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荷雅韵 于 2022-5-12 15:36 编辑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十讲作业 柔荑19-依然 一、问答题 1、在初学阶段,起句的写法要求有哪些? 答:(1)内容较严肃的时候,起句用偶句;内容不是太严肃的时候,起句不用偶句。 (2)兴起。所谓兴起,按照朱熹的理论就是,“兴者,先言他物以引所咏之词也。” (3)选择符合主题的物象。 (4)起句要用景语. (5)要直入主题,切忌拖泥带水。 (6)不得负面。 2、承句的扩张和扩展的方式有哪几种? 答:目的就是为了转句入情做准备,所以,承句还有第三个功能,就是引领转句的功能,这个功能跟承句的第一个承接起句功能一起,合称为承上启下的功能。 承句的扩张和扩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跟照相的原理一样,不要把镜头锁在一个地方,而是要通过调焦距,把镜头拉远拉近,这个近可以就是近在眼前,这个远,可以是远在天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承句的扩展扩张。 2.由动及静,由静及动。如例3和例4.静和动是两个不同的层面,通过两个不同层面的涉及,同样可以实现承句的扩展和扩张。 3.各种感觉器官之间互换。如视觉,听觉,嗅觉等,比如前分句写了颜色,后分句就可以写声音。等等,不一而足。 4.由空间到时间,或者由时间到空间。如前分句是万里,后分句就可以写千年,等。 目的就是为了转句入情做准备,所以,承句还有第三个功能,就是引领转句的功能,这个功能跟承句的第一个承接起句功能一起,合称为承上启下的功能。 承句的扩张和扩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如例1和例2.所示,跟照相的原理一样,不要把镜头锁在一个地方,而是要通过调焦距,把镜头拉远拉近,这个近可以就是近在眼前,这个远,可以是远在天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承句的扩展扩张。 (2)由动及静,由静及动。如例3和例4.静和动是两个不同的层面,通过两个不同层面的涉及,同样可以实现承句的扩展和扩张。 (3)各种感觉器官之间互换。如视觉,听觉,嗅觉等,比如前分句写了颜色,后分句就可以写声音。 (4)由空间到时间,或者由时间到空间。如前分句是万里,后分句就可以写千年等。
二、请以《初夏》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景起景承。 (4)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5)注意四声要协调。 (6)注意不要有违时令。 (7)意脉要顺畅。
五律•初夏 柔荑19-依然 夏日渐来长,田园换绿装。 山花依蝶舞,劲草绕蜂忙。 叶碧盈蚕树,枝青越寺墙。 妖娆留宿客,妙丽点槐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