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二年级梁组第十七讲作业 梁08—客居幽谷 1.裴叔业为什么会投顺北魏? 答:齐明帝萧鸾卒,太子萧宝卷即位,年号永元。永元元年(公元499年)裴叔业徙督南兖徐青冀五州军事、南兖州刺史、将军,持节如故。 萧宝卷南朝齐第六位皇帝(公元498--公元501年在位)。因其父萧鸾登基后也曾滥杀高帝、武帝的子孙以巩固帝位,萧鸾临死之时也要萧宝卷果于诛杀,小皇帝对此牢记在心。他称帝后秉承父训,对大臣戒心很重,稍不如意,立即加以诛杀。他为了巩固帝位,废杀六位辅政大臣,肃清朝野,排除异己,逼得文官告退,武官造反,京城几度岌岌可危。 面对小皇帝的滥杀行为,裴叔业惊惧不安,担心哪一天厄运降临到自己头上,加之陈显达反齐时,裴叔业曾遣司马李元护率军入援,齐王因此已怀疑裴叔业了。裴叔业派人到建康打听消息,结果都对自己不利。此时,裴叔业的三个侄儿裴植、裴飏、裴粲都逃到寿阳,说齐王必来攻打寿阳。裴叔业几经犹豫,在征求雍州刺史萧衍(后为梁武帝)的意见后,为了自保,终于作出归顺北魏的决定。永元二年(公元500年)裴叔业献寿阳以归顺北魏。北魏派彭城王元勰、车骑将军王肃等率步骑10万赴寿阳接应裴叔业。魏武帝元恪下诏书褒奖裴叔业,可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豫雍兖徐司五州诸军事、征南将军、豫州刺史,封兰陵郡开国公,食邑3000户。同年二月,魏宣武帝派统军奚康生率御林军1000人南下增援,大将军李丑、杨大眼率领骑兵入寿阳协防。魏军还未度过淮河,裴叔业已经病逝。奚康生率魏军到后,即接管寿阳。魏武帝追赠裴叔业开府仪同三司,余如故,谥忠武公。 2. 崔慧景起事为什么会失败? 答:第一,报仇的时机不对崔慧景是南朝齐国的大将,一生戎马。造反之前,他有实力有威望,还有皇亲贵胄萧宝玄的支持,很有可能造反成功。当时的皇帝是著名昏君萧宝卷,这是一位臭名昭著的君主。他滥杀功臣、残害百姓、宠信潘玉儿,种种罪名罄竹难书。这样一位皇帝,早就失去了民心。崔慧景举起反叛大旗,甚至可以说顺应民意。萧宝玄又是谁呢?他是萧宝卷的弟弟。看到自己的皇帝哥哥胡作非为,他好高兴。这位十几岁的孩子认为萧宝卷众叛亲离,就是上天为自己制造机会。就这样,想要废昏立明的将军与想要登基称帝的王爷一拍即合,他们商量的结果是崔慧景回去整军,萧宝玄在自己驻扎的城市京口等待。可是当崔慧景命令手下带领8000人来到京口城外时,萧宝玄改变主意了。他认为自己高估了崔慧景的能力,仅凭着城外的8000人,怎么可能造反成功。于是萧宝玄闭门不出,还杀掉崔慧景派来的人。面对这种局面,崔慧景没有惊慌。一番努力之下,萧宝玄镇守的城池摇摇欲坠。这时他又动摇了,并且再次与崔慧景合作。形势比人强,崔慧景为了成功推翻萧宝卷,只能再次接纳他。可是心中这根刺早已种下,他时时想着出口恶气。终于,他们包围了京师,看着已经成为瓮中之鳖的萧宝卷,崔慧景认为自己胜券在握。既然胜利已经在眼前,崔慧景决定不再委屈自己,他决定把萧宝玄废掉,改立另一个皇室宗亲萧昭胄为皇帝。大功未成就要换掉领导,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萧宝玄出尔反尔固然可恶,可是这时的崔慧景,也在做出尔反尔的事。在崔慧景看来,自己只是换掉一个不称职的领导。可是在下属眼中,这是一个狂妄至极的人。皇帝之前惹他不满,他就想换掉。若是自己做了什么不妥的事,即便不会立刻被杀,也要时时担心秋后算账。这样的主子,真的值得卖命么?将士心中开始怀疑,战场上的动作自然迟缓。 第二,多次错失良机无论是否带过兵,甚至我们这样没有进入军营的人,都知道有一个词叫兵贵神速。可是崔慧景却一点也不“神速”,围攻京城之后,他不停的犯优柔寡断的错误。刚刚围困京城的时候,他的部下崔恭祖建议用火箭射击北掖门(在箭杆上捆绑可燃物称为火箭),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可是崔慧景拒绝了。他认为眼前的城池已经是自己的产业,若是用火箭攻城,自己还要花费人力物力重新修建,不值得。能看出这是一个节俭的人,可是各地援军正在来的路上,这样浪费宝贵的攻城时间,会为自己带来不可估量的隐患。后来崔慧景失败,也是败在援军手中。两军对战,一丝一毫的时间都不能浪费。可是崔慧景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攻城时间,面对朝廷援军,他还毫无理由的自信心爆棚。第一个前来救援的将领是萧懿,萧衍的哥哥。面对这位久经沙场的将领,崔慧景竟然不预防不拦截,反而每天与佛教大师在一起谈论佛法。得知萧懿带兵南下的消息,前面提议用火箭攻城的崔恭祖主张派兵拦截,可是崔慧景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可以在援军到来之前攻下京城,不用拦截援军分散兵力。没有障碍,萧懿的大军长驱直入,很快就来到都城健康。这时崔恭祖建议主动出击快速进攻,要在对方整军把他们击败。可是崔慧景依然不同意。于是萧懿在崔慧景眼前轻松完成军队部署,并且率先发动进攻。这一战,崔恭祖完败。
第三,不知团结下级无论是谁,想要走得远飞得高一定要有团队支持,尤其是创业初期陪伴自己一路披荆斩棘的人。可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崔慧景不懂。竹里之战后,他的儿子崔觉和大将崔恭祖都认为自己功劳最大。这时崔慧景最应该做的事是一碗水端平,不能让将士寒心。可是他竟然偏袒自己的儿子,甚至抢夺将士的战功。这件事,足以令所有下属心寒。可是事情还没结束,有一次崔恭祖抢到一名娇艳的歌姬,他高兴的每一天都与这名女子混在一起。可是这名歌姬却被崔觉抢走了。崔觉认为自己是内定的实权太子,抢下属一个美女算什么?更可怕的是崔慧景也认为儿子没有做错,他不但不教导儿子,还支持这种做法。若是我们是崔恭祖,会有什么想法。这位实力派将领对崔慧景父子二人彻底失望,于是他带着部队投劳朝廷。这件事,直接导致崔慧景兵败被杀。综合来说,崔慧景的失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高傲自大目中无人,一次次错失良机还自鸣得意,放纵儿子抢夺部下军功,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若是他可以头脑清醒小心谨慎,萧宝卷的恶行会提前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