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快乐蝴蝶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柔荑组第十九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280

帖子

29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9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7-14 15: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枫叶青 于 2022-7-14 16:00 编辑

第19讲作业
柔荑06-叶青
一、问答题
1.什么叫虚实?
答: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简单的讲,就是眼睛能看到的就是实,眼睛看不到的,耳朵听来的或者心里想象的东西就是虚。
2.诗写作中“虚实相生”有哪两个方面的含义?
答:①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关系。②"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3.请自选一首五律唐诗,结合今天的讲义分析其中的虚实关系。
    五律·夏雨
     文/叶青
烈日照山城,风无暑气生。
高蝉藏柳叶,众鸟隐归程。
忽起乌云聚,随来暴雨顷。
荷塘蛙更响,绿伞跳珠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

帖子

2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1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7-14 17: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五律专修班19讲作业
柔荑10~苏苏

一、问答题
1.什么叫虚实?
答:
眼睛能看到的就是实;眼睛看不到的,耳朵听来的,或者心里想象的东西就是虚。

2.诗写作中,“虚实相生”,有哪两个方面的含义?
答: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中突出中心的关系。虚与实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的关系。

3.请自选一首五律唐诗,结合今天的讲义分析其中的虚实关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分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是实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宫城是虚景。
实中有虚,如好、时、春。
虚中有实,如潜入,润物,红湿处,锦宫城。

二、创作题

五律•夏雨
苏苏
风起掠陂塘,乌云卷四方。
鸟惊投宿杳,客急问津忙。
顷刻成烟海,殷勤润梓桑。
朱明多炙热,得此一清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6

帖子

18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1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7-16 10: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雨燕双飞 于 2022-7-16 10:49 编辑



小渔村四十四期五律专修班第19讲作业
柔荑08-微雨
一、问答题
1.什么叫虚实?
答: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简单的讲,就是眼睛能看到的就是实,眼睛看不到的,耳朵听来的或者心里想象的东西就是虚。
2.诗写作中“虚实相生”有哪两个方面的含义?
答:①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关系。②"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3.请自选一首五律唐诗,结合今天的讲义分析其中的虚实关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分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是实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宫城是虚景。
实中有虚,如好、时、春。
虚中有实,如潜入,润物,红湿处,锦宫城。

二、创作题
壬寅夏日久旱透雨有寄

文/微雨
骄阳转作霖,凉雨透衣襟。
郁郁田苗旺,涟涟洼水深。
时花妆秀色,蕉叶奏佳音。
最喜池塘里,鸣蛙坐荷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

帖子

2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1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7-16 16: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九讲作业
柔荑19~依然
一、问答题
1.什么叫虚实?
答:虚就是眼睛看不到的,耳朵听来的,或者心里想象的东西。
实指人的肉眼能看到的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一切实象、实事、实境。

2.诗写作中“虚实相生”有哪两个方面的含义?
答:①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关系。
  ②"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3.请自选一首五律唐诗,结合今天的讲义分析其中的虚实关系。
答:杜甫的《孤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起句和承句是诗人通过实景孤雁表达诗人离别亲人漂泊在外,孤苦伶仃的痛苦心情。诗人用“不饮啄”,写出孤雁有品格,不断追求而执着的精神。
同时诗人这小小的孤雁仅是“一片影“万重山”对比,构成反差,“谁怜”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睹物思情,这孤零零的雁子,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这些都是真情实感。
      转句和合句是从心理方面刻画孤雁的鲜明个性。“似”“如”二字通过“虚”的表现未见而似见,未闻耳闻的幻觉。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着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的淋漓尽致。它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迫使它不停的飞鸣。它望尽天际,不停地望,仿佛那失去的的雁群老在眼前晃。它哀唤的声音似乎在耳边响起,从中表达诗人流离失所,生活困苦,又没有亲人和朋友可以依靠的状态。描写“野鸭”“无意绪”表达诗人与亲朋不能相见,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感到厌恶无聊。
      这里,上章和下章的关系,一实一虚,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关系。
      这首诗起承两句是写实,转合两句是写虚。同时在这首诗中,可以看到起承两句中的物并不是全是实,而转合两句中物也并非全是虚。
      “怜”“失”是看不见的,这是虚的,这是实中有虚。“见”“闻”“野鸦”“鸣噪”这些是实的,是虚中有实。
       虚实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
       通过这些实物的描写,目的正是为了符合“兴”的要求,所以,起句的实,是不二的选择,兴起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睹物而兴起。起句,不是尽量的选用实物,而是必须选择实物,实物是不二的选择!

二、创作题:
以《夏雨》为题创作五律一首,韵部不限。
(1)限平水韵。
(2)首句平收。
(3)意象选取要符合季节特点,不要有太阳雨。
(4)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5)合句要总结和回扣。
(6)四声要协调。
(7)注意韵字的阴阳平衡。
(8)注意收与放的关系。
(9)注意虚实的安排。
(10)意脉要顺畅。

          五律·夏雨
      文/柔荑19-依然
炎炎烈日垂,暑气亦难移。
密意山村寄,幽怜世野期。
狂风雷雨卷,游客伞花遗。
串串珍珠起,清凉绿柳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6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7-16 17: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五律专修班19讲作业

柔荑17-铁马秋风
一、问答题
1.什么叫虚实?
答:就是眼睛能看到的就是实;眼睛看不到的,耳朵听来的,或者心里想象的东西就是虚。
2.诗写作中,“虚实相生”,有哪两个方面的含义?
答:虚实相生”,一是指虚与实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中突出中心的关系。
二是指虚与实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的关系。
3.请自选一首五律唐诗,结合今天的讲义分析其中的虚实关系。

江夜舟行
 唐 · 白居易

烟澹月濛濛,舟行夜色中。
江铺满槽水,帆展半樯风。
叫曙嗷嗷雁,啼秋唧唧虫。
只应催北客,早作白须翁。

 分析:诗的前三联是作者看到的景色,是实。尾联是作者的感慨、议论,是虚。全市由实到虚,虚实结合。

二、创作题:以《夏雨》为题创作五律一首,韵部不限。
(1)限平水韵。
(2)首句平收。
(3)意象选取要符合季节特点,不要有太阳雨。
(4)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5)合句要总结和回扣。
(6)四声要协调。
(7)注意韵字的阴阳平衡。
(8)注意收与放的关系。
(9)注意虚实的安排。
(10)意脉要顺畅。

五律·夏雨
文/柔荑17-铁马秋风

高温炙闷胸,久盼墨云匆。
阵阵狂雷起,潇潇暴雨疯。
芙蓉浇玉液,绿柳展眉瞳。
静谧心随野,遥看鹭掠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7

帖子

1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7
发表于 2022-7-18 19: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十九讲作业
柔荑05~无形无相


一、问答题
1.什么叫虚实?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简单地讲,就是眼睛能看到的就是实;眼睛看不到的,耳朵听来的,或者心里想象的东西就是虚。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就是虚。
(2).已逝之景之境。《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或者未来之境。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实,是指人的肉眼能看到的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一切实象、实事、实境。


2.诗写作中“虚实相生”有哪两个方面的含义?
(1).“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关系。
(2).“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目的是为了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3.请自选一首五律唐诗,结合今天的讲义分析其中的虚实关系。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在这首作品中,采用的也就是虚实相结合来写作的。起句和承句写景,上章是写实,转句和合句入情,下章是写虚。
这种一实一虚的关系,就是虚与实的第一种关系----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关系。
但是,同样的,李白的诗里也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就是虚与实的第二种关系----相辅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在这两个写实的句子中“山、郭、水、城、地、蓬”,这些是实的,但是“一为,万里”却是虚的;而“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两个写虚的句子里,“游子,意,故人,情”都是虚的,“云,日,手,马”却都是写实的。这就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二、创作题:
以《夏雨》为题创作五律一首,韵部不限。
(1)限平水韵。
(2)首句平收。
(3)意象选取要符合季节特点,不要有太阳雨。
(4)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5)合句要总结和回扣。
(6)四声要协调。
(7)注意韵字的阴阳平衡。
(8)注意收与放的关系。
(9)注意虚实的安排。
(10)意脉要顺畅。
附搜韵网址:https://sou-yun.cn/


五律• 夏雨
文/柔荑05~无形无相
电光天际雷,相伴暴风狂。
游客岩堂避,师生学校忙。
沃霖滋万物,暑气转清凉。
同在一时刻,所通不相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3

帖子

4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7-22 04: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1.五律•夏雨
柔荑25-卓一
远处动惊雷,乌云四面抬。
风狂迎客笑,雨涨逐人开。
喜得甘霖沐,还同瑞气来。
悄然祛酷暑,抗旱自消灾。
曾经沧海点评:1、前四句“惊雷”、“乌云”、“风狂”、“雨涨”,描写了夏雨的状态,迅猛而疯狂。颔联写人们对大雨并没有害怕,而是喜悦。为什么?尾联给出答案, “祛酷暑”、“抗旱宰”。尾联 既回答了颔联,也总结回扣了首联。2、中间两联对仗工整。3、韵字阴阳平比平衡。


2.夏雨(折腰体)
文/笑笑
倾盆压项来,携电击楼台。
奔涌漫庭树,深流荡赭埃。
助澜长坝毁,润物碧荷开。
我行随我素,功过任人裁。
曾经沧海点评:1、首联写雨猛雷震;颔联具体写雨势迅猛。颈联写暴雨的破坏性。大暴雨还能“润物碧荷开”?尾联站在“暴雨”的角度,表明态度: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真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2、中间两联对仗工整。3、韵字阴阳平比合适。诗脉流畅。就是结句收的有点突然。


3.五律•夏雨
文/高山峻岭
旷野暗云游,檐悬玉露流。
禾苗新叶出,草木绿枝稠。
溽暑凉风解,清宵shuang气酬。
莺啼阳复现,雨霁乱丝休。
曾经沧海点评:1、首联写雨况。“玉露流”。颔联写雨后植物的状态。“新叶出”不妥。新叶不是下雨才出的。“出”改“润”更好好些。颈联写雨水消暑解热,尾联写雨后状况。“雨霁乱丝休。”费解。2、中间两联对仗工整。韵字阴阳平比合适。3、结尾不是很好。


4.五律.夏雨
文/柔荑02-戏墨花开
错落下云天,妖娆弄五弦。
倚风吟断籁,和露笑谈禅。
又奏清溪水,载歌幽谷川。
悠悠来复去,何事不陶然。
曾经沧海点评:1、首联“妖娆”用来形容雨,不妥。颔联“雨”和“露”谈禅,雨露一个意思。颈联描写得很好。尾联“不陶然”费解。2、中间两联对仗工整。3、韵字阴阳平比平衡。字、句需加强训练。


5夏雨
柔荑-瓣香倩影
聚墨压天晴,遮阳彩练生
云来看电影,雨至听雷声
打树垂青叶,條尘带落英
修篁恬如此,摇曳惠风轻
曾经沧海点评:1、前四句写下雨时的状况。乌云、彩虹、电闪、雷鸣。颈联写雨对植物的破坏。尾联费解。2、中间两联对仗工整。3、韵字阴阳平比不平衡,都是阴平。


6.遇暴风雨有感
文/无名
乌云压省城,闪电伴雷轰。
暴雨倾盆下,孤身倚柱迎。
狂风掀两袖,傲骨畏何名?
涉事持廉洁,波澜起不惊。
曾经沧海点评:1、首联写雨前的状态;颔联写暴雨和人的情况;颈联写的状况;尾联写感想,要廉洁,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2、中间两联对仗工整。韵字阴阳平比平衡。3、6、7句需要再炼。


7.夏雨
柔荑11-西风换流年
神龙起蛰潜,润物量时添。
细雨鲜园果,清风减夏炎。
燕藏烟户壁,窗挂玉珠帘。
云散行郊野,良田喜透沾。
曾经沧海点评:1、首联神龙布雨,润物;颔联写雨润鲜果,消暑解热。颈联写雨中,燕子归巢,窗户挂着雨帘。尾联写雨后,良田得到浇灌。2、中间两联对仗工整。韵字阴阳平比平衡。3、诗句还需加强推敲。学习诗家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3

帖子

4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7-22 04: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十九讲作业
二、创作题:
以《夏雨》为题创作五律一首,韵部不限。
(1)限平水韵。
(2)首句平收。
(3)意象选取要符合季节特点,不要有太阳雨。
(4)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5)合句要总结和回扣。
(6)四声要协调。
(7)注意韵字的阴阳平衡。
(8)注意收与放的关系。
(9)注意虚实的安排。
(10)意脉要顺畅。


8.五律.夏雨
柔荑18~爱国者
云卷一声雷,狂风骤雨催。
珠帘檐下挂,玉泡院中徊。
十里增新绿,千门洗积埃。
瞬间消酷暑,笑看彩虹来。


浅评:格律自检
意脉不够清晰,中间两联太实,虚实不结合


9、五律•夏雨
文/柔荑31-昆仑陵儿
动地响雷惊,天将暴雨倾。
渐闻箫管盛,一望玉珠清。
父老愁粮食,田畴恐蟹龙。
谁知晴忽见,十里郁葱葱。


浅评:格律自检
中间两联放收不自然,不流畅。


10、壬寅夏日久旱逢甘雨有寄
文/微雨
骄阳转沃霖,凉雨透衣襟。
郁郁田苗旺,涟涟洼水深。
时花妆秀色,蕉叶奏佳音。
最喜池塘里,鸣蛙坐荷心。
浅评:格律自检
这首诗首句直接点题,
扣回首尾呼应在酌下词


11、五律·夏雨
文/柔荑19-依然
炎炎烈日垂,暑气亦难移。
密意山村寄,幽怜世野期。
狂风雷雨卷,游客伞花遗。
串串珍珠起,清凉绿柳知。
蓝桥浅评:格律自检
中间两联:密意看不懂意思。


12、五律·夏雨
  文/柔荑06-叶青
烈日照山城,风无暑气生。
高蝉藏柳叶,众鸟隐归程。
忽变乌云聚,随来暴雨顷。
荷塘蛙更响,绿伞跳珠萦。
蓝桥浅评:格律自检
转句随来这句不够流畅,


高蝉跟众鸟(词性不对应)扣回还勉强可以。


13、五律•夏雨
文/柔荑10~苏苏
风起掠陂塘,乌云卷四方。
鸟惊投宿杳,客急问津忙。
顷刻成烟海,殷勤润梓桑。
朱明多炙热,得此一清凉。
蓝桥浅评:格律自检


中间两联对仗不工整,问津忙啥意思不懂
扣回不明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

帖子

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6
发表于 2022-7-24 19: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九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什么叫虚实?
答:虚就是眼睛看不到的,耳朵听来的,或者心里想象的东西就是虚。
实,是指人的肉眼能看到的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一切实象、实事、实境。

2.诗写作中“虚实相生”有哪两个方面的含义?
答:1.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关系。
  2."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3.请自选一首五律唐诗,结合今天的讲义分析其中的虚实关系。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du龙。

分析:起句写香积寺在数里之外的云峰中,承句的前分句实写古木之中没有人走的路,后分句虚写,是听到了钟声后而朝钟响的方向寻到了香积寺。转句和结句都是虚实相结合。虚实√相生,相反相成从而使作者以咏寺外幽景,山水审美的诗心与禅境实现了最为便捷的对接与交融。

二、创作题:
以《夏雨》为题创作五律一首,韵部不限。
(1)限平水韵。
(2)首句平收。
(3)意象选取要符合季节特点,不要有太阳雨。
(4)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5)合句要总结和回扣。
(6)四声要协调。
(7)注意韵字的阴阳平衡。
(8)注意收与放的关系。

夏夜
文/时光已老
清夜乡村外,风多堤柳斜。
无须蒲扇动,自有嫩凉加。
月印湖心镜,荷开水上花。
分香深浅处,听取数声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6:53 , Processed in 0.06437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