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绝谷画蝶1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七课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2

帖子

36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8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3 10: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七课作业
01-不胜凉风
一、填空题
1.民俗文化,是指民间的(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民俗包含以下几大部分:(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及巫术)、(婚丧嫁娶)等。    
2.民间观念是指在(民间社会)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生活禁忌)、(伦理道德)、(万物哲理)的观念。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禁忌、俗信、民间诸神、情恋婚姻观念、(人生哲理)、(君臣之礼)、(长幼之礼)。
3.《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诗经》时代,(汉语)已有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诗经》中数量丰富的(名词),显示出诗人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认识。《诗经》对动作描绘的具体准确,表明诗人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4.《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至于“大雅”和“小雅”当从(音乐)分,“广大而静,疏达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二、问答题
1.《诗经》的表现手法有哪些?试举一成语说明。
答:有赋比兴。例如手如柔荑,就是用了比的表现手法。
2.《诗经》包含哪些内容。
答:《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三、出自《诗经》的成语共分《诗经·国风》、《诗经·大雅》、《诗经·小雅》、《诗 经·颂》四大部分。请各找出两条成语,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例句。
答:(1)二三其德:
释义: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出处】: 《诗经·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同义:三心二意
反义:一心一意
例句:他二三其德,背弃盟约。
(2)人言可畏:
释义:人言:别人的评论,指流言蜚语;畏:怕。指在背后的议论或诬蔑的话很可怕。
【出处】: 《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同义:流言蜚语
反义:有口皆碑
例句:毕竟人言可畏,我们不得不防。
(3)同仇敌忾:
释义: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出处】: 《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近义词:齐心合力
反义词:貌合神离
例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同仇敌忾。
(4)投桃报李:
释义: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出处:《诗经 大雅 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同义词:礼尚往来
反义词:恩将仇报
例句:对于别人的好意,我们要投桃报李。
(5)兄弟阋墙:
释义:指兄弟之间发生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阋:争吵;争斗。
出处:《诗经 小雅 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同义词:同室操戈
反义词:兄友弟恭
例句:我们要团结友爱,千万不要让兄弟阋墙的事情发生。
(6)高山仰止:
释义: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出处:《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同义词:虚怀若谷
反义词:目中无人
例句:他的传说,令世人高山仰止。
(7)无所适从:
释义:适:往;从:听从;跟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处:宋 姚宽《西溪丛语》:“观古今诸家潮之说者多矣……源殊派异,无所适从。”
同义词:不知所措
反义词:择善而从
例句:他听到这个消息,无所适从。
(8)高高在上:
释义:原指地位高,现在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出处:《诗经 周颂 敬之》:“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同义词:居高临下
反义词:打成一片
例句:他高高在上的样子令人讨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9

帖子

5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08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3-9-3 10: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袭烟雨 于 2023-9-3 10:32 编辑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七课作业
典故班49_寒月
一、填空题
1.民俗文化,是指民间的(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的)的统称。民俗包含以下几大部分:(生产劳动名俗)、(日常生活名俗)、(社会组织名俗)、(岁时节日名俗)、(人生礼仪)、(游艺名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及巫术)、(婚丧嫁娶)等。

2.民间观念是指在(民间社会)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生活禁忌)、(伦理道德)、(万物哲理)的观念。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禁忌、俗信、民间诸神、情恋婚姻观念、理(人生哲理)、(君臣之礼)、(长幼之力)。

3.《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达)和(修饰)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诗经》时代,(汉语)已有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诗经》中数量丰富的(名词),显示出诗人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认识。《诗经》对动作描绘的具体准确,表明诗人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能力)的能力。

4.《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至于“大雅”和“小雅”当从(音乐)分,“广大而静,疏达信者,宜歌();恭俭而好礼者,宜歌()。《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二、问答题

1.《诗经》的表现手法有哪些?试举一成语说明。
答;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1.比,就是譬喻  
朱熹《诗集传》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这是在今天仍常常使用的一个主要修辞手法,包括比喻与象征。比喻可以使描述形象化。如《卫风·硕人》写庄姜的美貌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手如柔荑tí,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ú qí,齿如瓠犀hù xī,螓qín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因为有前后的一系列比喻,所以末尾的点睛之句才能使其形象跃然纸上。

2.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

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朱标:“兴也。”

3.赋《诗集传》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这里所谓“直言之”,是说不以兴词为引,也不用比的手法,并不是不要细致的形容描绘。因此可以说:兴、比以外的其他一切表现手段,都可以包括在“赋”的范围之内。作为一种写作手段,它包括得十分广泛。就《诗经》言之,它包括叙述、形容、联想、悬想、对话、心理刻画等。《七月》、《生民》全诗都用赋法,无论对于弃儿情节的叙述,还是对于祭祀场面的描写,都极为生动。《东山》、《采薇》二首,除《东山》第一章“蜎蜎yuān者zhú ,烝zhēng在桑野”外,也全用赋法。

2.《诗经》包含哪些内容。

答;《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三、出自《诗经》的成语共分《诗经·国风》、《诗经·大雅》、《诗经·小雅》、《诗 经·颂》四大部分。请各找出两条成语,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例句。

答:
《诗经·国风》
1.成语:人言可畏:
释义:言:指流言蜚语。畏:怕。流言蜚语是很可怕的。
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于产曰:“人心之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
同义:流言蜚语。
反义:有口皆碑。
例句:人言可畏,做人做事,还是要三思而行。

2.新婚燕尔:
释义:形容新婚快乐的情景。也作“燕尔新婚”、“宴尔新婚”。
出自元·戴善夫《风光好》:“俺两个相见时;则他那旧性全无;共妾身新婚燕尔。”
近义词:燕尔新婚新昏宴尔
反义词:老夫老妻劳燕分飞
例句:祝表弟新婚燕尔,早生贵子,白头偕老。

《诗经·大雅》
1.天作之合
释义:指天意安排的美满的婚姻。形容人婚姻美满。
出自《诗经·大雅·大明》。  
近义词:秦晋之好房谋杜断金玉良缘
反义词:有缘无份
例句:他们两个真是天作之合,珠帘合璧的一对。

2.崧生岳降
释义:称其是出身高贵的大臣,或喻天赋特异者。
出处:《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於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毛传:“山大而高曰崧;岳,四岳也……岳降神灵和气,以生申甫之大功。
”申,申伯;甫,甫侯,都是周宣王舅父,周朝重臣,相传是古四岳后裔。
同义:经天纬地
反义:志大才疏
例句:好一个菘生岳降之材。

《诗经·小雅》
1.寿比南山
释义:寿:寿命。南山:终南山,山脉极长。寿命像终南山那样长久。
用作祝人长寿的习惯用语。
出处:《诗经·小雅》:“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同义:长命百岁。
反义:寿终正寝。
例句:祝爷爷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巧言如簧
释义: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同义词:伶牙俐齿
反义词:笨嘴拙舌
例句:这个人巧言如簧,是个做销售的好料子。

《诗 经·颂》
1. 弄璋之喜
释义;古时候希望生下的男孩向玉一样的品德。
出处;《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待寝之床,裁衣之裳,载弄之璋”。
同义词:弄璋之庆
反义词:弄瓦之喜
例句:恭喜何府弄璋之喜。

2.无所适从
释义:不知道听谁的才好;不知道按哪个办法做才对。
出处:《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宋·姚宽《西溪从语》卷上:“源殊派异,无所适从。”
同义:不知所措。反义:择善而从。
例句:这个人反复无常或冷或热,让人无所适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2258

帖子

22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9

优秀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3 12: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香
成语典故班第七课作业

一、填空题
1.民俗文化,是指民间的(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民俗包含以下几大部分:(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游弋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及巫术)、(婚丧嫁娶)等。

2.民间观念是指在(民间社会)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生活禁忌)、(伦理道德)、(万物哲理)的观念。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禁忌、俗信、民间诸神、情恋婚姻观念、(人生哲理)、(君臣之礼)、(长幼之礼)。

3.《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诗经》时代,(汉语)已有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诗经》中数量丰富的(名词),显示出诗人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认识。《诗经》对动作描绘的具体准确,表明诗人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4.《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至于“大雅”和“小雅”当从(音乐)分,“广大而静,疏达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二、问答题
1.《诗经》的表现手法有哪些?试举一成语说明。
答:《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①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②比:椒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③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诗经》包含哪些内容。
答:《诗经》的内容包涵《风》《雅》《颂》其中《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
《风》160篇
十五国风分别是:周南11篇、召南十四篇、邶(bèi)风19篇、鄘(yōng)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0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桧风4篇(桧即“郐”kuài)、曹风4篇、豳(bīn)风7篇。周南中的《关雎》、《桃夭》,魏风中的《伐檀tán》、《硕鼠》,秦风中的《蒹葭》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雅》105篇
大雅31篇,《雅》为周王畿jī内乐调。《大雅》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之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厉王、幽王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大雅》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前期,作者大都是贵族,谓高尚雅正等。旧训雅为正,谓诗歌之正声。
《小雅》共有74篇,创作于西周初年至末年,以西周末年厉、宣、幽王时期为多。《小雅》中一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大雅的作品主要有《文王》、《卷阿》、《民劳》,小雅有《鹿鸣》、《采薇》、《斯干》等。
《颂》40篇
《颂》的释义,最早见于《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孔颖达《毛诗正义》说:“颂者”之下省略了“容也”二字。朱熹《诗集传》说:“颂”与“容”古字通用。

三、出自《诗经》的成语共分《诗经·国风》、《诗经·大雅》、《诗经·小雅》、《诗 经·颂》四大部分。请各找出两条成语,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例句。
答:1、出自《诗经•国风》的成语:
①窈窕淑女
成语出处:《诗经 周南 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近义词:沉鱼落雁、羞花闭月、秀色可餐
反义词:面目可憎、其貌不扬、獐头鼠目
成语例句:这些树有的好似窈窕淑女,亭亭玉立。有的好似百岁老人,弯着腰驼着背。还有的好似采药少年,背着小筐。令人应接不暇。

​②君子好逑
成语出处:语出《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间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
成语例句:语出《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间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


2、​《诗经·大雅》的成语:
①修我戈矛
成语出处:《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近义词:同仇敌忾  戮力同心
反义词:众叛亲离、同室操戈。
成语例句:苦磨十年,终成一剑;修我戈矛,立我誓言。

​②与子同仇
成语出处:《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近义词:同仇敌忾  戮力同心
反义词:众叛亲离、同室操戈。
成语例句:抗击新冠病毒,我们与子同仇,消灭瘟神。

3、出自《诗经·小雅》的成语:
①生我劬劳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蓼莪》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例句:念我先君,其艰其勤,生我劬劳,至于成人。

②兄弟孔怀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常棣》隋朝京兆人田真、田广、田庆兄弟三人成家后,便要分家独自生活。
近义词:兄友弟恭
反义词:兄弟阋墙
成语例句:“本同株,当分析便憔悴,况人兄弟孔怀,而可离异。”

4、出自《诗 经·颂》的成语:
①高高在上: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  
成语出处:《诗经·周颂·敬之》:“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近义词:不可一世  
反义词:打成一片
成语例句:水妖国女王高高在上,一颗色泽柔和的大珍珠镶在水妖女王用珊瑚和海草做的宝座上。

②无所适从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宋·姚宽《西溪从语》卷上:“源殊派异,无所适从。”
近义词:不知所措 进退失据
反义词:择善而从
成语例句: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

点评

回答的非常完整,学习了。  发表于 2023-9-3 13: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2258

帖子

22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9

优秀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3 12: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七课作业统计
第一页

1.荷塘月色
2.一池清凉
3.翰林瑞居
4.云水悠悠
5.一缕风
6.千萍
7.天津清风
8.船老大
9.高山峻岭

【第二页】
10.稻粱师
11、紫罗
12、北堂种萱
13、水上往来
14、赵绪林
15、归荑
16、吴铭
17、青青子佩
18、秋丽波
【第三页】
19、不胜凉风
20、寒月
21、天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54

帖子

4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9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5 09: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七课作业
07-悠远
一、填空题
1.民俗文化,是指民间的(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民俗包含以下几大部分:(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及巫术)、(婚丧嫁娶)等。

2.民间观念是指在(民间社会)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生活禁忌)、(伦理道德)、(万物哲理)的观念。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禁忌、俗信、民间诸神、情恋婚姻观念、(人生哲理)、(君臣之礼)、(长幼之礼)。

民间观念是指在民间社会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生活禁忌、伦理道德、万物哲理的观念。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禁忌、俗信、民间诸神、情恋婚姻观念、人生哲理、君臣之礼、长幼之礼。  

3.《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诗经》时代,(汉语)已有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诗经》中数量丰富的(名词),显示出诗人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认识。《诗经》对动作描绘的具体准确,表明诗人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4.《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至于“大雅”和“小雅”当从(音乐)分,“广大而静,疏达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二、问答题
1.《诗经》的表现手法有哪些?试举一成语说明。
答:有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赋 ---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比----例:“手如柔荑tí,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ú qí,齿如瓠犀hù xī,螓qín首蛾眉。
兴-----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2.《诗经》包含哪些内容。
答:《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三、出自《诗经》的成语共分《诗经·国风》、《诗经·大雅》、《诗经·小雅》、《诗 经·颂》四大部分。请各找出两条成语,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例句。
答:1、《诗经·国风》
辗转反侧:辗转:翻来覆去。反侧:反覆。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出自《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近义词:翻来复去 翻来覆去 夜不成眠 转辗反侧 缠绵悱恻
反义词:高枕无忧 悠哉悠哉
新婚燕尔:形容新婚快乐的情景。也作“燕尔新婚”、“宴尔新婚”。
出自元·戴善夫《风光好》:“俺两个相见时;则他那旧性全无;共妾身新婚燕尔。”
近义词:燕尔新婚 新昏宴尔 花好月圆
反义词:老夫老妻 劳燕分飞

2、《诗经·大雅》
天作之合:指天意安排的美满的婚姻。形容人婚姻美满。出自《诗经·大雅·大明》。  
近义词:秦晋之好 房谋杜断 终身大事 机缘巧合 金玉良缘
反义词:乱点鸳鸯 狭路相逢 有缘无份

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
出自《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近义词:急流勇退 洁身自爱 独善其身 一尘不染 耻与为伍
反义词:同流合污 飞蛾扑火 随波逐流 直言贾祸 玩火自焚

3、《诗经·小雅》
寿比南山:意思是祝人长寿时的习惯用语,意为寿命像终南山一样长久,用于对老年人的祝颂。出自《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中的南山即指陕西终南山。
近义词:万寿无疆 长命百岁 福寿康宁 海屋添筹 南山之寿
反义词:寿终正寝 一命呜呼

乔迁之喜:原意是“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去。”后来古人用来做祝贺用语,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乔迁之喜,也经常用在商业的搬迁时使用,尤其是住宅、办公室搬家等。出自《诗经·小雅·伐木》。
近义词:出谷迁乔
反义词:路不拾遗

4、《诗 经·颂》
高高在上:原指地位高,现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出自《诗经*周颂*敬之》。
近义词:至高无上 不可一世 高不可攀 高屋建瓴 居高临下
反义词:平易近人 打成一片 与民更始

无所适从:《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宋·姚宽《西溪从语》卷上:“源殊派异,无所适从。”
近义词:不知所措 进退失据 莫衷一是
反义词:择善而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4

帖子

2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6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9 02: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七课作业
山雨
一、填空题
1.民俗文化,是指民间的(民众风俗文化)的统称。民俗包含以下几大部分:(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及巫术)、(婚丧嫁娶)等。
2.民间观念是指在(民间社会)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生活禁忌)、(伦理道德)、(万物哲理)的观念。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禁忌、俗信、民间诸神、情恋婚姻观念、理(人生哲学)、(君臣之礼)、(长幼之理)。
3.《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诗经》时代,(汉语)已有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诗经》中数量丰富的(名词),显示出诗人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认识。《诗经》对动作描绘的具体准确,表明诗人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4.《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民歌)的乐调;“雅”是(贵族祭祀)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至于“大雅”和“小雅”当从(音乐)分,“广大而静,疏达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二、问答题
1.《诗经》的表现手法有哪些?试举一成语说明。
答: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赋:《诗集传》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东山》第一章“蜎蜎yuān者蠋zhú ,烝zhēng在桑野”外,也全用赋法。
比:就是譬喻。“手如柔荑tí,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ú qí,齿如瓠犀hù xī,螓qín首蛾眉……“写庄姜的美貌。——《卫风·硕人》
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诗经》包含哪些内容。
答:《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三、出自《诗经》的成语共分《诗经·国风》、《诗经·大雅》、《诗经·小雅》、《诗 经·颂》四大部分。请各找出两条成语,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例句。
答:
《诗经·国风》:
泣涕如雨:渐渐远去望不见,涕泣如雨泪沾裳。 【诗经·国风·邶风】
近义:泣涕涟涟。例:她伤心得泣涕涟涟。
反义:喜笑颜开。例:获奖后他喜笑颜开。
小心翼翼:维此文王,小心翼翼。【诗经·大雅·文王之什】
近义:谨小慎微。例:他生性胆怯,做什么事都谨小慎微。
反义:粗心大意。例:这人大大咧咧,办事粗心大意。  
《诗经·大雅》:  
兢兢业业:兢兢业业,如霆如雷。【诗经·大雅·荡之什】  
近义:恪尽职守。例:他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被评为优秀工作者。
反义:玩忽职守。例:因他的玩忽职守,造成很大损失。  
进退维谷:人亦有言,进退维谷。【诗经·大雅·荡之什】   
近义:进退两难。例:前有深谷,后又追兵,进退两难。
反义:乘胜前进。例:战斗中,战士们冲破封锁线,乘胜前进。
《诗经·小雅》:
巧言如簧: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诗经·小雅·小旻之什】
近义:能言善辩。例:他这人能言善辩,无理还能搅三分。
反义:笨嘴笨舌。例:这人笨嘴笨舌,自己想做什么都表达不清。   
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诗经·小雅·桑扈之什】
近义:景行行止。例:他的崇高精神,令人景行行止。
反义:飞扬跋扈。例:他是地方一霸,飞扬跋扈。
《诗 经·颂》:
高高在上: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诗经·颂·闵予小子之什】  
近义:趾高气昂。例:这人目中无人,趾高气昂。
反义:谦虚谨慎。例:他的谦虚谨慎,受人尊重。
无所适从——寝成孔安,无所适从。【诗经·颂·商颂】
近义:不知所措。例:他遇事没了主张,不知所措。
反义:知难而上。例:他困难面前不退缩,知难而上破解难题。

点评

回答正确,学习了  发表于 2023-11-27 1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2258

帖子

22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9

优秀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9 20: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香 于 2023-9-9 20:33 编辑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七课作业
【第一页】
1.-高山峻岭
2.水上往来
3.一缕风
4.天津清风
5.翰林瑞居
6.稻粱师
7.不胜凉风
8.一池清凉
【第二页】
9.北堂种萱
10.吴铭
11.船老大
12.紫罗兰
13.赵绪林
14.归荑
15.吴铭
16.青青子佩
17.秋丽波
【第三页】
18.不胜凉风
19.寒月
20.天香
21.悠远
22.山雨

点评

贴错了  发表于 2023-9-9 2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2258

帖子

22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9

优秀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9 20: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七课作业统计
第一页

1.荷塘月色
2.一池清凉
3.翰林瑞居
4.云水悠悠
5.一缕风
6.千萍
7.天津清风
8.船老大
9.高山峻岭

【第二页】
10.稻粱师
11、紫罗
12、北堂种萱
13、水上往来
14、赵绪林
15、归荑
16、吴铭
17、青青子佩
18、秋丽波
【第三页】
19、不胜凉风
20、寒月
21、天香
22、悠远
23、山雨
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1970

帖子

19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7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11-26 18: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七课作业
一、填空题
1.民俗文化,是指民间的(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民俗包含以下几大部分:
(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及巫术)、(婚丧嫁娶)等。    

2.民间观念是指在(民间社会)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生活禁忌)、(伦理道德)、(万物哲理)的观念。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禁忌、俗信、民间诸神、情恋婚姻观念、(人生哲理)、(君臣之礼)、(长幼之礼)。

3.《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诗经》时代,(汉语)已有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诗经》中数量丰富的(名词),显示出诗人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认识。《诗经》对动作描绘的具体准确,表明诗人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4.《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至于“大雅”和“小雅”当从(音乐)分,“广大而静,疏达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二、问答题
1.《诗经》的表现手法有哪些?试举一成语说明。
答:赋比兴。
比: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赋:
蜎蜎者蠋,烝在桑野。

2.《诗经》包含哪些内容。
答:
《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三、出自《诗经》的成语共分《诗经·国风》、《诗经·大雅》、《诗经·小雅》、《诗 经·颂》四大部分。请各找出两条成语,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例句。

1【诗经·国风·豳风】
七月流火:
释义
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夏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指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出处
《诗经·国风·豳风》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例句
七月流火,那是热情的火,美丽的火,点亮了橘园的灯笼,喷香了水中的菱藕。
同义:冰天雪地
反义:流金铄石
万寿无疆:
释义
无限长寿;长生不死(祝寿的话)。
出处
《诗经·小雅·天保》:“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例句
天地之间没有“万寿无疆”的东西,一切都处在生成和消亡的运动变化之中。
同义:寿比南山
反义:与世长辞

2出自《诗经·大雅》的成语
进退维谷:
释义
前进或后退都陷于困难的境地,形容处于十分不利的局势。
出处
《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例句
夹在妻子和母亲中间,他常是进退维谷,痛苦不堪。
同义:进退维亟
反义:称心如意

兢兢业业:
释义
(形)状态词。形容做事谨慎、勤恳、踏实。
出处
《诗经·大雅·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例句
兢兢业业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同义:敬小慎微
反义:纸上谈兵

3出自《诗经·小雅》的成语
巧言如簧:
释义
谓花言巧语,悦耳动听,有如笙中之簧。
出处
《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例句
骗子巧言如簧,我们差点上了他的当。
同义:花言巧语
反义:笨嘴拙舌
生不逢辰:
释义
辰:时光,日子。生下来就没有碰上好时机。多用以感叹时运不济。也作“生不逢时”。
出处
《诗经·大雅·桑柔》:“我生不逢辰;逢天怒”。
同义:生不逢时
反义:应运而生

4出自《诗经·颂》的成语
高高在上:
释义
指所处位置极高。现形容领导者不深入实际,脱离群众。
出处
《诗经·周颂·敬之》:“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例句
他打开了金底描上绯红牡丹花开富贵图的扇子,颤动着掩面,莺娇燕懒,贵妃,只在唱戏当儿,他说高高在上的。
同义:至高无上
反义:平易近人
无所适从:
释义
不知道听谁的才好;不知道按哪个办法做才对。
出处
《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宋·姚宽《西溪从语》卷上:“源殊派异,无所适从。”
例句
六月的天突然下起了冰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大家无所适从。
同义:不知所措
反义:择善而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00:38 , Processed in 0.0711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