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元曲十一期毕业答卷跟帖处

[复制链接]

15

主题

2434

帖子

24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1-20 00: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十一毕业答卷
学号:   网名:浪淘沙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答:①元曲:是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曲,它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②元曲的分类: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分为三个时期: ①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②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③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3、元曲的体式特点?
答:体式特点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由于“主旨”、“作意”的不等、不同,才导致诗词往往讲究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而元散曲则可哀可伤,敢怨敢怒,狂歌当哭,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方言俚语大量运用,曲有衬字。


4、词和曲在语言、风格上各有什么特点?
答:在语言上词典雅含蓄,而散曲通俗活泼。概括地说:1)词贵雅,曲尚俗。2)词贵含蓄,曲尚显露。


5、什么是中原音韵?它包括那些内容?
答:《中原音韵》,元代周德清撰戏曲(北曲)曲韵专著,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一部北曲曲韵和北曲音乐论著。元代周德清在其创作实践和对北曲的研究过程中,深感一般北曲作者和演唱者在语言、声韵、格律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他认为他们的作品“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同时也扬弃了他们用韵不规范的地方。于是在泰定元年(1324年)秋,写成《中原音韵》,后又作了多次修订。《中原音韵》无论是音韵学方面,还是曲学理论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原音韵》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曲韵韵谱、“正语作词起例”和“作词十法”。


6、简要回答元曲的曲调?元曲的标题格式?指出下列曲牌分别属于哪个宫调?
喜春来、凭栏人、梧叶儿、落梅风、小桃红、四块玉、醉中天、干荷叶、山坡羊。
答:①元曲以前是配乐演唱的歌词,曲调固定而歌词每每更替,因此要选择合适的乐曲来表现不同的意境,〔越调〕〔商调〕等其实指的就是那个曲在演唱时所适用的曲调。曲牌名,其实和词牌名是一样的概念。②【宫调·曲牌】题目。③【中吕·喜春来】、【越调·凭栏人】、【商调·梧叶儿】、【双调·落梅风】、【越调·小桃红】、【南吕·四块玉】、【仙吕·醉中天】、【南吕·干荷叶】、【中吕·山坡羊】。


7、详细回答元曲的平仄韵律?
答:①平仄严格,曲牌字的平仄比诗、词的平仄都要严。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阴平、阳平,仄声要分上声、去声, 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上声、去声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②用法上也存在平上互代现象,上声和去声虽然同属于仄声,但是在元曲里,上声韵比较接近于平声韵。所以在该用上声韵的地方,偶尔也可以改用平声,该用平声韵的地方,偶尔也可以改用上声。③元曲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


8、曲的对仗共有那10种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答:对仗种类:10种:①合璧对;②鼎足对;③扇面对(隔句对);④救尾对;⑤首尾对;⑥连璧对;⑦联珠对;⑧两韵对;⑨衬字对;⑩叠字对。
对仗特点:①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②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③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


9、什么是元曲的小令、重头小令、带过曲、散曲、以及套曲?并回答它们各自的特点、带过曲与重头小令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有那些?
答:小令:是元朝散曲的一种,原是民间的小调,元时宋词渐渐凋零,伶人多向民间小调寻求突破。文人的小令多半较典雅,民间的小令语言俚俗。一般以58字以内为小令, 所谓小令又叫“叶儿”,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基本特征。*重头小令: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则是由数支小令联合而成。*带过曲:是小令的一种体式,见于北曲,即用两支或三支不同曲调的曲子组成一个新曲谱。*散曲:是一种诗歌体裁;是一种另类格律诗;是一种不带科白的曲,(科,动作。白,道白),不用舞台来表演故事,只是用来清唱,有人也称之为“清曲”。 *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杂剧中只有套数,没有小令。散曲里有小令,也有套数。*重头小令与带过曲相同点:都是用小令联合组成的新曲谱,小令之间内容都需要相联。不同点:重头小令是由数支小令联合而成,最多可达百支。带过曲是用两支或三支不同曲调的曲子组成,一般不能超过三支。


10、什么是衬字?它们的特点?衬字究竟可以衬多少字呢?
答:答:衬字:就是在曲律规定必需的字之外,增加的字。也有称为垫字。就普通说,这种衬字在歌唱时,应该轻轻地带过去,不占重要的拍子;尤其北曲就是如此。衬字的特点:它使曲文在遵守格律的前提下,有更大的灵活性,行文造字更为自由,衬字不受格律的束缚。 小令所用的衬字相对较少,南曲更要少用或者不用,套曲、杂剧则比较多。可以衬多少字:由衬一字到衬二三十字的都有,但以三四字最常见。当然衬字还有十几,几十不等,有些曲子的衬字比曲字还多。有些衬字可多至曲字五倍以上。


11、什么是幺篇?回答幺篇与词,重头小令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幺篇:是戏曲音乐名词。 同曲变体连用。 在北曲中, 一个曲牌被反复运用, 一般从第二曲起称为幺篇。幺篇与词、重头小令的关系:“幺篇”,标示着北曲的一种体制形式。它的产生应该比较复杂,与词的“遍”、“换头”等有渊源,当然也与作者用它表达较为复杂的内容或加大容量有关。


12、什么是集曲?回答集曲中的“集”与“犯”?集曲的写作要求?
答:①所谓“集曲”,是一个曲学名词,指南曲中较为普遍运用的一种曲调形式。亦是南曲曲调的变化方法。它是采用若干支旧有的曲牌,各摘取其中的若干乐句,重新组织成一支新的曲牌,因此,集曲乃是多首曲调的综合。② 就像词中有“犯”类似。我们在学词时,有词的犯调,是词牌的词式,就是将取自不同词牌词式中的句式组合构造另类词式。集曲也有叫“犯调”。“犯”,可以理解入侵、串入,也就是理解成一词调或曲调,有其它的曲调串进来。也如词中有“犯”与“摊破”一样。集曲集同一宫调的曲调,叫“犯本宫”。集不同宫调的曲调,叫“犯别宫”。所以有的集曲的曲调名就加上“犯”和“摊破”字样。③ 写作要求:近代的曲学大师吴梅说:“集曲无定格,但取音调之和,盖知音者往往任意割凑,于是增格增牌,遂日新不已矣。”


13、什么是散套?简要回答散曲中的散套分为三种形式?
答:①散套:是元散曲的一种,即散曲套数的简称,指把属于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按照一定规则联缀起来,表达一个主题,描述一个事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境界。②三种形式:北套:即北曲中的套数。 一般都有比较固定的组合形式。南套:即南曲中的套数。一般以引子、过曲和尾声三部分组成。南北合套:这种形式的套数最早出现在元代末年,把宫调相同的南北两种曲调,交错使用,有一定格式。


14、什么是曲中字数的增、损?
答:周德清所谓的句字可以增损,则是指曲字本身可以增损。增,增加。损,减少。


15、简要元曲中曲的韵字是怎么运用的?
答:正常情况下,曲的押韵与词相同,即按曲谱行事,曲韵大都是平仄混押,一韵到底。也有几种特殊情况:借韵、赘韵、暗韵、重韵、失韵。


16、什么是杂剧套数?回答散曲套数和杂剧套数的区别?杂剧的结构?
答:①杂剧套数就是将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牌,按一定的规则和顺序联成一套,并且有首有尾、一韵到底。同套中的套曲一般必须使用同一宫调的曲牌。  ②区别,二者基本相同,只有大小和完善程度之差别。散套只用来吟咏和清唱,不需要宾白和科范,也不上舞台,相对使用的曲牌一般较少,但也有特长的;而剧套就比较复杂,它是用来在舞台上表演的一种唱词,包括宾白与科范,使用的曲牌也比较多。③ 3、杂剧的结构:(1)宾白:指戏曲中的“道白”。(2)科范:指舞台上演员的动作、表情和其他方面的舞台指示。如笑科、打科、见科、哭科等。


17、什么是借宫?借宫有什么样的原则?回答哪些套曲可以借宫及杂剧的体式特征?
答:①剧套在表现复杂的剧情时,常常感到只用本宫调曲牌往往难以满足剧本提出的要求。这个时候,作者就不得不设法到其他宫调中去寻找合适的曲牌,这就叫借宫。②借宫的原则:借宫有严格的限制,不能随意。借来的曲牌与原宫调所用曲牌在音调上必须贴切、和谐。③可以借宫的套曲有:黄钟宫,正宫,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双调,越调,商调,大石调。④杂剧体式特征:①结构体制:四折一楔子,题目正名②音乐体制:每折限用一个宫调,唱词一韵到底,平仄通押,由一个角色主唱③(3)角色分工:分为:旦、末、净、杂。


18、如何提高其写作技巧?(简要回答,主要谈自己的观点,字数不限)
答:布好三篇,体现三美,最主要的是要反复研读讲义,基础知识扎实,对阅读,多练习,多交流。


二、写作题
【商调•集贤宾】怨别
作者:浪淘沙
雨停碧空青似洗,佳气彩虹迷。春尚好浮云红日,深院静香暖风微。秋千外又忆横笛,粉墙边已尽寒梅。凝眸处重叠玉蕊,回首时烂漫琼梨。莺声喧春色,蝶舞乱追随。
【逍遥乐】满庭空翠,曲径通幽,一湾绿水。满目葳蕤,池塘边弱柳闲垂,小亭前阑干自倚,似这般水近花低。梁间燕子,水里鸳鸯,亭下蛾眉。
【醋葫芦】情不移,心不悔。说归期却误了归期,路远山高应更急。雁书难寄,朝夕望断信音迟。
【浪里来煞】斜日西,光照壁。成斑驳影乱墙篱,光阴逝流已数尺。奈何无计,一腔幽怨待君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8

帖子

27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8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1-20 02: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十一期毕业答卷
学号:曲1137   网名:始俑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答:(1)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又称元曲。(2)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1)可分三个时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的初期、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的中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的末期。(2)初期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中期代表人物: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久等;末期代表人物:张养浩、徐再思等。
3、元曲的体式特点?
答:(1)内容上:元散曲可哀可伤,敢怨敢怒,狂歌当哭,嘻笑怒骂皆成文章。(2)形式上,曲的句子长短更为参差,通常只有一段;曲有衬字,而且有些曲调本身可以增加句子,有些套数还可以增减调数;曲韵通常用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句式长短与音乐情调有关,另外在套曲中,曲的句子则表现更长;方言俚语大量运用。
4、词和曲在语言、风格上各有什么特点?
答:(1)词贵雅,曲尚俗;(2)词贵含蓄,曲尚显露;
5、什么是中原音韵?它包括那些内容?
答:(1)元周德清撰戏曲(北曲)曲韵专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北曲曲韵和北曲音乐论著。(2)主要包括三方面:曲韵韵谱、“正语作词起例”和“作词十法”。
6、简要回答元曲的曲调?元曲的标题格式?指出下列曲牌分别属于哪个宫调?
喜春来、凭栏人、梧叶儿、落梅风、小桃红、四块玉、醉中天、干荷叶、山坡羊。
答:(1)曲在演唱时所适用的曲调(2)〔宫调•曲牌〕题目(3)喜春来:《太平乐府》入〔中吕宫〕,《太和正音谱》入〔正宫〕;凭栏人:〔越调〕;梧叶儿:〔商调〕;落梅风:〔双调〕;小桃红:〔越调〕;四块玉:〔南吕〕;醉中天:〔仙吕〕;干荷叶:〔南吕〕;山坡羊:北曲属〔中吕〕,南曲属〔商调〕。
7、详细回答元曲的平仄韵律?
答:(1)平仄严格:曲牌字的平仄比诗、词的平仄都要严(2)用法上也存在平上互代现象(3)元曲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1>律句。①字音组合平仄相间,跟宋词没什么不同,很多曲牌与词牌一样,在字音组合上只有平与仄的区别。②字音组合平仄相间,但分去上。有些曲牌,其字音结构主要是平仄组合,但也间杂有去上组合。<2>非律句。元曲虽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但也不同程度存在非律句。
8、曲的对仗共有哪10种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答:<1>合璧对:两句相对。<2>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3>扇面对(隔句对):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扇面对。<4>救尾对: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5>首尾对:一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6>连璧对:凡曲中有四句对者称为连璧对。<7>联珠对:曲中更多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所谓更多句子相对,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另一种说法是同一句式的多句相对。此两种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8>两韵对:曲词一般用韵较密,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故称两韵对。<9>衬字对:指某一曲牌在曲谱规定字数以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10>叠字对:因为元曲具有口语化、通俗化的特点,在格律上又比较宽,妙用叠字更显得缠绵流转,音节和美,琅琅上口。
9、什么是元曲的小令、重头小令、带过曲、散曲、以及套曲?并回答它们各自的特点、带过曲与重头小令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有那些?
答:(1)①小令:元散曲的一种,原是民间的小调,元时宋词渐渐凋零,伶人多向民间小调寻求突破。文人的小令多半较典雅,民间的小令语言俚俗。一般以58字以内为小令,所谓小令又叫“叶儿”,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基本特征。②重头小令: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则是由数支小令联合而成。③带过曲:是小令的一种体式,见于北曲,即用两支或三支不同曲调的曲子组成一个新曲谱。④散曲:是一种诗歌体裁;是一种另类格律诗;是一种不带科白的曲,不用舞台来表演故事,只是用来清唱,有人也称之为“清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⑤套曲:元散曲的一种,即散曲套数的简称,指把属于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按照一定规则联缀起来,表达一个主题,描述一个事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境界。(2)①相同点:都由几个音韵相近、声调谐和的曲子组成,其形式相同,且都不能任意组合。②不同点:一是带过曲是三个以下的单支曲子组合,重头小令则由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的数支小令联合而成;二是带过曲一般最多三支;异调重头小令曲子数和重复次数无限制。三是用韵上,带过曲绝大部分是同一宫调(极少数串宫带过),并且音韵衔接,同押一韵。重头小令中的数支曲子,可同押一韵,也可各押一韵。
10、什么是衬字?它们的特点?衬字究竟可以衬多少字呢?
答:
(1)曲律规定必需字之外,增加的字。也称为字。(2)使曲文在遵守格律的前提下,有更大灵活性,行文造字更自由,衬字不受格律束缚。(3)散曲中衬一字到衬十字,还有十几,几十不等。衬字越多,音节越急促,有助于增强感情抒发的力度。
11、什么是幺篇?回答幺篇与词,重头小令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1)戏曲音乐名词。在北曲中,一个曲牌被反复运用,一般从第二曲起称为幺篇。(2)“幺篇”与“重头”的关系。同调重头小令虽为同一个主题服务,却各有分工,各自叙述一个分标题,而且有些各自成韵,彼此无关。而元曲幺篇与原曲组成一个较大型的新曲谱,其韵要求一韵到底。么篇与重头不同,重头可以重复多遍,么篇则只重复一次而已。
12、什么是集曲?回答集曲中的“集”与“犯”?集曲的写作要求?
答:(1)曲学名词。采用若干支旧有的曲牌,各摘取其中的若干乐句,重新组织成一支新曲牌。(2)“犯”,可以理解入侵、串入,也就是理解成一词调或曲调,有其它的曲调串进来。(3)在名称上,集曲的曲牌名称,也常为所集各种曲牌名称的综合;在宫调上,所集各曲,必须是宫调相同,或宫调不同但可以相通的曲牌;在曲式上,一是集曲之首数句,必须是原曲的首数句,二是集曲的末数句,亦必须是原曲的末数句,三是集曲的中间各句,较为灵活。
13、什么是散套?简要回答散曲中的散套分为三种形式?
答:(1)元散曲的一种,即散曲套数的简称,指把属于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按照一定规则联缀起来,表达一个主题,描述一个事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境界。(2)①北套:即北曲中的套数。 一般都有比较固定的组合形式。如:正宫中的〔端正好〕,常与〔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连用;②南套:即南曲中的套数。一般以引子、过曲和尾声三部分组成。③南北合套:这种形式的套数最早出现在元代末年,把宫调相同的南北两种曲调,交错使用,有一定格式。
14、什么是曲中字数的增、损?
答:周德清所谓句字可以增损,则是曲字本身可以增损,衬字在句子中不论平仄,增句如加在正格押韵处,一般要求押韵。
15、简要元曲中曲的韵字是怎么运用的?
答:(1)元曲统一用《中原音韵》,周德清将平水韵重新划分成十九部。(2)曲韵也像诗韵一样,可划分为宽韵、中韵、窄韵和险韵,王力先生对其中一些韵部进行了划分: 宽韵:齐微、鱼模、萧豪;中韵:真文、尤侯、江阳、庚青、先天、皆来、家麻、歌戈、车遮和东钟十韵;窄韵:寒山、监咸和支思;险韵:桓欢、侵寻和廉纤。(3)从元曲作品看各韵的使用情况。王力先生曾就《北词广正谱》做过如下统计:齐微韵占90首以上;尤侯韵占60首以上;鱼模、萧豪、先天各占50首以上;家麻、皆来二韵各占40首以上;庚青、江阳各占30首以上;歌戈、真文、寒山、东钟四韵各占20首以上;支思、车遮、监咸三韵各占10首以上;廉纤、侵寻、桓欢三韵都不满10首,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使用频率与韵的宽窄有关。
16、什么是杂剧套数?回答散曲套数和杂剧套数的区别?杂剧的结构?
答:(1)套数就是将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牌,按一定的规则和顺序联成一套,并且有首有尾、一韵到底。同套中的套曲一般必须使用同一宫调的曲牌。(2)散套只用来吟咏和清唱,不需要宾白和科范,也不上舞台,相对使用的曲牌一般较少,但也有特长的;而剧套就比较复杂,它是用来在舞台上表演的一种唱词,包括宾白与科范,使用的曲牌也比较多。(3)①宾白;②科范;③折;④楔子;⑤煞(煞尾);⑥正名与题目。
17、什么是借宫?借宫有什么样的原则?回答哪些套曲可以借宫及杂剧的体式特征?
答:(1)剧套在表现复杂剧情时,只用本宫调曲牌往往难以满足剧本提出的要求。这时,就不得不设法到其他宫调中去寻找合适的曲牌,这就叫借宫。(2)借来的曲牌与原宫调所用曲牌在音调上必须贴切、和谐。散套一般不借宫,但较长的借宫者也不少。(3)<1>哪些套曲可以借宫。①黄钟宫可借曲牌有5调;②正宫可借曲牌有32调;③仙吕宫可借曲牌有12调;④南吕宫可借曲牌有5调;⑤中吕宫可借曲牌有31调;⑥双调可借曲牌有9调;⑦越调可借曲牌有4调;⑧商调可借曲牌有23调;⑨大石调可借曲牌有3调<2>杂剧的体式特征:①结构体制:四折一楔子,题目正名;②音乐体制:③角色分工:分为:旦、末、净、杂。
18、如何提高其写作技巧?(简要回答,主要谈自己的观点,字数不限)
答:(1)结构缜密,布好“三篇”:凤头篇、猪肚篇、豹尾篇;(2)精心酌句,体现“三美”:音乐美、语言美、风格美。
二、写作题
〔商调•集贤宾〕盼归
  〔集贤宾〕年关近西窗立久,窗外月如钩。别时景不时重现,眸深处骤起清愁。为生计郎走他乡,持家道妾守空楼。无聊夜阑闲对酒,把相思锁在眉头。独孤多冷寂,何以寄肠柔。
〔逍遥乐〕此心依旧,梦里长亭,轻折灞柳。欲挽还休,转身间泪水盈眸。鸳枕空空独自愁,紫檀案红烛残留。月升月落,冀望人归,几度春秋。
〔醋葫芦〕尘满衣,云伴走。漂泊在外似孤鸥,莫采野花填胃口。妾身长候,浣纱溪畔并肩游。
〔浪里来煞〕圆月悠,重聚首。不离不弃到白头。吟诗弄弦牵妾手,花香盈袖,和谐美满共兰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12:21 , Processed in 0.0568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