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二期成语典故班第13课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0

主题

474

帖子

48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5-5 21: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13课作业:2112-心雨姐姐
一、简答题
《中庸》一书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就是“中庸”和“中和”。读者读起来,常常弄不清两者的关系。道“中庸”而求“中和”,这表明“中庸”和“中和”是有区别的。请简要回答:

1.什么叫“中庸”?中庸之道是一种怎样的原则?它是由谁提出来的?

答: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年-前402年)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国人的智慧宝库。

2.什么叫“中和”?

答:《中庸》所论乃天道、人道的最高深又最恒常的道理。中庸是循中和之道而为之。其通篇的主旨是论中和,探讨致中和的方法。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教育,就在于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

3.浅析中庸之道和中和之道的区别。

答:《中庸》指出,用中和之道处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之举,而是时时、事事、处处都能自然符合中和之道,这才叫做中庸。中和之道是《中庸》所论乃天道、人道的最高深又最恒常的道理。中庸是循中和之道而为之。其通篇的主旨是论中和,探讨致中和的方法。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教育,就在于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
二、写作题
根据今天所学的成语,找出其中一条你喜欢的成语,根据它的白话注解,创作一首作品。体裁不限(可以是成联一幅),韵部不限!
以45.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呼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白话解: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来做他应该做的事,不希望去做本分以外的事,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处在夷狄的地位,就做夷狄所应该做的事;处在患难,就做患难时所应该做的事。 君子安心在道,乐天知命、知足守分,故能随遇而安,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悠然自得。】

@以“随遇而安”之意作绝句:
七绝•随遇而安
文/心雨
生来命运巧安排,贫富高低不觉哀。
面对身家多俗事,抛除烦恼尽开怀。

点评

诗口语化了  发表于 2022-5-8 20:03
问答题正确  发表于 2022-5-8 2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2-5-8 20: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班长2021-路漫漫第13课作业
一、简答题
《中庸》一书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就是“中庸”和“中和”。读者读起来,常常弄不清两者的关系。道“中庸”而求“中和”,这表明“中庸”和“中和”是有区别的。请简要回答:
1.        什么叫“中庸”?中庸之道是一种怎样的原则?它是由谁提出来的?
答:《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国人的智慧宝库。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
孔子把“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来论述.中庸之道作为认识论的价值,就在于是最难以把握的方法. 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是人类认识史上最早的事物相对论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挥,是对人类认识论的伟大贡献。
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年-前402年)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
2.        什么叫“中和”?
答: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且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作“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二、写作题
根据今天所学的成语,找出其中一条你喜欢的成语,根据它的白话注解,创作一首作品。体裁不限(可以是成联一幅),韵部不限!
【成语】: 半途而废  半的成语、废的成语接龙
【拼音】: bàn tú ér fèi
【解释】: 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出处】: 《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难已矣。”
半途而废
荏苒时光不待留,多年拼博未宜休。
漫漫长路若随弃,功败垂成似水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73

帖子

280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280
发表于 2022-5-9 22: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3

帖子

29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9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5-19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13课作业
2012*鹰击长空
一、简答题
《中庸》一书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就是“中庸”和“中和”。读者读起来,常常弄不清两者的关系。道“中庸”而求“中和”,这表明“中庸”和“中和”是有区别的。请简要回答:
1.什么叫“中庸”?中庸之道是一种怎样的原则?它是由谁提出来的?
1.答:(1)中庸:据朱熹注,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意。庸,平常。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准则,为常行之礼。
《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国人的智慧宝库。
中庸是人生的大道,是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引自月牙山人《中华心法》
中庸的把握心得:动中取恒,静中就重。不辞中道,不偏不易。 强为之名曰道,强为之形曰一。世人为劝向上,多取正义,然而道若为物,其形为一。
(2)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
中庸的核心思想“中和之道”
《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修“道”,《中庸》所崇尚的“道”是“中和之道”,体现了儒家以培养“君子”为目标的思想,提出要想修“道”必须先具有良好的德尚,而培养良好的道德需要通过教化;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3)它是由谁提出来的?
答:《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2.什么叫“中和”?
答: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教育,就在于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

3.浅析中庸之道和中和之道的区别。
《中庸》一书认为中和之道即天下根本之道,即天下平常、常用之道。用不偏不斜的平常的中和之道对待所有事物就是中庸,以中和之道修养自己就是中庸。就《中庸》一书而论,可知中庸既是最高的大道境界,也是处理问题的最正确的思想方法。
《中庸》指出,用中和之道处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之举,而是时时、事事、处处都能自然符合中和之道,这才叫做中庸。
《中庸》提倡人们以“中和”为本,各安本分,各负其责,“无过无不及”地忠于职守,不越规范,不犯上作乱,不标榜各自的劳绩和功德,而默默地为自己修养中庸之德而欣慰,以此酿制天下的和谐与安康。《中庸》既是对为人处世的精辟总结,又体现了做人的规范与智慧,因此,它对于人们提高自己的行为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写作题
根据今天所学的成语,找出其中一条你喜欢的成语,根据它的白话注解,创作一首作品。体裁不限(可以是成联一幅),韵部不限!
〔人一己百 〕rén yī jǐ bǎi
注释: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
出处:《礼记·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通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七言律诗 无题
文/2012*鹰击长空
七十迎来第二春,忙忙碌碌有精神。
迎霞路上寻佳景,晚间读诗获至珍。
画画学书心绪悦,修图摄影乐趣新。
夕阳更觉万般好,融入庭园近锦茵。

谢谢点评老师!

点评

谢谢庶陋斋主老师指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6-10 22:01
迎霞路上寻佳景,望月堂中捧秘珍。心醉墨池心绪悦,情连图画情趣新。颔联对仗可略宽,颈联一点不能含糊。  发表于 2022-5-20 05:32
问好鹰击长空!律诗的意思明了,但颔联颈联对仗可酌,个别词汇口语化了。浅见,供您欣赏.  发表于 2022-5-20 05: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3

帖子

29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9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6-10 22: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鹰击长空在 发表于 2022-5-19 22:33
成语典故班第13课作业
2012*鹰击长空
一、简答题

谢谢庶陋斋主老师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8-3 14:56 , Processed in 0.10619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