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快乐蝴蝶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四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63

帖子

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3
发表于 2024-10-13 10: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四讲作业
一、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有这三种情况: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和省略成分。

1、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诗人通过描绘具体的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例如,苏轼以“扫不开”的花影比喻政敌,抒发自己的愤懑;柳宗元以“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自况,抒发政治上失意后的孤傲和寂愤。
2、借物喻人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诗人用物体的特性或形象来描绘人物的特点或行为。例如,辛弃疾用花的飘零和水流来表达思念之情。

3、省略成分是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语言处理方式。诗人通过省略一些成分来达到简约、明快、传神的效果。例如,杜甫的《登高》中省略了谓语和补语,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景象。
二、创作题
五绝•秋
文/山茶花哈
山枫红似火,金桂送清香。
莫道夕阳晚,馀生紫气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5

帖子

4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55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13 21: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波散人 于 2024-10-13 23:59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四讲作业
白驹11一烟波散人一、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有这三种情况: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和省略成分。


1、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诗人通过描绘具体的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例如,苏轼以“扫不开”的花影比喻政敌,抒发自己的愤懑;柳宗元以“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自况,抒发政治上失意后的孤傲和寂愤。
2、借物喻人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诗人用物体的特性或形象来描绘人物的特点或行为。例如,辛弃疾用花的飘零和水流来表达思念之情。


3、省略成分是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语言处理方式。诗人通过省略一些成分来达到简约、明快、传神的效果。例如,杜甫的《登高》中省略了谓语和补语,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景象。
二、创作题


七律·秋怀
一年一度秋风劲,漫惹诗怀和意调。
枫叶勾情燃楚野,荻花织梦叠云桥。
心期红蓼相思遣,目极沧溟远忆撩。怅对孤窗难自禁,凭由冷露湿单绡。
自评用平水二萧部。气脉流畅,章法上首联兴起诗怀,承联运用
物我互动,枫叶勾起桐思情,获花是织梦叠成天上的云桥。
让身分两地的人得梦相会。转联近用红蓼来排遣心中之相思。远
怨大海撩起了对往日的人的与事。尾联点题,面对孤窗伤怀而
情不能自禁.而无可奈何,任凭由雨水淋身来解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6

帖子

3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13 22: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白驹组09——云飞第四讲作业
一、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答:一种叫“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另一种是触景生情或即境抒怀;第三种是移花接木和大写意画的溶合,姑称之“”虚实相融”。

二、创作题
戏题唇形红叶
低眉含笑似真真,惹得风来认朱唇。
好似枝头那一叶,曾为月下并肩人。
自评:该诗用韵、格律无误。首句以比兴手法起,承句事承。
转句承上句认字,意脉没断裂,结句流水结并回扣首句。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韵字1;2阴阳平衡。没有撞韵、挤韵、连韵等诗病。
首字平仄要符合2/2要求。意脉顺畅,没有断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4

帖子

3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34
发表于 2024-10-14 14: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四讲作业
白驹15-洗尘

一,问答题: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答:1.“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也可以形象地称之为移花接木;
2.触景生情或即境抒怀。但它不是对原物或原景的全息摄影,而是对景物筛选、提炼、夸张之后,创作出的大写意画;
3.移花接木和大写意画的溶合,姑称之“虚实相融”。

二,创作题:
五绝•秋日枫情
白驹15-洗尘
少小爱霜枫,林花羞比红。
何须惜摇落,雪后发东风。

三、自评
这首五绝押东韵,格律无误,三分句为特拗句,锦鲤翻波,韵字阴阳平衡,无撞韵、挤韵、连韵现象。
首句赋起点题,言爱红枫之情由来已久,点题目之枫情。
次句承以缘由,首联形成因果关系流水句。“林花”出自李煜词“林花谢了春红”,指春花,杜牧诗曰“霜叶红于二月花”,爱屋及乌,因而从小就喜爱红枫。
尾联也是因果关系流水句,转句宕开,写不必有摇落之悲,意接首联之霜枫,扣题之秋日。摇落用典,出自《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尾句结于不须悲的缘由,物理人情皆然。红枫燃尽落,虽繁华落幕,但冬去春来,枫发故枝,待到秋霜尽染,又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盛景。四季轮回,生生不息,何必在意曾一度摇落呢?物皆如此,人生亦然,盛极而衰,否极泰来,不必在意一时之毁誉得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

帖子

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5
发表于 2024-10-14 20: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四讲白驹组作业


白驹26—霜叶


一、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答:1,“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
2,“触景生情”或“即景抒怀”。3,“移花接木”或“虚实相融”


二、创作题


七绝•红叶
文/白驹26—霜叶
霜飞十月九霄寒,万壑千峰似火燃。
如见当年鏖战急,殷殷碧血染山川。


自评:
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人以红叶题诗,或抒发个人的幽思哀怨,或寄托情人的相思之情……
本诗作者却独辟蹊径,触景生情,抒发了自己如火的情怀。
首句由眼前景兴起,写霜后天气急转直下,寒及九霄;第二句承接首句的“霜”“寒”,使葱笼树木骤然“万山红遍”,似火燃烧。第三句转,作者没有顺着一二句写自然景色,而是宕开一笔,由景转情,由似火燃烧的红叶想到战争年代的战火纷飞,“如见当年鏖战急”;第四句顺应转句,自然想到为共和国流血牺牲的先烈们,“殷殷碧血染山川”!而这漫山美丽的红叶,又何尝不是烈士的鲜血所浸染!联系当今社会,不禁让人思绪万千!
小绝运用了孤雁出群格。
用韵、格律无误。
起承转合符合章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8

帖子

27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8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15 15: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四讲作业
白驹07-始俑
一,问答题: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答:一种叫“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
另一种是触景生情或即境抒怀。
第三种是移花接木和大写意画的溶合,姑称之“”虚实相融”。
二,创作题:
七律·夕水秋山
文/白驹07-始俑
斜阳西坠水流东,枫火接天满岭红。
几片云笺书雁字,一堤飘叶舞晚风。
秋山犹若丹霞染,枝叶似将玛瑙融。
若步桃源兴不尽,如诗美景醉闲翁。

自评:格式工整,用语典雅,韵字阴阳和谐,无撞韵、挤韵、连韵。情景交融,意脉顺畅。起承转合符合章法。
另诗家语变形标注:
1、枫火(把枫红比作火,用“接天”形象地表现枫如火焰般热烈,“云笺”是比喻变形);
2、诗中赋予红叶文化内涵,夕水秋山的位置,是方位变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2

帖子

2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15 22: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四讲作业
白驹05-紫微子

一、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答: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种叫“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
另一种是触景生情或即境抒怀。但它不是对原物或原景的全息摄影,而对景物筛选、提炼、夸张之后,创作出的大写意画。在这张大写意画的画面上,涂上作者浓重的感情色彩。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作者手里,所绘出的大写意画,其所取舍,其所着色调往往不尽相同,甚至大相迥异。
第三种是移花接木和大写意画的溶合,姑称之“”虚实相融”。
二.写作题

又见金秋
年中最美数三秋,霜叶斑斓映眼眸。
蕊绽黄花风细细,香飘丹桂韵悠悠。
田畴稻熟翻金浪,林野枫高舞彩绸。
岁月轮回今又是,喜将诗意注心头。

自评:本诗为七律,用下平十一尤韵,韵字阴平比3:2 ,无挤韵撞韵连韵,唯颔联末句用的叠韵。首字平仄比5:3均合规范,经查无平仄不谐等格律错误。
首联起句点题定调,三秋美,下句入承开始写秋景,颔联近景写秋景,抓住秋天意象景物黄花、丹桂来写。颈联写远景,田畴、林野。进一步拓宽秋景范围。尾联为合,照应开头写秋天的喜悦。全诗起承转合把握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

帖子

1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2
发表于 2024-10-16 06: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酒 于 2024-10-16 16:40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四讲作业
白驹21-凤鸣岐山
一、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1“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
2 触景生情或即境抒怀。但它不是对原物或原景的全息摄影,而对景物筛选、提炼、夸张之后,创作出的大写意画。
3 移花接木和大写意画的溶合,姑称之“虚实相融”。

二.创作题
枫叶吟
白驹21-凤鸣岐山
经霜火树韵丰盈,灿若云霞色分明。
爱晚亭边人尽赞,寒山石上意相倾。
堪怜御水千层怨,了却红尘一段情。
今又秋风红叶地,谁人还对旧皇城。

自评:格律无误。韵字阴阳平衡,首字平仄合适。
诗家语运用方面:起句运用了倒装,突出了红叶的风韵;5、6分句触景生情,看到红叶联想到了红叶传书的故事。
此诗起承转合尚可,立意明确,脉络清晰,谋篇布局也行。首联直接描写了枫叶的美,颔联间接地赞美了枫叶,接下来用了红叶传书的典故。层层展开,徐徐铺垫,自然入情。枫红依旧,旧日皇城禁锢不复存在,在这个美好的时代谁还会象宫娥一样用红叶传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1
发表于 2024-10-18 15: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可思议1 于 2024-10-19 15:19 编辑

白驹03-不可思议第四讲作业
一、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答:(1)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
(2)移花接木
(3)虚实相融。
二、创作题
在这个、红叶满山的季节,以红叶诗行为主题,秋季,是收获的喜悦,是活力的绽放,是踏秋的精彩。我们可以邀丹桂、金菊、鸿雁、秋水长天、落叶、蒹葭等秋日意象入诗,以红叶为笺,以真情为墨,合理展开想象,创作格律诗一首,五律、七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红叶
白驹03-不可思议
飒飒西风起,千山火欲燃。
霞飞犹靥染,霜落胜春妍。
石径蜿蜒绕,禽声自在旋。
若逢枝叶坠,脉脉寄情缘。
自评:格律无误
第一联点题,格调明快,二联承接一联,对红叶的形态进行描写,第三联描写红叶周围景色。
第四联描写红叶寄相思。整体感觉脉络比较清晰,个人感觉尾联结的若了,不够理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904

帖子

29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3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20 20: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四讲创作接龙
创作题
在这个金秋送爽、红叶满山的季节,以红叶诗行为主题,秋季,是收获的喜悦,是活力的绽放,是踏秋的精彩。我们可以邀丹桂、金菊、鸿雁、秋水长天、落叶、蒹葭等秋日意象入诗,以红叶为笺,以真情为墨,合理展开想象,创作格律诗一首,五律、七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自评要求:
1) 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 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 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 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 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6) 意脉不可断裂。   
7) 不少于100字。

红叶情
文/白驹13-江南渔夫
霜枫燃似火,飘落满山城。
鸿雁排云过,丹枫映日明。
题诗红叶上,寄意碧霄行。
秋韵无穷尽,相思万里情。

涪水清韵简评
问好江南渔夫同学:
诗词格律符合相关要求。
首字平仄比例不符合学校规定的4/4,或5/3的要求。下次注意哈!
首联首句霜枫,颔联丹枫,两个“枫”字,不规则重字,当忌。
直言希谅,继续努力!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
五绝  枫叶情
白驹01一点春
丹枫燃似火,欲聚又延迟。
厚备重阳酒,谩题红叶诗。

涪水清韵简评
问好一点春同学:
诗词格律符合相关要求。
转句不错,合句意境若是再向转句靠近一点,效果会更好!比方说,醉题什么什么,个见哈,仅供参考。
继续努力!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3、七律~游园叹秋
白驹17.二顷田
夕照萧疏植渐空,游人无几岸行中。                          
荡舟湖水初凉手,细浪芦花坠满绒。
心事多违逐伤暮,年光将冷未微功。
余秋不在颜华色,惟效残霜剔叶红。

涪水清韵简评
问好二顷田同学:
诗词格律符合相关要求。
整个诗作的每句首字平仄比例,符合学校要求。
颈联上句,采用了“锦鲤翻波”句式,运用得不错,学习了。
只是两联对仗:初凉手~坠满绒。逐伤暮~未微功。都还有提升的空间。
继续努力!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4 七绝•红枫
白驹10-江海
秋岭霞披似火燃,丹枝摇曳舞风前。
莫言霜冷芳华尽,一树红妆韵满天。

涪水清韵简评
问好江海同学:
诗词格律符合相关要求。
整首小绝一气呵成,起承铺垫不错,转句犹佳,合句扣题,好!
继续努力!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5、五律•红叶
文/白驹22-闲坐听风
片片秋霜染,枝枝焕眼新。
如花红胜火,似锦醉同春。
野鸟常相伴,溪云亦可亲。
高天鸿雁过,枫叶惹思人。

涪水清韵简评
问好闲坐听风同学:
诗词格律符合相关要求。
每句首字的平仄比例,符合学校的要求。
两联对仗:如花~似锦,红胜火~醉同春,常相伴~亦可亲。皆可圈可点,不错!
继续努力!

6、七律•红叶情
文/白驹02-日出东南
霜林璀璨舞秋风,片片披霞映碧空。
灿若春花燃满岭,美如夕照醉双瞳。
题诗小字相思寄,入画轻毫别意融。
纵使飘零心不改,深情化土守初衷。

孤鹜(叶传凯)简评:日出东南同学好!首字平仄5比3、完美。韵字阴阳平仄2比2、完美。中二联对仗结构2212与2221错落有致,颔联入情太早,而且这种灿若、美如句,若就是如,很难起到一联上下句的递进作用,使得转句不自然,出现脱节现象,既然转句相思寄、别意融了,结句应当顺着走,而不是飘零心不改、化土守初衷,这也赋于红叶太复杂的情感了,一首诗,一条诗脉,没有大的必要不要去东一下西一下,诗不象词,诗只须着重写或议一个事。凑韵字了吧?把前面的大好构思都断了,结句废了。

7、红叶诗行
文/白驹06飘雪千山
金风纵笔叶红妆,滴露吟笺赋锦章。
洒落枫林霞映晚,唱酬山月菊摇黄。
慧心自笑朝和暮,微影且留尘共霜。
秋水连天书不尽,蒹葭十里兴悠长。

孤鹜(叶传凯)简评:飘雪千山同学好!中两联结构无变化,全诗一个字:浮,结句老干了。如果颈联做得好一点,还可站得住。

8.七绝•红叶
白驹26—霜叶
霜飞十月九霄寒,万壑千峰似火燃。
如见当年鏖战急,殷殷碧血染山川。
*孤雁出群格

孤鹜(叶传凯)简评:霜叶同学好!我们都是在掌握基础知识阶段,就不要去出群、邻韵了,有人说:李白也有这样的,那就当是李白的时候就没有人说你了。题目似说红叶,似说红心,首句霜飞十月九霄寒的意象没取好,感情色调和后面统一不了。有那个十万天兵什么的,豪迈。

9.五绝•秋日枫情
白驹15-洗尘
少小爱霜枫,林花羞比红。
何须惜摇落,雪后发东风。

孤鹜(叶传凯)简评:洗尘同学好!我也爱红枫叶,那就象孩童的金色年华,阳光灿烂,但是结句没做好,何须惜摇落,正好趁东风。

10、七律•秋思
文/白驹16-旧言
不觉金风送冷霜,层林渲染赤橙黄。
峰峦远上浮云起,雁字高飞归梦长。
凋碧犹生人寂寞,孤心自得菊芬芳。
怀秋落笔情无尽,更有题诗红叶郎。

孤鹜(叶传凯)简评:旧言同学好!首字和韵字比例以及中二联结构都好,承联优美,颈联生涩感,可能凋碧和孤心相对有违顺畅。总体不错,赞一个!

11、五律•红叶
白驹23-静女
谁染霜林艳,千山分外红。
绮霞犹返照,泫露更秋风。
叶落何须叹,凉飘自不同。
我今收拾去,题字寄书鸿。

卓一浅评:问好友友,此诗中二联对仗不工,结句跑题了呀。个见勿怪。

12.五绝•秋
文/山茶花哈
山枫红似火,金桂送清香。
莫道斜阳晚,馀生紫气扬。

卓一浅评:问好友友,这个五绝的题目应该是《秋日抒怀》。个见勿怪。

13.枫叶吟
白驹21-凤鸣岐山
落霜枝上韵丰盈,似火如霞色分明。
爱晚亭边人尽赞,寒山石上意相倾。
堪怜御水千层怨,了却红尘一段情。
写尽风流今再看,新诗不赴上阳行。

卓一浅评:问好友友,此诗尽是上字诗,结句败笔。个见勿怪。

14白驹11一烟波散人
七律•秋怀

一年一度秋风劲,漫惹诗怀和意调。
枫叶勾情燃楚野,荻花织梦叠云桥。
心期红蓼相思遣,目极沧溟远忆撩。
怅对孤窗难自禁,凭由冷露湿单绡。

卓一浅评:问好友友,这里意调的调字应该是仄声,撩凑韵了。怅对孤窗,冷露从何而来,莫非人在窗外吗,真个难以猜测。

15、白驹组09—云飞
戏题唇形红叶
低眉含笑似真真,惹得风来认朱唇。
好似枝头那一叶,曾为月下并肩人。

卓一浅评:问好友友,是粗心还是糊弄作业呀,一首绝句,错平仄,生虫子。作为加强班的诗友,不应该啊。是“好似”还是“本是”,得罪了,勿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04 , Processed in 0.07936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