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快乐蝴蝶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白驹组第九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98

帖子

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8
发表于 2022-4-27 19: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两棵树木 于 2022-4-27 22:09 编辑

白驹08-两棵树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九讲作业
一、问答题:
1、 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答:拗救主要有三种形式,
(1)平脚句型的本句自救(一拗三救)。如:李商隐的《蝉》中“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故园芜已平,基本句式:平平仄仄平;拗句:仄平仄仄平;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2)仄脚句型的对句相救(小拗、大拗)。如:欧阳修《秋怀》“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基本句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拗句: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拗救句: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脚句既包含了小拗“岂”又包含了大拗“不”,全由对句“何”来救。
(3)特拗。如:李商隐的《蝉》中“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烦君最相警”,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拗句:平平仄仄仄;拗救句:平平仄平仄。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工整。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风筝文/白驹08-两棵树
线引碧空攀,乘风逐燕闲。
居高身近日,俯首影凫山。
纸鹞偏能舞,孩童未解还。
儿时多幻梦,遥寄彩云间。

风筝
文/两棵树
线引碧空攀,乘风逐燕闲。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居高身近日,俯首影凫山。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纸鹞偏能舞,孩童未解还。
仄中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儿时多幻梦,遥寄彩云间。
平平平仄中,平仄仄平平。

入声字:白,碧,逐,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5

帖子

4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55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4-27 20: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波散人 于 2022-4-27 21:16 编辑

第九讲作业
白驹11一一烟波散人
一、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1、平脚句型的本句自救(一拗三救)
往来成古今,原句平平仄仄平一傲三救仄平平仄平
2、仄脚句型的对句相救(小拗、大拗)
小拗可救可不救:五言第三字拗,七言第五字拗,可在对句的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平声字救。 榭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原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傲救: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大傲必救: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原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傲救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3、特拗
凉风起天未,原句平平平仄仄特傲平平仄平仄,特拗句不需要救。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五律*风筝
文/烟波散人
纸鹞借风驰,升腾系一丝。
翩翩凭矫翼,飒飒展雄姿。
已了平生愿,初圆载梦时。
扶摇穹宇上,笑看彩云随。

纸鹞借风驰,升腾系一丝。
仄中中平平,平平仄仄平。

翩翩凭矫翼,飒飒展雄姿。
平平中仄仄,仄仄仄平平。

已了平生愿,初圆载梦时。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扶摇穹宇上,笑看彩云随。
平平平仄仄,仄中仄平平。

入声字:一,翼,飒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3

帖子

25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5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4-27 21: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襄阳秋枫 于 2022-5-3 20:46 编辑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九讲作业白驹29鹿门山翁
一、问答题:
1、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答:一般有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两种。
杜甫:故园今若何,"故"字拗,"今"字救。
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登"字救。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工整。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五律   风筝
鹭立汉江中,烟花佩渚红。
儿童牵一线,绣羽伴征鸿。
得势能齐物,扶摇惯借风。
东津耆旧者,浊酒醉蓑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5

帖子

11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15
发表于 2022-4-30 19: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九讲课后作业:
白驹18深巷桃红
一、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答:坳救有有三种:
1、平脚句型的本句自救(一拗三救)
例如,李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恐惊天上人
      本来句式应该是“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一字应为平声而用了仄声字“恐”,这就是拗字,后面讲第三字改为平声字“天”进行补救。句子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这种自救也叫“孤平自救”。
2、仄脚句型的对句相救(小拗、大拗),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
例如,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联诗的出句“野火烧不尽”的本来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仄”,结果在第四个位置上用了仄声字“不”成了拗句,在一句诗中出现了严重的平仄音失调(四个仄音,一个平音),因此就必须在对句中适当位置增加一个平声字,已达到平仄音平衡(全联诗中平仄音尽量对等)。这种对句互救一般出现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组句式内(一联内部)。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这叫做四拗三救(出句四拗,对句三救,因为没有符合“对、粘、替”,就叫“大拗”,大拗必救。)
      小拗可救可不救。例如,《宿五松山下荀媢家》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舂,念chōng )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寂”,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五”(既有句内一拗三救,又有联内出句三拗,对句三救)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双救: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对句三拗三救、本句一拗三救)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月”该平用仄,“明”字平声救,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一拗三救)。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3、特拗:句内自救。 例如,王勃:“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  
             拗句:平平仄仄仄  
         拗救句:平平仄平仄
                        无为在岐路
      “在”和“岐”平仄交换了位置,变成了“平平仄平仄”。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836

帖子

18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6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5-2 23: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点春 于 2022-5-3 08:02 编辑

白驹01一点春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九讲作业
一、问答题:
1、 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答:拗救主要有三种形式,
1)平脚句型的本句自救(一拗三救)。如:李商隐的《蝉》中“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故园芜已平,基本句式:平平仄仄平;拗句:仄平仄仄平;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2)仄脚句型的对句相救(小拗、大拗)。如:欧阳修《秋怀》“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基本句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拗句: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拗救句: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脚句既包含了小拗“岂”又包含了大拗“不”,全由对句“何”来救。
3)特拗。如:李商隐的《蝉》中“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烦君最相警”,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拗句:平平仄仄仄;拗救句:平平仄平仄。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工整。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风筝
/白驹01一点春
嫩草醉春烟,风筝一线牵。
花开杨柳岸,波荡客舟前。
紫燕空中起,红云苑外悬。
升高须借力,转运在青天。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嫩草醉春烟,风筝一线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花开杨柳岸,波荡客舟前。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紫燕空中起,红云苑外悬。
仄仄中平仄,平平仄仄平。
升高须借力,转运在青天。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一,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6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5-7 17: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九讲作业
白驹13-木兮
一、问答题:
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答:坳救有有三种:
一、平脚句型的本句自救(一拗三救),例1、李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恐惊天上人
    本来句式应该是“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一字应为平声而用了仄声字“恐”,这就是拗字,后面讲第三字改为平声字“天”进行补救。句子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这种自救也叫“孤平自救”。
二、仄脚句型的对句相救(小拗、大拗),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例1、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联诗的出句“野火烧不尽”的本来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仄”,结果在第四个位置上用了仄声字“不”成了拗句,在一句诗中出现了严重的平仄音失调,(四个仄音,一个平音),因此就必须在对句中适当位置增加一个平声字,已达到平仄音平衡(全联诗中平仄音尽量对等)。这种对句互救一般出现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组句式内(一联内部)。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这叫做四拗三救。(出句四拗,对句三救,因为没有符合“对、粘、替”,就叫“大拗”,大拗必救。)
  小拗可救可不救,例1:《宿五松山下荀媢家》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舂,念chōng )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寂”,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五”。(既有句内一拗三救,又有联内出句三拗,对句三救)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双救: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对句三拗三救、本句一拗三救)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月”该平用仄,“明”字平声救,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一拗三救)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 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三、特拗:句内自救。 例1:王勃:“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  
    拗句:平平仄仄仄  
    拗救句:平平仄平仄
            无为在岐路
    “在”和“岐”平仄交换了位置;变成了“平平仄平仄”。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工整。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七律·风筝
文/白驹13-木兮
借力向天飞,白云争羡围。
随风轻骨远,近日碧怀依。
世事多偏意,浮生共静晖。
春来心自在,断线不求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8

帖子

27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8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5-10 22: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九讲作业:
白驹07-始俑
一、问答题:
1、 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答:拗救有三种:
1)平脚句型的本句自救(一拗三救),例1、李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恐惊天上人
    本来句式应该是“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一字应为平声而用了仄声字“恐”,这就是拗字,后面把第三字改为平声字“天”进行补救。句子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这种自救也叫“孤平自救”。
2)仄脚句型的对句相救(小拗、大拗),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


(1)大拗必救
例1、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联诗的出句“野火烧不尽”的本来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仄”,结果在第四个位置上用了仄声字“不”成了拗句,在一句诗中出现了严重的平仄音失调,(四个仄音,一个平音),因此就必须在对句中适当位置增加一个平声字,已达到平仄音平衡(全联诗中平仄音尽量对等)。这种对句互救一般出现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组句式内(一联内部)。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这叫做四拗三救。(出句四拗,对句三救,因为没有符合“对、粘、替”,就叫“大拗”,大拗必救。)
  (2)小拗可救可不救
例1:《宿五松山下荀媢家》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舂,念chōng )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寂”,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五”。(既有句内一拗三救,又有联内出句三拗,对句三救)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双救: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对句三拗三救、本句一拗三救)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月”该平用仄,“明”字平声救,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一拗三救)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 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3)特拗:句内自救。 例1:王勃:“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  
    拗句:平平仄仄仄  
    拗救句:平平仄平仄
            无为在岐路
    “在”和“岐”平仄交换了位置;变成了“平平仄平仄”。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工整。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五律•风筝
文/始俑
芳草碧云天,霞光别样妍。
随风翔彩凤,翱宇做游仙。
顷刻穿云底,瞬时浮日前。
远山何不去,一线把心牵。

五律•风筝
芳草碧云天,霞光别样妍。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随风翔彩凤,翱宇做游仙。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顷刻穿云底,瞬时浮日前。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远山何不去,一线把心牵。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别、日、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904

帖子

29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3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8-4 16: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16:15:28
辛苦文心老师点评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九讲律诗接龙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工整。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1,五律风筝
白驹01一点春
嫩草醉春烟,风筝一线牵。
花开杨柳岸,波荡客舟前。
紫燕空中起,红云苑外悬。
升高须借力,转运在青天。

简评:整体意脉清晰,中二联描写的是景物,不是风筝,后三字结构没有错开,结句不错。

2,五律•风筝
文/白驹30--远山如梦
竹骨竞妖娆,纸鸢飞九霄。
蟠龙云上舞,彩凤日边飘。
凭借东风力,闲临春色邀。
真心追我梦,无线更逍遥。

简评:整首诗脉络清晰,衔接自然流畅。中二联后三字结构没有错开。力和邀词性不搭。妖挤韵。

3、五律 • 风筝
文/白驹12-莲花
巧力借风高,翩飞上碧霄。
追云争望远,唤鸟比腾超。
欲览三江水,寻搜四海礁。
奈何牵一线,不得任逍遥。

简评:整首诗脉络清晰,起承转合到位。争望远,比腾超。对仗不工,再酌一下,其它很好。

4、五律•风筝
文/白驹07-始俑
芳草碧云天,春光别样妍。
随风翔彩凤,翱宇做游仙。
顷刻穿云底,瞬时浮日前
远山何不去,一线把心牵。

简评:整首诗文脉清晰,衔接自然流畅。中二联后三字句式结构没有错开,对仗工稳。其它很好。

5、五律•风筝
文/白驹21-骊山石
身著五颜衣,借风振翅飞。
儿童长线曳 ,翠袖陌头围。
佳节迎祥气,新春送紫辉 。
诗词皆畅咏,自古不相违。

简评:整首诗文脉清晰,衔接自然流畅,对仗工稳,可惜中二联出现四平头,再酌一下,其它不错。

6五律•风筝
文/白驹31-过客
一纸半文钱,乘风亦上天。
山高须仰首,海阔应飞船。
无羽浮云后,多情落日边。
时逢三月暮,遁世作神仙。

简评:很不错的一首诗,对仗工稳,尤其喜欢结句超然洒脱。

16:15:42
7.五律·风筝
文/白驹22-丝竹岁月
银线手中牵,扶摇上九天。
追随鸿鹄舞,邂逅凤凰翩。
俯首观山水,凌风访玉仙。
平生愁与苦,悉数逐飞鸢。

简评:从题看是为咏物,而首句的主体是人不是所咏之物。二联上下一同而合掌。尾联入情一笔带过尚可。

8.五律·风筝
文/白驹03-紫雨花汀
竹纸是其身,姿容几乱真。
挟风鸣似笛,振翅炫如春。
翠岭等闲看,高天任意巡。
可怜绳线断,无力唱悲呻。

简评:尾联陡转与前三联不合情,转需要铺垫过渡不然就易感情线割裂。中二联虽有变化,但意境合而不开。

9.五律·风筝
文/白驹-禅心果果
腹骨数条筠,轻盈彩纸身。
但凭风外力,欲览世间春。
本有穿云技,难忘持线人。
一朝消息断,何处觅归津?

简评:写得颇有想法,只是中二联头二字斟酌不够,以致于表达不够准确,欲览 即是没有飞上高空只有想法未付诸行动,与第七句 消息断 不合。 建议 可览世间春。三联的 本有、难忘 内在逻辑还须再推敲,难忘没有准确表达出因为有线的牵引而能尽情发挥 穿云技。本有穿云技,堪需持线人。唯惊消息断,何处觅归津?但凭、欲览、本有、难忘词性相近宜稍加变化。

10.五律·风筝
文/白驹05-清风居士
大气溢芳菲,山川竞翠微。
童心弥宝贵,雅趣足珍稀。
线细神堪远,风长意不违。
情随天渐阔,欲伴纸鸢飞。

简评:咏物不是咏物,写情不见立意,不入题不在题。请结合已学讲义,复习下律诗作法,章法。

11.五律·风筝
文/白驹02-日出东南
忽忽向高天,逍遥胜似仙。
乘风红日下,伴鸟白云前。
吾志应鸿逐,人生岂线牵。
愿离尘世累,只影对山川。

简评:鸿逐 费解,颈联费解。吾志就是远离尘世累?人有隐逸之情可解,而逃避则显得消极了。

16:15:51
辛苦愿你快乐老师点评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九讲律诗接龙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工整。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12·五律·风筝
文/白驹15一苇航
待跃蔚蓝天,飘蓬放纸鸢。
流星如远落,戈鸟似高悬。
飞荡炊烟起,招摇夕照还。
线长牵快乐,闲适话当年。
评:闲,线,远挤韵。烟、牵韵字入诗。还十五删,一韵到底没做。一篇写回忆的。待跃改三月试试。

13.五律*风筝
白驹11一一烟波散人
纸鹞借风驰,升腾系一丝。
翩翩凭矫翼,飒飒展雄姿。
已了平生愿,初圆载梦时。
扶摇穹宇上,笑看彩云随。
评:凭~挥。转句①斟酌一下。已挤韵。14.25没做到。愿上、上上需要四声递用间隔用之。合句还是可以的。

14.五律 •风筝
文/白驹08-两棵树
线引碧空攀,乘风逐雀闲。
居高身近日,俯首影凫山。
纸鹞偏能舞,孩童未解还。
儿时多幻梦,遥寄彩云间。
评:偏、幻挤韵。闲凑韵,改颜。承句偶不工。合句出彩,小结给力。

15、五律 风筝
白驹29鹿门山翁
鹭立汉江中,烟花佩渚红。
儿童牵一线,绣羽伴征鸿。
得势能齐物,扶摇惯借风。
东津耆旧者,浊酒醉蓑翁。
评:起句的物貌似写时间、地点但起句有拖泥带水之嫌。童、东韵字入诗。承转句不工,节奏没变化。合句沒理解。创作首先要句子通顺。链接紧密。

16风筝
文/白驹06飘雪千山
竹骨挺根梁,兰宣满面妆。
倚云风助力,仗线陌巡航。
无计怜知已,多情系故乡。
飘遥归欲晚,何处梦苍凉。
评:格律正确。挺~主。根~橫。起直入主题,描写所用的材质。承句的航是动。力名词。不工。转合因前面的物铺垫不够直接描述自己的情语使衔接变弱。整体上借物抒情这一点还是不错的。注意内容的衔接即可。14.25的应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04 , Processed in 0.0788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