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快乐蝴蝶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白驹组第十五讲作业

[复制链接]

1

主题

174

帖子

25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6-16 21: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第44期五律专修第十五四讲作业 楼
白驹03-紫雨花汀
一、问答题
1. 律诗为什么不用能词组?
答:
①词组是固定的结构,不能像单个的字一样,自由地安排在任一音节处,这就人为地增加了创作的难度。
②词组有固定的含义,创作加工的空间相对较小,不符合律诗的创作特性。
③律诗篇幅短,用两个字或多个字来表达一个物,无疑是一种浪费。
④如果这个词组所代表的物的选择不是很合理,词组更有可能将这种不合理放大。
2. 在律诗中,14/25指的是什么?
答:指名词在律诗承句和转句中的位置。
3.律诗创作中,我们为什么要讲14/25呢?
答:
①能帮助作品符合韵律。
②避免了相同位置的字出现同类词性的可能。从而避免了吟读时候的单调。
③前两字和后三字的安排显得合理,有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
④句子的首尾两端,被自然的限制为名词和非名词,避免了两头都是名词的情况出现。
一、创作题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仲夏之美,请以荷花为意象,创作五言律诗一首,题目自拟,韵部不限,注意起承转合的连贯性与独立性。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
(3)景起景承。
(4)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5)转句要融入自身感情。
(6)合句要总结和回扣。
(7)四声要协调。
(8)不要有太阳雨。
(9)注意阴阳平衡和动静结合。
(10)意脉要顺畅。
五律·咏荷
紫雨花汀
静立池塘里,风描翠碧新。
田田翻绿浪,袅袅写姿神。
擎盖蛙声小,凌波秀萼纯。
淤泥何所惧,抱节洁为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3

帖子

25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5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6-19 08: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体成员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十五讲律诗接龙
二、创作题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仲夏之美,请以荷花为意象,创作五言律诗一首,题目自拟,韵部不限,注意起承转合的连贯性与独立性。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
(3)景起景承。
(4)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5)转句要融入自身感情。
(6)合句要总结和回扣。
(7)四声要协调。
(8)不要有太阳雨。
(9)注意阴阳平衡和动静结合。
(10)意脉要顺畅。


1、五律   荷花
文/白驹29鹿门山翁
柳岸霓裳舞,山风玉笛吹。
蜻蜓迎笑脸,翠鸟恋仙姿。
暑气蒸红萼,清香满碧池。
无争春日艳,赞尔似西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5

帖子

11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15
发表于 2022-6-19 09: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驹18—深巷桃红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十五讲作业
一、问答题
1、律诗为什么不用能词组?答:这是因为
(1)词组是有固定的结构,又不可以分割,这就决定他们不能像单个的字一样,自由地安排在任何一个音节处,如七律23,45,五律23位置上就不能安排词组,这就等于人为地增加了创作的难度,也为别的字的运用制造了障碍。(2)词组有固定的含义,它的含义是无法更改的,这样的东西,创作加工的空间相对较小,不太符合律诗是用来创作的这个特性。
(3)律诗本来篇幅短,用两个字或多个字来表达一个物,对于字字珠玑的律诗来说,无疑是一种浪费。
(4)如果这个词组所代表的物的选择不是很合理的话,词组比字更显眼,更有可能将这种不合理放大,因此对作品的杀伤力也更大。
2、在律诗中,14/25指的是什么?
答:14 /25是指名词在律诗承句和转句中的位置。这里包含两个方面:
(1)名词;
(2)专指承句和转句,不针对起句和合句。
3、律诗创作中,我们为什么要讲14/25呢?
答:这是因为
(1)在14/25这种情况下,能帮助作品符合韵律。因为对名词的位置进行了限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承句和转句的最后一个字,如果其中有一个是名词,另外一个就一定是非名词,这个时候,犯窄韵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2)在14/25这种情况下,避免了相同位置的字出现同类词性的可能。
这是由于,14与25出现在承句和转句两个不同的句子中,没有重叠在一起,从而避免了吟读时候的单调。
(3)在14/25这种情况下,前两个字和后三个字的安排显得合理。14与25出现在承句和转句中,前后都有物,而且物的安排又在不同的位置上,就是说名词在这两个句子中的序位是错开的。有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
(4)在14/25的限制下,句子的第一字和第五字,也就是句子的首尾两端,被自然的限制为名词和非名词。也就是说,同一句子的第一字和第五字,不可能同时是名词,必然是一个名词加一个非名词,避免了两头都是名词的情况出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非名词全部挤在中间。    总之,14 /25能使我们的作品更美,开始的时候觉得难,觉得受束缚,但是那是因为不习惯,当你经常去练习的时候,就会习惯,就不难了。
二、创作题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仲夏之美,请以荷花为意象,创作五言律诗一首,题目自拟,韵部不限,注意起承转合的连贯性与独立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1

帖子

48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5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6-21 12: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十五讲作业:
白驹12-莲花


一、问答题
1、律诗为什么不用能词组?
答:
1)、词组是有固定的结构,又不可以分割,这就决定他们不能像单个的字一样。
自由地安排在任何一个音节处,这就等于人为地增加了创作的难度,也为别的字的运用制造了障碍;


2)、词组有固定的含义,它的含义是无法更改的,这样的东西,创作加工的空间相对较小,不太符合律诗是用来创作的这个特性。


3)、律诗本来篇幅短,用两个字或多个字来表达一个物,对于字字珠玑的律诗来说,是一种浪费。


4)、如果这个词组所代表的物的选择不是很合理的话,词组比字更显眼,更有可能将这种不合理放大,因此对作品的杀伤力也更大。
综上所述,我们在写作律诗的时候,要尽量避免用词组,即便用,也一定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在律诗中,14/25指的是什么?
答:
14 /25是指名词在律诗承句和转句中的位置,不针对起句和合句。


3、律诗创作中,我们为什么要讲14/25呢?
答:
1)、在14/25这种情况下,能帮助作品符合韵律。
因为对名词的位置进行了限制,犯窄韵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2)、在14/25这种情况下,避免了相同位置的字出现同类词性的可能。这是由于,14与25出现在承句和转句两个不同的句子中,没有重叠在一起,从而避免了吟读时候的单调。


3)、在14/25这种情况下,前两个字和后三个字的安排显得合理。14与25出现在承句和转句中,前后都有物,而且物的安排又在不同的位置上,就是说名词在这两个句子中的序位是错开的。有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


4)、在14/25的限制下,句子的第一字和第五字,也就是句子的首尾两端,被自然的限制为名词和非名词。也就是说,同一句子的第一字和第五字,不可能同时是名词,必然是一个名词加一个非名词,避免了两头都是名词的情况出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非名词全部挤在中间。
总之,14 /25能使我们的作品更美。


二、创作题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仲夏之美,请以荷花为意象,创作五言律诗一首,题目自拟,韵部不限,注意起承转合的连贯性与独立性。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
(3)景起景承。
(4)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5)转句要融入自身感情。


五律•咏荷
文/白驹12-莲花


本是瑶池物,婷婷下界来。
一茎承并蒂,十里散云台。
晓露圆盘滚,香风曲岸徊。
莲心为什苦,些许费人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6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6-21 13: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十五讲作业白驹13-木兮

一、问答题
1、律诗为什么不用能词组?
答:这是因为,
(1)词组是有固定的结构,又不可以分割,这就决定他们不能像单个的字一样,自由地安排在任何一个音节处,如七律23,45,五律23位置上就不能安排词组,这就等于人为地增加了创作的难度,也为别的字的运用制造了障碍。
(2)词组有固定的含义,它的含义是无法更改的,这样的东西,创作加工的空间相对较小,不太符合律诗是用来创作的这个特性。
(3)律诗本来篇幅短,用两个字或多个字来表达一个物,对于字字珠玑的律诗来说,无疑是一种浪费。
(4)如果这个词组所代表的物的选择不是很合理的话,词组比字更显眼,更有可能将这种不合理放大,因此对作品的杀伤力也更大。
2、在律诗中,14/25指的是什么?
答:14 /25是指名词在律诗承句和转句中的位置。这里包含两个方面:(1)名词;(2)专指承句和转句,不针对起句和合句。
3、律诗创作中,我们为什么要讲14/25呢?
答:这是因为,(1)在14/25这种情况下,能帮助作品符合韵律。因为对名词的位置进行了限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承句和转句的最后一个字,如果其中有一个是名词,另外一个就一定是非名词,这个时候,犯窄韵的可能性就非常小。(2)在14/25这种情况下,避免了相同位置的字出现同类词性的可能。这是由于,14与25出现在承句和转句两个不同的句子中,没有重叠在一起,从而避免了吟读时候的单调。(3)在14/25这种情况下,前两个字和后三个字的安排显得合理。14与25出现在承句和转句中,前后都有物,而且物的安排又在不同的位置上,就是说名词在这两个句子中的序位是错开的。有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4)在14/25的限制下,句子的第一字和第五字,也就是句子的首尾两端,被自然的限制为名词和非名词。也就是说,同一句子的第一字和第五字,不可能同时是名词,必然是一个名词加一个非名词,避免了两头都是名词的情况出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非名词全部挤在中间。总之,14 /25能使我们的作品更美,开始的时候觉得难,觉得受束缚,但是那是因为不习惯,当你经常去练习的时候,就会习惯,就不难了。
二、创作题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仲夏之美,请以荷花为意象,创作五言律诗一首,题目自拟,韵部不限,注意起承转合的连贯性与独立性。

五律·荷
文 /木兮
仲夏城郊丽,微风抚景吹。
玉容摇水影,香气笼芳肌。
静守别尘逸,幽欢堪世奇。
心随闲趣远,此事待佳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8

帖子

27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8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7-10 02: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十五讲作业:
白驹07-始俑
一、问答题
1、律诗为什么不用能词组?
答:1)、词组是有固定的结构,又不可以分割,这就决定他们不能像单个的字一样,自由地安排在任何一个音节处,这就等于人为地增加了创作的难度,也为别的字的运用制造了障碍;
2)、词组有固定的含义,它的含义是无法更改的,这样的东西,创作加工的空间相对较小,不太符合律诗是用来创作的这个特性。
3)、律诗本来篇幅短,用两个字或多个字来表达一个物,对于字字珠玑的律诗来说,是一种浪费。
4)、如果这个词组所代表的物的选择不是很合理的话,词组比字更显眼,更有可能将这种不合理放大,因此对作品的杀伤力也更大。
综上所述,我们在写作律诗的时候,要尽量避免用词组,即便用,也一定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在律诗中,14/25指的是什么?
答:14 /25是指名词在律诗承句和转句中的位置,不针对起句和合句。

3、律诗创作中,我们为什么要讲14/25呢?
答:1)、在14/25这种情况下,能帮助作品符合韵律。
因为对名词的位置进行了限制,犯窄韵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2)、在14/25这种情况下,避免了相同位置的字出现同类词性的可能。这是由于,14与25出现在承句和转句两个不同的句子中,没有重叠在一起,从而避免了吟读时候的单调。
3)、在14/25这种情况下,前两个字和后三个字的安排显得合理。14与25出现在承句和转句中,前后都有物,而且物的安排又在不同的位置上,就是说名词在这两个句子中的序位是错开的。有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
4)、在14/25的限制下,句子的第一字和第五字,也就是句子的首尾两端,被自然的限制为名词和非名词。也就是说,同一句子的第一字和第五字,不可能同时是名词,必然是一个名词加一个非名词,避免了两头都是名词的情况出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非名词全部挤在中间。
总之,14 /25能使我们的作品更美。

二、创作题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仲夏之美,请以荷花为意象,创作五言律诗一首,题目自拟,韵部不限,注意起承转合的连贯性与独立性。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
(3)景起景承。
(4)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5)转句要融入自身感情。

五律•荷花
文/白驹07-始俑
滨湖一阵风,涌起碧无穷。
漫拨层层绿,轻摇点点红。
天鹅浮丽水,玉女出仙宫。
七彩妆颜色,丰姿各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904

帖子

29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3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8-4 16: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色星空 于 2022-8-4 17:08 编辑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十五讲律诗作业:

1、五律·荷花
文/白驹29-鹿门山翁
叶露霓裳舞,山风玉笛吹。
蜻蜓迎笑脸,翠鸟恋仙姿。
暑气蒸红萼,清香满碧池。
无争春日艳,赞尔似西施。

简评:以荷花为题基本上已经定了是一首咏物诗,那么就当运用咏物诗的写作方法来写,而作业写作提示纲要的1~10也是不错的方法,为何不用呢?当然独辟蹊径也是可以的,而这首作业并没有很好运用到写作提示,又没铺排好,放着成法不用着实事倍功半。
首句“露”显得轻浮,再炼。二句与荷花无关。三句蜻蜓迎着荷花的“笑脸”可解,但作比虽然另类却显生涩。暑气、清香物质类近而重,“蒸”用来衬荷花过犹不及。中二联前二字均为名词,平头;兼之尾二字也是名词,第三字均为动词,如此四句句式雷同而呆板。第七句老生常谈,结句直白,亦生硬。建议推倒重写,运用咏物诗的写法,更可以去找前人写荷花的诗篇来熟读揣摩参考,不要闭门造车了,亦不要失去信心,功到自然成。

2、五律·咏荷
文/白驹05-清风居士
露润色如新,风摇叶似轮。
凌波娇影雅,对月瘦茎淳。
蕾护莲心切,香飘玉品臻。
灵池升宝座,朴洁本无尘。

简评:“瘦茎淳”凑句,第三联没有情转,还在描写,如此显得单薄,不能景中含情再美的风景也是缺少了“灵魂”,所有写景都是为了抒情,写情不能直白,白则无味。

3.五律·咏荷
文/白驹30-远山如梦
静立清幽处,平湖十里空。
迎人皆傲骨,待月尽娇躬。
一任风波起,何堪烟雨濛。
洁身凭自律,恬淡守初衷。

简评:二句不解,“傲骨、娇躬”写荷花不妥不合适。五六句矛盾,根据立意再斟酌“何堪”。尾联倒是写到莲的品格本性上了,不错。

4.五律·咏荷
文/白驹06-飘雪千山
幽影深塘静,凌波素雅妆。
云轻疑似梦,风淡久盈香。
玉骨无尘累,冰心共水长。
何须君子顾,岁月总流芳。

简评:整体写得不错,赞一个!二联宜再打磨一番。雾浓浑似梦,风缓久弥香。雾浓呼应幽影,又因雾遮物而使看不真切而似梦;因风缓而雾、香不易消散而弥久。

5.五律·咏荷
文/白驹08-两棵树
柏路熏风暖,园池菡萏香。
叶圆舒翠袖,花艳舞霓裳。
墨客惊疑画,青娥试比妆。
谁知泥冷处,藕节暗中藏。

简评:前三联写得很好,尾联弱了,也显得很粗糙,没能一气而下,且整个尾联的调子都与前三联不合。“翠袖、霓裳”都与衣裙相关而意近意重,宜宕开。

6.五律·咏荷
白驹21-骊山石
五月薰风拂,清芬十里飘。
高茎擎翠盖,秀蕊舞红绡。
赤鲤影中戏,双蜓枝上聊。
诗情盈胜景,锦句芰田邀。

简评:首联不错,开了好个头。秀蕊舞红绡,此“秀蕊”如何舞“红绡”?花朵在随风摆动谓之舞,而花蕊呢?不也一起在动吗?“秀蕊”如善舞的女子(红绡)?何独以花蕊喻之?如此这句就显得斟酌不够不精炼意思不确定。“赤鲤、双蜓”对仗不工整,何不用“蜻蜓”?蜻蜓“聊”天,够新颖,但是否妥当值得商榷。结句不好,也跑了题了。
辛苦愿你快乐老师点评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QQTempSys\S0CFY12DN{CJ$UE0_AU3R6E.gif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QQTempSys\S0CFY12DN{CJ$UE0_AU3R6E.gif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QQTempSys\S0CFY12DN{CJ$UE0_AU3R6E.gif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十五讲律诗接龙
二、创作题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仲夏之美,请以荷花为意象,创作五言律诗一首,题目自拟,韵部不限,注意起承转合的连贯性与独立性。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
(3)景起景承。
(4)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5)转句要融入自身感情。
(6)合句要总结和回扣。
(7)四声要协调。
(8)不要有太阳雨。
(9)注意阴阳平衡和动静结合。
(10)意脉要顺畅。
7:五律*咏荷
文/白驹11-烟波散人
碧染琉璃伞,胭脂点翠钗。
凌波惊影俏,漫舞借风筛。
根植尘泥里,香飘夏水涯。
功成名就后,抱德隐形骸。

评:起句碧和琉璃可以舍去其一。
承句不工。转句写小了。整体来说上章华丽词藻,但并不是最好。下章写的有些片面。没用典升华。韵领上做的不好!里、后上,四声递用没做到。

8.五律.赏荷花
文/白驹02-日出东南
菡萏出泥塘,娉婷水一方。
粉妍羞不语,翠袖淡含香。
朵朵随风曳,茵茵入眼凉。
远山斜照里,尘俗自相忘。

评:水在斟酌一下。承句入情了。转句凉凑韵之嫌。整体来说通过所见到所感。布局合理。描写中主观比较多。上章尽量直叙或白描即可。主观描写多了难以引起共鸣。加油(ง •̀_•́)ง

9.五律·咏荷花
文/白驹15-苇航
出水复韶光,肥身画锦乡。
禅心听世语,雅韵供文章。
弦乐几朝爱,莲歌一季昌。
恋风能解意,醉日可描妆。

评:肥字呢有歧义,当然也可以用,不过做为现代人肥是贬义的。斟酌一下吧!听斟酌一下,此处主次乱了!下章没理解,是用典还是那个人为故事?整理来说符合题目咏,但下章由于理解不透反而有些写偏。爱、意去,四声递用没做到。

10.五律•咏荷
文/白驹17-禅心果果
翠盖自生凉,红英淡淡妆。
迎风舟应碍,过雨水犹香。
明月青裙舞,凌波玉笛狂。
空余仙子泪,何处梦襄王?

评:红英就是红花,此处的淡淡稍有不拖,斟酌一下。应碍?斟酌一下。
襄王在此作品中怎么没注解??

中国古代的诸侯王死后谥号“襄”王的话,可称为襄王。比如:
周襄王姬郑(?―前619年),姬姓,名郑,周惠王之子,东周君主,前651年―前619年在位。
韩襄王(?─前296年),姬姓,韩氏,名仓,战国时期韩国君主。
楚顷襄王熊横(?―公元前263年),芈姓,熊氏,名横,楚怀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298—前263在位,在位时楚国已处于衰落状态。
齐襄王(?―前265年),妫姓,田氏,名法章,齐湣王之子,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前283年―前265年在位。
魏襄王(?―公元前296年),姬姓,魏氏,名嗣,一名赫,魏惠王之子,战国时期魏国第四任国君,公元前318年—公元前296年在位。
成汉太宗李雄曾追封自己的祖父李慕为陇西襄王。

这么多人我不可能去一一查看。来判断您用的是否恰当。所以希望以后注释一下。不是所有人都博学多才,不是所有人都识天下事、天下人。再接再励!

11.五律·咏荷
文/白驹22-丝竹岁月
映日鳞波漾,芙蕖别样红。
清香遮暑气,秀色醉晨风。
玉洁尘怀远,冰莹道意融。
出泥而不染,人品理当同。
评:遮~侵试试。
漾、气去,远、染上。四声递用没做到!

12.五律·咏荷
文/白驹03-紫雨花汀
卓立池塘里,风描翠碧新。
田田翻绿浪,袅袅写姿神。
擎盖蛙声小,凌波秀萼纯。
淤泥何所惧,抱节洁为珍。
评:姿神?没理解。承转都不工。转句没转好,纯凑韵。注意起①立里,合②节洁,这两处犯了一简之内音韵尽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352

帖子

35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8-19 13: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白驹组第十五讲作业
白驹31-过客

一、问答题
1律诗为什么不用能词组?
答:①词组是固定的结构,不能像单个的字一样,自由地安排在任一音节处,这就人为地增加了创作的难度。
②词组有固定的含义,创作加工的空间相对较小,不符合律诗的创作特性。
③律诗篇幅短,用两个字或多个字来表达一个物,无疑是一种浪费。
④如果这个词组所代表的物的选择不是很合理,词组更有可能将这种不合理放大。
2. 在律诗中,14/25指的是什么?
答:指名词在律诗承句和转句中的位置。
3.律诗创作中,我们为什么要讲14/25呢?
答:①能帮助作品符合韵律。
②避免了相同位置的字出现同类词性的可能。从而避免了吟读时候的单调。
③前两字和后三字的安排显得合理,有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
④句子的首尾两端,被自然的限制为名词和非名词,避免了两头都是名词的情况出现。
二、创作题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仲夏之美,请以荷花为意象,创作五言律诗一首,题目自拟,韵部不限,注意起承转合的连贯性与独立性。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
(3)景起景承。
(4)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5)转句要融入自身感情。
(6)合句要总结和回扣。
(7)四声要协调。
(8)不要有太阳雨。
(9)注意阴阳平衡和动静结合。
(10)意脉要顺畅。

五律·​荷花
文/白驹31-过客
无意苦争春,时来一梦真。
青衣携碧水,玉面绝纤尘。
绰约惊湖海,矜持泣鬼神。
香飘环宇外,月下数仙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01 , Processed in 0.2354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