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快乐蝴蝶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子衿组第十三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112

帖子

11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12
发表于 2022-6-3 23: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阳光华睿 于 2022-8-20 00:42 编辑

小渔村第44期五律专修第十三讲作业
子衿-03 阳光华睿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律诗起承转合的连贯性?分为哪几个方面?
答:连贯性,就是常说的衔接性,也就是在律诗作品中,起承转合之间以及各步骤前后两个分句之间,要做到内容和意思的自然过度,使作品一气呵成,让读者没有突兀的感觉。
(1) 起承之间的连贯性
(2) 承转之间的连贯性
(3) 转合之间的连贯性
(4) 合起之间的连贯性
四个分句内也各有一个衔接。
(1)起句内部的衔接
(2) 承句内部的衔接
(3)转句内部的衔接
(4)合句内部的衔接

2、什么是律诗起承转合的独立性?
答:独立性,就是指律诗的八个分句都是相对独立的整体,在一个分句里提到过的物象,不能在别的分句中再次提到,否则就是拖泥带水。独立性,就是区别于其他几个部分的排它性,唯一性。
3、请简述律诗起承转合的连贯性和独立性之间的关系。
答:连贯性和独立性,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起承转合四个步骤及其分句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连贯性。起承转合也是各自有自己的功能,这就是独立性,独立性是区别其他的各句的排他性和唯一性;但是,这种独立性是建立在连贯性基础之上的。


二、创作题: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和春节、清明节、中秋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插艾草,戴香囊,吃粽子,怀屈子,赛龙舟……端午节的习俗源远流长,请以《端午》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内容不限,韵部不限。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平起。
(3)景起景承。
(4)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5)转句要融入自身感情。
(6)合句要总结和回扣。
(7)四声要协调。
(8)不要有违时令。
(9)意脉要顺畅。

五律.端午感怀
子衿03-阳光华睿
粽香华夏浓,传颂屈公忠。
天问话新意,九歌吟古风。
诗情豪壮志,世路别疏鸿。
沉魄数千载,谁人不睦崇。
更正:
五律•端午吊屈原
/子衿03-阳光华睿

艾香华夏浓,悼念屈原
天问话新意,九歌吟古风。
诗魂情系国,世路众疑雄。
沉魄数千载,谁人不识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0

帖子

27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6-4 09: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十三讲作业
子矜07墨缘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律诗起承转合的连贯性?分为哪几个方面?
答;起承转合四个步骤之间的衔接,和起承转合四个步骤内部的衔接,没有任何断裂之处。
起承转合四个步骤之间的衔接:
(1) 起承之间的连贯性
(2) 承转之间的连贯性
(3) 转合之间的连贯性
(4) 合起之间的连贯性
四个分句内也各有一个衔接:
(1)起句内部的衔接
(2)承内部的衔接
(3)转句内部的衔接
(4)合句内部的衔接
2、什么是律诗起承转合的独立性?
答:所谓独立性,就是指律诗的八个分句都是相对独立的整体,在一个分句里提到过的物象,不能在别的分句中再次提到,否则就是拖泥带水。
3、请简述律诗起承转合的连贯性和独立性之间的关系。
答:连贯性和独立性,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起承转合四个步骤及其分句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连贯性。独立性是区别其他的各句的排他性和唯一性;
但是,这种独立性是建立在连贯性基础之上的。
二、创作题:
五律.端午
子矜07墨缘
岸边芦苇秀,五月水犹清。
江镇粽香暗,小村艾味明。
红花依客静,玉笛伴莺声。
欢乐田园景,浓浓节日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83

帖子

10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2-6-4 12: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十三讲作业
子衿20-竹苑清幽

一, 问答题
1、什么是律诗起承转合的连贯性?分为哪几个方面?
答:连贯性:就是大家常说的衔接性,也就是在律诗作品中,起承转合之间以及各步骤前后两个分句之间,要做到内容和意思的自然过度,
使作品一气呵成,让读者没有突兀的感觉。(1)起承之间(2)承转之间(3)转合之间(4)合起之间
2、什么是律诗起承转合的独立性?
答:就是指律诗的八个分句都是相对独立的整体,在一个分句里提到过的物象,不能在别的分句中再次提到,否则就是拖泥带水。
3、请简述律诗起承转合的连贯性和独立性之间的关系。
今天讲的连贯性和独立性,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这就好象体育比赛中的混合泳,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参赛者必须用一种姿式游完全程的l/4距离,而且每种泳式的技术要求是各不相同的,比如,仰泳的时候,只能仰泳,使用别的姿势,就是错误。但同时这四个动作必须是连贯的,不是游完了仰泳,爬上岸,再跳下去游蝶泳,而是在池中,连续的动作。
二、创作题: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和春节、清明节、中秋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插艾草,戴香囊,吃粽子,怀屈子,赛龙舟……端午节的习俗源远流长,请以《端午》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内容不限,韵部不限。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平起。
(3)景起景承。
(4)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5)转句要融入自身感情。
(6)合句要总结和回扣。
(7)四声要协调。
(8)不要有违时令。
(9)意脉要顺畅。

端午
晨来延夜雨,未阻鸟鸣窗。
粽品尝兰气,歌吟忆楚腔。
拟成夫子意,洒向汨罗江。
千载离骚赋,情怀是兴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83

帖子

10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2-6-4 20: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9、五律·端午
子衿30-乡音未改
采来芦苇叶,裹粽庆端阳。
艾草门前挂,龙船水里航。
连村排土戏,引酒配雄黄。
习俗流传久,今人究味长。

【提笔简评】流畅通顺,三联对仗失衡;诗味不足,失之平白,缺少个人的感想。立意上欠提炼。

10、五律·端午
子衿31-俨然
冥空时骤雨,毅魄想灵均。
挂艾托言虎,结丝祈护身。
何人悲角黍,竞舸逐鱼鳞。
百代纯臣念,彷徨沧海滨。

【提笔简评】首联“毅魄想灵均”有歧义,欠斟酌;二联“挂艾托言虎”可能是为对仗强凑,啰嗦无味;三联“何人悲角黍”表达不好,歧义欠斟酌;结句同上。总体而言,词句表意欠火候,建议多加斟酌。

11.五律•端午
文/子衿19-雨曦
舟迎端午莅,桨舞并肩驰。
直节乾坤动,忠心日月知。
魂亡归故里,瑟鼓到今时。
救国终成梦,投江遂入诗。

【提笔简评】题目是《端午》不是屈原,跑题了。首联写龙舟,二联开始脱节跑题。不合格重写。

12、五律、端午
子衿07墨缘
岸边芦苇秀,五月水犹清。
江镇粽香暗,小村艾味明。
红花依客静,玉笛伴莺声。
欢乐田园景,浓浓节日情。

【提笔简评】首联与题旨关联不密,跳脱;二联“暗、明”不稳;两句写香味也稍嫌啰嗦;又是“江镇”又是“小村”到底是写哪里?主体不明;三联“红花、玉笛”与题旨关联不密,拼凑;尾联“欢乐、浓情”无表现,口号化败笔。立意薄弱,文字、章法等基本功都不扎实。

13.五律•端午
子衿15-淡雅如兰
又逢重五日,艾草插门边。
万户包香粽,三江竞小船。
岸逢黎庶祭,酒洒国良怜。
恒古汨罗恨,融诗名曲传。

【提笔简评】上章写端午习俗,下章写祭奠屈原,立意可以,惜文字功夫欠火候,用词欠斟酌,句子不好看。

14.五律.端午感怀
子衿03-阳光华睿
粽香华夏浓,传颂屈公忠。
天问话贤圣,楚辞吟古风。
诗魂豪壮志,世路别疏鸿。
沉魄数千载,谁人不睦崇。

【提笔简评】题目直接改为《端午吊屈原》更合适,首联读之不爽,“粽、浓”、“颂、公、忠”都犯叠韵;二联《天问》本身就属于《楚辞》里边的作品,不能构成相称的对仗;《天问》主要表现的是屈原对旧观念的怀疑,对真理的求索精神,“话贤圣”感觉不稳,“楚辞吟古风”这句无聊,凑韵废句。三联对仗有误,“豪壮志”构词错误,豪即壮,豪作为动词用也不合适;屈原因悲愤忧国,理想幻灭投水自尽,说“壮志”不合适;“世路别疏鸿”这句费解,有凑韵之嫌;尾联“睦崇”是亲密且尊敬的意思,一般用在至亲、至交方面,这里是用词不当。综上,文化功底不够扎实,用词比较随便,有点想当然,建议应慎重一些。

15.五律  端阳
子衿12-水木
喜迎端午节,九域艾蒿香。
再看龙舟赛,还包米粽尝。
炎黄思屈子,岁月赋华章。
自古尊贤德,时时正气扬。

【提笔简评】章法稳,首联概括点题,二联分写习俗,三联怀古扣题,尾联总结升华,经典的起承转合。不足之处在于:一、“九域”这词比较严肃明确,此处不太合适,建议虚笔“万户、户户”之类的比较好;二、颔联对仗有误,“龙舟赛”是特定名词,对“米粽、尝”显然是错误的;此两句表意不够理想,再炼炼;三、结句稍嫌跳脱,若能扣题则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2
发表于 2022-6-7 07: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第44期五律专修第十三讲作业
子衿-23骄阳公子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律诗起承转合的连贯性?分为哪几个方面?
答:连贯性,就是常说的衔接性,也就是在律诗作品中,起承转合之间以及各步骤前后两个分句之间,要做到内容和意思的自然过度,使作品一气呵成,让读者没有突兀的感觉。
(1) 起承之间的连贯性
(2) 承转之间的连贯性
(3) 转合之间的连贯性
(4) 合起之间的连贯性
四个分句内也各有一个衔接。
(1)起句内部的衔接
(2) 承句内部的衔接
(3)转句内部的衔接
(4)合句内部的衔接

2、什么是律诗起承转合的独立性?
答:独立性,就是指律诗的八个分句都是相对独立的整体,在一个分句里提到过的物象,不能在别的分句中再次提到,否则就是拖泥带水。独立性,就是区别于其他几个部分的排它性,唯一性。
3、请简述律诗起承转合的连贯性和独立性之间的关系。
答:连贯性和独立性,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起承转合四个步骤及其分句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连贯性。起承转合也是各自有自己的功能,这就是独立性,独立性是区别其他的各句的排他性和唯一性;但是,这种独立性是建立在连贯性基础之上的。


二、创作题: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和春节、清明节、中秋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插艾草,戴香囊,吃粽子,怀屈子,赛龙舟……端午节的习俗源远流长,请以《端午》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内容不限,韵部不限。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平起。
(3)景起景承。
(4)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5)转句要融入自身感情。
(6)合句要总结和回扣。
(7)四声要协调。
(8)不要有违时令。
(9)意脉要顺畅。
五律/端午
提篮晨采箬,割挂复悬门
话里吴胥憾,诗中楚屈存
龙舟争竞渡,米粽喂鱼飱
蒲节风俗旧,沉江祭烈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36

帖子

159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9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2-6-7 11: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渔村44五律专修班子衿25—晓苑风辞第十三讲作业
一、        问答题
1、什么是律诗起承转合的连贯性?分为哪几个方面?
答:连贯性:就是大家常说的衔接性,也就是在律诗作品中,起承转合之间以及各步骤前后两个分句之间,要做到内容和意思的自然过度,使作品一气呵成,让读者没有突兀的感觉。(1)起承之间(2)承转之间(3)转合之间(4)合起之间
2、什么是律诗起承转合的独立性?
答:就是指律诗的八个分句都是相对独立的整体,在一个分句里提到过的物象,不能在别的分句中再次提到,否则就是拖泥带水。
3、请简述律诗起承转合的连贯性和独立性之间的关系。
今天讲的连贯性和独立性,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这就好象体育比赛中的混合泳,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参赛者必须用一种姿式游完全程的l/4距离,而且每种泳式的技术要求是各不相同的,比如,仰泳的时候,只能仰泳,使用别的姿势,就是错误。但同时这四个动作必须是连贯的,不是游完了仰泳,爬上岸,再跳下去游蝶泳,而是在池中,连续的动作。
二、创作题: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和春节、清明节、中秋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插艾草,戴香囊,吃粽子,怀屈子,赛龙舟……端午节的习俗源远流长,请以《端午》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内容不限,韵部不限。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平起。
(3)景起景承。
(4)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5)转句要融入自身感情。
(6)合句要总结和回扣。
(7)四声要协调。
(8)不要有违时令。
(9)意脉要顺畅。
端午观赛龙舟有记
文/晓苑风辞
风和蒲草绿,流水转芳津。
隐隐天传鼓,嗖嗖波闪鳞。
百舟奔锦绣,千桨出精神。
继往长河里,开来华夏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83

帖子

10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2-6-7 12: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第44期五律专修班第十三讲作业:
1. 五律·端午有感
子衿-08-左邻右舍
雄黄酒一开,不舍味余腮。
食粽何时起,离骚自古来。
忠魂巴蜀志,屈氏汨罗哀。
泛水龙舟竞,终归爱楚才。

问好诗友,小诗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中二联结构没有变化。“离骚自古来”这句有毛病,“离骚”不是自古就有的,是屈原写的,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部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2、五律·端午节
子衿17-乐吾清欢
榴花红五月,糯米粽飘香。
彩线争先绕,龙舟竞渡忙。
驱邪青艾叶,斗药酒雄黄。
重午年年过,悠悠韵味长。

问好诗友,小律写的流畅自然,对仗可以,结构变化也行。结句尤胜,虽然年年过端午,但是作为传统节日一定会传承下去。

3、五律.端午
子矜06-闲庭信步
五月昼时长,榴花阵阵香。
菖蒲分玉色,角黍泛珠光。
怀古清樽浅,乘时桂棹狂。
悲欢君莫问,但诵旧诗章。

问好诗友,起笔点明时间以及季节的特点,白昼渐长,石榴花竞相绽放。前两句是对节日到来时景物的描写,后两句揉入了作者的感情,这是不错的。


4.五律·端午
子衿02-威尼斯
疫情犹未尽,节序已端阳。
不见龙舟渡,惟闻艾草香。
众人蒸粽酒,游子念爹娘。
口罩多余日,归家团聚常。

问好诗友,作者结合当今疫情,描写的非常现实,疫情当前,积极配合,少聚会,不走动,出门带口罩。不错。

5.五律·端午
子衿13-墨萌
蕤宾重五日,采艾缀门闱。
夹岸歌声起,龙舟碧水飞。
其时粮共浸,数色粽争晖。
古俗酬佳节,灵均愿不违。

问好诗友,写出了端午节时的欢乐景象,歌声-碧水词性不对,不对仗,其余都不错。



6.五律·端午
子衿01-一片云
盈门艾草香,节序又端阳。
藕臂缠丝彩,金樽颂九章。
梦回忠屈殁,情至万民伤。
千古英魂在,年年吊楚湘。

问好诗友,整首语言流畅,脉络清晰,对仗工整。
诗友是有一定的功底。

7.五律•端午
子衿11-云儿
飞舟争渡急,龙跃凤腾遐。
伍子被投水,曹娥哭救爹。
彩绳能避疫,艾草可除邪。
祭祀传千古,诗人情粽夸。

问好诗友,这首律诗大体上没什么毛病,但是中二联结构没有变化,都是212。语言直白,缺少美感。

8、五律·端午
子衿09-陈润来
龙舟开竞渡,一展越人荣。
雷鼓威仪势,云天喜气声。
蕴含民俗节,感动国风情。
屈子魂归处,吟诗浪漫萦。

问好诗友,起句“龙舟开竞渡”“开”“竞渡”竞渡已经包含了开的意思,重复,而且读起来拗口。龙舟竞渡而不仅仅代表越人,而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
由光阴的故事老师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02 , Processed in 0.08432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