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快乐蝴蝶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柔荑组第二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7

帖子

379

积分

渔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9
发表于 2024-9-28 13: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评阅班讲义第二讲
柔荑06-戏墨花开
1、诗家语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凝练性  跳跃性  形象性  音乐性  多义性
2、举例说说你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
一方面,含蓄表现在情感表达的委婉。比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面上是在写春蚕和蜡烛,实际上含蓄地表达了深厚的相思之情和执着的奉献精神。诗人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情感,而是借助具体的形象,让读者去体会、去感悟,使得情感更加深沉、动人。
另一方面,含蓄也体现在意境的营造上。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通过对空山、明月、清泉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空灵、宁静的意境。诗人没有直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是通过这些景物的组合,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此外,含蓄还可以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来实现。比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沉舟、病树象征自己的困境,以千帆过、万木春暗示新生事物的蓬勃发展,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不气馁、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积极心态。
一、创作题
洛浦秋风
洛水动秋光,金风浅送香。
荻花摇素影,雁字写奇章。
古渡波间月,疏林叶上霜。
诗心何处寄,韵起颂无缰。
诗家语分析:
     “洛水动秋光”动字,将洛水与秋光紧密相连,赋予静态的画面以动感,是诗家语的凝练性与形象性体现。“金风浅送香”“金风”即秋风,以雅称代替直白的表述,具含蓄美。“荻花摇素影,雁字写奇章。”荻花摇,雁字写,充满画面感,是诗家语的形象表述。“古渡波间月,疏林叶上霜。”是空的转换提现了诗家语的跳跃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6

帖子

18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1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9 10: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雨燕双飞 于 2024-10-9 14:43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加强班第二讲作业
柔荑08-微雨燕双飞
一、 问答题
1、诗家语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答:诗家语概括三点:一是反常,二是精警,三是含蓄。
2、举例说说你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
答:(说话或写文章)不把意思全部表露出来;耐人寻味。
例如:

玉蝴蝶
宋.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写的比较含蓄,企盼故友归来,或企盼鸿雁捎来佳音,然而一切皆为空。

二、创作题

请参照以下资料,以洛浦秋风为意,展开想象,创作律诗一首,五律七律不限,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要求
1、 必须采用诗家语。
2、 把所用诗家语标注出来,并说明。
3、 参考图片加以发挥。
4、 自评要求:
1) 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 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 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 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 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6) 意脉不可断裂。

附资料:
洛浦秋风
景点介绍
洛浦秋风是洛阳八景之一。洛河东西横贯洛阳全城,沿河两岸筑砌堤防,遍栽花草树木。清风徐来,碧树婆娑,景色宜人。每逢夏秋,夕阳西下,彩霞满天,洛水河畔,游人如织,流连忘返。隋唐时期,洛河水量浩大,桃李夹岸,杨柳成荫,芳草鲜美,长桥卧波,帆樯林立,四季风景如画,尤其“金风消夏,半月横秋”时节,更是充满诗情画意,故有“洛阳自古多才子,无人不咏洛阳秋”之说。魏王堤、波月堤、窈娘堤、斗亭等是洛河两岸比较著名的景点。

洛浦秋风自隋唐直至北宋五百余年,经过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治理,既有舟楫之便,又有风景之胜。那时的洛河,桃李夹岸,杨柳成荫,长桥卧波,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特别是“金风消夏”“半月横秋”的时节,更是充满诗情画意。千余年来,洛宾景色便使许多诗人流连忘返。
中央领导人、外宾参观洛浦公园后感叹:“洛浦公园规模宏大,水域开阔,是融园林绿化、园林建筑、园林景观、园林文化于一炉的新型开放公园,再现‘天下名园重洛阳’的盛景。”
洛浦秋兴
柔夷08-微雨燕双飞


shuang气漫伊水‌,祥辉染素秋。
风吹鸥起落,霞涌影沉浮。
子晋凤笙远,宓妃微步悠。
亭台虚静处,兴慕浑忘愁。
自评:
1、释义:
伊洛河畔秋高气shuang,吉祥的光辉侵染了金秋的两岸。
沙鸥在西风的吹拂下起起落落,七彩的晚霞像铺在水中的彩锦一样随波摇荡。
刘子晋幽远的凤笙响起,洛神也踏着凌波微步在洛水上悠然起舞。
诗人清虚恬静的坐在河边的亭台边,心头涌起无限的遐思和仰慕之情,尘世间的烦忧仿佛忘到了九霄云外。
2、简评:
小诗首联以所感秋气之清旷、秋光之祥瑞起笔;颔联以所见洛河之上的秋色进一步铺陈描写秋天的迷人;颈联以浪漫的色彩描写了子乔、洛神仿佛从如画的秋色中走出,凤笙悠扬,凌波漫舞,一副如诗如画的场景跃然纸上,诗人也随之如痴如醉,浑然忘机。
另,小诗平仄除“宓”为入声字出律之外,其他均合律,韵脚阴阳比例2  :2,首字平仄比例4 :4,比例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

帖子

5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9
发表于 2024-10-13 14: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二讲作业
柔荑20-清风几又

一、  问答题
1、诗家语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答:诗家语特征概括为三点:一是反常,二是精警,三为含蓄。


2、举例说说你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
答:所谓含蓄美,就如清人刘大櫆所说:“或句上有句,或句下有句,或句中有句,或句外有句,说出者少,不说出者多。”(《论文偶记》)所谓含蓄美,就如清人刘大櫆所说:“或句上有句,或句下有句,或句中有句,或句外有句,说出者少,不说出者多。”(《论文偶记》)
含蓄蕴藉的诗味可以补充深化诗意,传达言外之意,激发审美想象,取得“不着一字,尽得fengIui”(唐•司空图)的艺术境界。

二,创作题

七绝•洛浦秋风
文/柔荑20-清风几又
悠悠洛水映残日,秋染河堤铺锦霞。
最是迷人波月岸,风携粉黛舞芳华。


自评:
1从用韵和格律上来看,这首诗严格遵循了七绝首句不入韵的韵律要求。二、四句的韵脚“霞”、“华”均属于平水韵,且平仄格律严谨,未出现失粘、失对的现象。

2.诗作的起承转合章法得当。首句以“悠悠洛水映残日”描绘出秋日傍晚的宁静美景,作为起句引人入胜。次句“秋染河堤铺锦霞”承接首句,进一步渲染秋日的绚烂色彩。第三句“最是迷人波月岸”开始转折,将焦点引向更具特色的“波月岸”。最后一句“风携粉黛舞芳华”作为合句,将整首诗的意境推向gao chao,展现出秋日的无限魅力。

3.在韵字的阴阳平衡上,这首诗二、四句的韵脚均为阴平声,使得整首诗读起来韵律和谐,朗朗上口。

4.这首诗避免了撞韵、挤韵、连韵等常见的韵律问题。每个韵脚都清晰明了,没有相互冲突或混淆的现象。

5.从意脉上来看,这首诗也保持了连贯xing。整首诗以洛浦秋风为主题,从洛水、河堤、波月堤岸到风携粉黛,都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意脉清晰,没有断裂。

这是一首富有意境和韵味的七绝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6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4
发表于 2025-2-6 21: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讲作业
柔荑03-班玛卓玛
一、  问答题
1、诗家语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答:诗家语有三个特征。
①反常,②精警,③含蓄。
2、举例说说你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
答:
1、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更尽一杯酒”之中,“更”字表现出诗人劝酒的殷勤。看似平常,却蕴含着诗人奇崛激荡的情思。这是炼字造成的含蓄美。
2、《古行宫》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从诗中“寥落”、“古”、“寂寞”、“白头”等词,完全可以揣测出来,她们说的是当年玄宗之时唐朝的緊盛,如今之时唐朝的衰落。“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这是省略造成含蓄。
二、  创作题
请参照以下资料,以洛浦秋风为意,展开想象,创作律诗一首,五律七律不限,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标注出来,并说明。
3、参考图片加以发挥。
4、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6)意脉不可断裂。
三、附学习资料和图片
附资料:
洛浦秋风
景点介绍
洛浦秋风是洛阳八景之一。洛河东西横贯洛阳全城,沿河两岸筑砌堤防,遍栽花草树木。清风徐来,碧树婆娑,景色宜人。每逢夏秋,夕阳西下,彩霞满天,洛水河畔,游人如织,流连忘返。隋唐时期,洛河水量浩大,桃李夹岸,杨柳成荫,芳草鲜美,长桥卧波,帆樯林立,四季风景如画,尤其“金风消夏,半月横秋”时节,更是充满诗情画意,故有“洛阳自古多才子,无人不咏洛阳秋”之说。魏王堤、波月堤、窈娘堤、斗亭等是洛河两岸比较著名的景点。
洛浦秋风自隋唐直至北宋五百余年,经过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治理,既有舟楫之便,又有风景之胜。那时的洛河,桃李夹岸,杨柳成荫,长桥卧波,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特别是“金风消夏”“半月横秋”的时节,更是充满诗情画意。千余年来,洛宾景色便使许多诗人流连忘返。
中央领导人、外宾参观洛浦公园后感叹:“洛浦公园规模宏大,水域开阔,是融园林绿化、园林建筑、园林景观、园林文化于一炉的新型开放公园,再现‘天下名园重洛阳’的盛景。”

五律•洛浦秋风
柔荑03-班玛卓玛
空中稳暖阳,两岸稻田香。
桃李应萧瑟,烟波自渺茫。
山蜂身影迹,野雀语声腔。
已见枝头挂,果熟总一尝。
自评:格律平仄无误,首字平仄比为4/4。韵字搭配正确,韵字阴阳好为2/3。起句描写秋天的环境,万物向阳。承句进一步扩展,物质在艰苦的条件下,坚强的生命力。转句写自然的和谐。合句与开头照应,人民的付出得到了回馈。总首诗脉络无有断裂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6:49 , Processed in 0.1054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