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滴翠芙蓉

小渔村词研十五期雅韵组第六课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506

帖子

5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26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19 08: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10~12 杨富兴老师点评  

小渔村词研十五班第六讲作业
雅韵21-弱水三千
满庭芳.晚秋伤怀
秋水无波,清江有雾,掠来鸥鹭稀声。飞霞蔽日,中有暮光生。北望群峰渺渺,西风里、离雁孤鸣。枫如血,殷红点点,恰入眼心惊。

叹翩鸿不在,花前折柳,梦断长亭。笛声怨,吹来梁祝谁听。独立霜天渐久,斜阳下、意念难平。凭栏问,此身已付,又悦己何曾?

简评:此词意境还蛮不错的,通过晚秋的共知迹象,抒发了作者由此而产生的感伤之怀,脉络清晰,语言平中见奇,很好。但个别语句尚存在语病:①花前折柳,②此生已付,付什么?缺铺垫。③又悦己何曾?不通呢。

词研十五第六讲作业
雅韵10~暖风
满庭芳*秋思
碧水浮云,清风朗月,红枫菊蕊悠悠。长空过雁,又是一金秋。硕果枝间挂满,轻摇晃、醉了心头。曾携手,清堤信步,笑里未知愁。
如今人不见,何堪此景,早晚担忧。泪痕掩,千般秋色相酬。寄语斜川鱼鸟,经过处、与尔邀游。唯情在,天涯何惧,痴影共江流。

简评:这首《满庭芳》意很好,秋的景色让作者喜愁双兼,于笔尖流出而错落有致,下片“千般秋色相酬”有新意亦耐人寻味,最后三句很出色,充分表达了词人不一样的心态。唯不好的是上片入情语言不太合情理。

小渔村第15期词研班第6讲作业:
雅韵09~山泉水
满庭芳•十月清秋

十月清秋,枫丹芦雪,田林山野金黄。车欢马快,刈熟正繁忙。秋水汤汤欢畅,又伴得,稻谷飘香。农家院,果蔬争宠,喜气入厅堂。

稔年多笑语,素妆少女,敦厚儿郎。共携手,齐收万硕归仓。正是中秋过后,黄花绽,欢度重阳。邀杯饮,紫云祥瑞,霞彩蔚山乡。

简评:这首词从立意上来讲还是很不错的,创作思路亦很正确,也切题,且抓住了中心。但是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①刈熟一词错了,②万硕,很费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06

帖子

5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26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19 21: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指尖优柔老师点评

小渔村词研十五第六讲作业
1、雅韵13-芫月
满庭芳  晚秋感怀
菊子当魁,晚秋时节,家乡徒步荒丛。仰天凝目,云淡抹长空。雁字南飞渐远,山坡上,似火霜枫。徘徊处,尘烟往事,点滴忆心中。
当年曾在此,些些伙伴,个个青葱。树荫下,留香野果分红。溪畔林间游戏,今难见,昨日孩童。添惆怅,流光如水,孤影对西风。
问好芫月。这阙满庭芳整体来说,立意尚为明确,睹物思人,抚今追昔,但已物是人非的伤怀之作,结构上景下情,安排较稳。布局稍欠层次。全词通篇读来,语感较为生涩,词感不强,遣词造句上还需多加练习。
2、雅韵8--火鸟
满庭芳  念深秋树影前来(看到太多的空巢老人把儿女抚养成人,各自有了小家就把老人晾在一边,以至于瘫痪在床都无人照料悲从中来。)
明月丛林,深秋时节。行来树荫遐思。瘦根几许,谁把土肥施?玉露勤来无语,细润泽,苗壮英姿。话远景,开怀得意,老茎渐弯枝。
数寒风疾夜,独株难耐,顾盼幺儿。怎奈是,风烟一阵逃离。幸有红枫添暖,挽不住,飞鹤云西。降霜已,轮回有序,他日觉来时。
注释:降霜属末秋。
问好火鸟。这阙满庭芳落笔较为新颖,以树作喻,亮明题旨。但在结构布局上稍显紊乱,尚需整饬。遣词造句方面,稍欠词的美感,尚需凝练。
3、雅韵.28青陌
满庭芳  晚秋
暮色秋深,山连枯草,荆溪蓬断蒲黄。斜阳西坠,天映晚霞茫。一夜西风残略,落枯叶、化作凄凉。飘零去,别离自此,泥土了无常。
凭栏天际望,归鸿成影,落尽残阳。有谁知,天涯两处愁肠。风入胸襟栗抖,红尘里、满目成荒。相思处,寂寥云月,孤坐饮寒霜。
问好青陌。这阙满庭芳借晚秋之萧瑟而表现出内心难耐的孤寂情境,立意尚切。但通篇读来稍显梗阻。结构布局上,情、景设计稍欠层次;选词造句上,多有生造,语感不强,词味儿稍欠;个别韵字,凑痕明显。我们先看上阙,前三拍有“暮色”、“斜阳”、“ 晚霞”“一夜”等能体现时间的词,从铺陈上来讲,选其一即可;再看里面的物象,多有重复,草、蓬、蒲皆草也,费墨太多,如此不一而足。在语言的表述上,要注重一个逻辑,如起拍一分句,表意当为深秋暮色,这倒之又倒,不仅读来别扭,也分不清主次了;再如二拍二分句,“天映晚霞茫”,天映晚霞已是表意完整,何必再凑一个韵字“茫”;三拍三字句“落枯叶”,这个“枯”过于明显地意重了。准过片和过片处安排尚合意,无明显痕迹,但过片处的残阳又是何必,上阙已经有斜阳了。二拍不错,三字句可直接陈述。三拍一分句不知道有什么逻辑关系,与后分句关联性也不强,韵字“荒”有点虚了。煞尾前两分句没问题,末句“饮寒霜”,若选动词饮,寒霜显然不合,若有指代,但也指代不明,要么换一动词,二选其一。余不赘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23:00 , Processed in 0.0554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