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幽谷杜鹃 于 2024-2-3 23:25 编辑
评阅老师云儿一片云老师点评小渔村一期现代诗班第十六讲作业(1----10)
1、山顶,那一抹浮云
作者:兰之雅36-若筠
山顶,那一抹浮云
飘来飘去
无形亦有形
无根亦有根
像极了母亲的眼神
我走到哪里
它就跟到哪里
朦胧深邃
回忆里再现 一遍又一遍
童年,很多时候
妈妈都亲力亲为
教我做的事
无论学习还是其他
她都不厌其烦地
示范
一遍又一遍
长大后
母亲虽然不舍
可是她不愿女儿的理想破灭
厚厚的行囊里
盛满她的叮咛
风起雪落 添衣加餐
一遍又一遍
如今,母亲老了
患上老年痴呆
几乎不认识人
父亲知道
唯有我的脚步声
她是那么的熟悉
催促着父亲
快去开门
说了一遍又一遍
哦,山顶那一片浮云
永远停留在我的生命里
不会迷失
更不会散去
因为 那是母亲的目光
云儿一片云点评:
小诗从云的无形亦有形,无根亦有根的特点联想到母亲对儿女的爱,关联紧密,切入点新颖,立意不错。母亲的眼睛总是关注着儿女的一切,似云,有形亦无形。可是无根亦有根,这个点表述的不太分明。也许我理解不到位。个见,请海涵。
2、山那边,一抹浮云
文/兰之雅02-力辛
我看见你,
分明挥去了那一抹浮云,
转过了山那边
或者说,
你已化成了那一抹浮云。
飘到了山那边。
于是,
我总是望着,盼着,
那一抹浮云。
你会悠悠地飘来吗?
你知道我的等待吗?
你知道吗——
我的失意、
我的伤心?
那抹云应该是流动而有灵性的,
你一定会心有灵犀
我看见你了,
山角露出了你的裙裾。
来了,
你定是来回应我的相思。
你应该是在鸾凤驾着的云车上吧,
乌黑的长发拂着晓风,
乌亮的眼晴脉脉含情。
你的艳唇在催促着驭手,
你的纤手拢住薄纱似的长裙......
你们相会了吗,
你们如愿了吗?
?
?
.......
那只是山那边,一抹浮云。
于是,
我每天,盼着,望着......
山那边,那一抹浮云。
云儿一片云点评:
小诗最动人的是第四节。感觉作者写到这里时才是真正地放开了手脚,让思绪飞驰在想象的空间,文字也灵动起来了。前面的铺垫可以适当删减,让文字很快走进第四节。
3、山那边,一抹浮云
文/兰之雅31-边塞戈壁
我俩同班,虽不是同桌
自从你浮云般转学山那边
我的内心却没少念叨
睡梦中还哭过
成绩远远不及你
但借机拉常没有谁能及
你是大鹏
你是星辰
更是太阳
三十年了
有人说你去了外国
有人说你下海了
而那妒鸿偏偏说你死了
为此,我又哭干了泪
整整一年
我抱过柱
也许是你让山洪不漫
我不敢比自己
是第二个金岳霖
只是我的发丝雪染
私下认为我心依旧
今年才听说你孤身美国
休斯敦,
毕竟,那不是你的栖息地
我准备丢下教师职业
不想,签证受阻
那么只有等待白云
归来
白云,你能明白
山的依恋吗
云儿一片云点评:
小诗最后一节,收尾写的很好,卒章显志。中间叙写了对同学的牵挂与依恋。开头写一下山对云的依恋,先破个题,然后在进入同学的情谊也许就不太突兀吧。虽然第一节有浮云,但破题的力气略显小了。
4、山那边,一抹浮云
文/兰之雅26-清风居士
儿时
常望着山顶的白云出神
山那边是怎样的仙境
几多云卷云舒
几番花开花落
心中的谜底还没揭晓
却多出了若干疑问
为什么
心上人像天上的云
那么远又那么近
为什么
心中的希望像天上的云
那么远又那么近
历经沧桑
一路走来
自己也成了那一抹云
家山常常入梦里
那么远又那么近
那抹浮云
如今已消失在天际
只留下淡淡的痕
但它已融入我心里
成为我灵魂的一部分
那么远又那么近
云儿一片云点评:
小诗时空转换,抓住云那么远又那么近的特点,从儿时对云的浮想与疑问到现在对云的理解与感叹,叙述清晰,文字流畅。结尾令人回味。很不错的一首小诗,鼓掌。
5、山那边,一抹浮云
文/兰之雅30-宁静
秋日里
一阵瑟瑟凉意传来
不禁打个寒颤
移步窗前
远处的青山愈加苍翠
白云悠闲飘荡
天空澄净湛蓝
我陷入无限遐思
白云幻化成母亲的形象
浮现出她的笑容
都说人去世后会到天堂
母亲
您的生活可安好
多年来
女儿时刻思念着您
耳畔萦绕您的叮咛
梦中依偎您的怀抱
温馨又甜蜜
母亲
如果您看到山顶漂浮的朵朵云彩
那是女儿去看望您
向您倾诉离别之痛
悠悠的白云
载着思念
带去问候
天堂里
惟愿母亲福泽无尽
祥和安宁
母亲
女儿的缱绻之心
您感受到了吗
窗外一阵秋风吹过
落下几片树叶
似母亲作答
云儿一片云点评:
小诗写得深情。接着白云诉说对母亲的思念,角度很巧,言辞恳切。第一节的“一阵瑟瑟凉意传来/不禁打个寒颤”这两句建议删去,和第一节的色调不和谐,意义也不太大。最后一节用秋风吹过几片落叶收尾,看起来很不错,但是与题目远了,建议收在白云上,这样就首尾照应,行文流畅。
6、山那边,一抹浮云
文/兰之雅43-狐狸的夏天
延安的山
格外翠绿
一座连着一座
分明就是一座免费的天然氧吧
到了晚上
星光点点
分不清那颗是星星
那颗是灯光
天地连成一片
只去过一次的地方
它不是家乡
也算不得异乡
却深深地种植在我心上
频繁出现在我梦里
恍惚中
我听见有人喊我“小美,我想你了”
“谁?敢冒充阿良”
“云中之客”
哦
我在这边
云儿一片云点评:
小诗构思巧妙,有朦胧之美。写景只是将山、星等写出,只字不提浮云,叙事也只是写个梦境,简短的对话。而一切都在字外,诗外。包括深深的意蕴和久久的回味。
7、山那边,一抹浮云
文/兰之雅10-不胜凉风
山的这边是贫瘠
山的那边是繁华
山的这边是家乡
山的那边 承载了太多的希望
终于有一天
我从山的这边
走到了 山的那边
却没有想象中的 欣喜若狂
在每一个圆月高悬的夜里
总是做着同一个梦
疲累的身体 化成了一朵白云
在天空中漫步
朝着家的方向
云儿一片云点评:
小诗从山的这边与那边写起,这边的贫穷,于是向往那边,可到了那边却有些失落。小诗立意很好,写出了人生的困惑。一抹浮云的象征意义再强一点。小诗第一节,如果兼顾一下浮云也许更好,山的那边句子写的略显肯定与实在,稍微虚化一点。
8、山那边,一抹浮云
文/兰之雅05-自由飞翔
小时候,天真的你站立山顶
试图拽一片白云,披在肩
如云朵般灿烂
霞光在身后点缀
长大了,你就是一片云
飘浮于遥远的天边
家乡的炊烟
带着妈妈的味道
袅袅于天空
未能与你在途中接轨
昏暗的空巢
跟门外的雪一样冷
期盼你能驻足,便是
光与暖的交汇
天空飘荡的云
五彩缤纷
空巢,好想好想知道
哪片云是你?
何时回归?
云儿一片云点评: 小诗立意新颖,用第二人称视角,从空巢的角度叙写对云的牵挂。从小时候你的拽白云到长大后像云一样漂浮不定,想象合理,切入点新,紧紧围绕浮云成诗,言辞流畅。结尾以问句收束,余音袅袅。很好的一首诗,鼓掌。
9、山那边 一抹浮云
文/兰之雅13-风若兮
山那边 一抹浮云
那么飘渺
那么轻盈
我的心飘向远方
回到童年的故乡
两排青砖黛瓦
一条长长的石板路
笔直延伸至二小
每栋教室楼前有一张乒乓球台
下课铃响扎着麻花辨女孩
箭一般冲出
暮色降临背着解放军包
磨磨蹭蹭东张西望溜进门
紧接着屋顶便回荡起
噼里啪啦地数落声
惊飞了栖息的乌雀
老外婆生火煮大锅米饭
三姐弟围成一圈
直勾勾盯着散发清香的铁锅
一勺勺舀出摊开冷却备用
锅底便是香脆的锅巴
手机音乐铃响起
打破了暇思
云儿一片云点评:
小诗从遐想到现实,思路清晰,回味着过去的美好时光。看似平静的叙述,但有感情的暗流涌动。立意清晰,言辞流畅,叙写有画面感。很不错的一首诗,鼓掌。
10、山那边,一抹浮云
文/兰之雅组长-幽谷杜鹃
登上千山的五佛顶
我极目远望
山的那边是我的故乡
山的那边云雾缭绕
美丽的景色令我神往
我多么想
让山那边的一抹美丽白云
带上我
乘着风儿回到我的日思夜想的家乡
春天里
我的家乡格外美丽
漫山遍野的山杜鹃开的红艳艳
到处都会闻到花儿的芬芳
好像置身在花的海洋
让人流连忘返
我多么想
让山那边的一抹美丽白云
带上我
乘着风儿回到我的日思夜想的家乡
夏天里
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河
那便是我和小伙伴们着迷的地方
中午吃饭后
我们就会跑步从学校到河里游泳
躺在金沙滩上晒太阳
那快乐的少年时光
至今难忘
我多么想
让山那边的一抹美丽白云
带上我
乘着风儿回到我的日思夜想的家乡
秋天里
哥哥姐姐带着我去远山
采摘山葡萄
采摘野蘑菇
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那感觉只有去过的人才会知道
那甜甜的山葡萄味道
美在心坎里
至今想起来都会再想尝一尝
我多么想
让山那边的一抹美丽白云
带上我
乘着风儿回到我的日思夜想的家乡
冬天里
家乡的雪景分外壮观
白雪皑皑
银装素裹
那是我和同学们的欢乐的天堂
在雪地里打滚,滚雪球,打雪仗
在冰河上滑冰
玩的开心的不得了
最爱吃的还是妈妈做的粘豆包
妈妈的味道
至今难忘
多么想坐在母亲的身旁
再品尝那粘豆包的甜香
我多么想
让山那边的一抹美丽白云
带上我
乘着风儿回到我的日思夜想的家乡
思念是一种抹不掉的乡愁
无论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
往事总是萦绕心头
睡梦里我坐在山那边 那抹浮云上
回到我那美丽富饶的故乡
云儿一片云点评:
小诗布局新颖独特。在回环中诉说着对故乡的思念,而这思念又写出了故乡四季的美。犹如一幅巨画,变换着不同的风景,不同的故事,但始终是被思念这根主线牵着。这种构架真的很新颖独特,点赞鼓掌。 评阅老师冰儿老师点评兰之雅组第十六讲作业
11、《山那边,那一抹浮云》
文/寒云
山的那边,
是我启梦的摇篮
在我牙牙学语时
扶着桌子墙垣
趔趔趄趄
开始我人生的第一步
在母亲的搀扶下
学会了走路
母亲的笑语声响彻了
农家小院
响彻了山谷
在我上学的那天起
背上母亲亲手缝制的书包
欢蹦乱跳地走进校园
朗朗的读书声
响彻校园响彻山谷
当我考上中学的时候
是母亲亲自送我到高中部
开学典礼的鼓乐声
响彻云霄响彻山谷
最让我难忘的是
接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村里的父老乡亲前来祝贺
赞美声鼓励声
声声悦耳
响彻山村响彻山谷
化作片片的白云
白云幻化成
大小不等可爱的形状
忽而像一只小燕子
飞过柳巷飞过小溪飞过原野
忽而像一只只展翅的雄鹰
飞向蓝天飞向远方
今天,我站在高高的大厦里
遥望山的那边
遥望那朵朵的白云
那是我可爱的故乡
怎能不让我浮想联翩
冰儿浅评:问好学友,小诗条理清晰,以浮云代出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那养育了我的地方,出生,学步,上学,成长,怎能忘怀,山的那边,有难忘的故乡,亲人和美好的回忆,如今,站在城市的高楼远望,自己又何尝不是那抹浮云,何时才能回到记忆深处的故乡。小诗有比、有情,还是很不错的。探讨之处:第五节,“白云幻化成/大小不等可爱的形状”,稍做调整“白云朵朵/变幻无穷/忽而…”。第六节,“如今,我站在高高的大厦里/遥望山的那边/遥望那朵朵的白云/那里,有我可爱的故乡”。个见,冰儿学习了,不当之处还请见谅,谢谢!
12、山那边,一抹浮云
文/兰之雅33-心飞
小时候,
我常站在村口痴望:
山那边是什么呢?
那一抹浮云
为什么总是飘浮不定
长大了
山那边成了我的向往和梦想
我相信
只要翻越过那座山,
一定会看到山那边的风景
因为有梦想的存在,
我一直在奋勇地拼搏。
走过泥泞、踏着荆棘
终于到了山的那边
我看到了火车、轮船
看到了城市的楼房很高
马路很挤
大街上的霓虹灯闪亮、繁华
离别故土三十载
我像浮云一样漂泊,
像候鸟一样迁徙。
不知何处是归宿
如今的我
乡音未改鬓霜衰
乡村 城市
来来 去去
内心深处
一抹浮云,
将会在何处落脚?
冰儿浅评:问好学友,小诗读来顺畅自然,立意新颖,铺排得当。作者以小时候对外界的渴望入笔,经过努力,终于实现了梦想,然而在外拼搏的日子,就像浮云一样无处落脚。作者以浮云比作自己,全篇情感饱满,代入感很强,值得点赞。鸡蛋里挑骨头:在语言表达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个见,冰儿学习了,不当之处还请见谅,谢谢!
13、山那边,那一条小路
文/兰之雅17-雨霖铃
山那边,一条小路
无数次在我梦中浮现
那么远,又那么近
念高中时,常走那段路
顺着这条羊肠小道
翻越大梁,趟过玉带河
便到了全区最高学府
我们没有选择
这是头沟区内
唯一一所寄宿制中学
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
走了整整三年
每逢周末
约上三俩同窗
带上父母准备的窝窝头
唱着歌,一路奔跑
徒步百余里也不觉得累
因为这是山区学子
一条充满希望的路
那个年代
尽管,没有车可乘
但是我们真的很开心
每当想起那段日子
我常常感慨万千
纯真情谊,如星星般的璀璨
像露珠般的晶莹
没有飞扬跋扈的尘土
遮住明亮的眼睛
如今,我们很少
徒步远行
时间,让人与人之间变得
有些隔离
羊肠小径不再走了
然而,那段光阴却在我
内心深处永恒
冰儿浅评:问好学友,作者另附题目,虽不符合作业要求,但我觉得,适合自己的,能切题就好。浮云不好掌握,但那条小路,却是在灵魂深处可以触摸,难以忘怀的。作者以梦中的小路引起回忆,起笔,因为带着梦想,累并快乐着,努力奋斗着,最终实现了梦想,然而,现在的生活虽殷足,却少了当时的快乐与清明。是以怀念,感怀,带着些许的小惆怅。建议:小诗写得顺畅自然,但在语言表达上可再做提升,这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个见,冰儿学习了,不当之处还请见谅,谢谢!
14、山那边 一抹浮云
文/兰之雅19-木槿昔年
一座山 年复一年
就这样静静地 立着
春雨秋风 夏雷冬雪
都是日常
山前 几缕阳光
山后 几丛荆棘
都没细数
唯有 翻山的老人
经过这里
把一片 从山那边飘过来的云
填在额上的皱褶里
缓缓归去
脚步一轻再轻
生怕吵醒往事
冰儿浅评:问好学友,小诗不错,短小精悍,寓意深远,颇得章法技巧。起笔自然,仿佛要诉座山的故事,平凡之路,由翻山的老人来填满,前尘往事的辛酸,不愿提起,只有老人额上的深深的皱褶,诠释了一切,赞一个!冰儿学习了。推优作品。
15、山那边,一抹浮云
文/兰之雅23-莲花
小时候,总是猜想着
山的那边
是否住着神仙
那一抹浮云
是否是神仙
用来行走的工具
长大后,一直想去
山那边看看
看看神仙长什么样子
看看仙境
是否如传说中的
那么美
现在,依然在山这边
想象着山那边的情景
迈不开的脚步呀
只为了柴米油盐
冰儿浅评:问好学友,小诗清新优美,铺排得当。有那么一瞬间,触碰到了我的内心,小时候的我们,心里一定都住着神仙吧。各种幻想,终是敌不过一句“柴米油盐”,愿用美好的幻想装点我们幸福的生活吧。很不错的一首小诗,当赞!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冰儿学习了,谢谢!
16、山那边,那一抹浮云
文/兰之雅16-草木深
山那边,那一抹浮云
缀着天空的美丽
她四处张望
寻找着我的方向
山那边的那一抹浮云
是你在想我吗
万千思绪
凝成柔情几许
山那边的那一抹浮云
飞鸟在梳理她的发髻
山那边的那一抹浮云
风在和她喃喃私语
飞鸟没有改变她的心意
风没能让她远离
山那边的那一抹浮云
依然 远远地看向我
在暮色中 逐渐黯淡
千言万语凝成泪 滴进我梦里
滴进我梦里 咸咸的
都是你的思念
冰儿浅评:问好学友,小诗流畅自然,情感饱满有张力,作者以云喻人,以排比的句式,层层递进,把情感升华到最高点。探讨之处:读了几遍,感觉指代不是很明确,像那一抹浮云,抓不住,导致结尾处的突然伤感,少了着力点。前面稍加一点实写,铺垫,就会很好。个见,冰儿学习了,不当之处还请见谅,谢谢!
17、《山那边,一抹浮云》
文/兰之雅27-红黄兰
秋日
我倚栏眺望
一抹浮云
飘荡在远山
飘飘荡荡
去了山的那一边
此刻
我多想去看看
山那边是不是住着神仙
那缕飘荡的云烟
恰似思绪
让我浮想连翩
仿佛回到从前
父亲牵着我的小手
在夕阳下
漫步田园
田垄的尽头
就是一座小山
山顶上
飘荡着一缕云烟
多年以后
父亲真的化作了云烟
无声无息地
飘向了天边
我常常望着那座小山
还有山顶上
那抹飘飘荡荡的云烟
冰儿浅评:问好学友,小诗情感饱满自然,作者由浮云把回忆拉满,回忆着美好,却抑制不住内心的疼与无奈,角度新,条理清晰。假如能划分一下小节,就能加强全诗的层次感,让读者有个视角的转换空间,以及对下一节的阅读渴望,这样会更好。纯属个见,冰儿学习了,不当之处还请见谅,谢谢!
18、山那边,一抹浮云
文/兰之雅37-灵山天舒
小时候
山那边,一抹浮云
自由自在
飘游天际
充满渴望和憧憬……
长大后
山那边,一抹浮云
依旧飘荡在天际
但,好象没有多少响往和热情
唯有沧桑和沉重……
而现在
山那边,一抺浮云
看惯世间万象
历经悲欢离合
脚步虽依然坎坷
但,情怀依旧
痴心不改
奋然而行……
冰儿浅评:问好学友,小诗不错,作者以过去入笔,憧憬,希冀。长大后的沧桑与沉淀,磨灭了之前的热情与向往。如今饱经风霜,仍然痴心不改,砥砺前行,对生活的积极向上,在情感上拔高,赞一个。“向往”,此处应是笔误,我们写字,应该对错别字零容忍。另:语言表达上还有提升空间。个见,冰儿拜读学习了,不当之处还请见谅,谢谢!
19、山顶上那几片云
文/兰之雅42-云天阔
我时常向南山眺望
那里总有几片云
今日在东
明日在西
飘来飘去
从来没有停顿
我黯然伤感
这此生的境况
与其何其相似
几乎没有安稳
如今已
满身疲惫
累累伤痕
再已不堪
那漂泊的艰辛
房子再大
一张床
就可以安身
钱再多
又能花去几分
这一切
都是过眼烟云
这醒悟
让我
不再向名利追寻
放下欲望
回到故乡
那里才是我的根
冰儿浅评:问好学友,小诗立意别开生面,作者以浮云自比,半生漂泊拼搏,一身疲累,回到故乡,让心沉淀,归航,终能淡泊宁静以致远,凡事通透也是一种人生修行。很不错的一首诗,作者已经掌握了写作技巧的运用,继续在语言表达能力等各方面提升自己。个见,冰儿拜读学习了,不当之处还请见谅,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