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快乐蝴蝶

小渔村44绝句班白驹组第八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126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11-27 11: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绝句班第八讲作业
白驹13-木兮
一、问答题:
本节课讲了哪几种绝句的时间处理技巧?
答:1、时间的逐蹙
一首绝句,各句中所代表的时间,很少有平行而等长的,为了与情感波动的配合,往往采用一种变率,有时一句代表数千年,有时一句代表数秒钟,这种变率,由时间的冗长而渐,愈到诗的结尾,愈短愈促,在情感上会引起意犹未尽的嘎然而收的别趣。
2 、时间的渐长
一首诗的各句代表的时间长度不一样,起句时很急促,继而略缓,愈到诗的结尾时间愈发漫长,由一段有限的时间,逐渐趋向时间的悠长,乃至时间的无限。但就诗的时间内涵来说,由于时间的拉长,在读者的情绪上也便引起一种悠然不尽的远韵。
3、时间的速率。
所谓速率,指的是景物移动时间的速率,有点现代电影中快镜头慢镜头的意思(蒙太奇),时间速率不同,抒情效果不同。有点现代电影中快镜头慢镜头的意思(蒙太奇)。
4 时间的改造。
诗中的时间,与实际的时间是不同的,诗人受情绪的影响,所感受到的时间,是随着心情的变化而变化的。有时感到度日如年,有时感到岁月如梭,这些完全根据心理的,将真实世界的实质性的时间改造成抽象的诗的时间。
5 时间的压缩
时间的压缩,一是把叙述时间所需要冗长的实质性时间,展现到短暂的诗中。二是在诗中仅属一刹那间的感受或想象,却被嵌入一个几百及千年的历史回顾,也可以说是时间的扩张,压缩与扩张,是一体的两面
二、看图,根据图意,自拟题目,创作七绝一首。
要求:
采用第四法,仄收不入韵。
【起】点明时间
【承】在第一句的基础上,交代清事情
【转】用忆、记等转接,将时间拉回到过去某一地点。
【合】抱紧第三句,交代清忆、记的事情。
七绝·题图
文/白驹13-木兮
秋山丽色竞多姿,心悦山容易惹痴。
犹记经年佳处在,风光移步自成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2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5
发表于 2023-11-27 14: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生待你如兄弟 于 2023-11-27 14:57 编辑

一、问答题:
本节课讲了哪几种绝句的时间处理技巧?
答:1、时间的逐蹙
一首绝句,各句中所代表的时间,很少有平行而等长的,为了与情感波动的配合,往往采用一种变率,有时一句代表数千年,有时一句代表数秒钟,这种变率,由时间的冗长而渐,愈到诗的结尾,愈短愈促,在情感上会引起意犹未尽的嘎然而收的别趣。
2 、时间的渐长
一首诗的各句代表的时间长度不一样,起句时很急促,继而略缓,愈到诗的结尾时间愈发漫长,由一段有限的时间,逐渐趋向时间的悠长,乃至时间的无限。但就诗的时间内涵来说,由于时间的拉长,在读者的情绪上也便引起一种悠然不尽的远韵。
3、时间的速率。
所谓速率,指的是景物移动时间的速率,有点现代电影中快镜头慢镜头的意思(蒙太奇),时间速率不同,抒情效果不同。有点现代电影中快镜头慢镜头的意思(蒙太奇)。
4 时间的改造。
诗中的时间,与实际的时间是不同的,诗人受情绪的影响,所感受到的时间,是随着心情的变化而变化的。有时感到度日如年,有时感到岁月如梭,这些完全根据心理的,将真实世界的实质性的时间改造成抽象的诗的时间。
5 时间的压缩
时间的压缩,一是把叙述时间所需要冗长的实质性时间,展现到短暂的诗中。二是在诗中仅属一刹那间的感受或想象,却被嵌入一个几百及千年的历史回顾,也可以说是时间的扩张,压缩与扩张,是一体的两面
二、看图,根据图意,自拟题目,创作七绝一首。
要求:
采用第四法,仄收不入韵。
【起】点明时间
【承】在第一句的基础上,交代清事情
【转】用忆、记等转接,将时间拉回到过去某一地点。
【合】抱紧第三句,交代清忆、记的事情。
七绝·题图

白驹15-一抹痴念
依岸秋枫染似火,江村绿水几人家,
相忆那年逢渡口,村姑唱晚浣青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4
发表于 2023-11-29 14: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绝句班白驹组第八讲作业
白驹17-禅心果果
一、问答题:
本节课讲了哪几种绝句的时间处理技巧?
答:1、时间的逐蹙
一首绝句,各句中所代表的时间,很少有平行而等长的,为了与情感波动的配合,往往采用一种变率,有时一句代表数千年,有时一句代表数秒钟,这种变率,由时间的冗长而渐,愈到诗的结尾,愈短愈促,在情感上会引起意犹未尽的嘎然而收的别趣。
2 、时间的渐长
一首诗的各句代表的时间长度不一样,起句时很急促,继而略缓,愈到诗的结尾时间愈发漫长,由一段有限的时间,逐渐趋向时间的悠长,乃至时间的无限。但就诗的时间内涵来说,由于时间的拉长,在读者的情绪上也便引起一种悠然不尽的远韵。
3、时间的速率。
所谓速率,指的是景物移动时间的速率,有点现代电影中快镜头慢镜头的意思(蒙太奇),时间速率不同,抒情效果不同。有点现代电影中快镜头慢镜头的意思(蒙太奇)。
4 时间的改造。
诗中的时间,与实际的时间是不同的,诗人受情绪的影响,所感受到的时间,是随着心情的变化而变化的。有时感到度日如年,有时感到岁月如梭,这些完全根据心理的,将真实世界的实质性的时间改造成抽象的诗的时间。
5 时间的压缩
时间的压缩,一是把叙述时间所需要冗长的实质性时间,展现到短暂的诗中。二是在诗中仅属一刹那间的感受或想象,却被嵌入一个几百及千年的历史回顾,也可以说是时间的扩张,压缩与扩张,是一体的两面

二、看图,根据图意,自拟题目,创作七绝一首。
要求:
采用第四法,仄收不入韵。
【起】点明时间
【承】在第一句的基础上,交代清事情
【转】用忆、记等转接,将时间拉回到过去某一地点。
【合】抱紧第三句,交代清忆、记的事情。

七绝·再游秋江
文/禅心果果
迟日江天秋一色,清霜润笔秀丹枫。
旧游还忆三年约,独向烟波数去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904

帖子

29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3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11-30 20: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绝句班第八讲作业接龙:
一、问答题:
本节课讲了哪几种绝句的时间处理技巧?
二、看图,根据图意,自拟题目,创作七绝一首。
要求:
采用第四法,仄收不入韵。
【起】点明时间
【承】在第一句的基础上,交代清事情
【转】用忆、记等转接,将时间拉回到过去某一地点。
【合】抱紧第三句,交代清忆、记的事情。

1、七绝•秋日遐思(题图)
文/白驹08-两棵树
红枫入水胭脂透,玉骨凭栏岁月痴。
却忆当年初挽手,鸳鸯照影戏秋池。

千里简评:通顺,但“痴”用得不考究,近乎凑韵,也略显直白。

2、七绝•题图
白驹10-江海
枫染江天朱一色,玉阑青瓦旧亭台。
琴声盈耳歌犹忆,复话家山又几时?

千里简评:通顺,结句可再打磨。既是思乡,不宜只停留在说说上,而应体现出思情来。

3.七绝•题图
白驹29—初九
秋水悠悠山叠叠,红枫照影旧亭前。
今朝犹记层林下,云岭依依送客船。

千里简评:结句欠打磨,既是远行以船,场景宜与水有关,不必跑到山岭上去遥望行船,场景空间显得隔景,亦与二句的水边旧亭不呼应。

4.七绝•秋思(题图)
白驹01一点春
两岸丹枫红似火,秋江碧水荡山歌。
亭台犹忆初相见,粉面含春浅酒涡。

千里简评:通顺,就题图的画面而言已然不是“碧水”了,此二字需斟酌,题图要合乎画面,可以合理发散,但不能相悖。“流水”或可。

5. 七绝•题图秋思
白驹35-旧言
转眼金秋如画染,依山红叶与湖傾。
忆时牵手游三月,水载春风满目情。

千里简评:结句用词、句意需打磨,“载”字需推敲,“满目情”是二人相看,与前四字的写景衔接不流畅,近乎拼接。

6、七绝•枫亭畔(题图)
白驹02-日出东南
山峦霜叶燃如火,倒影清波浸碧空。
犹忆溪亭初挽手,丹枫输我脸羞红。

千里简评:二句不合画面,已然不是“清波、碧空”,周遭景物已然映上了红色。三四很连贯,尤其结句颇有新意。

7、 七绝•深秋(题图)
白驹16—雪梅
日暮红枫江水映,登山拾趣一心欢。
谁人记得当年事,岁月无回步履跚。

千里简评:“当年事”语焉不详,作诗作者自己要知其所言,更要让读者知其所言。

8.七绝•题图
白驹29—初九
霜叶亭前秋一夕,重峦影里念千回。
可曾记取当年约,已是枫红怎未来。

千里简评:诗意流转,“念”不如“望”能写出已赴约之人等待尚未到约之人时盼望的情形,能将其内心活动的静态转为可见的外在活动的画面感。

9.七绝•思念(题图)
白驹30-山茶花哈
欲燃红叶与天接,闲倚溪亭紧蹙颦。
犹忆当年双照影,而今流水伴孤身。

千里简评:流畅,有崔护《题都城南庄》的手法与意境。

10.七绝•《那年》(题图)
白驹07-始俑
庭院秋深天渐冷,清霜一树染枫红。
黄昏独忆香沟处,拾得情衷丹叶中。

千里简评:一句兴起,起得远了扣题不紧,不必从“庭院”写起,隔景了,与所题之图不合。三四句不错用“红叶题诗”的典故,但一二句没有铺垫过渡好,显得不够融洽而生硬。铺垫的情景得自然的引出典故才是上乘手法,虽用了“庭院”一词,但不合图面。

11、七绝•题图秋思
文/白驹06飘雪千山
枫红江畔山重叠,秋晚长亭叶坠波。
遥忆青梅同嗅处,风传柔语可无多。

梅雪浅评:首承两句句子太实少了灵动,也缺少关联,需斟酌一下。转句符合老师要求但青梅容易让人产生岐意在此我想应该是指青梅竹马吧!合句应抱紧第三句说清楚,但未看明白是什么意思哈。有些脱离。纯属个见

12.七绝,题图
白驹29—初九
朱锦飘来霜叶醉,碧塘映出野山斜。
而今谁记春光好,只道丹枫红胜花。

梅雪浅评:符合老师要求首句不入韵,朱锦和霜叶稍显重复,选其一即可。转句句按要求是转折词用忆或是记把时间拉回过去的某一地点。而今建议稍作改下!句合化用漂亮!
上两句铺垫不够


13.七绝•再游秋江
文/白驹17-禅心果果
迟日江天秋一色,清霜润笔秀丹枫。
旧游还忆三年约,独向烟波数去鸿。

梅雪浅评:符合老师要求所写首句不入韵。起句迟日形容秋天不妥。也有些偏离题图主题,承接不是很紧凑。转句符合作业要求与合句似有些不通畅,顺着你的意稍作试修改:此间还记三年约。独伫烟亭盼塞鸿。纯属个见

14.白驹25-孤鸿
七绝•题图
秋来簇簇红霞染,近水亭台怕倚栏。
遥忆去年逢陌上,彤云遮面两相看。

梅雪浅评:问好诗友:小诗首句不入韵仄收。转句用“忆”符合老师要求所写,起承转句衔接比较紧凑!流畅!唯有一个“陌”字破坏了整首诗的诗脉。“陌”指什么地方啊!而你前面的景是近水亭台图中的景。一定是在此想起了曾经的什么事。建议陌字改一下形成统一和谐的画面。纯属个见只供参考

15.白驹18-月朗风清
七绝•题图
重峦遥望深秋色,映水丹枫叶落滨。
犹忆当年亭阁处,题诗不见旧时人。

梅雪浅评:问好友友:小诗符合老师要求所写
起承街接还是不错。滨虽知道什么意思,还是觉得有些凑韵之嫌和水有些重复之意。整体起承转合自然流畅。

16.七绝•题图
白驹29—初九
七绝,题图
秋枫初绘霜林影,又映嫣红水一湾。
曾记当年题小字,叶舟飘过彩云间。

梅雪浅评:问好友友:小诗符合要求所写,格律正确。起承抓住图的特点,转句有化红叶题诗之典故,化典无形,叶舟双关意
整体前两句壮所见之景物,后两句发散情感。自然流畅!

17.七绝,题图
白驹32-紫贝
江枫
路遇霜天寒浸处,凤冠霞帔几江枫。
儿时最记高秋至,十里长堤一线红。
蓝桥浅评:格律正确,首句为仄起仄收不入韵式,押一东韵用韵正确。
首句:遇--处,语法表达不通。承句三个定中结构的并列模式,其中两个比喻来交代事物。采用绝句第四法无误。

18  七绝  题图
白驹27-闲坐听风
两岸秋枫红似火,夕霞晚照向清波。
如今犹记山亭上,携手郎君唱九歌。
蓝桥浅评:格律正确,首句为仄起仄收不入韵式,押一东韵用韵正确。采用绝句第四法无误。九歌在这里要表达什么?

19、七绝,题图
白驹03~不可思议
是处枫林红似火,一波澹澹过亭东。
昔年同上寒山径,小字娟娟题叶中。
蓝桥浅评:格律正确,首句为仄起仄收不入韵式,押一东韵用韵正确。采用绝句第四法无误。半切半出题图法。转合句与起承脱轨:起承写景,转合写人事。

20.七绝•题图
白驹-26静女其姝
枫染清波红胜火,四围山色更迷离。
忆君曾伴长亭处,烟雨秋江共此时。
蓝桥浅评:格律正确,首句为仄起仄收不入韵式,押四支韵用韵正确。采用绝句第四法无误。符合作业要求。【合】抱紧第三句,交代清忆、记的事情。共此时,是现在的不是过去的。

21.七绝,题图
白驹29—初九
霜枫有信托流水,更寄秋情恋物华。
常忆湖边亭下坐,小轩共染一身霞。
蓝桥浅评:格律正确,首句为平起仄收不入韵式,押六麻韵用韵正确。起承句并非按要求来。不信可看讲义:
【起】点明时间
【承】在第一句的基础上,交代清事情
【转】用忆、记等转接,将时间拉回到过去某一地点
【合】抱紧第三句,交代清忆、记的事情
采用绝句第四法无误。

22、 七绝•题图
白驹21-老酒
碧落何时浮水面,云霞倒映叶流光。
华年似火堪追忆,别样风情去日长。
蓝桥浅评:格律正确,首句为平起仄收不入韵式,押七阳韵用韵正确。起承转合中至少起承不是要求的。转句用忆、记等转接,将时间拉回到过去某一地点,也算是做到了只不过是忆字后置。但仍符合作业要求。起承 合句不符合作业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6:59 , Processed in 0.0563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