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快乐蝴蝶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子衿组第二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

帖子

7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4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9-22 19: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依依绰约 于 2024-9-22 20:05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讲作业
子衿-26依依绰约

一、        问答题。

1、诗家语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答:诗家语的具体特征暂概括为三点:一是反常、二是精警、三是含蓄。

2、举例说说你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
     答;诗家语中,“含蓄”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和审美特质。含蓄意味着不直接、直白地表达情感、思想或描述事物,而是通过暗示、隐喻、借景抒情、用典等方式,委婉曲折地传达诗人的心意。
它是一种内敛而深沉的表达方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思考余地。诗人不把话说尽,而是点到即止,让读者在字里行间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
比如,诗人写“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没有直接说自己的孤独寂寞,而是通过描绘空庭、晚春、满地梨花无人赏的景象,含蓄地传达出内心的落寞。
含蓄的诗家语能够增加诗歌的韵味和艺术感染力,使诗歌更具耐读性,经得起反复品味和琢磨。

二、创作题‘’
请参照以下资料,以洛浦秋风为意,展开想象,创作律诗一首,五律七律不限,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要求
1、        必须采用诗家语。
2、        把所用诗家语标注出来,并说明。
3、                参考图片加以发挥。
4、        自评要求:
1)        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        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        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        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        首句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6)        意脉不可断裂。
洛浦秋风
文/依依绰约
洛浦秋风送晚凉,清波荡漾忆当王。
秋山枫叶红铺锦,堤岸芦花白若霜。
子建豪情挥墨处,上官温婉弄弦长。
韶华远去才思在,千载余晖映夕阳。

自评;这首题为《洛浦秋风》的诗,围绕洛浦秋景展开,试图融合自然之美与历史人文之韵。
开篇“洛浦秋风送晚凉,清波荡漾忆当王”,以秋风与清波起笔,奠定了清冷而悠远的基调,并引发对过往辉煌的追忆。“秋山枫叶红铺锦,堤岸芦花白若霜”,通过细腻描绘枫叶之红与芦花之白,色彩鲜明,展现出秋景的绚烂与素雅。
中间“子建豪情挥墨处,上官温婉弄弦长”,借用历史人物曹植和上官婉儿,增添了文化气息和浪漫情怀,使洛浦的景色更具人文底蕴。
结尾“韶华远去才思在,千载余晖映夕阳”,在感慨时光流逝的同时,强调了才华与思想的永恒,夕阳余晖的映照,给人以历史沧桑与美好的交织之感。
不足之处在于,整体意象的选取和组合稍显常规,缺乏独特的创新。在表达情感时,深度和细腻度略有不足,未能充分挖掘内心深处更复杂的感受。在语言上,部分词句还不够精炼和精准,影响了诗歌的表现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3

帖子

8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9-22 21: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诗家语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跳跃性:诗家语常常在逻辑和时空上呈现出较大的跳跃性。诗句之间不一定有严格的时间顺序或因果关系,而是通过意象的组合和联想来表达情感和意境。例如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从“行”到“坐”,从“水穷处”到“云起时”,时空转换迅速,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2. 含蓄性:诗家语往往不直接表达情感和思想,而是通过意象、隐喻、象征等手法,委婉地传达出深层的含义。这种含蓄之美,让读者在品味诗句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诗人的心境和意图。比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春蚕和蜡炬来象征至死不渝的爱情和奉献精神,寓意深刻而含蓄。
3. 凝练性:诗歌语言高度凝练,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涵。诗人常常通过锤炼字词、省略虚词等方式,使诗句简洁有力,富有表现力。如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仅十个字就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夜景图,“敲”字更是经过反复推敲,生动地表现出了夜晚的寂静和僧人举止的轻缓。
4. 音乐性:诗家语注重韵律和节奏,通过押韵、对仗、平仄等手法,使诗歌具有音乐般的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传诵。例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句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富有节奏感。
5. 多义性:诗歌语言常常具有多义性,一个词语或一句诗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这使得诗歌更具魅力,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从不同角度去体会诗歌的内涵。如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既可以理解为追求更高的目标和境界,也可以引申为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人生态度。

二、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

诗家语的含蓄,是指诗歌不直接表露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而是通过意象、隐喻、象征等手法,委婉地传达出深层的含义。这种含蓄之美,让读者在品味诗句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诗人的心境和意图。

例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首诗表面上是在描写秦淮河夜晚的景色和商女唱歌的情景,但实际上是在含蓄地表达诗人对晚唐统治者腐朽生活的批判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通过“商女不知亡国恨”这一诗句,暗示了当时社会的麻木和人们对国家危机的漠视。而“隔江犹唱后庭花”则用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这一象征亡国之音的典故,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含蓄意味。

再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诗以红豆为意象,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红豆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被视为相思的象征,诗人通过询问红豆的生长情况,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牵挂和思念。整首诗没有直接说出“思念”二字,但却通过红豆这一意象,将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总之,诗家语的含蓄之美,在于它能够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情感和思想,让读者在品味诗句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思考、去感悟,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
洛浦秋风
文/苍梧子诚
红枫燃洛浦,黄叶染林丘。
野苇凝霜白,枯茅叹暮秋。
风萧云影乱,日落雁声悠。
未觉清寒至,披衣下翠楼。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评析:

一、用韵与格律
此诗用平水韵十一尤,格律严谨准确,符合律诗的要求。

二、起承转合分析

- 起句:“红枫燃洛浦”,以生动的比喻开篇,将红枫比作燃烧的火焰,形象地描绘出洛浦秋天红枫的艳丽,定下了整个画面热烈的基调。
- 承句:“黄叶染林丘”,承接起句,进一步描写秋天的景色,黄叶染遍林丘,与红枫相互映衬,丰富了秋景的层次感。
- 转句:“野苇凝霜白,枯茅叹暮秋。风萧云影乱,日落雁声悠。”这两联从不同角度进行转折,野苇上凝结着白霜,枯茅在叹息暮秋的到来,风的吹拂使云影凌乱,日落时分雁声悠悠,从静态的景物描写转向动态,使画面更加生动,也为尾句的情感表达做了铺垫。
- 合句:“未觉清寒至,披衣下翠楼。”诗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清寒,于是披上衣服走下翠楼,将个人的感受与自然景色相结合,使整首诗更加富有情感。

三、韵字阴阳平衡
“丘”“秋”“悠”“楼”四个字在音韵上较为平衡,有阴有阳,使整首诗的韵律更加和谐。

四、无撞韵、挤韵、连韵情况
全诗在音韵上处理得当,没有出现撞韵、挤韵、连韵的问题。

五、首字平仄符合要求
首字“红”为平声,“黄”为平声,“野”为仄声,“枯”为平声,“风”为平声,“日”为仄声,“未”为仄声,“披”为平声,符合 4/4 要求。

六、意脉连贯
整首诗从红枫、黄叶等鲜艳的秋景开始,逐渐转向野苇、枯茅等略显萧瑟的景物,再通过风、云、日落、雁声等动态元素的描写,最后以诗人的感受收尾,意脉连贯,自然流畅,生动地展现了洛浦秋风的美景和诗人在其中的情感体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7

帖子

3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4-9-24 10: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冷千山 于 2024-9-24 10:59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讲作业:
子衿21-月冷千山
一、        问答题
1、诗家语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答:诗家语的特征有三个方面:一是反常,二是精警,三是含蓄。

2、举例说说你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
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首诗由苍茫的暮色至荒漠的山村,最后至依稀的柴扉和清晰的狗叫,一步步展示出诗人顶风冒雪投宿山村的情景。着墨不多,而人物形象鲜明,蓄意丰富,耐人寻味。

二、        创作题
请参照以下资料,以洛浦秋风为意,展开想象,创作律诗一首,五律七律不限,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要求
1、        必须采用诗家语。
2、        把所用诗家语标注出来,并说明。
3、                参考图片加以发挥。
4、        自评要求:
1)        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        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        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        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        首句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6)        意脉不可断裂。
七律·洛浦秋风
文/子衿21-月冷千山
东都秋景最宜人,柳岸堤花着色新。
暮雨铜驮追往事, 清风晚浦述前尘。
上官得意长洲月,子建伤心洛水神。
独倚虹桥聊望远,沉沉夜雾锁天津。
自评:     
这首诗用韵、格律无误,起承转合符合章法。诗歌从秋景入手,由柳岸堤花开始游览秋风吹拂下的洛浦美景。颔联以两个相关景点着笔,带出颈联的两个历史人物和典故,为尾联抒发情感做铺垫。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得意也好,失意也罢,留给今人的都只是一个遗迹,一点幽情。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津”,雾锁楼台,月迷津渡,可望而不可即。韵字阴阳平衡。没有撞韵、挤韵、连韵。整首诗,意脉连贯,词气通达,中间两联对仗工稳,情景结合的也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2

帖子

4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9-24 11: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翰林瑞居一 于 2024-9-24 11:24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子衿组第二讲作业
子衿09-翰林瑞居

一、问答题
1、诗家语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答:诗家语的特征有三:一是反常,诗家语往往不受逻辑和语法的约束,常常有悖于常规常理,但却最具艺术表现力和艺术创造力。二是 精警,诗家语必须做到炼字、省略和剪裁。三是含蓄,隐而不露,意味深长。
2、举例说说你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
答:所谓含蓄美,就如清人刘大櫆所说:“或句上有句,或句下有句,或句中有句,或句外有句,说出者少,不说出者多。”(《论文偶记》)含蓄蕴藉的诗味可以补充深化诗意,传达言外之意,激发审美想象,取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唐•司空图)的艺术境界。例如,(宋) 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句句都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起来,却另有深意。“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在山东曲阜,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那么朱熹为什么说他是“寻芳泗水滨”呢?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指求圣人之道,读孔门之书。 “无边光景”是形容孔学精深博大,“一时新”说他读孔子的书天天都有全新的感受和体会。
二、创作题
请参照以下资料,以洛浦秋风为意,展开想象,创作律诗一首,五律七律不限,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要求:1、必须采用诗家语。2、把所用诗家语标注出来,并说明。3、参考图片加以发挥。4、自评要求: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5)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6)意脉不可断裂。
七律•洛浦秋风
文/子衿09-翰林瑞居
洛浦清波卧古桥,秋风含韵景尤娇。
烟霞两岸笼杨柳,花草一川连缥霄。
雁阵排空不忍去,蝉声向野尽情飘。
隋唐气象虽还在,天下名园近岁超。
自评:用韵格律均无误。首联总领“清波卧古桥、含韵景尤娇”;颔联描述优美的景致;颈联写应南飞向暖处的雁群在上空徘徊,舍不得此景而离去,蝉声也好像为此美景在唱赞歌,其声在四野回荡。尾联转并带结意,此景虽还保存着过去的韵味,但真正建成天下名园盛景的还是今朝。首字平仄比为5:3,意脉通畅,没有出现明显断裂之痕。但在用典与含蓄方面还缺乏高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0

帖子

27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9-24 13: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二讲作业
子衿07墨缘
一、问答题
1、施家语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答:其中包括三个方面;1、反常。2、精警。3、含蓄。
2、举例说说你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
答:含蓄可以补充深化诗意,传达言外之意,激发审美想象,取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例如李白送孟洁然之广陵最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达到了这种艺术效果。
二、创作题
七律洛浦秋风
匆临造化神仙处,此地迷人忘不回。
波月时面千鸟唱,窈娘静看万帆来。
一原芳草何曾剪,夹岸鲜花任自开。
解释风光无限累,手机暖语莫相催。
自己简评:首联交待了地点和事情。中二联对仗还工整。尾联说不愿离开,自认为中二联有省略是诗家语七分句是倒装也是诗家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2258

帖子

22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9

优秀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9-25 21: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香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讲作业
一、问答题
1、诗家语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答:诗家语的基本特征:含蓄婉转、字句凝练、语言跳跃、声律协美。

2、举例说说你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
答::“诗文贵曲”。诗心亦贵曲也,曲如流水。“诗家语”在表达上具有含蓄婉转之特点,如:
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初看写江南山水楼台风光风情之作,细读有弦外幽意。汴州乃北宋京城,时已沦陷,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纵情歌舞,追逐声色,毫无恢复中原之意,诗人寄无限忧思嘲讽于诗中,细品之则耐人寻味,充分体现出诗之婉转含蓄之特点。

二、创作题
请参照以下资料,以洛浦秋风为意,展开想象,创作律诗一首,五律七律不限,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洛浦秋风
文/天香
四季风光秀,千秋盛景篇。
喜红霞织锦,痴碧水盈天。
栾树芬芳溢,洛神美韵传。
炊烟飘画里,黄雀舞池边。
自评:
(1)用韵、格律
此诗用韵为平水韵下平一先韵,格律无误。
(2)起承转合章法分析
起句“四季风光美,千秋盛景篇。”概括了洛浦秋风的景象,先总后分。
颔联“喜红霞织锦,痴碧水盈天。”进一步描写洛浦秋风的景象,洛浦秋风风景的自然风光,承接起句。
颈联“栾树芬芳溢,洛神秀色连。”继续对洛浦秋风的描写,栾树洛浦秋风景区的主要植物,秋天美丽壮观。 洛神是洛浦第一个故事。
合句“炊烟飘画里,黄雀舞池边。”通过景物描写,突出人与鸟的和谐共处。
(3)韵字阴阳平衡
这首诗用的是平水韵下平一先韵的韵字,一阴三阳平。
(4)撞韵、挤韵、连韵情况:
没有出现撞韵、挤韵和连韵的情况。
(5)首字平仄符合要求
首句仄仄平平仄,首字仄平仄平仄仄平平,符合  4/4 要求。
(6) 意脉分析:
这首诗先总结洛浦秋风的美,再写风景特色,虽然没有直接写秋,但是都是秋天的景物,语言流畅,语义含蓄,最后在一片和祥中结束。
总体而言,基本符合要求,但是还有不足,未来努力,追求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4

帖子

2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4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9-27 16: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子衿组第二讲作业
子衿19-雨曦
一、问答题
1、诗家语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答:诗家语概括为三点:一是反常,二是精警,三为含蓄。
2、举例说说你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
答:抨击讽刺社会现象不直接说,而是借助意象载体来委婉地暗示。如南宋诗人吕本中的《木芙蓉》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吕本中,以忤秦桧被罢的抗金志士。结合诗人的经历,小池南畔,暗示南宋半壁江山。木芙蓉分明成为抗金志士的象征。一株木芙蓉独立池畔,峭拔傲岸的姿态,寄托着诗人的报国情怀。诗人因力主抗金,受到投降派的打击,诗句寄托着诗人的心声。第二句鲜明地揭示木芙蓉孤高自许的品性。“雨后霜前”,秋雨冷酷,严霜威逼,木芙蓉没有半点怯意,反而有意显示火红的本色。“着意”二字拟人,彰显木芙蓉不畏强暴的执拗性格。宋人常将木芙蓉与菊花并称。菊,花之隐逸者也;木芙蓉也同样成为高洁的象征。中原沦落,秋寒肃杀,诗人以木芙蓉火炬般的红艳,表达对民族尊严的持守。
      诗作后两句“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评价“木芙蓉”。
      木芙蓉胜过旧桃李们一生开落任东风。合句省略了主语,是承转句的后三对其作出解释。
      尽管木芙蓉也没有真正的勇毅进取,但比那些唯诺无言,因循守旧的桃李还是胜上一筹。它毕竟没有顺随东风,俯仰由人,任凭风势主宰花开花落。诗人承认自己的局限,对于自己只是像木芙蓉一样峭立池岸,寒秋红艳,还是很不满意的。这里与“旧桃李”相比,不是遮掩,也不是自嘲。在诗人心中,雨和霜象征面对的折磨和苦难,东风象征皇权的恩泽和异族的淫威。诗人以“木芙蓉”和“旧桃李”相比,厘清了人生底线,鸣响了生命警钟。
       短短二十八个字,以木芙蓉为“景语”,触及到人格价值,包蕴丰富,富有哲理。

二、创作题
请参照以下资料,以洛浦秋风为意,展开想象,创作律诗一首,五律七律不限,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五律·洛浦秋风
子衿19-雨曦
西风满洛城,两岸起秋声。
雁过长空唳,荻摇雪浪萦。
十里横玉带,一曲付瑶筝。
八景垂青史,斯园有盛名。

自评
《五律・洛浦秋风》是一首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艺术特色鲜明的诗歌。它通过对洛浦秋日景色的细致描绘,以及对诗人活动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洛浦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在艺术表现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情景交融、对仗工整以及历史与现实交织等手法,使诗歌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这首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洛浦秋风的魅力,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欣赏的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408

帖子

88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4-9-28 16: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儿 于 2024-9-28 16:03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強化班第二讲作业
子衿12-水儿

一、        问答题

1、诗家语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答:诗家语的具体特征暂概括为三点:一是反常、二是精警、三是含蓄。

2、举例说说你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
答:诗家话的含蓄我理解是用形象的思维,借助景或者理来传达言外之意,从而取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例如:
遥怜小儿女,闺中只独看
从含蓄地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
二、        创作题

请参照以下资料,以洛浦秋风为意,展开想象,创作律诗一首,五律七律不限,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七律  洛浦秋色
子衿12-水儿
洛河之畔觅秋踪,水寂山清换旧容。
黄菊风中香愈烈,红枫霜后色犹浓。
芦花别梦行千里,鸿雁相思捎几重。
最慕陈王惊世赋,作游更羡洛神逢。

自评:首联破题,总领洛浦秋日景色,颈联详细描写了秋风中的黄菊、霜后红叶,“愈”、“犹”,加重的秋前秋后的对比,颔联入情,借“芦花”“鸿雁”的别离加入诗人感情,为转结做铺垫,走在在这般如画的景色里禁不住想起陈王的《洛神赋》,进一步抒发诗人的感慨:如果在洛河之畔也能遇到洛神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结句包含艳羡,更有憧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4

帖子

4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4 22: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苑清幽 于 2024-10-4 22:03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讲作业
子衿20-竹苑清幽
一、问答题
1、诗家语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答:一是反常,二是精警,三是含蓄。
2、举例说说你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夜直》
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这是春夜怀人之作。诗人没有正面写对人的怀念,而是通过香尽漏残、月移风寒,写出时光的推移,从而表明诗人徘徊之久和怀想之深。表面上
是这庭院夜色搅乱了诗人的清梦,实际上是由于对远方的人强烈的思忆,使诗人感到眼前的春色倍加恼人,感情表达得含蓄、曲折而深沉。
二、创作题
请参照以下资料,以洛浦秋风为意,展开想象,创作律诗一首,五律七律不限,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标注出来,并说明。
3、参考图片加以发挥。
4、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6)意脉不可断裂。
洛浦秋风
​漫步洛城里,听风说远方。
​焗红枝上叶,匀白月前霜。
影去情犹短,云来梦复长。
魏王堤久坐,飒飒满回廊。

自评:用韵、格律无误,首字5/3。意脉没有断裂。起承转合衔接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6

帖子

15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19 12:43: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二讲子衿组作业点评

一、请参照讲义发的资料,按照老师要求以洛浦秋风为意,展开想象,题目自拟,创作律诗一首,五律七律不限,格式不限。后进班级未学过律诗的同学。创作题可以写绝句。

1、七律·洛浦秋风
文/子衿11-云儿
今古几多兴败事,洛河南北岸承明。
魏王七步燃烹豆,千载名骚颂女英。
商皓舍身祈雨霈,大卿回首治渠盈。
红林浸染秋风劲,育迎国花倾帝城。

涪水清韵简评
问好云儿同学:
颔联,七步燃烹豆,应该是陈王曹植的七步诗,而非魏王。
又,千载名骚~魏王七步,词性各异,对仗欠妥。需再酌。
颈联上句,商皓,商山四皓的简称,但商山,在陕西省商洛市也。
颈联下句,大卿治渠之典故,地点应该是河北临漳,皆与诗题相去甚远。
尾联“迎”字出律。
直言希谅,继续努力!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七律·秋日洛浦
文/傲雪寒梅
金风送爽过瀛桥,洛浦园中客似潮。
远眺云山枫叶美,争观步道菊花娇。
陈王望水奇文赋,宰相沿堤秀笔描。
忘返留连无倦意,陶然丽景乐逍遥。
注:陈王指曹植,宰相指上官婉儿

涪水清韵简评
问好傲雪寒梅同学:
诗词格律符合相关要求。
一,首联扣题,挺好!
二,颔联对仗:菊花娇~枫叶美,工稳!学习了!
远眺,何不用近观相对,似乎更好一些?
远眺云山枫叶美,
近观竹径菊花娇。这样可以不?
颈联上句借典,代指曹植《洛神赋》皆切题意,不错不错!只是下句,上官有“巾帼宰相”之称,但是未见有到过洛浦之记载,似有离题之嫌。
直言希谅,继续努力!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3、七律•洛浦秋风
文/浪淘沙
层林阔水卧波桥,洛浦秋风别样娇。
南岸花园连绿地,北堤太学与龙雕。
蹁跹神女生尘步,旖旎霞光入晚潮。
再现隋唐多丽景,清和气象在今朝。

涪水清韵简评
问好浪淘沙同学:
诗词格律符合相关要求。
首联扣题,不错!
中间两联对仗较工,以景入诗,尾联以情收结,整体不错,继续努力!

4、七律·洛浦之秋
文/子衿03-紫色的云
洛水清波醉眼眸,蒹葭摇曳韵悠悠。
长堤栏侧丹枫艳,古榭廊边野菊稠。
架上虹桥南贯北,铺开客路市连洲。
陈王若是歇鞍马,敢叫新篇万代留。

顺眼阳光浅评:
韵脚阴阳比例为2:3,比例合适。
首字平仄比例为4:4,比例完美!
题目是洛浦之秋,起句破题准确,物像选择符合秋的特点。中二联对仗工整,词语结构错落有致。动词形容词:摇曳,铺,贯,用得不错。市连洲,别扭绕口,不要为了对仗而对仗。转合衔接合理。结尾含蓄蕴藉,符合诗词要求。只不过结尾显得庸俗毫无新意。

5、七律·题洛浦秋风
文/子衿05-白雪
神都城内满秋风,洛浦名园景不穷。
饱看魏堤明月起,更惊西苑大门雄。
隋唐胜地千年里,今古幽情一瞬中。
尽赏莫提兴废事,由来言论几人同?

顺眼阳光浅评:
韵脚阴阳比例为2:3,比例合适。
首字平仄比例为4:4,比例完美!
题目是洛浦秋风,起句破题准确,导向准确紧凑,符合要求。中二联对仗工整,对仗痕迹严重,存在很深的雕琢感。千年里,一瞬中,斟酌一下。
转合衔接合理,结尾含蓄蕴藉,符合诗词要求。整体看语言需要继续打磨修改,尽可能让诗意更浓。建议继续加强炼字炼句炼意。加油!

6、洛浦秋
子衿25-风中
风景四时好,最尤秋霁时。
霞披神女浦,碧洇远山眉。
波阔青帆小,日悬云鸟嬉。
何须刀笔动,清气自成诗。

顺眼阳光浅评:
韵脚阴阳比例为2:2,比例完美!
首字平仄比例为5?3,比例合适。
题目是洛浦秋,起句破题准确。中二联对仗工整,词语结构驱同,缺乏变化。空间布局需要优化。写景需要注意远近,虚实,动静的合理搭配。转句刀笔动用得突兀。结尾也无新意。不要写啥都跟笔啊,诗啊扯上关系。你写的是洛浦,而不是赞美你的诗词厉害。整个老干味的结尾,并不好看。诗词的章法要求转合回扣主题,而不是偏题千里。继续修改一下会更好看,加油!

7、洛浦秋风
子衿16-青衣
洛水悠悠映碧天,神怡凫影意绵绵。
参差粉黛添柔媚,幻彩云霞映画船。
炀帝龙舟成旧忆,魏王堤岸诉当年。
今来忘返情何限,尽赋秋风对古贤。
六月清荷浅评:格律无误,布局合理!首联切题,下分句神怡与意绵绵意同。建议改一下,颔联后三词性不符,颈联用典不错!中二联结构相同,没有错开,都是2212结构。尾联回扣主题,总揽全篇,情何限有点费解,建议改情无限!下分句不错!整体还行,细节处再打磨一下!另外注意重字,映字重复。其他都挺好,继续努力!

8、洛浦秋风
子衿07-墨缘
匆临造化神仙处,此地迷人忘不回。
波月时闻千鸟唱,窈娘静看万帆来。
一原芳草何曾剪,夹岸鲜花任自开。
解释风光无限累,手机暖语莫相催。
六月清荷浅评!格律无误!这应该是一篇游记,首句首字与整首色调不符,既然匆临,就不会有下面那么多感触,改 徐行或登临比较好点!中二联结构合理,对仗工整!我请教一下,波月应该是地名吧!如果是晚上的月亮,这个说不通,晚上没有鸟儿唱歌。只有地名还解释的通。这首律最大的败笔在那个累字,破坏了整首诗的意境,可能作者想表达我欣赏风光正忙呢!手机上的好友别打扰!但一个累字大打折扣,试一下换醉怎么样?
整体还是可圈可点的!尾联虽然中规中矩,但是还是有点新意!继续努力!

9、七律•秋过洛浦公园
文/梦寒秋
秋过瀛桥河水清,潺潺流响带蛙声。
一行雁字云边送,两岸枫霞眸底迎。
粉黛草迷蝴蝶梦,蒹葭浦结鹭鸥盟。
持竿闲倚斜阳外,不钓花鲢不钓名。
六月清荷浅评!格律无误!整体主题分明,结构合理,章法娴熟!合听觉 视觉为一体,文笔细腻优美,给我们奉上了一首佳作!真心点赞学习!首联由视觉到听觉,过渡自然。颔联由点到面,动感十足!颈联入情,蝴蝶梦鸥鹭盟比喻得当!最好的还是尾联,回扣主题,总揽全篇,给人一种闲适与世无争的感觉,随遇而安,置身名利之外,自有自己的桃源胜地!下分句升华主题,留有余白,非常不错!期待下次更精彩!

10、七律·洛浦秋风
文/子衿21-月冷千山
东都秋景最宜人,柳岸堤花着色新。
暮雨铜驮追往事, 清风晚浦述前尘。
上官得意长洲月,子建伤心洛水神。
独倚虹桥聊望远,沉沉夜雾锁天津。
孤鹜(叶传凯)简评:格律无误,对仗工稳。颔联追往事、述前尘入情偏早,上官和子建的典故也比较牵强,虽由柳岸堤花开始游览秋风吹拂下的洛浦美景,而起承的色调和结句的处理有点区别,情感上跳跃比较大。尾句中聊字与夜字没有炼好。

11、七律·洛浦秋风
文/子衿26依依绰约
洛浦秋风送晚凉,清波荡漾忆当王。
秋山枫叶红铺锦,堤岸芦花白若霜。
子建豪情挥墨处,上官温婉弄弦长。
韶华远去才思在,千载余晖映夕阳。
孤鹜(叶传凯)简评:格律无误,对仗工稳,秋字重了。起联忆当王需斟酌,承联虽通过细腻描绘枫叶之红与芦花之白,色彩鲜明,展现出秋景的绚烂与素雅。但都从视觉上入手,没有宕开,用典增添了所叙述对象的文化气息和浪漫情怀,挥墨处、弄弦长着意可以更深,千载余晖映夕阳,有点口号式了,全诗都从浅层次掠过,深度略有不足,还需炼句。

12、洛浦秋风
文/子衿10-苍梧子诚
红枫燃洛浦,黄叶染林丘。
野苇凝霜白,枯茅叹暮秋。
风萧云影乱,日落雁声悠。
未觉清寒至,披衣下翠楼。
孤鹜(叶传凯)简评:格律无误。 首句以生动的比喻开篇,将红枫比作燃烧的火焰,也定下了整个画面热烈的基调。红枫、黄叶、野苇、枯茅,意象罗列近了点,颈联还跟着前面在铺排,尾句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6:49 , Processed in 0.06881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