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路漫漫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一年级宋组第九讲作业

[复制链接]

5

主题

685

帖子

11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24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1-6-1 12: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宋02-云想西泠学资治通鉴南北朝交一年级第9讲作业
作业:简述刘宋北伐的失败原因。
答:刘宋第二次北伐,想打到北方去,解放全中国,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刘宋没有审时度势,知已知彼,在战略战术上都完全处于下风。当时北魏实力强大。久经杀伐平定着四边的北魏,士气高昂、政治清明、民族矛盾缓解,处于国力的上升期。而刘宋王朝国力相对弱小,偏安一隅,地盘也小,没有经过多少战事洗礼,处于文治武荒,北魏不来南伐就不错了,却还想当然决定出兵北上,真是纸上谈兵。同时,刘宋的窝里斗让朝内没有了适宜的统兵帅将。决策者名过其实,不过些白面书生。领军的王玄谟们刚愎自用,不善运筹帷幄,不过鲁莽武夫。相反北魏拓跋焘那边却文齐武备,对付刘宋王朝不自量力的挑战绰绰有余。最主要一点,宋文帝太过着急,刘宋没有足够的兵力和国力支持一场对北魏大规模且持久的战争。三路宋军,东路和中路军合计兵力号称20万,东路军是主力的精锐部队,大约6万余人,两路军兵锋直指洛阳,西路军攻取关中,三路大军其上,如此大规模的军事战争,刘宋兵力的确不足。但是新征集的民丁不是真实的士兵了,缺乏战争经验,尤其是攻城战,所以说宋文帝只是临时征集了表面上足够的兵力,但是并没有形成足够的战力。同时刘宋国力不足,所以为了支持这一场大战,需要向民间借贷,打完仗是要还的,打赢了还好,打不赢必然加重刘宋的财政负担。总之可以看出,刘宋没有足够的兵力和财力打这一仗,而且宋文帝过于干涉前线将领作战,这些都是刘宋不利北伐的因素,但是痴迷于封狼居胥的宋文帝,不管不顾了,不顾众人的反对意见,强行发动了战争。但北魏却决策得当,抓住了刘宋的要害,没有和刘宋陷入大范围的战争中,选择了集中兵力,专攻东路的打法,实现了饮马长江,胁迫宋文帝和议,削弱刘宋的国力。随着刘宋建康一线遭遇北魏军事威胁,其他两路宋军也只能选择撤退,已获得的战果大多付之东流了,这又是一次劳民伤财的北伐战争,更为严重的是,刘宋自此国力日衰,无力和北魏争夺天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5

帖子

12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9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6-10 17:21: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香第九讲作业 作业:简论刘宋此次北伐的失败原因。 答:刘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宋文帝集结重兵开始了第二次北伐,分三路大举北上,初期攻势顺利,但是最终却因为一名宋朝将领的错误指挥,因为先锋军的战败,直接引起了刘宋全局战败,北魏一度兵临长江,打的宋文帝求和了,魏军所过之处,更是遭到洗劫焚毁,所以一直以来有一种说法, 那就是元嘉第二次北伐,是元嘉之治的结束。为什么刘宋先锋军的战败,快速变成了刘宋全局的战败呢? 1.刘宋兵力不足,缺乏战争经验。 2.刘宋缺少能征善战之将,使得宋军在战场上屡屡失去战机。 3.刘宋国力不足缺乏备战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3

帖子

5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7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1-7-14 18: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一年级第九讲作业--更上层楼

简论刘宋此次北伐的失败原因。
第一,国力不足。

元嘉之治虽然成效显著,但只局限于南方,无法与历史上那些大一统朝代的治世相提并论,仅仅只是比战乱年代情况好点,根本无法支撑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北伐军资不足,居然出现了向民间富商借款的奇葩现象;军队以步兵、水兵为主且缺乏训练,战斗力根本无法与北魏强大的骑兵相提并论;最根本的是,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直是中原地区,广大的南方地区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虽然中原地区从魏晋南北朝以来受战乱破坏严重,但其生产力仍然远大于南方,这种情况一直到了两宋时期才得到扭转。

第二,双方将领的指挥能力存在较大差距。

就拿双方的皇帝来说吧,宋文帝文治是一把好手,但军事才能实在是薄弱。由《宋书》记载:“授将遣帅,乖分阃之命,才谢光武,而遥制兵略,至于攻日战时,莫不仰听成旨。”可知,北伐时宋文帝特别喜欢遥控指挥各个将领,大多数重大的作战指令都要听他的圣旨,可问题是他的指挥能力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直接导致了进军的迟缓和失误。

反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虽然残暴嗜杀,但其军事才能卓越,年仅15岁就亲率大军痛击北方游牧部落柔然,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更是将其军事才华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反击刘宋的前两次北伐时,指挥得当。此外,宋文帝北伐时用人也极其失当,例如第二次北伐重用了王玄谟。此人打仗实在是草包一个,却因为大力支持宋文帝的北伐策略而得到重用,结果在第二次北伐之时率领装备最精良的东路军,却军纪松弛,纵容军士任意杀戮抢掠,大失民心,而且还没有自知之明,听不进身边的优秀建议,最终引发了东路军全线溃败和整个战局的扭转。

第三,刘宋统治集团内部隐患太多,内乱不止。

虽然北魏的阶级和民族矛盾比较尖锐,政治上并不稳固,但好在拓跋焘统治前期还算英明神武,能较好的稳住局面。刘宋的情况却大不一样,虽然国家整体平稳,但统治集团内部却祸乱不断,例如,宋文帝是受废黜了其兄宋少帝刘义符的顾命大臣谢晦、徐羡之、檀道济等人拥立上位的,他极度猜忌这几位功臣,尤其是战功赫赫,堪称刘宋第一名将和军事支柱的檀道济,在第一次北伐没多久就杀了檀道济及其家人,亲手毁掉了自己的万里长城,北魏军中听说檀道济被杀甚至大肆庆贺。

此外,刘义隆与儿子的关系处理不当也引发了宗室内斗,第三次北伐就是因自己被长子刘劭政变杀害而最终失败,其第三子刘骏又率兵讨伐刘劭,杀了刘劭后刘骏登基称帝,是为宋孝武帝。可以说,刘宋统治集团的隐患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处理,导致了终刘宋一朝宗室内斗,相互屠杀不断,间接的导致了北伐的失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94

帖子

4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1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1-8-10 22: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一年级第九讲宋18—东方作业

简论刘宋此次北伐的失败原因。
答: 宋文帝刘义隆是南朝刘宋政权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的30年中开创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盛世”局面,即史书所谓“元嘉之治”。但其在位期间的三次北伐之举,却都以失败告终。特别是元嘉27年的北伐战争,带来的损失是惨重的,后果也是灾难性的,直接导致刘宋王朝元气大伤,瓦解了元嘉初年以来良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局面。
  首先失败的一个原因就是对手过于强大。宋文帝的对手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实为一代雄主,武功赫赫。陆续攻灭北燕、北凉,讨平山胡,降鄯善,逐吐谷浑、灭夏国、大破柔然。而且北魏军团经过历次战火淬炼,挟胜利之威,士气高昂;其内部政治也较为清明,民族矛盾、派系纠纷现象亦得以大大缓解,正所谓上下一心,兵锋无敌。
还有就是刘宋人才匮乏,所用非人。朝中看似文武大臣济济一堂,实则关键时无人可用。刘宋国力相对弱小;时机选择也不对,未谙强弱分明、攻守异同之势。而且军事行动手段固定、单一,战术指导思想僵化、落后。每次重要一点的军事行动之前,不管战场形势如何瞬息万变换,他都要事先制定行军路线,主战场地点,甚至攻击时间,并以旨意的形式传达给将领要求执行无误。战中无及时的粮草供应,而且要求遥控前线,不知战争随时都会瞬息万变,不给将士们的临场发挥应变的机会,延误战机,也为战败埋下了伏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9:32 , Processed in 0.0900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