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724|回复: 7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四年级梁组第十四讲作业

[复制链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1-28 21: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业:1.怎么看北周杨杨坚的掌权?
2.评价北齐武成帝。


3

主题

1836

帖子

18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6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29 13: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四年级第十四讲作业
梁组02一点春
1、怎么看北周杨坚的掌权
答:北周武帝宇文邕去世后,其子宇文赞继位。宇文赟是杨坚的女婿,在宇文赟死后,继位的静帝只有8岁。静帝的生母杨太后想要稳定局势,只得依靠自己的父亲杨坚,杨坚就这样凭借着自己外戚的身份,顺利地掌握了北周的最高统治权。
杨坚成为北周权臣,有三个因素:
一是豪门出身。其父杨忠是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如果西魏和北周的朝堂权力划分为三个层级,顶级是宇文家;次一级是八柱国,实际上就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以及侯莫陈崇这六个人;然后就是十二大将军,杨忠就在这一层级。
二是妻族势力。其妻独孤伽罗是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的第七女,这是一个比杨坚老爹更大的加分项。独孤信的长女、独孤伽罗的姐姐,嫁给了北周第二任皇帝宇文毓,杨坚无论愿不愿意,他的命运都要与北周皇室宇文家绑在一起。
三是外戚势力。宗室权臣宇文护被杀后,站队在皇室一方的杨坚,必然是武帝宇文邕的嫡系力量。其女杨丽华被拜为皇后之后,杨坚的地位更是青云之上。宇文宪被害后,国丈杨坚逐渐垄断了北周的军政大权。
总之,杨坚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取代北周政权,建立自己的帝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天时、地利和人和缺一不可。杨坚集权不仅仅是欺人孤儿寡母,也是自己精心运作多年的结果。
2、评价北齐武成帝
答:
高湛虽是历史上出了名的yin君,但在禅让皇位一事上,高湛还真的不是因为想要专心yin乐才让位于太子高纬的。高湛虽残暴,虽好yin,但对高纬却是属实疼爱,他害怕自己会同先前的高洋、高演一样,突然暴毙而亡,迫使皇太子高纬只能仓促登基,从而让高纬有性命之忧。
如此,为了让高纬能够顺利继位,且没有性命之忧,他就听从太常少卿祖珽“陛下虽为天子,未是极贵。案《春秋元命苞》云:‘乙酉之岁,除旧革政。’今年太岁乙酉,宜传位东宫,令君臣之分早定。且以上应天道”的建议,让太子高纬继位,提前熟悉朝政,而高湛虽退位,但不用放弃权力,以此来在背后稳固高纬的皇位,这样等到高湛去世后,已在皇位多年的高纬也就不用再担心被他人所害。
只得说,从高湛对高纬的关照来看,高湛不失为是一位好父亲。
当然,即使高湛是位较为合格的父亲,这也掩盖不了高湛在位期间所做的恶行,其残暴与好yin的本性,注定是会让他遗臭万年的。
首先高湛的残暴。若要说高湛所做的种种残暴之事,这恐怕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因此这里我只列举一件事情,单凭这件事就足以看出高湛的残暴不仁,这件事就是其残害兄弟的恶行。高湛在位期间,为了防止高演杀害高殷事件的再次上演,他对那些对自己有威胁的皇族宗室多秉持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则,一旦高湛认为某位宗室对自己有威胁,他就行杀戮之事,如永安王高浚、上党王高涣、河间王高孝琬、乐陵王高百年等都是被高湛残忍杀害的。
再是高湛的好yin。高湛的yin着实是让人觉得胆寒,他一继位就逼迫自己的哥哥文宣帝的皇后李祖娥与自己行苟且之事。而当时李祖娥并不同意,高湛就威胁她,说“如果你敢不从,我就杀了你的儿子”,无奈下,李祖娥只得被迫答应他,与他行那苟且之事。
不过,高湛虽yin,虽暴,但他却并不昏。从史书上的种种记载可以看出,高湛的政治能力并不俗,若是他能专心于政务的处理,而不是安于享乐,去行那残暴不仁之事,他绝对可以做一个名流千古的明君。如李延寿在《北史》所言:“武成风度高shuang,经算弘长。文武之官,俱尽谋力,有帝王之量矣”,高湛继位之初,却是一个勤政亲贤的好皇帝,他一登基就诏令大使巡行天下,巡防地方官施政的好坏,若坏则贬,好则升。同时高湛还会亲自询问百姓的疾苦,提拔晋升贤良之人。因此,在高湛初期,北齐是被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力更是蒸蒸日上。
但是到后期,随着高湛日益沉迷于享乐,宠幸奸佞,肆意诛杀宗室以及大臣,北齐的朝政又开始日益混乱,社会开始剧烈的动荡,全国民变四起,外敌更是时常侵扰北齐,由此北齐的国势又开始日益衰败。
总得说,高湛这位皇帝,他虽暴,虽yin,但却不昏,他是个有能力的皇帝,他若想做皇帝,绝对能做一个好皇帝。只是可惜的是,高湛却不想做一个好皇帝,他只想做一个暴君,一个yin君,如此这对于北齐,对于百姓来说,只能说是一场灾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7

帖子

1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30 21: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黄兰 于 2024-1-30 22:01 编辑

梁03-红黄兰第十四讲作业:
1.怎么看北周杨杨坚的掌权?
周武帝对杨坚很欣赏,后来把杨坚的女儿许配太子宇文贇。杨坚成了太子的岳父。北周武帝死后,宇文贇继位,这就是北周宣帝,此皇帝就是昏君了。他也怀疑岳父有异相,将来要夺权,因此对杨坚女儿杨丽华放话说:“将来要灭了杨氏一族!”这时杨坚害怕了,他赶紧托朝中好友,向宇文贇建议外放到地方任职,躲过宇文贇的猜疑。
宇文贇一直想杀杨坚,但就是没找到机会。后来他当了太上皇不到一年就莫名其妙死了,杨坚在朝中朋友的拥护下,彻底掌握了北周大权,不久把宇文贇的儿子赶下台,他当上皇帝建立隋朝。
从杨坚的经历来看,如果当初其父杨忠不说那句话,年轻的杨坚可能就被杀了,根本不可能有隋朝。杨忠对儿子这句话,是他细心观察,再加上政治经验得出的。他知道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而宇文护不得民心。俗话说“男怕站错行”,杨坚怕儿子选错队将来遭殃,因此让杨坚站在皇帝一边,也正是这一选择,后来再加上杨坚的谨慎,才使杨坚掌握大权,进而代周建隋。

2评价北齐武成帝。
高湛(537-569113),即北齐武成帝,小字步落稽,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北齐神武帝高欢第九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同母弟,母武明皇后娄昭君 ,北齐第四任皇帝,太宁元年(561)到河清四年(565)在位。在位期间,宠信奸佞宵小,淫乱于朝廷之上,并肆意诛杀宗室以及大臣。一时间,朝政混乱,社会处于动荡之中,北齐国势因此转衰。
河清四年(565),高湛传位于太子高纬,自为太上皇帝。天统四年(568),因酒色过度而死,时年三十二岁,谥号武成皇帝,庙号世祖,葬于永平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04

帖子

5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2-3 19: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四年级梁组第十四讲作业
孟庆瑞

作业:
1.怎么看北周杨坚的掌权?
答:杨坚出于541年,杨忠立下战功,当上西魏高官时,杨坚此时只有十六七岁,但已经成为皇帝手下将官,此时手握大权的宇文泰就相中了年轻的杨坚。
齐王宇文宪对武帝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我每次见到他,都不觉自失,我怕他不会久居人下,要早早地除掉他。”北周武帝说:“杨坚此人只可以作为一个将领。
杨坚独揽天下兵马事,他起兵讨伐坚,兵败自杀。
顺理成章
2.评价北齐武成帝。
答:武成帝高湛儿子,母为胡皇后。
高湛即皇帝位,是为武成帝。太宁二年(562年)正月十四日,武成帝册立高纬为皇太子。
为人十分残暴,十八岁时被杀
天统四年十二月初十(569年1月13日),武成帝高湛逝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0

帖子

3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2-18 09: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四年级梁组第十四讲作业


1.怎么看北周杨杨坚的掌权?
答:
宣政元年六月,周武帝宇文邕死后,太子宇文赟即位。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被封为皇后,杨坚因为是皇后之父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周宣帝每次外出巡幸,都让杨坚在朝内留守。当时周宣帝制定《刑经圣制》,法令极其严苛。杨坚因为法令严酷,不是教化约束臣民的好办法,向周宣帝强烈进谏,周宣帝不听。 但是这件事展示了杨坚的仁爱之心,使其大获人心支持。
周宣帝共有四位皇后,诸家争宠,相互诋毁对方。周宣帝发怒之时,对皇后杨丽华说:“一定要将你家灭族!”于是召杨坚入宫,对左右侍卫说:“杨坚的脸色稍有变化,就杀了他。”不料杨坚到了宫内,神情和脸色自若,于是周宣帝没能杀了他。
最后,杨坚想出了两全之策,通过内史上大夫郑译向宇文赟透露出自己久有出藩之意。这正合宇文赟的心意,当即任命他为亳州总管。这样宇文赟放心了,杨坚也安心了。杨坚将任亳州总管时,庞晃劝他就此起兵,建立帝王之业,杨坚认为时机还不成熟。至此,杨坚取周自代的想法渐渐成型。
周宣帝宇文赟自幼生长于宫内,不问朝政,沉溺酒色,满朝文臣武将敢怒而不敢言。宇文赟不但不听忠臣劝告,反而退位弃政,让权太子。大成元年二月,宇文赟下诏传位于长子宇文阐,并改年号为大象,自称天元皇帝,住在后宫,终日与嫔妃宫女们吃喝玩乐。
大象二年五月,以杨坚为扬州总管,以筹备伐陈事宜。将要出发的时候,突发足疾,没有立即出发。当月月,周宣帝病危。 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伪造诏书,让随国公杨坚接受遗命,辅佐朝政。
一个月后,声色犬马的宇文赟在天德殿病逝,时年二十二岁,谥号宣皇帝。之后周静帝拜杨坚假黄钺、左大丞相,百官皆听命于他。周宣帝时,刑政苛酷,人心崩溃而不归附,朝野没有坚定的志向。杨坚任大丞相后,施政宽和,精简严苛的法令,躬行节俭,天下之人心无不归附于他。

2、评价北齐武成帝
答:
武成帝高湛是高欢和娄昭君的儿子。高湛在小的时候,就容貌俊美,长相出众,所以高欢十分喜欢高湛。
公元550年的6月,高洋建立起来北齐国,高湛也被封为长广王,并且升迁为太尉。高洋死后,朝中由常山王高演、长广王高湛,高殷十分猜忌两位王叔,为了巩固自己的集权,于是和自己的手下打算把二人给调出京师。但是常山王高演和长广王早就已经知道了高殷的想法,于是他们联合起来,把高殷给废掉,常山王高演即位,并且任命长广王高湛为太傅。
高演是北齐一朝最正常的一位皇帝,可惜好景不长,一次意外坠马,导致高演病重,高演的儿子高百年尚在少年。
因为孝昭帝杀了废皇帝高殷,所以时常悔恨不已,孝昭帝高演觉得自己很亏带文宣帝高洋。为了杜绝叔侄残杀的惨剧,孝昭帝高演临终前,传位给了弟弟长广王高湛,自己的太子高百年为乐陵郡王。
武成帝高湛最信赖的臣子是和士开,两个人的关系也是愈发的亲密。
和士开和武成帝高湛日夜混在一起,甚至高湛的皇后,也混迹其中,整日烂醉如泥,秽乱宫闱。
高湛在位期间,对谏臣十分忌惮,杀害忠良,直到565年三月,天上有彗星出现,太史官称这是将有新的皇帝出现。于是,武成帝高湛为了顺应天象,在四月顺利成章把皇位传给了皇太子高纬,并且大赦天下。高湛年纪轻轻当着太上皇,继续过了荒诞混乱的生活。569年,三十二岁武成帝在乾寿堂去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2-26 20: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岛有凤来仪 于 2024-2-26 20:43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四年级第十四讲作业
梁07 有凤来仪

1、怎么看北周杨坚的掌权?
答:杨坚的掌权缘于站队正确。首先,在杨坚的父亲杨忠的时候,杨忠为宇文泰立下汗马功劳,权臣宇文护却拦下了宇文泰对杨忠的太傅封赏,外放在外。等宇文邕在位了,宇文护拉拢杨忠不成,就欲拉拢杨坚,杨坚问计父亲,杨坚说:“两姑之间难为妇,汝其勿往!” 杨忠的意思很明确,做为北周大臣,要效忠皇帝,不能在皇帝和权臣之间首鼠两端。杨坚听了父亲的话,就婉转拒绝宇文护的要求,并远离宇文护。杨忠告诫儿子杨坚这句话很重要。即使杨坚保住了性命,也使杨坚成为北周武帝宇文邕信赖的大臣。杨忠死后,杨坚袭承父亲的职务,其官职在朝中更大了,但杨坚依然低调行事。当时亲王和大臣都在宇文邕面前想陷害杨坚,多亏宇文邕没杀。杨坚十分害怕,交往处事更加小心谨慎,以韬光养晦应对,生怕被宇文邕产生疑心。宇文邕对杨坚很欣赏,后来把杨坚的女儿许配太子宇文贇。杨坚成了太子的岳父。北宇文邕死后,宇文贇继位,即北周宣帝。他听从传言,怀疑岳父有异相,将来要夺权,发狠话要杀尽杨家。杨坚害怕了,他赶紧托朝中好友,向宇文贇建议外放到地方任职,躲过宇文贇的猜疑。宇文贇一直想杀杨坚,但就是没找到机会。后来他当了太上皇不到一年就莫名其妙死了,杨坚在朝中朋友的拥护下,彻底掌握了北周大权,不久把宇文贇的儿子赶下台,他当上皇帝建立隋朝。
从杨坚的经历来看,如果当初其父杨忠不说那句话,年轻的杨坚可能就被杀了,根本不可能有隋朝。杨忠对儿子这句话,是他细心观察,再加上政治经验得出的。他知道宇文邕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而宇文护不得民心。俗话说“男怕站错行”,杨坚怕儿子选错队将来遭殃,因此让杨坚站在皇帝一边,也正是这一选择,后来再加上杨坚的谨慎,才使杨坚掌握大权,进而代周建隋。

2、评价北齐武成帝。
答:高湛,即北齐武成帝,小字步落稽,渤海蓨县人。北齐神武帝高欢第九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同母弟,母武明皇后娄昭君 ,北齐第四任皇帝,太宁元年到河清四年在位。高湛最初容貌俊美,长相出众,高欢十分喜欢他。后来,他在与侄子高殷争权中取胜,并在高演死后,罢了太子高百年权位,自己上位为皇帝。起初还有所相关民生社稷的作为,但是后来就胡作非为起来。整天和和士开一类的人在一起厮混,甚至高湛的皇后,也混迹其中,整日烂醉如泥,秽乱宫闱。他肆意诛杀宗室以及大臣,淫乱自己的哥嫂,一时间,朝政混乱,社会处于动荡之中,北齐国势因此转衰。河清四年,高湛传位于太子高纬,自为太上皇帝。天统四年,因酒色过度而死,时年三十二岁,谥号武成皇帝,葬于永平陵。
北齐的皇位是篡夺北魏得来,北魏孝文帝改革,迫使鲜卑贵族汉化,迎合当时的民族大融合趋势,他的篡位自然无法得到大量的老百姓的支持,使得他不停的担心有人觊觎他的皇位和皇权,并且更有五胡十六国的先例在先,他还要时刻提防自己的兄弟密谋杀掉自己夺取皇位,每天心惊胆战,战战兢兢。时间一长,就变得过于多疑,精神方面也就出现了问题,从高洋开始,到高湛,皇位都是在兄弟之间传承,高洋和高演的儿子相继被继任的皇帝杀死就更是证明了这一点,面对潜在的威胁,需要依靠大量的酒精和女色来麻痹自己,从而就造就了北齐这短短的二十六年的“禽兽王朝”。
最后导致的北齐灭亡,高湛也居其重要一环。表面上在于皇帝的昏庸,但实际上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游牧文化习俗和历史进程演变的警示,兄弟相残,父子反目等血淋淋的现实就摆在面前,殷鉴不远,面对自己的权利和生命,谁会轻言放弃,这些人,往往只会依靠绝对的高压和杀戮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但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相反一步一步地愈发严重,没有仁德之政的政府是永远不会长远的,他们状若疯癫,行为怪诞正是在皇权和财富之间所出现的威胁中逼出来的,他们不懂的是仁政,问题就在于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2-27 18: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讲作业:
梁组随心

1.怎么看北周杨杨坚的掌权?
隋文帝杨坚的篡位之路,如同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散发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光芒。他在权谋和机缘的双重推动下,成功地颠覆了北周的统治,创立了隋朝。这段历史插曲既是政治斗争的高峰,也是家族联姻和默契协同的杰出典范。

首先,杨坚作为北周外戚的身份,充分利用了父亲杨忠在西魏、北周时期的功业。他不仅凭借父亲的声望在年少时就获得重要官职,更通过与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女儿结亲,巧妙地将两家的势力结合起来。这种权谋手段,使得他在北周政治舞台上站稳脚跟,为后来的篡位奠定了基础。

其次,天降皇位的神秘腿疾成为整个篡位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在宣帝病重、无法言语的时刻,刘昉和郑译的矫诏计划悄然展开。而杨坚在这一时刻的腿疾,成为他不前往扬州的借口,也为他被邀请辅政创造了契机。这样的机缘巧合,让杨坚得以站在权谋的制高点,迈向篡位之路。

最后,皇帝女婿的默契协同更是整个篡位历程的精髓所在。北周宣帝宇文赟,作为杨坚的女婿,本应是隋朝建立的功臣之一。然而,由于宣帝对其的不信任,最终导致了宇文赟被处死。这种无法逆转的局面,为杨坚创造了一个几乎无人阻挠的权谋空间,使得他能够轻而易举地篡夺皇位。

综合而言,隋文帝杨坚的篡位之路既有其独特性,又融合了权谋、家族背景和机缘的复杂性。他巧妙地利用外戚身份,借助天降的神秘腿疾,最终在女婿的默契协同下成功登上皇位。这段历史故事,不仅是政治智慧的结晶,也是家族联姻和默契合作的典范,为后来的隋朝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隋文帝杨坚的篡位之谜,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令人着迷的章节。上文中详细叙述了杨坚在权谋和机缘的双重推动下,成功篡夺北周皇位的过程,以及他与女婿宇文赟之间的默契协同。这段历史故事不仅展示了权谋的高超手段,还反映了时代背景下政治漩涡中的个体选择与命运交织。

首先,杨坚在篡位的过程中巧妙运用了自己的外戚身份和家族背景。其父杨忠在西魏、北周时期的军功为杨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他早早就步入了政治舞台。更为关键的是,通过与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女儿结亲,杨坚成功地将两个家族的势力紧密结合,形成了他篡位的重要后盾。这展示了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家族关系和政治权谋的密切关系,政治并非完全是道德和才智的较量,更是家族、利益的博弈。

其次,篡位的机缘巧合使得历史变得更为扑朔迷离。杨坚患上的神秘腿疾成为整个篡位计划的关键因素,也让人不禁怀疑是否有神秘的力量在操控历史的走向。北周宣帝的病重,加之无法言语,使得身边的亲信刘昉和郑译看到了夺取政权的机会,于是才有了矫诏的计划。这一连串的巧合和变故,让人不禁思考历史中权谋和机缘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这些元素如何共同塑造了历史的走向。

最后,女婿宇文赟的默契协同则为整个篡位历程锦上添花。宇文赟与杨坚建立的家族联姻关系原本应该是隋朝建立的重要基石,但北周宣帝的不信任最终导致了宇文赟的被处死。这种戏剧性的转折不仅突显了权谋丛生的政治斗争中的不确定性,也反映了封建时代权谋背后复杂的人性和家族关系。杨坚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篡夺皇位,正是在于他与宇文赟之间的默契协同,两者的交织为隋朝的建立提供了独特的历史条件。

综上所述,隋文帝杨坚篡位的历史插曲既是政治权谋的巅峰之作,也是家族联姻和默契协同的杰出范例。这段历史故事既为我们呈现了古代政治漩涡中个体选择与命运的纷繁复杂,也为后来的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正是在这个时代的交汇点上,杨坚巧妙地融合了权谋、机缘和家族背景,最终成为隋朝的奠基者,为后来的盛世埋下了伏笔。



2.评价北齐武成帝。

齐武成帝高湛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的第三位皇帝,其在位期间确实能够任用北齐三杰等人才,并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成就,如大破突厥北周。然而,高湛的人品确实存在严重的问题,被北齐史书评价不高,被视为是一个荒淫无度、残忍无道的君主。
首先,高湛在继承皇位之前,为了争夺皇位,曾经与兄弟高欢的儿子高澄勾结,毒死了自己的父亲高欢,并成功篡位。这一行为违背了人伦道德,严重损害了高湛的道德形象。
其次,高湛在位期间,荒淫无度,宠信奸臣,沉湎酒色,大肆修建宫殿和寺庙,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使得社会动荡不安。同时,他还大肆屠杀宗室和官员,残忍无情,使得朝廷内部人人自危。
此外,高湛还实行了一些不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如限制官员的晋升和任期,使得政治腐败得不到有效的治理;限制商业和贸易的发展,使得经济萎缩;限制文化和教育的推广,使得文化落后等等。
因此,从多个方面来看,高湛确实是一个品行不端的君主。虽然他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这并不能抹去他在其他方面的过失和罪行。因此,对于齐武成帝高湛的评价,应该是全面而客观的,既要看到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能力,更要看到他的人品和道德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3

帖子

38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5-31 16: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四年级第十四讲作业
梁20-绿竹清泉


1、怎么看北周杨坚的掌权?
答:杨坚的掌权缘于站队正确。首先,在杨坚的父亲杨忠的时候,杨忠为宇文泰立下汗马功劳,权臣宇文护却拦下了宇文泰对杨忠的太傅封赏,外放在外。等宇文邕在位了,宇文护拉拢杨忠不成,就欲拉拢杨坚,杨坚问计父亲,杨坚说:“两姑之间难为妇,汝其勿往!” 杨忠的意思很明确,做为北周大臣,要效忠皇帝,不能在皇帝和权臣之间首鼠两端。杨坚听了父亲的话,就婉转拒绝宇文护的要求,并远离宇文护。杨忠告诫儿子杨坚这句话很重要。即使杨坚保住了性命,也使杨坚成为北周武帝宇文邕信赖的大臣。杨忠死后,杨坚袭承父亲的职务,其官职在朝中更大了,但杨坚依然低调行事。当时亲王和大臣都在宇文邕面前想陷害杨坚,多亏宇文邕没杀。杨坚十分害怕,交往处事更加小心谨慎,以韬光养晦应对,生怕被宇文邕产生疑心。宇文邕对杨坚很欣赏,后来把杨坚的女儿许配太子宇文贇。杨坚成了太子的岳父。北宇文邕死后,宇文贇继位,即北周宣帝。他听从传言,怀疑岳父有异相,将来要夺权,发狠话要杀尽杨家。杨坚害怕了,他赶紧托朝中好友,向宇文贇建议外放到地方任职,躲过宇文贇的猜疑。宇文贇一直想杀杨坚,但就是没找到机会。后来他当了太上皇不到一年就莫名其妙死了,杨坚在朝中朋友的拥护下,彻底掌握了北周大权,不久把宇文贇的儿子赶下台,他当上皇帝建立隋朝。
从杨坚的经历来看,如果当初其父杨忠不说那句话,年轻的杨坚可能就被杀了,根本不可能有隋朝。杨忠对儿子这句话,是他细心观察,再加上政治经验得出的。他知道宇文邕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而宇文护不得民心。俗话说“男怕站错行”,杨坚怕儿子选错队将来遭殃,因此让杨坚站在皇帝一边,也正是这一选择,后来再加上杨坚的谨慎,才使杨坚掌握大权,进而代周建隋。


2、评价北齐武成帝。
答:高湛,即北齐武成帝,小字步落稽,渤海蓨县人。北齐神武帝高欢第九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同母弟,母武明皇后娄昭君 ,北齐第四任皇帝,太宁元年到河清四年在位。高湛最初容貌俊美,长相出众,高欢十分喜欢他。后来,他在与侄子高殷争权中取胜,并在高演死后,罢了太子高百年权位,自己上位为皇帝。起初还有所相关民生社稷的作为,但是后来就胡作非为起来。整天和和士开一类的人在一起厮混,甚至高湛的皇后,也混迹其中,整日烂醉如泥,秽乱宫闱。他肆意诛杀宗室以及大臣,淫乱自己的哥嫂,一时间,朝政混乱,社会处于动荡之中,北齐国势因此转衰。河清四年,高湛传位于太子高纬,自为太上皇帝。天统四年,因酒色过度而死,时年三十二岁,谥号武成皇帝,葬于永平陵。
北齐的皇位是篡夺北魏得来,北魏孝文帝改革,迫使鲜卑贵族汉化,迎合当时的民族大融合趋势,他的篡位自然无法得到大量的老百姓的支持,使得他不停的担心有人觊觎他的皇位和皇权,并且更有五胡十六国的先例在先,他还要时刻提防自己的兄弟密谋杀掉自己夺取皇位,每天心惊胆战,战战兢兢。时间一长,就变得过于多疑,精神方面也就出现了问题,从高洋开始,到高湛,皇位都是在兄弟之间传承,高洋和高演的儿子相继被继任的皇帝杀死就更是证明了这一点,面对潜在的威胁,需要依靠大量的酒精和女色来麻痹自己,从而就造就了北齐这短短的二十六年的“禽兽王朝”。
最后导致的北齐灭亡,高湛也居其重要一环。表面上在于皇帝的昏庸,但实际上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游牧文化习俗和历史进程演变的警示,兄弟相残,父子反目等血淋淋的现实就摆在面前,殷鉴不远,面对自己的权利和生命,谁会轻言放弃,这些人,往往只会依靠绝对的高压和杀戮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但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相反一步一步地愈发严重,没有仁德之政的政府是永远不会长远的,他们状若疯癫,行为怪诞正是在皇权和财富之间所出现的威胁中逼出来的,他们不懂的是仁政,问题就在于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9:23 , Processed in 0.10738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