作两部分来分析其结构,如:浑浑噩噩,蹦蹦跳跳。
2、什么是复合结构?
答:复合结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的结构,而其中的结构关系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单句省略型,一种是复句紧缩型。例如: 单句省略型:五颜六色。 复句紧缩型:一见钟情。  

三、成语结构有联合式、主谓式、复句式、紧缩式、偏正式、动宾式、连动式、复杂式、补充式,百度搜索带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动(形)补结构、主谓结构的成语各二个,并回答注释及出处。
格式:
1、并列结构:
①卧薪尝胆(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②悬梁刺股(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2、偏正结构: ①倾盆大雨:
释义:雨水像从盆里泼下来一样。比喻雨大势急。
出处:宋·苏轼《雨意》诗:“烟拥层峦云拥腰;倾盆大雨定明朝。”
例句: 那天适逢~,道路泥泞,半途车子翻覆,弄得全身污泥。
近义:滂沱大雨,暴雨如注,瓢泼大雨,大雨如注,暴雨倾盆,大雨倾盆,大雨滂沱 反义:牛毛细雨,晴空万里,蒙蒙细雨
②窈窕淑女: 释义:窈窕:美好的样子。美好的女子。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例句:自古以来,~都是众多男士追求的对象。
近义:羞花闭月,沉鱼落雁,秀色可餐,小家碧玉,亭亭玉立
反义:其貌不扬,獐头鼠目,面目可憎  
3、联合式结构:
①藏龙卧虎:
释义: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本是描写景物。后多用来比喻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
出处: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藏疑虎;盘根似卧龙。”
例句: 1. 这所大学~,人才济济。
近义:盘虬卧龙,人杰地灵,卧虎藏龙,潜龙伏虎,盘龙卧虎
反义:藏垢纳污,野无遗才,藏污纳垢
②荡气回肠: 释义:意思是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这首乐曲旋律优美动人,令人荡气回肠。  
4、主谓式结构:
①泾渭分明:
释义: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的界限很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好坏分明。《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妖尹鬼断家私》:“守得一十四岁时;他胸中渐渐泾渭分明;瞒他不得了。”
例句: 在学生心目中,哪个老师要求学生严格,哪个老师要求学生宽松,是~的。
近义:一望而知,大是大非,爱憎分明,浊泾清渭,白璧青蝇,大相径庭,一清二楚,黑白分明,判若鸿沟
反义:泾渭不分,混淆黑白,未置可否,认贼作父,暧昧不明,皂白不分,不置可否,混淆是非 ,良莠不分,不分皂白,浑然一体,迷离扑朔  
②宠辱不惊:
释义:受宠或受辱都不为所动,形容把得失置之度外。
出处:《新唐书·卢承庆传》:“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例句:许多科技工作者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从不考虑个人得失,可谓~。
近义:置之度外,不苟言笑 反义:患得患失,受宠若惊,宠辱若惊  
5、复式结构:
①周而复始:
释义:循环往复,一圈一圈地运转。《汉书·礼乐志》:“阴阳五行,周而复始。” 周:转一圈。复始:重新开始。
出处:《管子·弟子职》:“先生既息;各就其友;相切相磋;各长其仪;周则复始;是谓弟子之记。”
例句:梁启超《新史学》:“其进化有一定之时期,及期则~,如四时之变迁,天地之运行是也。”
近义:循环不息,循环无端,循环往复,物极必反,终而复始
反义:一成不变
②克己复礼:
释义: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出处:《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近义:严于律己  
6、紧缩式结构:
①自愧弗如:
释义: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妻亦心贤之,然自愧弗如,积惭成忌。”
近义:自惭形秽,自愧不如
反义:信心十足,自命不凡,顾盼自雄
②知情不举: 释义:举:检举。了解情况而不揭发。
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我为巡城之职,理宜奏闻;若为朋友之情,匿而不奏,这知情不举的罪名,亦所不免。”  
7、动宾式结构:
①披肝沥胆:
释义:比喻开诚相见,竭尽忠诚。宋司马光《上体要疏》:“虽访问所不及,犹将披肝沥胆,以效其区区之忠。”
出处:唐·刘贲《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机;兆存亡之变者;臣清披肝沥胆;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
例句: 刘备和关羽、张飞是~,同心同德的结义兄弟。
近义: 忠心耿耿,诚心诚意,披沥肝胆,同心协力,倾肝沥胆,开诚布公,推诚相见,肝胆照人,真心诚意,赤胆忠心,输肝沥胆,沥胆披肝,同心同德,推心置腹,胸有城府,开诚相见,肝胆相照,碧血丹心,推心致腹,赤诚相见
反义: 尔虞我诈,貌合神离,钩心斗角  
②吞云吐雾: 释义:形容人吸鸦片、香烟时喷吐出浓重烟雾的样子(含讥讽意)。
出处:南朝梁·沈约《郊居赋》:“始餐霞而吐雾,终凌虚而倒影。”
近义:喷云吐雾  
(3)水滴石穿: 指水滴不断地滴,可以滴穿石头;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的力量也能成就难能的功劳。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枚乘传》泰山之管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     
8、连动式结构:
①琢玉成器:
释义:比喻经过修磨锻炼,方能成器成才。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学记》
②班师振旅:
解释:班:调回;师、旅:指军队;振:整顿。撤回军队,进行整顿。
成语出处:《尚书·大禹漠》:“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休整。  
9、复杂式结构:
①未雨绸缪:
释义:《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绸缪牖户。” 意思是说,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就修补好房屋的门窗。后用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绸缪(chóumóu):修补。
出处:明·朱柏庐《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例句:为了迎战本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队~,加紧训练。 近义:居安思危,积谷防饥,防患于未然,早为之所,有备无患,桑土绸缪,防患未然,防微杜渐,养儿防老,绸缪桑土,常备不懈,绸缪未雨,曲突徙薪,未焚徙薪
反义:亡羊补牢,江心补漏,临渴掘井
②文以载道:
释义:载:装载,引申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出处:宋·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10.补充式结构:
①奥妙无穷: 释义:奥:深奥。指其中不易为人所知而奇妙有趣之处极多。
出处 杨成武《层层火阵烧野牛》:“化装袭击的运用奥妙无穷……有时化装日军袭击伪军;有时化装伪军袭击日军;有时化装这一部分日伪军袭击另一部分日伪军;使敌人经常真假莫辨;经常中计。” 例句 宇宙天体~,有待于我们去研究。
近义:变化莫测 反义:一成不变,一定之规
②鞭辟近里:
释义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出处 宋·程颢《师训》:“学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故‘切问而近思’,则‘仁在其中矣’。”
例句 ~一言,实吾人顶门针、对症药。
近义 鞭辟入里,切中要害  

三、写作题 请从你本课的作业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五绝.滴水穿石》
君有登山志,攀登永向前。
跬多成万里,水滴石头穿。

水滴石穿: 指水滴不断地滴,可以滴穿石头;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的力量也能成就难能的功劳。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枚乘传》泰山之管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43

帖子

7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3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1-10-23 17: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画蝶1 于 2021-11-26 16:30 编辑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43课作业 016_戈平
一、通过本课的学习,请在仔细体会古诗词中成语的运用时,并找出十条含有成语的诗句,并注明作者,注释,出处。  
答: 1.机关用尽 注释: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比喻用尽心思。 出处:宋·黄庭坚《牧童歌》:骑牛远远过村前,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2.激昂慷慨 注释:也作慷慨激昂,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出处:汉·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之六 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 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 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丝竹厉清声,慷慨有余哀。 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得归。 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
3、饥寒交迫 注释: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出处:晋·陶潜《劝农》: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儋石不储,饥寒交至。顾尔俦列,能不怀愧!  
4、饥馑荐臻 注释:饥馑:饥荒;荐臻:接连到来。连年灾荒不断。 出处:《诗经·大雅·云汉》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壁既卒,宁莫我听?
5.轰轰烈烈 出处:宋·文天祥《沁园春·题张许双庙》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云亡,好轰轰烈烈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古庙幽沉,遗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注释:轰轰,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意为事业的兴旺,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6.红豆相思 出处:唐·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释: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
7、急流勇退 注释: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 出处:宋·苏轼《赠善相程杰》 心传异学不谋身,自要清时阅搢绅。 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书中苦觅元非诀,醉里微言却近真。 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
8、济世之才 注释:能够拯救时世,治理国家的人才。  
出处:唐·杜甫《待严大夫诗》 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  常怪偏裨终日待, 不知旌节隔年回。 欲辞巴徼啼莺合,远下荆门去鹢催。  身老时危思会面,一生襟抱向谁开。
9、急流勇退 注释: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 出处:宋·苏轼《赠善相程杰》 心传异学不谋身,自要清时阅搢绅。 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书中苦觅元非诀,醉里微言却近真。 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
10.济世之才 注释:能够拯救时世,治理国家的人才。  出处:唐·杜甫《待严大夫诗》 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  常怪偏裨终日待, 不知旌节隔年回。 欲辞巴徼啼莺合,远下荆门去鹢催。  身老时危思会面,一生襟抱向谁开。

二、写作题 请从本课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巜七绝.春》
凛凛寒冬冷筋骨,潇潇秋雨落缤纷。
炎炎暑日禾苗苦,细雨和风万物欣。      

和风细雨
出处:南朝·陈·张正见《陪衡阳游耆阇诗》 甘棠听讼罢,福宇试登临。 兔苍移飞盖,王城列玳簪。 阶荒犹累玉,地古尚填金。 龙桥丹桂偃,鹫岭白云深。 秋窗被旅葛,夏户响山禽。 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注释:和风:春天的微风;细雨:小雨。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方法温和而不粗暴,多用于批评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43

帖子

7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3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1-10-23 17: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画蝶1 于 2021-11-26 16:33 编辑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44课作业 016一戈平
一、成语可否入诗,请仔细体会诗词中成语运用的同时,并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找出十条含有成语的诗句,并注明作者,注释,出处。
1、山重水复
解释:意思是指山峦重叠,水流盘曲。
出处: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无可奈何
解释: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出处:《史记·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运用: 北宋 · 晏殊 浣溪沙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蕙心兰质:“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解释:形容美丽而聪明。
出处:唐·王勃《王子安集·七夕赋》。

4、不拘一格
解释: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出处:龚自珍《己亥杂诗》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5、润物无声
解释:指有大胸怀者,做了贡献而不张扬,默默奉献。
出处: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万紫千红
注释:形容百花竞艳的春景。
出处: 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者:朱熹

7、天旋地转
释义:1).比喻重大的变化。2).形容眩晕时的感觉:昏沉沉只觉得~。3).形容闹得很凶:吵了个~。 出处:唐·元稹《望云雅马歌》:“天旋地转日再中;天子却坐明光宫。”

8.润物无声。
释义:指有大胸怀者,做了贡献而不张扬,默默奉献。
出处: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9、庐山真面目
释义: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0、.粉身碎骨
释义: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
出处:唐·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运用:石灰吟 明 · 于谦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二、写作题 通过咱们这44课成语的学习,请从中找出一条你喜欢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  蝶恋花.读林觉民<与妻书>》
君子情深深几许。报国抛家,慷慨忠心予。泣血含悲今别汝,如磐风雨妻孤旅。 奋起工农歌一曲。众志成城,华夏红旗举。泪眼祭君君不语,凝眸深处春晖煦。

风雨如磐-
释义 释义 磐:大石头。形容风雨极大。
拼音 [fēng yǔ rú pán] 
出处 宋·孙光宪《兆北琐言·逸文·丁秀才奇术致物》:“诗僧贯休《侠客》诗云:‘黄昏风雨黑如磐,别我不知何处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43

帖子

7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3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1-10-23 17: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画蝶1 于 2021-11-26 16:33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45课作业 016_戈平
一、简答明清小说的特点。
答: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到了明清时期步入了成熟期。就文学理念、文学体式和文学表现手段而言,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从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
它的是特点:
一是小说通过塑造人物表现生活状态  明清的小说不仅文学素养高,并能反映社会生活且高于生活,创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叙事生动,扣人心弦。比如《红楼梦》,作者通过对400多个人物形象的精心刻画,有力的批判了那个荒谬、腐朽、思想刻板落后的封建社会,流露出了对自由、简单、美好的生活和爱情的向往。   
二是以商人和手工业为代表的市民被写入小说里,如《金瓶梅》则是千家万户普通寻常人家的缩影。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这个时代的小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二、通过本课的学习,请从中找出一条你喜欢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七绝.战疫记》   (通韵)
新冠肆虐笼阴霾,众志成城敌势衰。
早治群防先阻断,神州又见百花开。      

3.〔百花齐放 〕
注释: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43

帖子

7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3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1-10-23 17: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画蝶1 于 2021-11-26 16:34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46课作业 o16_戈平   
1、“三言”、“二拍”是指什么?
答:“三言”、“二拍”是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包括冯梦龙编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二拍”包括凌濛初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2、三言二拍的主要内容。
答:“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流传颇广的短篇小说集。 “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三言每集四十篇,共120篇。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的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
        “二拍”是指凌濛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作者凌濛初根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体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二拍 每集40卷,共80卷。作者根据野史笔记、闻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题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43

帖子

7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3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1-10-23 17: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画蝶1 于 2021-11-26 16:35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47课作业 016_戈平
一、填空题:
1.杨家将演义一般指(北宋志传)。
2.《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等是明代(许仲琳)创作的长篇小说,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 《封神演义》全书(一百)回,写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姜子牙)归隐,(文王)访贤,得姜子牙之辅佐,(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争,并且掺杂有(宗教)的斗争,阐教帮助(周),截教帮助(商),各显道术。     
3.《隋唐演义》是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创作的一部具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共二十卷,一百回。全书整体结构以(史)为经,以(人物)为纬,以(隋炀帝)、(朱贵儿)、(唐明皇)、(杨玉环)的“两世姻缘”为大框架,讲述自(隋文帝)起兵伐陈开始,到(唐明皇)还都去世为止一百七十多年的传奇历史。
4.《小五义》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之一,全称(《忠烈小五义传》)又称(《续忠烈侠义传》)。“小五义”指的五鼠后人,(窜天鼠)卢方之子粉面子都卢珍、(掣地鼠)韩彰义子霹雳鬼韩天锦、(钻山鼠)徐庆之子山西雁徐良、(锦毛鼠)白玉堂的侄儿玉面专诸白芸生和(“小侠”)艾虎五人。全书主题环绕在群侠于忠协助平定(藩王作乱)、于义惩治为恶盗匪两大主题,全书贯彻(忠义)思想,歌颂(行侠仗义)精神。   

二、简答《三侠五义》的核心思想。
答:《三侠五义》的核心思想是小说弘扬人间正气,把侠客义士的除暴安良行为与保护清官、协助清官断案完美的结合起来,表现了宣扬忠义、维护社会秩序、为国为民的思想。 侠客们协助清官与邪恶势力对立,仗义除暴、为民申冤,这些都反映了基层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愿望,明确表达了人们对清明政治的要求和对是非善恶的态度,具有深刻的意义和认识价值。   如小说揭露和抨击了太师庞吉恃宠结党营私,诬陷忠良;庞昱荼毒百姓,抢掠民间妇女;苗秀父子鱼肉乡里,重利盘剥;葛登云、马刚肆虐逞凶,为害地方等。同时,对嫌贫爱富的柳洪、雪中送炭的刘洪义、为人出头伸冤的张别古、嫁祸于人的冯君衡等,褒贬态度亦极鲜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43

帖子

7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3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1-10-23 17: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画蝶1 于 2021-11-26 16:37 编辑

   典故班第48课作业 016_戈平
本课学习了《声律启蒙》上卷部分,《声律启蒙》里究竟藏了多少典故,请从中找出典故20条并加上注释。

1,孔北海 出典:《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汉代孔融,字文举 “性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融闻人之善,若出诸己,言有可采,必演而成之,面告其短,而退称所长,荐达贤士,多所奖进,知而未言,以为己过,故海内英俊皆信服之。” ,曾为北海相,人称孔北海。诗人们常用他喻指那些好宾客、喜荐达贤士的豪杰。  

2、谢东山 《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 谢安隐居东山,高卧不仕,后起而为官。为“东山再起”典故出处。

3、鸿雁传书: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4、颜巷陋:是说孔子的短命弟子颜回的,孔子认为他虽然生活困顿但乐观豁达,是为贤。在《论语?雍也》中有:“子曰:‘贤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的句子。本指颜回所居的陋巷,后用以指简陋的居处

5、阮途穷:这个是说三国时候的阮籍的,是历史上有名的的竹林七贤之一。他生性好酒,常常独自驾着牛车,载着一坛好酒,边行边喝,有时前面没路了,阮籍便痛哭一场,再转向其它道路继续前行。一日来到山颠,曾感言:“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典出《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 古诗中一般喻指令人悲哀的陌路。  

6、冀北:大致为现在的河北、山西两省以及辽宁省辽河以西、河南省黄河以北的一片区域。可以泛指游牧地区。比如明朝夏完淳的《大哀赋》:“徙帐幕南,空羣冀北。”另外在《左传?昭公四年》中有:“冀之北土,马之所生。”《南齐书?王融传》:“秦西冀北,实多骏驥。”因此也可谓良马产地,并指人才荟萃之所。  

7.雕龙 比喻善于文辞的人。战国时,齐国阴阳家代表人物驺衍,“言天事,善宏辩”,人称“谈天衍”。驺奭“采驺衍之术(善辩)以纪文(写文章)”,文辞极美,人称“雕龙奭”。[汉)刘向(别录》云:“驺奭修衍之文,饰若雕镂龙文,故曰‘雕龙’。

  8、冯妇虎: 出自《孟子·尽心下》。冯妇,晋国人,擅长博虎,以此为业,后来不再杀虎,被称为善士。有一次在野外偶遇众人逐虎,不觉技痒,又卷起袖子下车打虎,遭到士人取笑。后代便以“冯妇”代指重操旧业者。

9、叶公龙: 出自西汉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自称喜欢龙,房屋四处都雕刻彩绘上各种龙的图形,天龙听说后便现身于他家,叶公看见后吓得魂飞魄散。后代便以“叶公”代指表面爱好而并非真正喜欢的人。  

10、读书甘刺股:战国时苏秦游说秦国不成功,于是读书至深夜,困倦欲睡时则以尖锤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以使自己保持清醒,继续专心读书,后来苏秦为六国之相。

11、分金齐鲍叔:《史记.管晏列传》载:春秋时,齐鲍叔与管仲友好,两人一起经商,每次分利,管仲因家贫而多取,鲍叔不以为意。  

12、奉璧蔺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传》有载: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秦昭王得知赵国有和氏之璧,表示愿以十五座城与赵交换和氏璧,蔺相如奉使入秦,当廷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

13、徐稚榻 徐稚是豫章(江西省南昌市)人,时任豫章太守陈蕃性格严厉固执,从来不接待宾客,只有徐稚来的时才会设下一榻,徐稚走后立刻命人撤掉。“下榻”一词由此而来。典出《资治通鉴·汉纪四十六》。

14、鲁班梯 公输班,即鲁班,其曾成功制造攻城梯,为检验梯子效果,用此梯攻击宋国。没想到的是墨子守城,鲁墨二人斗法。鲁班使出浑身解数,最终无计可施,然墨子守城依然游刃有余。 典出自《墨子·公输〉  

15、弟兄让国 典出《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是殷商时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王要立叔齐为君,他死后,叔齐要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同意,说这是父亲的意思,并且逃走了。叔齐不愿为君,也逃走了。后来二人双双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16、“冯妇虎” 出处:《孟子·尽心下》 指的是打虎的英雄冯妇,他曾发誓不再打虎,但是一日路过一地,见到老虎伤人,还是忍不住上前打死了那只虎,人们很感激他,但是有些士人却认为他违背了自己的誓言,非大丈夫所为.

17、青衣能报赦 前句语出《晋书·载记第十三》。前秦国君符坚正打算大赦天下,在集市上突然出现了一只大青蝇,盘旋着嗡嗡直叫,赶也赶不走。后来忽然有很多人奔走相告说皇帝要大赦天下了,别人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的。他们都说,是一个瘦小的青衣人在集市上大喊“官欲大赦”的,后来那个青衣人不见了……估计是大青蝇所化。

18、桃林牛已放 典出《书·武成》。武王姬发灭掉商朝后,就“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也就是表示以德服人,给那些还未归降的人看。  

19、出妻为种后园葵:《史记.循吏列传》:春秋时期公仪休为鲁国相,有一天在家中吃到葵菜,又见妻子在纺织,曰:欲夺园夫红女之利乎?。为了不与园夫和织女争利,于是怒而拔去葵菜,并休妻出门。  

20、合浦珠还 东汉时,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那里产的珍珠又圆又大,色泽纯正,一直誉满海内外,人们称它为“合浦珠”。当地百姓都以采珠为生,一些官吏,巧立名目盘剥珠民。他们不顾珠蚌的生长规律,一味地叫珠民去捕捞。结果,珠蚌逐渐迁移到邻近的交趾郡内,在合浦能捕捞到的越来越少了。合浦沿海的渔民向来靠采珠为生,很少有人种植稻米。渔民们连买粮食的钱都没有,不少人因此而饿死。汉顺帝刘保继位后,派了一个名叫孟尝的人当合浦太守。孟尝到任后,很快找出了当地渔民没有饭吃的原因;下令革除弊端,废除盘剥的非法规定,并不准渔民滥捕乱采,以‘‘便‘‘保护珠蚌的资源。不到一年;珠蚌又繁衍起来、合浦又成了盛珍珠的地方。这就是合浦珠还的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3206

帖子

320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0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10-26 16: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9课作业
016_戈平

      1.雪竹:(1).雪中之竹。唐郑谷《送进士韦序赴举》诗:“秋山晚水吟情远,雪竹风松醉格高。”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熙寧庚戌冬,王荆公安石自参知政事拜相……取笔书窗曰:‘霜筠雪竹钟山寺 ,投老归歟寄此生。’”宋范成大《荆公墓》诗之一:“半世青苗法意,当年雪竹诗情。”
(2).一种干节上有浓厚白粉的竹子。唐许棠《题开明里友人居》诗:“风巢和鸟动,雪竹向人斜。”宋杨万里《谢丁端叔直阁惠永嘉髹研句容香鬲》诗:“元珍先生茁云孙,雪竹有节豹有文。”
        2.烟萝:1.草树茂密,烟聚萝缠,谓之“烟萝”。唐李端《寄庐山真上人》诗:“更说谢公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南唐李煜《破阵子》词:“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明陈所闻《驻马听?泛西湖》曲:“指点着六桥柳浪,三竺云峦,石屋烟萝。”清周準《发朱砂庵经观音岩登石人峰》诗:“俯身入烟萝,欲诣仙人宅。”
(2).借指幽居或修真之处。唐裴铏《传奇?文箫》:“一斑与两斑,引入越王山。世数今逃尽,烟萝得再还。”周楞伽辑注:“烟萝,道家称隐居修真的地方。”宋苏舜钦《离京后作》诗:“脱身离网罟,含笑入烟萝。”明屠隆《綵毫记?别妻走京》:“何意入利名韁锁,惆怅别烟萝。”康有为《和临桂周黻卿翰林.有感》:“只愁好春色,无处着烟萝。”
      3.荷盘:指荷叶。荷叶形圆,似盘,故名。元赵孟頫《雨》诗:“蛛网悬珠络,荷盘泻汞银。”元马祖常《用乐天韵因效其题咏闲意》:“青怜藤蔓春牵屋,绿爱荷盘夏剪衣。”
      4.柳线:柳条细长下垂如线,故名。南朝梁范云《送别》诗:“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唐孟郊《春日有感》诗:“风吹柳线垂,一枝连一枝。”元郑光祖《塞鸿秋‘》曲:“雨餘梨雪开香玉,风和柳线摇新緑,日融桃锦堆红树。”
       5、官情:官场中的关系人情。明刘基《官箴》卷中:“我欲是求,我利是趋,摩揣官情,以逞覬覦。”  
      6.旅况:旅途的情怀或景况。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惠安长老念同乡的义分,留我在寺中温习经史,等候选场……今日无甚事。待惠安长老出定来,要他指引我到什么古蹟去处游翫游翫,消遣我旅况。”明屠隆《綵毫记?他乡持正》:“穷愁旅况,都消在歌舞筵。”《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子有如此清才,何不进取,身达青云之上;而困於家食,受此旅况之凄凉乎?”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九:“胡《客中》云:‘乡心秋雨集,旅况夜灯知。’”

      7将军鹅: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将军,他生性爱鹅。山阴道士赠以鹅,求写《道德经》,他欣然应允。
玉律:庄严而不可变更的法令。前蜀杜光庭《川主太师南斗大醮词》:“玉律金科,虑爽重轻之信;五申三令,慙乖训抚之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愚人不能看深奥的书,见了一部小説,就是金科玉律。”
        8.金科:法律;法令。《南齐书?武帝纪赞》:“威承景历,肃御金科。”唐武则天《唐明堂乐章?皇帝行》:“化光玉镜,讼息金科。”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丹书当无赦,金科了不疑。”
       9.亸(音朵):下垂的样子。
命驾吕因思叔夜,引车蔺为避廉颇。
注:命驾吕因思叔夜:晋吕安与稽叔夜是好友,每当吕安思念稽叔夜时即令人驾车千里前往会见。 引车蔺为避廉颇:战国时蔺相如为赵国相,廉颇忌恨蔺相如官位在己之上,扬言要羞辱他。蔺相如知道后,每次外出遇到廉颇便引车避让。家人不以为然,相如说:“此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听说后,就负荆登门请罪。
千尺水帘 今古无人能手卷;一轮月镜 乾坤何匠用功磨。

       10.酒阑:谓酒筵将尽。《史记?高祖本pp纪》:“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裴駰集解引文颖曰:“阑言希也。谓饮酒者半罢半在,谓之阑。”唐杜甫《魏将军歌》:“吾为子起歌《都护》,酒阑插剑肝胆露。”
     11.梁父咏:诸葛亮居住隆中时,常作“梁父吟”。“梁父”为山名。   
楚狂歌:接舆姓陆,名通。春秋时楚国人,因为楚昭王政令无当,所以披发佯狂不仕,曾唱着歌经过孔子身边。


      12.寄梅:赠送梅花。《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曄,并赠花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以“寄梅”借指对亲朋的思念和问候。宋徐积《雪》诗之七:“入竹好鸣寒玉珮,寄梅兼附白云牋。”明陈汝元《金莲记?生离》:“小弟旧自理官召居諫院,避人焚草,儘怀匡主之心;逢使寄梅,空滴思亲之泪。”清赵翼《驿柳诗和蒋立庵》之四:“寄梅人去青连陇,筹笔窗开绿满庭。”
        13.蜂衙:(1).群蜂早晚聚集,簇拥蜂王,如旧时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宋陆游《青羊宫小饮赠道士》诗:“微雨晴时看鹤舞,小窗幽处听蜂衙。”元钱霖《清江引》曲:“高歌一壶新酿酒,睡足蜂衙后。”
(2).指飞绕的蜂群。明陈汝元《金莲记?捷报》:“试问蜂衙,何时昼锦春如画。”
(3).蜂巢。元赵奕《黄龙洞》诗:“龙居潜石洞,花暖护蜂衙。”
     14.赪(音撑)鳞:鱼的赤色鳞片,亦指鳞片赤色的鱼。汉刘向《列仙传?吕尚》:“吕尚隐钓,瑞得赪鳞。”隋于仲文《侍宴东宫应令》诗:“花惊度翠羽,萍散p跃赪鳞。”唐潘炎《漳河赤鲤赋》:“赪鳞耀彩,碧水无波。”唐陈至《赋得芙蓉出水》:“自当巢翠甲,非止戏赪鳞。”

      15.白堕(音舵):人名。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甖贮酒,暴於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后因用作美酒别称。宋苏辙《次韵子瞻病中大雪》:“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宋陆游《官舍夙兴》诗:“不復扶头倾白堕,但知临目养黄寧。”明焦竑《焦氏笔乘?物名》:“刘白堕善酿酒,而名酒曰白堕。”

       16.杞(音岂)梓(音子):(1).杞和梓。两木皆良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杜预注:“杞、梓皆木名。”《北史?文苑传序》:“于时陈郡袁翻 ……彫琢琼瑶,刻削杞梓,并为龙光,俱称鸿翼。”宋司马光《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诗:“良工构明堂,必不遗杞梓。”明方孝孺《君子斋记》:“是以自少而至耄老,自恒人而至圣贤,如禾黍自盈寸之苗,而至於有秋;杞梓梗楠自拱把之植,而至於百围,盖有可必而不可诬者。”
(2).比喻优秀人材。《晋书?陆机陆云传论》:“观夫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挺珪璋於秀实,驰英华於早年。”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卢谌?感交》:“自顾非杞梓,勉力在无逸。”唐元稹《代曲江老人》诗:“杞梓无遗用,蒭蕘不忘询。”清刘大櫆《祭邵开府文》:“如斯人者,国之杞梓。”
          17.菽(音书)麦:(1).豆与麦。《诗?豳风?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麦。”《礼记?内则》:“饘酏酒醴,芼羹菽麦。”清黄燮清《十一月朔大雪》诗:“松柏无完枝,菽麦断萌蘖。”
(2).比喻极易识别的事物。《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三国志?蜀志?彭羕传》:“愚夫不为也,况僕颇别菽麦者哉!”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闻言如响,智昏菽麦,神之辨也。”
        18.桑麻:(1).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管子?牧民》:“藏於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宋辛弃疾《鹧鸪天?春日即事题毛村酒垆》词:“閒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2).泛指农作物或农事。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塲圃,把酒话桑麻。”王闿运《湘潭县志.序》:“家有置社,福我桑麻。”
        19.煮酒:(1).烫酒。元萨都剌《寒夜与王记室宴集》诗:“玉奴烛剪落燕尾,银瓶煑酒浮鵞黄。”
(2).热的酒。宋苏轼《赠岭上梅》诗:“且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三国演义》第二一回:“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


     20.龙渊:(1).深渊。古人以为深渊中藏有蛟龙,故称。《尸子》卷下:“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汉扬雄《甘泉赋》:“漂龙渊而迟九垠兮,窥地底而上回。”唐刘禹锡《伤我马词》:“金臺已平骨空朽,投之龙渊从尔友。”清曹寅《东城泛舟至斋僧馆》诗:“清吟彻龙渊,狂笑脱狗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5:53 , Processed in 0.0698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