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绝谷画蝶1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11课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174

主题

2258

帖子

22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9

优秀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30 14: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十一课作业
【第一页】
1翰林瑞居
2山雨
3高山峻岭
4荷塘月色
5天津清风
6吴铭
7船老大
8一池清凉
9天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872

帖子

87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7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10-2 10: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11课作业:
017-紫罗兰
一、填空题:
1.《春秋》是中国(记事史书)的通称。《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事),长于记(人)。《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谷梁传》以(语录体)体和(对话文体)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2.《春秋》经最著名的有(春秋左转)、(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

二、请查阅以下成语是否出自《公羊传》,并为其查注解、近义、反义、例句。(不得少于十条)

1 一统天下、
释义 意思是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
成语出处《公羊传·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2 拨乱反正、
释义 意思是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扭转乱象,归于正道。
出处 其出自《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示例 这周,国会议员们将有机会拨乱反正。

近义 扭转乾坤 正本清源
反义 离经叛道 积非成是

3 清君侧、
释义 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
出处《公羊传 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
示例 唐李商隐《有感》诗:“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新唐书仇士良传》:“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谭嗣同传》

4 正色立朝、
 释义 正色:态度严肃而不可侵犯;朝:朝廷。比喻不谄媚阿谀和不畏强暴的人。
出处 《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其君者,孔父可谓艺行与色矣”
示例 秀夫正色立朝,尚日书大学章句,训导嗣君。(蔡东藩《宋史演义》第一百回)

5不一而足
释义 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出处《公羊传·文公九年》:“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近义 不胜枚举 数不胜数
反义 寥寥无几 屈指可数

6 尊王攘夷、
 释义 面对外族入侵,结成民族统一战线 起源 春秋时代
出处 出自 《春秋公羊传》 
示例 幕府不顾朝廷的强烈反对,与美国等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通商条约,从而激起尊王攘夷运动。
7 不毛之地、
释义 不长庄稼、草木的土地或地带。形容土地荒凉、贫瘠。
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示例
自从郊外那片不毛之地忽然涌出石油之后,本来冷僻的小镇就匆匆繁华起来了。
近义 人烟稀少 荒无人烟
反义词 鱼米之乡

8 母以子贵、
释义:意思是指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
出处 :出自《公羊传·隐公元年》。:恒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示例 后来何贵人又母以子贵,得以继宋氏为后。
9 一元复始、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今人亦偶用之。
出处
《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近义词 万象更新

10 善善从长:
【释义】善善:褒扬美德;从长:源远流长的意思。原指褒扬美德,源远流长。后用来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
【出处】《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示例】我们只好善善从长,不要说出那般诛心的话,叫人听着寒心。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31回
【近义词】源远流长
【反义词】戛然而止、石破惊天

11 国色天姿:
【释义】形容女子容貌绝美。
【出处】《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汉武帝内传》:“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
【示例】《汉武帝内传》:“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
【近义词】国色天香、天姿国色
【反义词】其貌不扬

12 九世之仇
【释义】指久远的深仇,一般指国仇等意义重大的仇恨,不适用于一般的私人恩怨。
【出处】《公羊传·庄公四年》:“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示例】九世之仇,百年之德,至于今而始报之子孙,即报者亦不知其所以。
【近义词】不共戴天
【反义词】百年之德

三、写作题
〔 一元复始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请根据〔一元复始〕的注解进行创作。韵字不限,体裁不限。
七绝 初春
料峭东风吹面寒,参差野色暂偷安。
遥闻夜半春潮至,竞向枝头顶蕊看。

点评

作业认真,七绝老吴也喜欢啊!  发表于 2023-10-4 13: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8

帖子

2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58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10-4 13: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堂种萱成语典故班第11课作业:
1、 填空题:
1.《春秋》是中国(记事史书)的通称。《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事),长于记(人)。《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2.《春秋》经最著名的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二、请查阅以下成语是否出自《公羊传》,并为其查注解、近义、反义、例句。(不得少于十条)
一统天下、拨乱反正、清君侧、义形于色、正色立朝、冬裘夏葛、反经行权、
不一而足、千里一曲、不绝如线、不绝如缕、尊王攘夷、鱼烂而亡、不毛之地、
传闻异词、传闻异辞、母以子贵、一元复始、善善从长、国色天姿、九世之仇。
传闻异辞:
1.〔 清君侧 〕
解释: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
出处:《公羊传 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唐 李商隐《有感》诗:“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新唐书 仇士良传》:“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
2.〔 不绝如线 〕
解释:绝:断。形容局势危急,像差点要断掉的线一样;也形容声音思绪微弱。  
出处:《公羊传 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何休注:“线,缝帛缕,以喻微也。”
3. 〔 拨乱反正 〕
解释:拨:治理;乱:指乱世;反:回复;正:正常。指整顿混乱局面;使秩序恢复正常。现在也指纠正错误;恢复正确的事理。
出处:《公羊传 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东汉 班固《汉书 礼乐志》:“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
4. 〔 不毛之地 〕
解释:毛:地面上生长的谷物、草木。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后指最荒凉、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也作“不发之地”。
出处:《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5. 〔 不一而足 〕
解释:足:充足;足够。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
出处:《公羊传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6. 〔 母以子贵 〕
解释: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
出处:《公羊传 隐公元年》:“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7. 〔 一元复始 〕
解释:指新的一年的开始。
出处:《公羊传 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8.〔 国色天姿 〕
解释:形容女子容貌绝美
出处:《公羊传 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汉武帝内传》:“修短...​
9.〔 九世之仇 〕
解释:指久远的深仇,一般指国仇等意义重大的仇恨,不适用于一般的私人恩怨。
出处:《公羊传 庄公四年》:“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10.〔传闻异辞〕
解释: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为听到的传说。异辞:言辞不同。原指记录年代远近不同的事情,措辞各有所不同。后指辗转相传的事说法不一致。
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三、写作题
〔 一元复始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请根据〔一元复始〕的注解进行创作。韵字不限,体裁不限。 要求:楼下评阅楼上的作业!
喜迎2023年
一自新桃换旧符,故心故物两回苏。
杏梢小蕾繁堪破,村口香醪熟可沽。
喜也人间千劫满,欣哉天下片尘无。
明朝弄得扁舟去,散发持竿向五湖。

点评

第二大题不完整,近义词反义词与例句都没有写,写作题当赞!  发表于 2023-10-5 15: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2

帖子

36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8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10-5 15: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11课作业:
01-不胜凉风

一、填空题:
1.《春秋》是中国(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事),长于记(人)。《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2.《春秋》经最著名的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二、请查阅以下成语是否出自《公羊传》,并为其查注解、近义、反义、例句。(不得少于十条)
一统天下、拨乱反正、清君侧、义形于色、正色立朝、冬裘夏葛、反经行权、
不一而足、千里一曲、不绝如线、不绝如缕、尊王攘夷、鱼烂而亡、不毛之地、
传闻异词、传闻异辞、母以子贵、一元复始、善善从长、国色天姿、九世之仇。
1.一统天下
成语解释: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常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关单位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可泛指少数人霸占的某一领域。
成语出处:《公羊传 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近义词:独立王国
反义词:四分五裂
成语例子: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
2.拨乱反正
成语解释:拨:治理;乱:指乱世;反:回复;正:正常。指整顿混乱局面;使秩序恢复正常。现在也指纠正错误;恢复正确的事理。
成语出处《公羊传 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东汉 班固《汉书 礼乐志》:“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
近义词:拨云见天、旋转乾坤
反义词:离经背道、每况愈下
成语例子:今天运将转,不过数十年,zhenren当出,拨乱反正。
3.义形于色
成语解释:义:正义;伸张正义;形:表现;见之于形;色:脸色。伸张正义的神态流露在脸面上。
成语出处《公羊传 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近义词:义正词严、义愤填膺
反义词:理屈词穷、无理取闹
成语例子蒋和森《风萧萧》:“卢携念着念着,声调竟显得那样的激昂,俨然一副义形于色的样子。”
4.正色立朝
成语解释:正色:态度严肃而不可侵犯;朝:朝廷。比喻不谄媚阿谀和不畏强暴的人。
成语出处《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近义词:刚正不阿
反义词:卑躬屈膝
例句:他正色立朝,令人钦佩。
5.冬裘夏葛
成语解释: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比喻根据客观环境,适当调整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
成语出处《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近义词:随机应变
反义词:抱令守律
成语例子:举得起,放得下,以便冬裘夏葛的同它换衣服。(清 吴趼人《痛史》第一回)
6.返经行权
成语解释:经:常道;权:权宜的办法。指违反常规,采取权宜之计。
成语出处元 施惠《幽闺记 招商谐偶》:“倘遇不良之人,无赖之辈,强逼为婚,非惟玷污了身己,抑且所配非人。不若反经行权,成就了好事罢。”
近义词:见机行事
反义词:故步自封
成语例子:而今客居数千里之外,只得反经行权,目下图个伴寂寥之计,他日娶了正妻,遣还了他亦无不可。(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二)
7.不一而足
成语解释:足:充足;足够。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
成语出处《公羊传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近义词:层出不穷
反义词:屈指可数
成语例子两边摆地摊,售卖农家器具及乡下日用物件的,不一而足。(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
8.千里一曲
成语解释:比喻举止随便,不拘小节。
成语出处《公羊传 文公十二年》:“曷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
近义词:豪迈不群
反义词:循规蹈矩
成语例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吾若万里长江,何能不千里一曲。”
9.鱼烂而亡
成语解释:鱼腐烂从内脏起。比喻因内部祸乱而自取灭亡。
成语出处《公羊传 僖公十九年》:“梁亡,此未有伐者。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
近义词:吃里扒外
反义词:众虎同心
例句:我们须团结一致,不能让鱼烂而亡的局面发生。
10.传闻异辞
成语解释: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
成语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近义词:说法不一
反义词:众口一词
成语例子:台事传闻异辞,我们如堕五里雾中。(清 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

三、写作题
〔 一元复始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 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请根据〔一元复始〕的注解进行创作。韵字不限,体裁不限。 要求:楼下评阅楼上的作业!
七绝·春
文/不胜凉风
一元复始春光好,携杖花间不忍归。
折朵插于苍鬓上,还招蝴蝶绕人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4
发表于 2023-10-10 08: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11课作业
058~归荑
一、填空题:
1.《春秋》是中国(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事),长于记(人)。《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2.《春秋》经最著名的有(《公羊传》)、(《左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二、请查阅以下成语是否出自《公羊传》,并为其查注解、近义、反义、例句。(不得少于十条)
答:
1、一统天下
注解:出自《公羊传 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常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关单位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可泛指少数人霸占的某一领域。
近义:一齐天下
反义:四分五裂
例句:曹操自赤壁之战后想一统天下的梦想破灭了。
2、一元复始
注解:《公羊传 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同义:万象更新
反义:桑榆末景
例句:一元复始新气象。
3、拨乱反正
注解:《公羊传 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指整顿混乱局面;使秩序恢复正常。
同义:拨云见天
反义:离经叛道
例句:十一届三中会后,在思想领域拨乱反正。
4、义形于色
注解:《公羊传 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意思是伸张正义的神态流露在脸面上。
同义:义正词严
反义:理屈词穷
例句:他俨然一副义形于色的样子。
5、不一而足
注解:《公羊传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
同义:层出不穷
反义:寥寥无几
例句:广场集体跳舞者比比皆是,不一而足。
6、不毛之地
注解:《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后指最荒凉、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
同义:不发之地
反义:天府之国
例句:过去的不毛之地,现在成了鱼米之乡。
7、千里一曲
注解:《公羊传 文公十二年》:“曷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 比喻举止随便,不拘小节。
同义:不拘小节
反义:一丝不苟
例句:他这个人一向是千里一曲。
8、传闻异辞
注解:《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指传说不一致。
同义:说法不一
反义:众口一词
例句:俗话说,十里不真信,同一件事,经很多传说就有可能传闻异辞。
9、善善从长
注解:《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原指褒扬美德,源远流长。后用来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
同义:博采众长
反义:固执己见
例句:对社会美德必须善善从长,认真学习。
10、国色天姿
注解:《公羊传 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 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同义:沉鱼落雁
反义:奇丑无比
例句:杨贵妃确有国色天姿。
三、写作题
〔一元复始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请根据〔一元复始〕的注解进行创作。韵字不限,体裁不限。
一元复始
岁律新更斗柄移,东风向暖发青枝。
雪融尚有余寒在,梅倚南墙不负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2 22: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11课作业:029·一缕风
一、 填空题:
1.《春秋》是中国(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事),长于记(人)。《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谷梁传》以(录语)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2.《春秋》经最著名的有(《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二、请查阅以下成语是否出自《公羊传》,并为其查注解、近义、反义、例句。(不得少于十条)
一统天下、拨乱反正、清君侧、义形于色、正色立朝、冬裘夏葛、反经行权、
不一而足、千里一曲、不绝如线、不绝如缕、尊王攘夷、鱼烂而亡、不毛之地、
传闻异词、传闻异辞、母以子贵、一元复始、善善从长、国色天姿、九世之仇。
答:以上成语都出自《公羊传》。
1、一统天下
释义:天下,指全国。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泛指为少数人所霸占的某一领域。
出处:《公羊传·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近义:金瓯无缺
反义:半壁江山
例句: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2、拨乱反正
释义:拨,治理;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出处:《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近义:救亡图存
反义:离经叛道
例句:今天运将转,不过数十年,真人当出,~。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二

3、清君侧
释义: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本应是正义之举,但总是成为叛乱发动者反抗中央政府的主要理由。
出处:《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
近义:消除异己
反义:生死契
例句:奸臣大都采取清君侧的手段清除自己的敌人。

4、义形于色
释义:形,表现;色,面容。仗义不平之气在脸上流露出来。
出处:《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近义:喜形于色
反义:不露声色
例句:吴荪甫“~”地举起左手的食指在桌子边上猛击一下。 ◎茅盾《子夜》五

5、正色立朝
释义:正色,态度严肃而不可侵犯;朝,朝廷。比喻不谄媚阿谀和不畏强暴的人。
出处:《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近义:刚正不阿
反义:阿谀逢迎
例句:韩氏祠堂悬挂的另一块匾额是“正色立朝”。

6、冬裘夏葛
释义:裘,皮衣;葛,葛麻衣。意思是冬天穿裘,夏天穿葛,以应冬寒夏暑之气。比喻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适当调整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后泛指美服。
出处:《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近义:锦罗玉衣
反义:衣衫褴褛
例句:举得起,放得下,以便~的同它换衣服。 ◎清·吴趼人《痛史》第一回

7、反经行权
释义:经,常道;权,权宜的办法。指违反常规,采取权宜之计。
出处:《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权者何?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史记·太史公自序》:“诸吕为从,谋弱京师,而勃反经合于权。”
近义:返京从权
反义:循规蹈矩
例句:而今客居数千里之外,只得~,目下图个伴寂寥之计,他日娶了正妻,遣还了他亦无不可。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二

8、不一而足
释义:足,充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后用以形容同类的事情很多,不可尽举。
出处:《公羊传·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近义:不胜枚举
反义:屈指可数
例句:两边摆地摊,售卖农家器具及乡下日用物件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

9、不绝如缕
释义:绝,断;缕,细线。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似断非断。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出处:《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因亟痛中国,南夷与此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近义:危如累卵
反义:牢不可破
例句:音乐会上,演员的歌声~。

10、一元复始
释义: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近义:万象更新
反义:依然如故
例句:《文学报》1983年2月17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值此新春佳节,我们向广大读者恭贺新禧。

11、鱼烂而亡
释义:鱼腐烂从内脏起。比喻国家因内部祸乱而灭亡。
出处:《公羊传·僖公十九年》:“梁亡。此未有伐者。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
近义:鱼烂土崩
反义:众志成城
例句:“鱼烂而亡”的典故启示我们,一个政权的灭亡并不一定是因为外敌入侵,更有可能是因为内部糜烂。

12、传闻异辞
释义: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
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近义:众说纷纭
反义:众口一词
例句:台事~,我们如堕五里雾中。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

13、善善从长
释义:善善:褒扬美德;从长:源远流长的意思。原指褒扬美德,源远流长。后用来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
出处:《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近义:蔓蔓日茂
反义:恶恶从短
例句:一个人如果能善善从长,那他一定进步很快。

14、九世之仇
释义:指久远的深仇,一般指国仇等意义重大的仇恨,不适用于一般的私人恩怨。
出处:《公羊传 庄公四年》:“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近义:不共戴天
反义:百年之德
例句:九世之仇,百年之德,至于今而始报之子孙,即报者亦不知其所以。(章炳麟《菌说》)

三、写作题
〔 一元复始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请根据〔一元复始〕的注解进行创作。韵字不限,体裁不限。 要求:楼下评阅楼上的作业!

七绝 万象更新
文/一缕风
绿翠红娇又一春,翩翩燕子叫声频。
南园独立穷眸望,万里山河气象新。

点评

一题,还是你的全,一丢了好几个。二题,万里山河气象新,没有诗意了,其他不错,学习了  发表于 2023-11-27 1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2

帖子

36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8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11-17 14: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胜凉风去 于 2023-11-17 14:39 编辑

贴错作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1970

帖子

19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7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11-26 19: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联口心雨 于 2023-11-26 19:16 编辑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11课作业:
口心雨
一、填空题:
1.《春秋》是中国(记事史书)的通称。《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事),长于记(人)。《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2.《春秋》经最著名的有(春秋左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

二、请查阅以下成语是否出自《公羊传》,并为其查注解、近义、反义、例句。(不得少于十条)
一统天下、拨乱反正、清君侧、义形于色、正色立朝、冬裘夏葛、反经行权、
不一而足、千里一曲、不绝如线、不绝如缕、尊王攘夷、鱼烂而亡、不毛之地、
传闻异词、传闻异辞、母以子贵、一元复始、善善从长、国色天姿、九世之仇。
1一统天下
公羊传·成公十五年
释义
天下:指全国。原指统一国家。后多指某种势力或某些人所把持的局面。
例句
赤壁一战,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成了梦幻泡影。
近义:一齐天下
反义:四分五裂
2一元复始
释义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今人亦偶用之。
出处
《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例句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近义:万象更新
3拨乱反正
释义
治理混乱的局面,使恢复正常。[近]兴利除弊。
出处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例句
这周,国会议员们将有机会拨乱反正。
近义:拨乱反治
反义:离经背道
4义形于色
释义
义愤之气显露在脸上。
出处
《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近义:义正词严
反义:心怀叵测
5不一而足
释义
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出处
《公羊传·文公九年》:“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例句
到初夏时分,小道消息已经此起彼伏,不一而足。
近义:恒河沙数
反义:屈指可数
6不毛之地
释义
不长庄稼、草木的土地或地带。形容土地荒凉、贫瘠。
出处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例句
自从郊外那片不毛之地忽然涌出石油之后,本来冷僻的小镇就匆匆繁华起来了。
近义:人烟稀少
反义:沃野千里
7千里一曲
释义
古传黄河源出昆仑山,河水九曲,一曲千里,流入渤海。见《初学记》卷六引《河图》。
出处
《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曷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
近义:千思万虑
反义:近在咫尺
8传闻异辞
释义
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为听到的传说。异辞:言辞不同。原指记录年代远近不同的事情,措辞各有所不同。后指辗转相传的事说法不一致。
出处
《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近义:说法不一
反义:众口一词
9善善从长
释义
善善:褒扬美德;从长:源远流长的意思。原指褒扬美德,源远流长。后用来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
出处
《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近义:源远流长
反义:石破天惊
10国色天姿
释义
形容女子容貌绝美。
出处
《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汉武帝内传》:“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
近义:仪态万方
反义:其貌不扬

三、写作题
〔 一元复始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请根据〔一元复始〕的注解进行创作。韵字不限,体裁不限。
七绝 早春
遥看野地冷风催,不见双双紫燕来。
幸有篱前寒蕊在,争春早报作良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54

帖子

4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9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11-30 15: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11课作业:
07---悠远
一、填空题:
1.《春秋》是中国(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事),长于记(人)。《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2.《春秋》经最著名的有(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二、请查阅以下成语是否出自《公羊传》,并为其查注解、近义、反义、例句。(不得少于十条)
1.一统天下:
释义:意思是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
出处:出自《公羊传·成公十五年》。
近义:纵横天下
反义:政出多门

2.清君侧:
释义:释义指清除皇帝身旁的亲信、坏人。
出处:《公羊传·定公十三年》
近义:清除异己
反义:生死柬

3.冬裘夏葛:
释义:裘:皮衣。葛:葛麻做的衣服。本指不同的季节穿不同的衣服。后指因时制宜,顺势而变。
出处:《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近义:锦罗之衣
反义:衣衫褴褛

4.千里一曲:
释义:比喻举止随便,不拘小节。
出处: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曷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
近义:千岩竞秀
反义:还在咫尺

5.鱼烂而亡:
释义:鱼烂自内而发。比喻因内部腐败而自取灭亡。亦作:[[鱼烂取亡]]
出处:《公羊传·僖公十九年》:“梁亡。此未有伐者。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
近义:鱼烂取亡
反义:无

6.不毛之地:
释义:不长庄稼、草木的土地或地带。形容土地荒凉、贫瘠。
出处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近义:荒无人烟
反义:沃野千里

7.传闻异词:
释义: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
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近义:说法不一
反义:众口一词

8.一元复始
释义: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今人亦偶用之。
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近义:万象更新
反义:旧貌不然

9.善善从长:
释义:善善:褒扬美德;从长:源远流长的意思。出处:《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10.国色天姿
释义:形容女子容貌绝美。
出处:《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汉武帝内传》:“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
近义:国色天香
反义:其貌不扬

三、写作题
〔 一元复始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请根据〔一元复始〕的注解进行创作。韵字不限,体裁不限。 要求:楼下评阅楼上的作业!
答:
一元复始,梅花娇艳新春乐
万象更新,祖国繁荣佳节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00:31 , Processed in 0.11078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