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路漫漫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班委组第五讲作业

[复制链接]

1

主题

504

帖子

5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9-20 14: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隋朝第五讲作业
孟庆瑞
作业:请简述太子杨勇在夺嫡过程中,存在哪些决策上的失误.

答:云定兴出入东宫没有节制,他多次给杨勇进献奇异的服饰器物以求得杨勇的高兴和青睐;
左庶子裴政屡次劝说,杨勇不听。
裴政对云定兴说:“您的行为不符合法度。元妃突然暴死,外面议论纷纷,这对于太子,不是好名声。您最好自行引退,否则将会遭到灾祸。”
云定兴将此话告诉了杨勇,杨勇越发疏远裴政,并因此把裴政调任为襄州总管。
唐令则被杨勇所亲近,杨勇常常命令唐令则教东宫的宫人丝弦歌舞,右庶子刘行本责备唐令则说:“庶子应当辅佐太子走正路。为什么要用声色歌舞来取媚于太子呢?”唐令则感到很惭愧却改不了。
亲小人远贤臣
到杨勇被废黜时,裴政、刘行本二人均已去世。文帝叹息道:“要是裴政、刘行本二人还在,杨勇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悔之晚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5

帖子

7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5
发表于 2024-9-25 09: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隋朝班第五讲作业:
篁竹组副-离烟

请简述太子杨勇在夺嫡过程中,存在哪些决策上的失误?

答: 太子杨勇在夺嫡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决策上的失误:
一、生活奢靡,不知收敛:隋文帝杨坚崇尚节俭,而杨勇却喜好奢华。他命人装饰自己来自蜀地的精美铠甲,还在生活用度等方面较为铺张,这与隋文帝的理念相悖,引起了隋文帝的不满。

二、违背母意,好色无度:杨勇的母亲独孤伽罗提倡一夫一妻制,且她为杨勇指配的太子妃元氏不明死亡,而杨勇不仅纳了许多妾室,还极为宠爱妾室云昭训,这让独孤伽罗对杨勇心生厌恶。在独孤伽罗看来,杨勇荒淫好色,有失德行,且不尊重正妻,没有尽到太子应有的责任。

三、政治敏感度不足,行为僭越:冬至时,百官前往东宫谒见杨勇,杨勇欣然让人奏乐接受庆贺。在封建王朝,这种行为容易被视为对皇帝权威的挑战和僭越,引起了隋文帝的猜忌,认为他有不臣之心,这无疑是在政治上的严重失误。隋文帝下诏称礼节有不同,君臣分定不会混杂,明确指出皇太子虽是储君但也是臣下,百官冬至朝贺进献礼品拜见太子不符合制度,应当就此停止,自此之后文帝对太子的宠爱渐衰。

四、性格直率,不懂伪装:杨勇生性宽厚,行事直率任性,不会弄虚作假。相比之下,杨广则善于矫饰言行,投父母所好,在父母面前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例如,杨广知道独孤皇后对杨勇尚奢华好女色不悦,于是便矫饰言行,崇尚俭素,不近女色,以博取父母好感;在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偶尔出访到他家中时,他故意展示出老丑的佣人、素缣屏帐、断弦且满是尘埃的乐器等,营造出不好声色的形象,而杨勇却不懂这种伪装之术,率意任情,在夺嫡竞争中处于劣势。

五、用人不当,疏于防范:杨勇身边的人可能没有给他提供正确的建议和引导,或者他没有听从正确的意见。例如,云定兴作为杨勇妾侍云昭训之父,能够随便出入太子宫,不仅没有劝谏杨勇谨言慎行、收敛行为,反而屡次进献奇装异服、珍宝玉器,诱惑杨勇疏于政务,弦歌自纵,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杨勇的失势。而且杨勇可能对身边潜在的威胁和对手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没有及时察觉到杨广等人的夺嫡意图,也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六、缺乏权谋手段,应对危机能力不足:面对杨广及其党羽的陷害和挑拨,杨勇没有展现出足够的权谋智慧来化解危机。当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朝不保夕时,未能及时反应,冷静分析局势,制定有效的反击策略,也没有积极争取朝中大臣和其他势力的支持,而是显得较为被动,导致局面逐渐失控,最终被废黜太子之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861

帖子

38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6 16: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讲
请简述太子杨勇在夺嫡过程中,存在哪些决策上的失误?
端木蓉儿答: 相比其父生活奢靡,不知收敛,违背隋文帝杨坚崇尚节俭的美德,喜好奢华。他命人装饰自己来自蜀地的精美铠甲,还在生活用度等方面较为铺张,这与隋文帝的理念相悖,引起父亲不满又违背其母不遵一妻一夫制度纳妾好色。其母指配的太子妃元氏不明死亡,不仅纳了许多妾室,还极为宠爱妾室云昭训,这让独孤伽罗对杨勇心生厌恶。在独孤伽罗看来,杨勇荒淫好色,有失德行,且不尊重正妻,没有尽到太子应有的责任。这下完了不孝大罪得不到父母喜爱又越权不懂君臣之道。政治敏感度不足,行为僭越:冬至时,百官前往东宫谒见杨勇,杨勇欣然让人奏乐接受庆贺。在封建王朝,这种行为容易被视为对皇帝权威的挑战和僭越,引起了隋文帝的猜忌,认为他有不臣之心,这无疑是在政治上的严重失误。隋文帝下诏称礼节有不同,君臣分定不会混杂,明确指出皇太子虽是储君但也是臣下,百官冬至朝贺进献礼品拜见太子不符合制度,应当就此停止,自此之后文帝对太子的宠爱渐衰。其实男人好色正常他要伪装也没人挑理,可他性格直率,不懂伪装:杨勇生性宽厚,行事直率任性,不会弄虚作假。相比之下,杨广则善于矫饰言行,投父母所好,在父母面前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例如,杨广知道独孤皇后对杨勇尚奢华好女色不悦,于是便矫饰言行,崇尚俭素,不近女色,以博取父母好感;在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偶尔出访到他家中时,他故意展示出老丑的佣人、素缣屏帐、断弦且满是尘埃的乐器等,营造出不好声色的形象,而杨勇却不懂这种伪装之术,率意任情,在夺嫡竞争中处于劣势。他这些还不是致命的,最要命的是用人不当,疏于防范:杨勇身边的人可能没有给他提供正确的建议和引导,或者他没有听从正确的意见。例如,云定兴作为杨勇妾侍云昭训之父,能够随便出入太子宫,不仅没有劝谏杨勇谨言慎行、收敛行为,反而屡次进献奇装异服、珍宝玉器,诱惑杨勇疏于政务,弦歌自纵,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杨勇的失势。而且杨勇可能对身边潜在的威胁和对手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没有及时察觉到杨广等人的夺嫡意图,也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自身能力也不足,缺乏权谋手段,应对危机能力不足:面对杨广及其党羽的陷害和挑拨,杨勇没有展现出足够的权谋智慧来化解危机。当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朝不保夕时,未能及时反应,冷静分析局势,制定有效的反击策略,也没有积极争取朝中大臣和其他势力的支持,而是显得较为被动,导致局面逐渐失控,最终被废黜太子之位。所以哪怕是亲如父子涉及到利益也该谨言慎行,节制自律,遵守礼节,没本事不要在钢丝上跳芭蕾舞,摔得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861

帖子

38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6 17: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萌猪
杨勇,是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所生的长子。隋文帝夫妻俩结婚的时候,曾经立誓:“此生誓无异母之子。”就是说,杨坚的孩子不会有第二个母亲,言外之意,他所有的孩子只有一个母亲,就是独孤伽罗,他一生只能有这一个女人。
隋文帝一生有五子四女,皆为独孤皇后所生。
作为嫡长子的杨勇,可以说生下来就贵不可言,地位崇高无上。少年时期,他就被封为博安侯。姐夫周宣帝在位时期,作为皇帝岳父的杨坚秉政,后来进位随王,杨勇被册立为随王世子。
周宣帝,史称“周天元”。自古以来,皇帝之位虽然至高无上,但是帝王们还多少有些敬畏,都自称天子,意思是上天的儿子。可是,周天元却一反以往皇帝之常态,认为天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作为自己的“爹”,根本不配。于是乎,周天元就任性了一把,自称天,不称天子了,以示同其他皇帝之区别。
可惜的是,这位自称天的皇帝,做了一年皇帝后就烦了,干脆抛弃皇帝不做,做了太上皇,让幼子做天子去了。又过一年,周天元就把自己年纪轻轻的性命给折腾毁了。又过一年,岳父杨坚取而代之,建立了隋朝。因为“随”字有“走之”,不吉利,就定国号为“隋”。
由于自幼便生活在类似《红楼梦》大观园的安逸享乐之中,杨勇也没什么追求,只在东宫里吃喝玩乐,完成父皇交给的工作任务也是靠底下一帮子文臣武将,松松垮垮的熬时间,只想时间快快过去,父亲老了,自己好继位。
与扶苏少年时多次参政,并在青年时到军中历练,参加并指挥过对敌战斗不同,杨勇在隋朝建立后就一直在京城里深宅大院中做太子爷,对于民间疾苦、朝臣动态、朝廷政治等知之甚少,也没有过多的关心。
而杨广就不一样了,二十岁那年督军灭亡南陈,在南方镇守十年,又在北方抵御过突厥。此外,杨广还在军中、朝中发展自己的势力,拉拢朝臣,培植力量,决意将自以为是的哥哥拉下台,取而代之。
二、步步紧逼
杨广担任扬州总管的十年间,是他发展势力,进而夺嫡成功的预备期。因为是阴谋夺嫡,所以正人君子拉拢不了,他就将那些有一定能力的见利忘义的小人招至麾下,以利相诱,使其尽力办事。
杨广阵营最初的加盟者,是晋王藩邸的张衡、宇文述、郭衍等人。这些人为杨广夺嫡不遗余力,甚至还想好了退路:一旦夺嫡失败,就“据淮海,复梁陈之旧”,分裂国家,让南北朝并立的局面再次出现。后来看,所幸杨广夺嫡成功,若是失败,中国再次走向分裂,历史的倒车便再一次开动了。
杨广还在京城设立情报站,专一刺探朝中消息,花费金钱极力拉拢朝中大臣,像右卫大将军元胄、吏部尚书牛弘、将军于仲文等,都是他拉拢的对象。特别是,他通过宇文述,与杨约搭上话,并通过利诱杨约,与杨约之兄杨素结成了利益同盟。杨素当时在朝中炙手可热,权倾朝野,他的加入,使杨广的胜算大大加强。
独孤皇后不让丈夫纳娶姬妾,对大臣们纳妾也十分反感。于是,杨广就与自己的王妃萧氏不断的秀恩爱,撒狗粮,赢取母亲的欢心。背地里,他则依然将年轻貌美的姬妾宠爱着。
而杨勇则不然,他不喜欢父母为他娶的太子妃元氏,喜欢的是其他姬妾。太子妃元氏,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后裔,系出名门,谨守妇道,为隋文帝夫妻所喜爱,却不得宠,独孤皇后对儿子意见很大。后来,太子妃元氏病死,杨勇想将宠妾云昭训扶正,彻底惹怒了隋文帝和独孤皇后。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一直怀疑儿媳的死是杨勇和云昭训所为,这次见他们那么火急火燎的要让云昭训上位,简直是怒不可遏。隋文帝一方面为儿媳举行了隆重的丧礼,一方面说杨勇与云昭训所生的儿子杨俨是野合所生,未必是杨家血脉。杨勇却一再宠幸云昭训,并对其父云定兴给予重赏。云定兴是优伶工匠出身,遂有小人得志之行为,自称与皇帝是亲家,到处招摇,胡作非为。隋文帝得知后,感到十分的恶心,对太子更加失望,直言:“此儿不堪承嗣久矣。”
隋文帝从开皇十二年(592)起,就背地里派人搜集杨勇的劣迹罪行,对他当太子已经失望。杨勇却对他的太子位不稳不当回事,依旧笙歌宴舞,吃喝玩乐。
一次,杨广从京城返回江都,与母亲告别时痛哭流涕,说怕遭太子毒手,这一走不知道还能否再见到母亲。独孤皇后抱着二儿子也是哭哭啼啼,依依惜别。
杨素又一再在皇帝、皇后面前夸赞晋王杨广,使隋文帝夫妇俩心中的天平倾斜了。杨素趁热打铁,煽动一帮子人诋毁太子,广造舆论,有关太子不轨的流言蜚语一时间满城风雨。
杨勇也不傻,为了保住地位,也曾努力过。但是,他的努力不是改弦更张,痛改前非,而是借助占卜神力。他请来能人王辅贤帮忙,王辅贤却劝他打造兵器,行“压胜”之术。
隋文帝逐渐感到了来自太子的威胁,就将东宫能臣外放做官,有劣迹的臣仆斩杀,孤立太子,打击其势力。
此外,杨广还想方设法将不肯向自己低头的大臣贬退,清除了自己走向储君之位的道路。
开皇二十年(600)九月,被杨广收买的太子近臣姬威举报太子意图谋反。已经对太子杨勇绝望的隋文帝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不久下诏废掉了杨勇的太子之位,连杨勇的子女一并废为庶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861

帖子

38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6 17: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冯源
杨勇,是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所生的长子。隋文帝夫妻俩结婚的时候,曾经立誓:“此生誓无异母之子。”就是说,杨坚的孩子不会有第二个母亲,言外之意,他所有的孩子只有一个母亲,就是独孤伽罗,他一生只能有这一个女人。
隋文帝一生有五子四女,皆为独孤皇后所生。
作为嫡长子的杨勇,可以说生下来就贵不可言,地位崇高无上。少年时期,他就被封为博安侯。姐夫周宣帝在位时期,作为皇帝岳父的杨坚秉政,后来进位随王,杨勇被册立为随王世子。
周宣帝,史称“周天元”。自古以来,皇帝之位虽然至高无上,但是帝王们还多少有些敬畏,都自称天子,意思是上天的儿子。可是,周天元却一反以往皇帝之常态,认为天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作为自己的“爹”,根本不配。于是乎,周天元就任性了一把,自称天,不称天子了,以示同其他皇帝之区别。
可惜的是,这位自称天的皇帝,做了一年皇帝后就烦了,干脆抛弃皇帝不做,做了太上皇,让幼子做天子去了。又过一年,周天元就把自己年纪轻轻的性命给折腾毁了。又过一年,岳父杨坚取而代之,建立了隋朝。因为“随”字有“走之”,不吉利,就定国号为“隋”。
由于自幼便生活在类似《红楼梦》大观园的安逸享乐之中,杨勇也没什么追求,只在东宫里吃喝玩乐,完成父皇交给的工作任务也是靠底下一帮子文臣武将,松松垮垮的熬时间,只想时间快快过去,父亲老了,自己好继位。
与扶苏少年时多次参政,并在青年时到军中历练,参加并指挥过对敌战斗不同,杨勇在隋朝建立后就一直在京城里深宅大院中做太子爷,对于民间疾苦、朝臣动态、朝廷政治等知之甚少,也没有过多的关心。
而杨广就不一样了,二十岁那年督军灭亡南陈,在南方镇守十年,又在北方抵御过突厥。此外,杨广还在军中、朝中发展自己的势力,拉拢朝臣,培植力量,决意将自以为是的哥哥拉下台,取而代之。
二、步步紧逼
杨广担任扬州总管的十年间,是他发展势力,进而夺嫡成功的预备期。因为是阴谋夺嫡,所以正人君子拉拢不了,他就将那些有一定能力的见利忘义的小人招至麾下,以利相诱,使其尽力办事。
杨广阵营最初的加盟者,是晋王藩邸的张衡、宇文述、郭衍等人。这些人为杨广夺嫡不遗余力,甚至还想好了退路:一旦夺嫡失败,就“据淮海,复梁陈之旧”,分裂国家,让南北朝并立的局面再次出现。后来看,所幸杨广夺嫡成功,若是失败,中国再次走向分裂,历史的倒车便再一次开动了。
杨广还在京城设立情报站,专一刺探朝中消息,花费金钱极力拉拢朝中大臣,像右卫大将军元胄、吏部尚书牛弘、将军于仲文等,都是他拉拢的对象。特别是,他通过宇文述,与杨约搭上话,并通过利诱杨约,与杨约之兄杨素结成了利益同盟。杨素当时在朝中炙手可热,权倾朝野,他的加入,使杨广的胜算大大加强。
独孤皇后不让丈夫纳娶姬妾,对大臣们纳妾也十分反感。于是,杨广就与自己的王妃萧氏不断的秀恩爱,撒狗粮,赢取母亲的欢心。背地里,他则依然将年轻貌美的姬妾宠爱着。
而杨勇则不然,他不喜欢父母为他娶的太子妃元氏,喜欢的是其他姬妾。太子妃元氏,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后裔,系出名门,谨守妇道,为隋文帝夫妻所喜爱,却不得宠,独孤皇后对儿子意见很大。后来,太子妃元氏病死,杨勇想将宠妾云昭训扶正,彻底惹怒了隋文帝和独孤皇后。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一直怀疑儿媳的死是杨勇和云昭训所为,这次见他们那么火急火燎的要让云昭训上位,简直是怒不可遏。隋文帝一方面为儿媳举行了隆重的丧礼,一方面说杨勇与云昭训所生的儿子杨俨是野合所生,未必是杨家血脉。杨勇却一再宠幸云昭训,并对其父云定兴给予重赏。云定兴是优伶工匠出身,遂有小人得志之行为,自称与皇帝是亲家,到处招摇,胡作非为。隋文帝得知后,感到十分的恶心,对太子更加失望,直言:“此儿不堪承嗣久矣。”
隋文帝从开皇十二年(592)起,就背地里派人搜集杨勇的劣迹罪行,对他当太子已经失望。杨勇却对他的太子位不稳不当回事,依旧笙歌宴舞,吃喝玩乐。
一次,杨广从京城返回江都,与母亲告别时痛哭流涕,说怕遭太子毒手,这一走不知道还能否再见到母亲。独孤皇后抱着二儿子也是哭哭啼啼,依依惜别。
杨素又一再在皇帝、皇后面前夸赞晋王杨广,使隋文帝夫妇俩心中的天平倾斜了。杨素趁热打铁,煽动一帮子人诋毁太子,广造舆论,有关太子不轨的流言蜚语一时间满城风雨。
杨勇也不傻,为了保住地位,也曾努力过。但是,他的努力不是改弦更张,痛改前非,而是借助占卜神力。他请来能人王辅贤帮忙,王辅贤却劝他打造兵器,行“压胜”之术。
隋文帝逐渐感到了来自太子的威胁,就将东宫能臣外放做官,有劣迹的臣仆斩杀,孤立太子,打击其势力。
此外,杨广还想方设法将不肯向自己低头的大臣贬退,清除了自己走向储君之位的道路。
开皇二十年(600)九月,被杨广收买的太子近臣姬威举报太子意图谋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3

帖子

2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6 19: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第五讲作业
答题人:流光冰心
请简述太子杨勇在夺嫡过程中,存在哪些决策上的失误.
答:‌太子杨勇在夺嫡过程中存在的决策失误主要包括‌:
‌①生活奢侈,不节俭‌:杨勇追求时尚、生活奢华,餐餐要酒肉,姬妾成群,这种生活方式与他的父亲隋文帝和母亲独孤皇后的节俭生活方式相违背,导致他们对他不满‌。
‌②不拘小节,生活作风不严谨‌:杨勇的行为不够谨慎,例如公开接受百官的祝贺,违反了祖宗礼法,这让他父亲隋文帝不悦‌。
‌③处理不好家庭关系‌:杨勇与太子妃元氏的关系不佳,更喜欢云氏,这种家庭内部的矛盾,尤其是与母亲独孤皇后的意见不合,导致了家庭和政治上的麻烦‌。
‌④缺乏政治智慧和策略‌:杨勇在政治斗争中显得过于直接和缺乏策略,这使得他在权力斗争中处于劣势。他的对手杨广则更懂得如何投其所好,表现得更勤俭节约和勤奋学习,这让他在父亲面前获得了更好的印象‌。
‌⑤忽视细节,不注重形象‌:杨勇在细节上不注意,例如在冬至时接受百官的祝贺,这一行为被认为是不符合礼法的,这让他父亲隋文帝对他的印象变差‌。

这些决策上的失误,加上他对手的政治手腕和策略,最终导致了杨勇在夺嫡过程中的失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0
发表于 2024-11-17 23: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描述太子杨勇夺嫡失败原因
杨坚提倡勤奋,生活正派。太子杨勇生活奢侈,违背圣意。固废除太子之位,选立杨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9:23 , Processed in 0.09262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