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快乐蝴蝶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子衿组第四讲作业

[复制链接]

15

主题

2434

帖子

24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14 15: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四讲作业
子衿08-浪淘沙


1、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答:①托物言志也叫寓情于物②触景生情或即境抒怀③移花接木和大写意画的结合也叫虚实相融。


2、创作题
在这个金秋送爽、红叶满山的季节,以红叶诗行为主题,秋季,是收获的喜悦,是活力的绽放,是踏秋的精彩。我们可以邀丹桂、金菊、鸿雁、秋水长天、落叶、蒹葭等秋日意象入诗,以红叶为笺,以真情为墨,合理展开想象,创作格律诗一首,五律、七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七绝•枫林
文/浪淘沙
枫林似火叶经霜,满径红云映夕阳。
共话漫游心欲醉,金风更比暖风香。


自评:诗家语:枫林,红云,,欲醉,更比。符合诗家语中的反常精警和含蓄,也很唯美。
用韵、格律无误。
起承转合符合章法。
韵字阴阳2/1平衡。
没有撞韵、挤韵、连韵。
首字平仄要符合2/2要求。       
意脉没有断裂。        文从字顺,流转如珠,唯美铺开画卷,先景后情,结句意蕴深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3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1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15 07: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四讲作业
子衿05-白雪

一、问答题:
答: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答: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1、托物言志或叫寓情于物;2、触景生情或即境抒怀;3、移花接木和大写意画的溶合姑且称之为“虚实相融”。

二、创作题

在这个红叶满山的金秋季节,以红叶诗行为主题,秋季,是收获的喜悦,是活力的绽放,是踏秋的精彩。我们可以邀丹桂、金菊、鸿雁、秋水长天、落叶、蒹葭等秋日意象入诗,以红叶为笺,以真情为墨,合理展开想象,创作格律诗一首,五律、七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七律·秋意
子衿05-白雪
又见西风触物残,蜗居庭院意阑珊。
侵窗梧影经秋老,绕壁蛩声入夜寒。
晓破浮烟送萧瑟,菊黄泣露守栏干。
人逢暮景思三径,陶令心胸学可难?
自评:本诗运用十四寒韵,韵字准确无误,格律正确。首字平仄比例4/4。采用总分分总布局方法,首联总领,中二联分承首联,有时空上的延展、变化,时间从第一天白天、夜晚到第二天早晨,空间上由室内到室外,意脉顺畅连贯。尾联承颈联,用典,由菊想到陶渊明,由秋联系到人生,抒情。全诗无挤韵、撞韵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0

帖子

27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15 15: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四讲作业
子衿07墨缘
一、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答,一种叫"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这一类我们姑称之为"移花接木"
另一种是触景生情或即境抒情
第三种是,移花接木,和大写意画的融合,姑称之"虚实相融"
二、创作题:
七律  红叶
子衿07墨缘
飒飒西风凋万物,不期成就最芳华。
千山秀叶红如火,万朵祥云灿若霞。
对景难成长赋颂,吟风何用路人夸
深秋莫道乾坤老,犹胜霜颜二月花。
自评:首联就题直起,不想因西风成就了最美景色,颌联具体描绘了
风景的美,颈联用侧面描写的方法衬托出了红叶的美。尾联比结含蓄的
说出了,其实有很多方面是年轻时所不俱备的,是更好的。
韵字:华、霞、夸、花、阴阳比2:2
首字飒、对、不、万、千、深、吟、犹。平仄比4:4
八分句是诗家语变形处理,语序应是霜颜犹胜二月花。在
这里用了主语后置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4
发表于 2024-10-16 16: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四讲作业
子衿01-岱玉

一、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答:1.“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指借具体事物传达作者情感或寓意,如借花喻人。
2.“触景生情”或“即境抒怀”是面对景物时内心产生共鸣,表达情感。
3.“虚实相融”是将象征与真实情感结合,创造虚实相间、互相映衬的艺术效果。
二、创作题
在这个金秋送、红叶满山的季节,以红叶诗行为主题,秋季,是收获的喜悦,是活力的绽放,是踏秋的精彩。我们可以邀丹桂、金菊、鸿雁、秋水长天、落叶、蒹葭等秋意象入诗,以红叶为笺,以真情为墨,合理展开想象,创作格律诗一首,五律、七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七律·逢秋
子衿01-岱玉
霜天寒  色重,落叶逐风冲。
雁影千山外,枫情万  里逢。
清茶香韵淡,浊酒醉魂浓。
把盏观红日,诗怀意未慵。
自评:用韵、格律无误;
韵字4:4阴阳平衡;
首字平仄4:4;
章法布局“总分分总”;
对于这首小诗,我尝试以霜天、落叶、雁影、枫情等元素,勾勒出一幅深秋景象,同时融入个人情感与哲思。
首联“霜天寒色重,落叶逐风冲”,我以“霜天”开篇,奠定清冷基调,“落叶逐风”则增添动态美感,描绘出秋风中落叶纷飞的画面,富有诗意。
颔联“雁影千山外,枫情万里逢”,我借雁影远去,象征离愁别绪,而“枫情万里逢”则以枫叶之红,寓意深情厚谊,跨越千山万水相遇,情感深沉。
颈联“清茶香韵淡,浊酒醉魂浓”,我以清茶与浊酒对比,前者清新淡雅,后者浓烈醉人,暗喻人生百态,各有滋味。
尾联“把盏观红日,诗怀意未慵”,我描绘自己手持酒杯,观赏落日余晖,心中诗意盎然,未感疲倦,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创作的热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7

帖子

3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4-10-16 18: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四讲作业
子衿21-月冷千山
一、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答: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1、托物言志或叫寓情于物
2、触景生情或即境抒怀
3、移花接木和大写意画的溶合姑且称之为“虚实相融”。

二、创作题
七律.赏塔川红叶
文/子衿21-月冷千山
皖南秋意胜,四野色缤纷。
黛瓦升高树,横柯出赤云。
彤彤枫木艳,攘攘路人欣。
川上看丹叶,宏村最不群。
自评:首联总写塔川秋天美景,着笔处隐写红叶缤纷的色彩。颔联真正落笔写塔川村粉墙黛瓦掩映烘托出的红叶美景。这两句都是诗家语,用了谓语前置。颈联写游人徜徉余红叶的美景之中,流连忘返。尾联点出宏村塔川的红叶是最好的,卓尔不群。整首诗,格律无误,结构流转自然,了无滞碍,诗意盎然,是一首比较成功的习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83

帖子

10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4-10-17 14: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红叶诗行
子衿26-依依绰约
飒飒金风绘绛绡,丹枫似焰映溪桥。
霞披峻岭诗心醉,彩染寒林墨韵飘。
片片相思题旧梦,行行眷恋赋新谣。
拾来红叶书情愫,遥寄天涯意未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6

帖子

15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19 12:5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四讲子衿组作业点评

1、七律•红叶
子衿09-翰林瑞居
霜染层林(透碧空),遍山丹枫韵无穷。
(曾经也舞婆娑绿),(现在还燃绚烂红)。
石径停车怀杜牧,城西望岭念康公。
逢秋(莫道悲凄寂),胜景方游已醉翁。

无笔生花评:
问好翰林瑞居同学:题目是红叶,你写到哪里去了?问题还蛮多,1描写红叶的景色少。2.空间布局不合理。3.(曾经、现在)这样的词不属于诗家语。4.没有主题。5.文字驾驭能力不够强。
——秋山走水
焚火遥遥灼碧空,追奔霜道恐途穷。
心忧深恨火灵舞,眼望频传信雁丰。
奋勇行将怀壮烈,豁然惊叹赞枫红。
停车也爱枫林晚,可惜匆忙失酒盅。

2、五律·悲枫
子衿11-云儿
寒露闻(佳讯),(黄金染)故陂。
百年枫叶(醉),几度菊花(痴)。
檐鸟传鱼素,归鸿(慰)客思。
子规频入梦,难述倚门期。

无笔生花评:
云儿同学好:请先看一看括号里的字。和“悲”字有没有关系。请再看看,你八句话里有几句是提到了“枫树”的。

累经霜雨击,至此褪荣华。
纷乱传秋讯,颓然如暮鸦。
拾片千般褶,吟怀四野疤。
何哉风寄语,念念是归家。

3、七律·红叶
子衿03-紫色的云
举目云霞覆满川,丹枫如火(自)悠然。
缤纷彩蝶(当空舞),错落鱼书(随雁传)。
最是秋风多热烈,才能野陌少孤单。
拈来一片心思寄,不叫清愁两地牵。

无笔生花评:
紫色的云同学辛苦了:
首联“自”字可以再斟酌一下下。
颔联括号内好像不太对仗。鱼书、雁信都是指的书信。只是传递的工具不同。你这里把本该鱼做的工作给了雁。我个人认为是有问题的。你究竟想用哪个典?
颈联不错,且对仗工整。赞一个!
尾联巧妙得用到了红叶题诗这个典!赞一个!
总之这篇文章写得还蛮好得。大方,洒脱。心有相思却不堕入相思之苦。再赞一个!

4.七律·红枫
子衿15~傲雪寒梅
萧萧落木又逢秋,远眺山光醉丽眸。
露(打)枝头初献媚,霜侵陌上正含羞。
如霞烂漫层林染,似锦缤纷(曲径稠)。
最是西风善人意,多情寄语赋诗留。

无笔生花评:
傲雪寒梅,你好:
首联萧萧落木,叶子都落得很紧。萧瑟貌。与后面其它景色不相融合。“丽眸”没有这个词。而且你这首诗应该是些“枫”的。你修饰你的眼睛干什么?
颔联:献媚和含羞。是谁献媚和含羞?不会是“露”和“霜”把?那怎么表述才能让人觉得是枫树呢?请从新考虑一下这两句。另外,听说过雨打,霜打。你这个露打,我是头一回看见。
颈联:如霞、似锦。你以为你拆开来就可以入诗?老不老干?辞藻堆砌了没有?要全方位得去考虑读者的体验。要沉下心来去感受那份意境。(曲径稠)明显得凑韵!你当我瞎欺负我,是不是?
尾联,西风善解人意。西风多情得赋诗。它把事情都做了。你做什么?你不能和西风互动一下吗?其实是完全可以的。
你这个作品辞藻堆砌较多。且缺少你与自然的沟通。优点是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这里还是要表扬一下的。

5.七律•红叶诗行
子衿06-梦寒秋
山中默默(度)光阴,任受风霜日夜侵。
(换得红装劳想象),招来骚客(费沉吟)。
(火烧赤壁)流传久,叶泛宫沟感慨深。
千载诗情无以谢,一杯菊酒且同斟。

无笔生花评:
问梦寒秋同学好。
首联无错。
颔联,我个人感觉上联是个病句。“劳”、“废”二字请再斟酌。
颈联“火烧赤壁”用在这里个人觉得不好,用错了地方。难不成曹孟德的船上都种着枫树,而且战役是在秋天枫红的季节发生得?
另外注意空间布局。前面是山中的树。这里一下子到了宫墙之下。不需要把它放到山中去。就种在宫阙里是完全可以的。一棵树或者几丛树。又竖在那里又不会和你打招呼表示存在感。所以完全也可以默默的渡它的光阴
尾联:最后一联全来凑,何苦呢?
后面三联完全辜负了首联。没有按照首联所铺垫的意境去写。除去首联和颔联略有衔接外,其它得就完全没有。且一联一个意思,互不打搅,没有牵绊。这不叫写诗,这叫造句。

6、五律·塔川红叶
子衿21-月冷千山
皖南秋意胜,四野色缤纷。
黛瓦升高树,横柯出赤云。
彤彤枫木艳,攘攘路人欣。
川上看丹叶,宏村最不群。
快乐评:
格律正确。起句围绕主题,泛写了风景的优美。承句一瓦一柯依一点破面的形式,展现了优美。起承转合的布局合理。需要注意的是合句的川上需要再斟酌一下,前有皖南,四野了。群有凑韵嫌疑。

7.七律·红叶诗行
子衿16-青衣
金黄油彩满秋倾,任此画风描楚城。
赤谷不输春本色,白云岂是浪浮名。
身融山野心犹静,芦结清霜水愈明。
拾起思乡愁一叶,留存肺腑也轻盈。
快乐评:
起句一个金黄就和主题的红叶不符合了!承转节奏没有变化,都是2212。整体都是从主观角度去描写入情早,给人一种泛写之感,但这并不影响描述的清晰。由其愁字用的妙,让色调悲喜融合自然流畅。继续保持!

8  七律·红叶
子衿07-墨缘
飒飒西风凋万物,不期成就最芳华。
千山秀叶红如火,万朵祥云灿若霞。
对景难成长赋颂,吟风何用路人夸。
深秋莫道乾坤老,犹胜霜颜二月花。
快乐评:
格律正确。风重字。最妙的是化用句合句。一句把前文描述写活了。让布局中的虚写更上一层楼。继续保持!

9.七律·红叶诗行
子衿26-依依绰约
飒飒金风绘绛绡,丹枫似焰映溪桥。
霞披峻岭诗心醉,彩染寒林墨韵飘。
片片相思题旧梦,行行眷恋赋新谣。
拾来红叶书情愫,遥寄天涯意未消。
快乐评:
格律正确。从诗心,墨韵,相思,书情,一直在围绕主题诗行。整体有些虚写过多,但不影响布局的合理。继续加油!

10.五律·枫叶
文/子衿组组长-边缘人类
万木萧萧落,深秋我独红。
于坡燃烈火,向野艳晴空。
有韵何凭雨,多情不借风。
作笺常寄字,片片系由衷。

寻觅简评:
中二对仗工整。
合句弱些

11.七绝·秋韵
子衿副组长-威尼斯
树列如兵绿化池,鸡冠月季斗风姿。
怡然最是小苹果,一圃彤彤挂满枝。

寻觅简评:
树在秋天的绿与春夏比逊色不少。
这首小诗虽取秋之物象。但少了诗家语,起承转合上有断感。

12.七绝·红叶
子衿12-水儿
翻作深秋别样花,潇潇风雨任凭斜。
人间百味已尝尽,且逐云天披彩霞。

寻觅简评:
起承尚可。合句再斟酌斟酌:特别是【披】的运用及意境!

13.七绝·红叶
子衿12-水儿
迟暮犹逢二度春,婆娑更胜杏花新。
西风最解红尘事,写尽相思不问人。

寻觅简评:
转合有味道。
承句在理顺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83

帖子

10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4-10-23 21: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四讲作业
子衿20-竹苑清幽

一、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答:第一种叫“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移花接木。
第二种是触景生情或即境抒怀。但它不是对原物或原景的全息摄影,而对景物筛选、提炼、夸张之后,创作出的大写意画。
第三种是移花接木和大写意画的融合,姑称之“”虚实相融”。

二、创作题
在这个金秋送爽、红叶满山的季节,以红叶诗行为主题,秋季,是收获的喜悦,是活力的绽放,是踏秋的精彩。我们可以邀丹桂、金菊、鸿雁、秋水长天、落叶、蒹葭等秋日意象入诗,以红叶为笺,以真情为墨,合理展开想象,创作格律诗一首,五律、七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枫之歌
竹苑清幽
红巾摇曳影重重,映入江天意更浓。
即使霜来秋梦老,丹心不改向云峰。
自评:首句运用比兴手法开篇,承句做了延展和补充,转句驾好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句赞美了枫的向上精神,即便有挫折,依然志向不改,一路向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4

帖子

2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4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26 23: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馨馨 于 2024-10-27 01:11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四讲作业
子衿19-雨曦
一、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答:
一种叫“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
另一种是触景生情或即境抒怀。
但它不是对原物或原景的全息摄影,而对景物筛选、提炼、夸张之后,创作出的大写意画。在这张大写意画的画面上,涂上作者浓重的感情色彩。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作者手里,所绘出的大写意画,其所取舍,其所着色调往往不尽相同,甚至大相迥异。
第三种是移花接木和大写意画的溶合,姑称之“虚实相融”。
二、创作题

五律·红叶诗行
子衿19-雨曦
吹帘经雨冷,采叶笔题红。
事起秋墙外,情深翰墨中。
思君愁落木,寄语盼征鸿。
挽手终圆梦,携君拾片枫。


自评:
用韵平水韵二冬平声、格律无误。
首联秋雨过后的清冷景象,“采叶笔题红” 引出了红叶这一重要意象,诗人在这样清冷的氛围中采撷红叶,并且用笔墨在上面题写诗句。颔联通过在红叶上题诗的方式,把难以言表的情愫用文字呈现出来,凸显了诗歌作为情感承载工具的重要意义。颈联思念之情的深化。尾联情感的美好愿景与归结。
韵字阴阳2:2。无撞韵、挤韵、连韵现象。首字平仄要符合4/4,完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04 , Processed in 0.05973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