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赋19期第7讲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0

主题

761

帖子

7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3-7 17: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喃极水仙老师指导!作业修改如下:
1、 做紧句:秋风萧瑟,涌起洪波。 紧句是对偶句,标一下词性看看,词性不一致噢。秋风=涌起?萧瑟=洪波? 
改:秋风萧瑟,落日从容。
2、 展为八字句长句:随风之能于潜入夜,润物之能于细无声。这个句子也是凑,别扭。改: 看随风之轻潜入夜,叹润物……  改:看随风之能潜入夜,叹润物之能细无声。
3、展为七字长句:随风之能潜入夜,润物之能细无声。两个能字,可以改一下,如:随轻风……润【】物…… 或:随风之【轻】潜入夜……等等。改:随轻风之潜入夜,润万物之细无声。
4、翻为五字长句:随风俱入夜,润物也无声。改:随风而入夜,润物则无声。
5、长句和隔句里面的分句,凡是四字以上的句子,要加虚词。请再仔细检查一下,好几个四字以上的句子没加虚词哦。
改:①做轻隔:秋高气shuang,赏景之心快畅;情兴诗成,吟声之字真淳。
②做重隔:时于中秋赏月,蔬果满盘;行之好景登楼,画图过眼。
③做平隔:迎之中秋佳节,朋之相聚舍间;赏之皓月长空,稚之追欢巷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872

帖子

87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7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3-7 22: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赋19期第7讲作业
19075紫罗兰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答:壮句 观乎秋风劲,暮雨凉。
紧句 秋山落叶,野水残霞。
五字句 悲秋为落叶,惜别因孤鸿。
六字句 叹三秋之客旅,尽两地之离伤。
七字句 八月之塘新绽蕊,中秋之夜月方圆。
八字句 颤微微之金秋硕果,圆滚滚之明月清光。
轻隔 秋高气爽,极盛美而丰泽;月落光浮,颇流离而多情。
重隔 以霜鬓寄残秋,举酒豪饮;叹廿载伤客梦,借诗言情。
杂隔 岁复重阳,遍野流金傲霜写;时将一醉,清秋朗月入梦乡。
平隔 迷晓色之秋山,闻溪声自远水。喜彼时之红叶,吟千年其离怀。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压为三字壮句:观乎潜入夜,润无声。
压为四字紧句:随风入夜,润物无声。
翻为五字长句:于夜风侵户,其声何惊人。
展为六字长句:随风潜之春夜,润物细而无声。

展为七字长句:随风潜之于春夜,润物细而乎无声。
展为八字句长句:随风能潜之于春夜,润物当细而乎无声。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之)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3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1
发表于 2023-3-8 21: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赋19期第7讲作业
19051~慕容婉卿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答:
壮句:   观夫秋山静,枫叶红。
紧句:  千山减翠,一知知秋
五字长句: 去悲秋之绪,添把酒之心。
六字长句: 分别于春花了,相逢于秋月圆。
七字长句: 洞庭湖之秋月辉,富春江之早鸿飞。八字长句:菡萏香销于霜叶上,秋风愁起于绿波间。
轻隔:二月花开,多是芳菲之色;三秋叶落,可闻寂寞之声。
重隔: 过曲径而回看,树树秋色;依疏篱而远眺,山山落晖。
平隔: 云影半窗,自藏心事;秋声一枕,谁解衷肠。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壮句:花溅泪,鸟惊心。
紧句:看花溅泪,闻鸟惊心。
五字长句:感时而溅泪,恨别而惊心。
六字长句:感时局而溅泪,叹离别而惊心。
七字长句:柳下看花而溅泪,窗前闻鸟而惊心。
八字长句:感时局而看花溅泪,恨离别而闻鸟惊心。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

帖子

2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8
发表于 2023-3-12 12: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蜗牛 发表于 2023-3-2 05:49
赋19期第7讲作业
19067*丁香树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 ...

好的,谢谢老师,家里事多,才想起修改作业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7

帖子

2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6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3-12 19: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赋19期第7讲作业
19076天下无烟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答:
壮句:至若秋风外,落日边。
紧句:秋风野外,落日山边。
五字句:秋风于野外,落日于山边。
六字句:正秋风于野外,盖落日于山边。
七字句:九月之秋风野外,三秋则落日山边
八字句:金灿灿之秋风野外,风习习之落日山边。
轻隔:  绿野秋风,瑞气谱照于田;落日山边,彤云万里之外。
重隔:月夜闲农乐,绿野秋风;花开小院前,丰收同悦。
平隔:乐人间之喜悦,赞绿野于秋风;共欢歌乃桃园,赏美景而添韵。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答: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壮句:观乎千秋雪,万里船。
紧句:岭千秋雪,吴万里船。
五字句:岭乃千秋雪,吴则万里船。
六字句:西岭乃千秋雪,东吴则万里船。
七字句:望西岭于千秋雪,看东吴则万里船。
八字句:正观西岭于千秋雪,也看东吴于万里船。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于)乐亦无穷也。
   至(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之)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于)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于)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54

帖子

4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9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3-21 15: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赋19期第7讲作业
19045悠远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答:壮句:犹复秋霜落,枫叶红。
紧句:秋霜已落,枫叶深红。
五字长句:秋霜之已落,枫叶之深红。
六字长句:感秋霜之已落,观枫叶之深红。。
七字长句:深感秋霜之已落,总观枫叶之深红。。
八字长句:夜而感秋霜之已落,朝总观枫叶之深红。
轻隔:明月窗前,夜感秋霜之已落,清风庭侧,朝观枫叶之深红。
重隔:夜感秋霜之已落,明月窗前,朝观枫叶之深红,清风庭侧。
平隔:秋霜已落,明月窗前;枫叶深红,清风庭侧。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壮句:观夫青山横,白水绕。
紧句:青山远横,白水轻绕。
五字长句:青山之远横,白水之轻绕。
六字长句:放眼青山远横,回身白水轻绕。
七字长句:放眼而青山远横,回身则白水轻绕。
八字长句:放眼而青山之远横,回身则白水之轻绕。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

帖子

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3
发表于 2023-4-2 21: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天心 发表于 2023-3-3 22:56
赋19期第7讲作业

19052 林天心

谢谢随心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00:37 , Processed in 0.10945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