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704|回复: 7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梁组第七十一讲作业

[复制链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9-10 21: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业:1.论述南梁皇帝萧渊明。
2.评价陈霸先杀王僧辩。

3

主题

1836

帖子

18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6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12 10: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点春 于 2023-9-12 11:06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梁组02一点春第七十一讲作业
1.论述南梁皇帝萧渊明
答:萧渊明年轻时历任显要职务,封爵贞阳侯,深得其叔父梁武帝萧衍的亲近宠爱。
太清年间(547年—549年),萧渊明担任豫州刺史。侯景背叛东魏投降南朝梁时,梁武帝命令萧渊明率领十万水、陆军队奔向彭城接应侯景,并趁机北伐,攻打东魏。梁武帝又命令兖州刺史、南康嗣王萧会理总领众帅,指示方略。萧渊明渡过淮河没多久,就被魏军击败,萧渊明及其部众全部被魏军俘虏。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登上城楼,亲自引见萧渊明和众将帅,解除对他们的囚禁,送往晋阳。东魏丞相高澄对萧渊明的礼节非常隆重,对他说:“先王同梁主和好十多年,听说他拜佛的文辞常说敬奉魏主,以及先王,这很是梁主厚意。不料一朝失信,导致这场纷扰。自出师征伐,作战没有不胜利的,攻城没有不陷落的,今天想要和好,不是武力疲惫。边境上的事情,知道不是梁主的本意,应当是侯景违命煽动所致。您可派使者询问斟酌,如果还念先王情义,重新往来友好,我不敢违背先王的旨意,您及众人一并马上放回。”于是让人把萧渊明的信报告梁武帝,梁武帝就送信来慰问高澄。
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杀害梁元帝萧绎。
承圣四年(555年),北齐文宣帝高洋立萧渊明为南朝梁皇帝,让从前所抓获的梁将湛海珍等人都跟随萧渊明归还,命令上党王高涣率部下送行。
当时,南朝梁太尉王僧辩、司空陈霸先在建邺,推举晋安王萧方智任丞相。高洋赐予王僧辩、陈霸先玺书,王僧辩没有接受诏书。高涣于是进军,萧渊明又给王僧辩写信,往来再三,陈述利害,王僧辩起初不接受。不久高涣攻破东关,杀死裴之横,江南危急恐惧。王僧辩就启奏高涣要求接纳萧渊明,派船迎接。高涣以酒食款待南朝梁的将士,与萧渊明杀牲歃血,订立盟约。于是南朝梁的车马东渡长江,北齐的军队向北返回。侍中裴英起护送萧渊明进入建邺,萧渊明于是称帝,定都建邺,改年号为天成,大赦天下,立梁元帝第九子萧方智为太子,任命王僧辩为大司马。萧渊明上表派第二子萧章乘马疾驰到北齐京都,拜谢文宣帝高洋。
承圣四年(555年)冬天,陈霸先诛杀王僧辩,废黜萧渊明,改立萧方智为帝,并以萧渊明为太傅、建安王。陈霸先给朝廷上表,说王僧辩阴谋篡逆,所以杀了他。同时,派人通报北齐仍然请求向北齐称臣,永远当北齐的附属国,北齐派遣行台司马恭和南朝梁人在历阳订立盟约。
太平元年(556年),北齐要求梁送回萧渊明,陈霸先也准备派使者将萧渊明送还北齐,但适逢萧渊明毒疮发作,还没有出发萧渊明便病故。梁元帝之孙萧庄称皇帝后,追谥其为闵皇帝。
2.评价陈霸先杀王僧辩。
答:南朝梁太尉王僧辩、司空陈霸先在建邺,推举晋安王萧方智任丞相。高洋赐予王僧辩、陈霸先玺书,王僧辩没有接受诏书。高涣于是进军,萧渊明又给王僧辩写信,往来再三,陈述利害,王僧辩起初不接受。不久高涣攻破东关,杀死裴之横,江南危急恐惧。王僧辩就启奏高涣要求接纳萧渊明,派船迎接。高涣以酒食款待南朝梁的将士,与萧渊明杀牲歃血,订立盟约。于是南朝梁的车马东渡长江,北齐的军队向北返回。侍中裴英起护送萧渊明进入建邺,萧渊明于是称帝,定都建邺,改年号为天成,大赦天下,立梁元帝第九子萧方智为太子,任命王僧辩为大司马。萧渊明上表派第二子萧章乘马疾驰到北齐京都,拜谢文宣帝高洋。
承圣四年(555年)冬天,陈霸先诛杀王僧辩,废黜萧渊明,改立萧方智为帝,并以萧渊明为太傅、建安王。陈霸先给朝廷上表,说王僧辩阴谋篡逆,所以杀了他。
一、内有离心
经过侯景之乱,王僧辩、陈霸先成为梁朝的两股重要的军事力量,虽然两人表面上的关系很好,但实际上还是心存芥蒂的,正如史书上所说的那样,“外托同德,内有离心”。在平定侯景之乱后,陈霸先在王僧辩的推荐下,前往京口任职。王僧辩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想利用陈霸先抵抗北齐的进攻,另一方面借此来削弱陈霸先的力量。
为了防备陈霸先,王僧辩还将自己的亲信将领安排到了京口身边地区,以杜龛为吴兴太守,韦载为义兴太守,王僧智为吴郡太守,张彪为东扬州刺史。这些将领根本不把陈霸先放在眼里,与陈霸先的关系很差,比如杜龛“以霸先既非贵素,兵又猥杂,在军府日,都不以霸先经心;及为本郡,每以法绳其宗门,无所纵舍,霸先衔之切齿”。
二、矛盾激化
王僧辩、陈霸先虽然存在矛盾,但还是能够维持合作的关系,比如在553年,面对北齐大军的进犯,两人再度合作,击败了北齐的军队。更重要的是,王僧辩也好,陈霸先也好,他们都得服从于江陵的梁元帝萧绎。到了554年十月,情况再度发生变化!
江陵被西魏大军攻破,梁元帝被杀,至此梁朝陷入没有皇帝的境地。为了稳定局势,王僧辩、陈霸先进行了最后一次合作,拥立萧方智为太宰,并且打算推举他为皇帝。树欲静而风不止,北齐见梁朝动乱,又有南下的想法,并且要护送萧渊明返回建康,成为梁朝的皇帝。555年五月,王僧辩被迫同意接纳萧渊明为帝,但是陈霸先表示坚决反对。
三、分道扬镳
陈霸先以维护萧方智的正统地位为由,反对接纳萧渊明为帝,“遣使诣僧辩苦争之,往返数四,僧辩竟不从”。于是,陈霸先在京口起兵,率领水陆大军十万人,偷袭建康。王僧辩全无防备,结果被陈霸先擒获。陈霸先问道:“何意全无防备?”王僧辩讥讽道:“委公北门,何谓无备。”当天夜间,王僧辩被陈霸先处死。
事后,陈霸先声称王僧辩“外依戎狄,援立非次”,但实际上这只是他的借口。在杀死王僧辩后,陈霸先派遣使者,“仍请称臣于齐,永为蕃国”。由此可见,陈霸先袭杀王僧辩,既不是为了对抗北齐,也不是维护梁朝正统,而是要独揽朝政,从而夺取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13 20: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七十一讲作业
梁07 有凤来仪

1、论述南梁皇帝萧渊明。
答:萧渊明最早封贞阳侯,甚为梁武所亲爱。太清年间,担任南豫州刺史。在侯景背叛东魏投降梁时,萧衍命萧渊明率十万水陆军队接应侯景,并趁机北伐,攻打东魏,结果萧渊明兵败被俘。在侯景的试探下,萧衍流露出用侯景从东魏赎回萧渊明的想法,终于激起侯景叛梁。
后来,西魏攻陷江陵杀害梁元帝时,北齐文宣帝高洋与上党王高涣便于承圣四年(555年)送回萧渊明,准备让萧渊明成为北齐支持的傀儡皇帝,并且令上党王进军,江表危急,梁将领王僧辩被迫表示支持。萧渊明于是即帝位,定都建邺,以梁元帝第九子萧方智为太子,改年号为天成,以王僧辩大司马。当年,陈霸先诛杀王僧辩,并且废萧渊明,改立萧方智为皇帝。555年9月29日,贞阳侯萧渊明退位。萧渊明被任命为太傅、封建安公。同时,派人通报北齐仍然请求向北齐称臣,永远当北齐的附属国。
之后,北齐要求梁送回萧渊明,陈霸先也准备将萧渊明送还北齐,但还没有出发萧渊明便病故。 梁元帝之孙萧庄称皇帝后,追谥其为闵皇帝。
总之,萧渊明是温室里长大的王孙,本没有太多的文韬武略,又与东魏交战兵败被俘一呆就是八年,这之间,东魏变北齐,梁朝换了四个皇帝,北齐本想推他做南梁傀儡皇帝是为了能得以遥控他,王僧辩同意了,然而陈霸先却不同意,并杀了王僧辩。萧渊明没有了自己的舞台,黯然退场。乱世凶年,不能王霸天下,就只得随波逐流,懦弱的萧渊明只能是后者,随波逐流下,任由他人做主张,也就无所谓信仰胸襟了,活着就很好了。

2、评价陈霸先杀王僧辩。
答:当时王僧辩是梁朝第一执政,势力远在陈霸先之上。北齐想扶植萧渊明做梁朝皇帝,起初王僧辩不同意,后来兵败于北齐,使得王僧辩不得做重新考虑。经过与亲信商议,王僧辩同意立萧渊明为帝,且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北齐军队不过江。第二:立萧方智为太子。第三:不允许萧渊明的三千卫士保镖。北齐同意了。王僧辩与北齐媾和却没有告诉陈霸先,擅自与北齐签订合约。陈霸先此刻感觉到了危险,自己本就在王僧辩势力的包围中,四围是杜龛(王增辩女婿)、任约(娶萧绎侄女)、徐嗣徽(王增辩外甥)、王僧智(王僧辩弟)、韦载(韦睿孙)、张彪(王僧辩亲信),一旦有风吹草动,王僧辩一口就能吃掉他。为了自保,陈霸先必须先下手为强,干掉王僧辩。于是,借着偷袭,以“远求夷狄,假立非次”为由,杀死了王僧辩。之后逼退萧渊明,重立萧方智为帝,梁朝中央大权尽入陈霸先之手。也因此,陈霸先不得不两线作战,同时面对王僧辩旧部与北齐的夹击,后来扑灭了王僧辩余部,两次打退渡江的北齐军队,其后更是建立陈朝,始终对实力强大的北齐无可奈何,只能将其赶到江北,却无力收复江北失地。北齐与陈朝的战争从陈霸先时期一直打到陈宣帝时期,可以说陈霸先的举动,使得刚刚安定下来的南朝全境变乱,他是使南朝走向万劫不复的推手,也更使得西魏(北周)免于腹背受敌,为自己的改革赢得了时间。在最后的三方对峙中,北周技高一筹与陈交好,这直接为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打下来基础,乃至为隋灭陈统一天下,埋下了伏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04

帖子

5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14 08: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组第七十一讲作业
梁-孟庆瑞
作业
论述南梁皇帝萧渊明,
答:辛丑(二十日),北齐立贞阳侯萧渊明为梁朝的新主,并派上党王高涣带兵送他回南方,徐陵、湛海珍等都听从萧渊明一块回去。
贞阳侯萧渊明,是长沙王萧懿的儿子、梁武帝萧衍的侄儿,不论从年龄上还是名望上都是保护建康的合适人选,因此,我封他为梁王,护送他回国。你应当安排船舰,迎接新主,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2评价陈霸先杀王僧辩
答:555年宇文泰立萧察为帝,西梁建立,仅控制江陵附近地区。陈霸先因为王僧辩向北齐屈服,杀王僧辩,立萧方智为帝。
甲戌(二十三日),上党王高涣攻克谯郡。乙卯(二十八日),萧渊明又给王僧辩写信去求迎,王僧辩不答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0

帖子

3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19 15: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梁组第七十一课作业
1、论述南梁皇帝萧渊明。
答:
萧渊明是梁武帝萧衍的侄子,少有才情,历任清要,封为贞阳侯 ,豫州刺史。在梁元帝萧绎被杀之后登基为帝。萧渊明是在北齐皇帝高洋的扶持下即位的。
萧渊明曾经做过北齐的俘虏,受到了北齐感化,北齐皇帝高洋希望拥立一个被自己操控国的南朝皇帝,以缓解南面的军事威胁。
侯景之乱以后,南梁诞生了王僧辩与陈霸先两大军事集团。他俩并不同意高洋的安排,因为这毕竟是萧梁王朝自家的事情,论继承顺序也未必能轮到萧渊明。
北齐认为萧方智年幼,梁朝处在多事之秋,应该推立长君,萧渊明虽在寒山被俘,但萧渊明年龄较大,又是梁武帝的亲侄子,推他做皇帝较为适宜。其实王僧辩、陈霸先一直主张萧方智为帝。北齐派高涣领兵护送萧渊明过江。王僧辩在建康,陈霸先在京口,掌控京师的王僧辩采取了绥靖妥协,迎立萧渊明即位为帝。
     但是陈霸先自始至终都不同意萧渊明为帝,对北齐采取反对态度,于是乎便直接起兵,发动奇袭杀死了王僧辩,废除萧渊明。陈霸先为保持南朝稳定,表态永远向北齐称臣,如此一来,缓和了两国的矛盾,北齐又要求陈霸先将萧渊明送到北齐。谁料,萧渊明在南梁还未出发,便因身上的毒疮发作去世了。后被萧庄追谥为闵皇帝。


2、评价陈霸先杀王僧辩。
答:
552年,为平定侯景之乱,梁朝大将王僧辩、陈霸先在湓口会师,两人还在白茅湾“升坛歃血,共读盟文”。之后两人精诚合作,取得了平叛战争的胜利。王僧辩“推以赤心,结廉、蔺之分”,与陈霸先的关系更进一步,两人还约定婚姻,结为儿女亲家。
两人表面上的关系很好,但实际上还是心存芥蒂的,正如史书上所说的那样,“外托同德,内有离心”。在平定侯景之乱后,陈霸先在王僧辩的推荐下,前往京口任职在553年,面对北齐大军的进犯,两人再度合作,击败了北齐的军队。王僧辩、陈霸先,王僧辩相对更有主动权,他们都得服从于江陵的梁元帝萧绎。
      到了554年,江陵被西魏大军攻破,梁元帝被杀,至此梁朝陷入没有皇帝的境地。为了稳定局势,王僧辩、陈霸先进行了最后一次合作,拥立萧方智为太宰,并且打算推举他为皇帝。北齐见梁朝动乱,希望扶持一个带有傀儡性质的皇帝,便把皇侄萧渊明送回建康,成为梁朝的皇帝。555年五月,主持政事的王僧辩迫于形势同意接纳萧渊明为帝,但是陈霸先表示坚决反对。陈霸先以维护萧方智的正统地位为由,反对接纳萧渊明为帝,“遣使诣僧辩苦争之,往返数四,僧辩竟不从”。于是陈霸先偷袭了建康。王僧辩全无防备,结果被陈霸先擒获并处死。
     在杀死王僧辩后,陈霸先派遣使者,“仍请称臣于齐,永为蕃国”。由此可见,陈霸先袭杀王僧辩,既不是为了对抗北齐,也不是维护梁朝正统,而是谋取皇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27 16: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一讲作业
梁组随心


1.论述南梁皇帝萧渊明


此人是个庸才,根本不懂军事。诸将与他商议军事,他都不知如何对答,只会说个“临时制宜。”率兵屯在彭城附近的寒山,兴师动众筑起了一道土堰,阻断泗水,却又不肯乘水攻城。待到东魏名将慕容绍宗率领十万大军来救彭城,羊侃劝他乘敌远来立足未稳,发兵突袭,他又不听,结果坐以待毙,在当年十一月兵败被俘。此后,一直居住在晋阳。东魏大将军高澄和后来的北齐文宣帝高洋对他倒相当优待,无非是日后可以多一张对付梁朝的王牌。就这样一晃过了八年。如今机会来到,齐王高洋便决定把他送回建康去当皇帝,以便使梁朝成为齐的附庸。


2评价陈霸先杀王僧辩


从历史评价来看,陈霸先的形象历来是偏于正面的,很多人为他袭杀盟友王僧辩之举做出了种种辩护,认为王僧辩对北齐的无底线让步本就有取死之道;或者认为王僧辩在此前也有很多排挤压制陈霸先的手段,这才引发了后者的反击。但我认为陈霸先此人不愧是力挽狂澜的盖世豪杰,但他袭杀王僧辩完全就是先下手为强的枭雄手段,在道义上站不住脚,甚至可以说是其生平的一大污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3

帖子

38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10-3 10: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梁组第七十一课作业
梁20-绿竹清泉


1、论述南梁皇帝萧渊明。
答:
萧渊明是梁武帝萧衍的侄子,少有才情,历任清要,封为贞阳侯 ,豫州刺史。在梁元帝萧绎被杀之后登基为帝。萧渊明是在北齐皇帝高洋的扶持下即位的。
萧渊明曾经做过北齐的俘虏,受到了北齐感化,北齐皇帝高洋希望拥立一个被自己操控国的南朝皇帝,以缓解南面的军事威胁。
侯景之乱以后,南梁诞生了王僧辩与陈霸先两大军事集团。他俩并不同意高洋的安排,因为这毕竟是萧梁王朝自家的事情,论继承顺序也未必能轮到萧渊明。
北齐认为萧方智年幼,梁朝处在多事之秋,应该推立长君,萧渊明虽在寒山被俘,但萧渊明年龄较大,又是梁武帝的亲侄子,推他做皇帝较为适宜。其实王僧辩、陈霸先一直主张萧方智为帝。北齐派高涣领兵护送萧渊明过江。王僧辩在建康,陈霸先在京口,掌控京师的王僧辩采取了绥靖妥协,迎立萧渊明即位为帝。
     但是陈霸先自始至终都不同意萧渊明为帝,对北齐采取反对态度,于是乎便直接起兵,发动奇袭杀死了王僧辩,废除萧渊明。陈霸先为保持南朝稳定,表态永远向北齐称臣,如此一来,缓和了两国的矛盾,北齐又要求陈霸先将萧渊明送到北齐。谁料,萧渊明在南梁还未出发,便因身上的毒疮发作去世了。后被萧庄追谥为闵皇帝。




2、评价陈霸先杀王僧辩。
答:
552年,为平定侯景之乱,梁朝大将王僧辩、陈霸先在湓口会师,两人还在白茅湾“升坛歃血,共读盟文”。之后两人精诚合作,取得了平叛战争的胜利。王僧辩“推以赤心,结廉、蔺之分”,与陈霸先的关系更进一步,两人还约定婚姻,结为儿女亲家。
两人表面上的关系很好,但实际上还是心存芥蒂的,正如史书上所说的那样,“外托同德,内有离心”。在平定侯景之乱后,陈霸先在王僧辩的推荐下,前往京口任职在553年,面对北齐大军的进犯,两人再度合作,击败了北齐的军队。王僧辩、陈霸先,王僧辩相对更有主动权,他们都得服从于江陵的梁元帝萧绎。
      到了554年,江陵被西魏大军攻破,梁元帝被杀,至此梁朝陷入没有皇帝的境地。为了稳定局势,王僧辩、陈霸先进行了最后一次合作,拥立萧方智为太宰,并且打算推举他为皇帝。北齐见梁朝动乱,希望扶持一个带有傀儡性质的皇帝,便把皇侄萧渊明送回建康,成为梁朝的皇帝。555年五月,主持政事的王僧辩迫于形势同意接纳萧渊明为帝,但是陈霸先表示坚决反对。陈霸先以维护萧方智的正统地位为由,反对接纳萧渊明为帝,“遣使诣僧辩苦争之,往返数四,僧辩竟不从”。于是陈霸先偷袭了建康。王僧辩全无防备,结果被陈霸先擒获并处死。
     在杀死王僧辩后,陈霸先派遣使者,“仍请称臣于齐,永为蕃国”。由此可见,陈霸先袭杀王僧辩,既不是为了对抗北齐,也不是维护梁朝正统,而是谋取皇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0

帖子

2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5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10-6 22: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七十一讲梁01-约月同行作业


1.论述南梁皇帝萧渊明


答:萧渊明是梁武帝萧衍长兄萧懿的儿子,担任过南豫州刺史,镇守寿阳。太清元年 (547)八月,受命为大都督,率兵北伐东魏。他的军事才能甚至用无能称之,率兵屯于彭城附近的寒山,筑起了土堰,阻断泗水,却又不肯乘水攻城。待到东魏名将慕容绍宗率领十万大军来救彭城,羊侃劝他乘敌立足未稳,发兵突袭,他又不从,结果坐以待毙,在当年十一月兵败被俘。后来有一天,齐王高洋便决定把他送回建康去当皇帝,以便使梁朝成为齐的附属。
  可是,萧渊明还没有到建康,王僧辩等已在建康拥立了萧方智。齐王高洋决定先礼后兵。王僧辩自然不会轻易把权力让给他。
 齐主高洋用兵逼迫梁服从。不久,萧渊明在建康正式即位称帝,改元天成。以晋安王萧方智为皇太子,王僧辩为大司马,陈霸先为侍中。
  萧渊明称帝之后,立即开始报答北齐的 “恩典”,下令侯瑱等解除对郢州 (治夏口,今武昌) 齐军的包围。齐主则因郢州城在江南,难以守卫,也趁势送个人情,将它还给了梁。因为梁已称藩于齐,又下诏将虏获的梁朝百姓全部遣返江南。齐梁关系一时局势平缓。
  过了三个多月,形势突然发生了剧变。当年共同讨灭侯景的王僧辩和陈霸先,本是亲密战友,元帝萧绎死后,又共同商定立了晋安王萧方智,如今却因为萧渊明发生了分歧。陈霸先多次从京口派人去建康,反对接纳萧渊明,王僧辩却独断专行,还是让萧渊明当了皇帝。陈霸先乃是有政治野心之人,看出这是一个争夺权力的好借口,便开始秘密准备。这年八月,听说齐师云集于寿春,准备入寇梁朝,王僧辩赶忙派人通知陈霸先准备迎战。陈霸先乘机以入援为名,于九月举兵进入建康,王僧辩毫无防备,遂即被活捉后缢杀。月底,萧渊明被迫退位。十月,陈霸先便让13岁的晋安王萧方智即了帝位。
  此后,梁齐多次交兵,梁军稍占上风。到绍泰二年 (556) 五月,齐主高洋表示只要梁朝放萧渊明去齐,齐就退兵。陈霸先立刻派船把渊明送往北齐。可是,经过这一年的折腾,萧渊明过了几天,背疽发作,遂即死去。




2.评价陈霸先杀王僧辩


答:萧绎在平定侯景之乱后,便傲慢的向西魏索要当初割让的益州等地,此时萧绎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不是西魏的对手,境内也没有完全稳定,于是萧绎落了个自取灭亡的结局。
驻扎在建康的大将王僧辩和陈霸先见状,决定拥立萧绎的儿子萧方智为帝。而此时北齐高洋决定,要把在寒山之战中俘虏的萧渊明给送了回来做个附庸皇帝。王僧辩和陈霸先一看这哪成,严词拒绝,萧方智是梁元帝萧绎的儿子,继承大统合情合理,而萧渊明只是梁武帝萧衍的侄儿。北齐软硬兼施,当时南梁头号人物王僧辩权衡许久,最后迫于压力之下,选择接受北齐的傀儡皇帝萧渊明入主南梁,但是要求必须立萧方智为皇太子,作为接班人,北齐本着先上位后面再说的原则,同意了这个要求。但是此时作为二号人物的陈霸先却死活不同意,完全看不懂王僧辩的这番操作,极力抗争,要和北齐死磕到底。并派出信使反复劝说王僧辩,但是王僧辩可能觉得经过侯景之乱这么一闹,朝廷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上都已经无力与北齐抗衡了,不如先虚与委蛇,后续再做打算,所以对于陈霸先的请求不予采纳。而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结下的革命友谊,在这一刻,因为政见的不一,出现裂痕。正好这时有密探传来消息,说北齐将会有大的军事行动,已经抵达寿春,准备南侵。此时坐镇建康的王僧辩立刻派秘书江旰一路奔向驻扎在京口的陈霸先,提醒他做好防备。而当江旰到达陈霸先军营时候,可能出于做贼心虚,陈霸先把江旰给囚禁了。并迅速召集部下开会,商讨出兵攻打王僧辩,手下参谋杜稜觉得这事难度太大,很难成功。陈霸先怕秘密被泄露,就用毛巾把杜稜给闷晕过去了,然后把他囚禁了起来。其他将领纷纷表示可以赞成,陈霸先派侄儿陈昙朗留下来镇守大本营,自己则带着一众手下浩浩荡荡的往建康出发。
        就在即将到达石头城的时候,陈霸先有点犹豫了,部下侯安都一看这情景在边上急了,大声吼道:现在我们造反,事已至此,回去也是死。这么一激之下,陈霸先抖擞精神,跃马扬鞭,领兵攻上了城墙,杀向了王僧辩的官署。而此时的王僧辩对此一无所知,还在办公,直到听到喊叫声,才反应过来,带领儿子王頠一起跑上南门楼上,当王僧辩看清楚领军的是陈霸先之后,是叫苦不迭,万万没想到啊,于是便对陈霸先求饶。陈霸先为了逼他下来,弄来火把准备放火烧楼。迫于无奈,王僧辩只得下楼被擒。
陈霸先怒气冲冲的质问王僧辩:我犯了什么过错,你要和北齐一同征讨我?
接着又问道:北齐军队入侵,你为什么毫无防备?
王僧辩苦笑道:派你在京口戊守,占据建康北门,怎么说我对北齐军没有防备呢?
当天夜里,陈霸先绞杀了王僧辩父子俩。
所以综合看下来,陈霸先这次的行动其实是对王僧辩当初压力之下选择拥立萧渊明,而自己屡次劝告都不被采纳的失望和愤慨的一种反应,本质上还是因为政见不合,既而引发的政治性夺权行动。
接下来,萧渊明一看形势不妙,乖乖地自己宣布退位,陈霸先拥立萧方智为帝,但是当他坐上了王僧辩当初的位置的时候,一样选择依附北齐,对北齐称臣,永远作北齐的附属国。
         话说后来在陈霸先的带领下,北齐军队被打了回去,陈霸先也成为了陈武帝,南陈立。
        从政治层面上看,陈霸先这么做本没什么对和错,就是夺权行为。但公元588年,王僧辩的二儿子王颁参与北周灭陈的先锋部队,召集父亲当初的旧部一千多人,掘了陈武帝陈霸先的坟墓,一把火烧了遗骸,两清了怨恨,也算替父报仇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9:26 , Processed in 0.09590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